88读书网 > 大明朝之扬州1645 > 第十八章 授职典礼——千夫长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自从古商周以来,但凡发动战争,集合军队诸如此类的重大事宜,都会举办隆重的典礼仪式。对于民众而言,严肃的典礼可增加敬畏深藏于他们内心中。同样地,规模宏伟的典礼,也会增加主君的显赫权威,更有利于掌控军队。

    .......

    ....

    炎炎夏日,太阳正照射着扬州校场。

    在校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

    帐篷全部被拆卸,成为了一片空地。他们的包袱,辎重,都被放在了校场的旁边。一千六百四十四人,正在列成十六个队伍,等候着接下来的训示。

    十六个队伍,有点零散,只是勉强地聚合在一起。伍长,什长到处喊叫着自己的兵卒,保持在自己的队伍里面。

    在一刻后,这里将会举办幕府标营中,新任千夫长的任职典礼。

    校场上,有一座点将台。而在更内部,有一座楼房,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商讨着。

    这演武厅内,一名矮黑的中年汉子,仔细地阅读着一份名单。身侧有两个侍从,他的面前还有几个人正在站着。

    我望着这名矮黑汉子,行了个拱手礼节,略微俯身低头,出声道:“史军门,这就是千人队里面,所有百夫长,以及什长,伍长的任命。总计三百余名校官,一千三百余名的兵卒,所有人的名字,都在这张名单上面。”

    “除了名单,还有一张训示稿纸,是我要对千人队所说的。”我紧接着补充道。

    这名矮黑汉子,嗯了一声之后,拿起了稿纸,正在继续看着。

    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名高大的中年武士,以及之前的那一名年轻的军官。

    我又暗中观察了一下他们,确实是那两个千夫长。之前的标营只有两个千夫长,就是他们。一个名字是刘鼎维,一个是史....忘了。

    他们,为什么也会过来呢?难道他们的任职典礼,也是在这里?

    我回忆起了最近这两天的事情。看来这个授职典礼,比我想象中的时间,还要更快啊。我在昨天,还准备去继续讨论兵器的购置,可是却有一个人跑到校场来告诉我,他是来自工地,而军营已经被修建完毕。我只好去叫上有扬,账簿还有郑大木,再点齐了四十多个人,分开到扬州城内各个商铺,去采购一些训练的用品。而到了晚上,史军门就派了人到校场,告诉我要清理好校场,把帐篷全部清空,列好队伍,要在今天早上,进行典礼。结果整个校场.....天刚亮,就全部起床,收拾自己的行李包袱,整出一块空地,而我,也是很匆忙,才写完了这副稿纸,还有百夫长校官的名单。

    一道声音喊了进来。

    “好了,诸位千夫长,我们到点将台上,开始今天的典礼吧。”这名矮黑汉子,站了起来,然后走出了这座演武厅。

    “新人啊,千夫长。激动吗。”高大的武士首先靠了过来,对我说道。

    “多做做,几天就习惯了。”那名年轻的军官,也靠了过来。

    呃........

    然后他们挟持着我,往外面走了。

    我们几个人紧靠着,跟着史军门离开了演武厅。

    .....

    ...

    点将台上,有三名将领,正在低头行军礼,单膝跪下。

    “原任千夫长,刘鼎维,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副将。驻地扬州府城,城北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高达的武士,双手抱拳,喊出遵令,拿过了军令。

    “原任千夫长,史德威,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副将。驻地扬州府城,城西南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下一名年轻的军官,也双手抱拳,喊出遵令,拿过了军令。

    两个千夫长,都升职作为副将了。

    下一个啊,嗯....终于到我了吗。

    “原任百夫长,袁思焕,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千夫长。驻地扬州府城,城东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遵令!史军门”我抱拳后,接过了这张军令。

    这张千夫长的军令。

    紧接着,我感觉我的双手,被人给握住了。这名矮黑汉子,扶着我双手,让我站了起来。并且说道:“思焕,你劳苦有功了。等到监军去军营,会给你带上一件战袍。”

    我听到后,诧异了一下.....啊?战袍吗?

    矮黑的汉子扶起我后,靠前走了几步,检阅队伍。

    从左到右,看完了这十六个队伍,总共一千多人的士卒之后,才开始说道。

    “诸位,尔等应该听闻过大明都城内的事情。应天城内人才的消耗,一天比一天严重,朝廷的职务安排,却混淆不清。”

    “朝廷里面,对于讨伐和战争这些话题,议论的人多,可是有作为的人却很少。”

    “如若,这大明天下是一座广厦高楼,那么如今的形式,就是栋朽榱崩。既然大楼里面的木梁,大柱都已经衰朽崩塌了,那么这个大厦也就不复存在。”

    “我们的情况,比之一年前...不,是半年前,还要更差,更坏。而我们在混乱之下,更应振作精神,励精图治。”

    “自今日起,我们应该把讨伐贼寇,作为我们的目标,作为我们的打靶之心。诸位,要专注于训练军队,筹集粮饷。除外之外,我们不应该再议论其他事情。”

    “江北幕府的人才是要把,才干,用来治理军队,治理军饷。除了这些,我们就不应该再有其他的人才。”

    “吾,乃江北督师,史宪之。若是我看到,有人想用虚浮的言谈,来谋取高职,即所谓摭拾浮谈、巧营华要者。”

    “立刻惩罚,绝不赦免!”

    接着,这名矮黑汉子对我点点头,示意到我了。随后他走了下去,两名将领也离开了点将台

    ...终于到我说话了。

    我走了上来。

    我望向最靠近的一个百人队,百夫长就是焉有扬,接着我再看向右边,还有左边。百夫长罗水枪,龙......十六名百夫长,很多名字是我还没记得的。十六个百人队里面,也有很多校官兵卒,他们的名字是我所不认识的。

    不过从今以后,我会熟悉这一千多人的面孔,我会认识他们,从十六个百夫长开始,到一千六百名士卒,然后我会带领他们,组建一支军队。

    他们都抬起了头,一千多个人头来望着我,等着我来发话。而我,也肃穆地望着他们。

    我接下来的话,很长,很长。

    我的话,非常长。

    深深地吸入了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去。

    呼————————

    .........

    吾,乃袁思焕,自岭南而来参军。

    我们既然加入到幕府标营,来到参军,做到本千夫长的部署。

    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

    几年前,我在岭南得知家国有难,就北上来参军。到了扬州后,得知史军门组建了标营,我就加入了。大家在这个千人队里面,以后就是归幕府标营的人了,归于史军门统领。

    说到这个幕府标营,这个幕府,这个标营是要做什么的,我想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朝廷建立了江北幕府,是为了什么?是要节制四镇,重整河山。可是诸位都知道,这所谓的节制四镇只有名头,没有节制之事实。至于重整河山啊?呵,我们都知道。重整河山,也是失败的,到现在都是失败的。

    大明朝,和匈奴的战争,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了,和李永昌的战争,也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以来,明朝越打越少,匈奴,还有李永昌越打,却越巨大。为什么会这样子?难道明朝没有军队吗?没有军队去阻止他们吗?

    有啊,当然有啊。

    幕府标营就是明朝的军队我们都是明朝的军队。我们有很多队友,近的大家都知道,江北四镇嘛!

    可是,我们的好队友,那些江北四镇是什么货色啊!

    我们可是同为大明朝廷统辖的军队啊!而江北四镇,在五月份,对着明朝的城池,攻城略地!这燕都啊,可才刚刚沦陷了,都没有一两个月啊!

    先帝崇祯,还没死多少,这江北四镇就已经敢于攻略明朝的城池。

    实际上,哪怕先帝崇祯,仍旧在世,就能阻止这些藩镇了吗!

    刘良佐,刘泽清,他们攻打临淮,而且对着淮河大行劫掠。而高杰兴平军,更是围攻扬州府城,长达一个月啊。

    怎么样?你们生气了吗?你们生气就对了。在场的的很多人,都遭遇过这场灾难,生气,就代表你们厌恨这些藩镇,这些藩镇将士败类。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对着明朝城池兵戈相向,这是八旗军都做不到的事情。

    江北四镇大的兵卒,又是什么货色呢?据我所知,明朝,这个中国大地,已经民穷财尽,他们是谋生无路,才会去参加江北四镇,他们在参军的时候,都喊过荡平贼寇,忠于皇上。后来他们拿到了军饷,就把曾经的喊过的话,全部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讲这些,是要说,到底有什么资格作为幕府标营?我们之间,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的难民,也有齐鲁燕都之地。我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要跟他们一样。我们都是幕府标营,我们是标营的士兵,不要变成藩镇士兵。

    幕府标营,是为了收复河山!

    我们不要和藩镇兵将一样,只是把这些当成虚假的,而是要事实上的,重整河山。

    我们立下一个志向,在光复之前,重整河山之前,不要奢谈发大财,拿大钱,不要想着高官厚禄。

    如果到将来我们去讨伐八旗奴,讨伐贼寇,将来我们扩军了,可是我们却变得追求高官厚禄,变得不再重视光复河山,那么就要沦为失败。这个幕府标营,也是失败了,我们,也是失败了!

    在这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有两种敌人。一种在明朝内,一种在明朝外。

    明朝以内的藩镇们,他们表面上忠诚于大明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口是心非,藩镇们的行动都是在祸害大明。

    明朝之外敌寇奴兵,他们要掠夺土地,掠夺金银财宝,他们要消灭明朝,将大明的百姓,全部去圈为隶民

    我们在将来,不但要做大明朝廷的军队,也同样地绝不能做专横残暴的藩镇败类。而是要把藩镇们铲除,从中国的身体上,挖出来打碎。

    诸位,我们要重整河山,那么怎么去重整河山呢?就是为了这件事,史军门,组建了幕府标营。幕府的能力有多少,能不能倚靠?实际上,幕府很虚,很孱弱。

    幕府,只有仁人志士的奋斗,没有幕府军队的奋斗,幕府没有军队,所以随便一个军镇,都可以在把持明朝的城池,可以把持地盘,把持明朝的百姓和土地。

    为什么?因为幕府没有军队!

    幕府如果没有军队,那么谈什么收复河山?所谓的收复,就是幻想,就是虚言!所以史军门,就要在扬州,在这个扬州校场上面,建立幕府标营。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有什么希望?就是要讨伐贼寇,荡平奴兵。

    这收复河山的希望,就在我们的身上,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这是标营的表字,标营的名字,标营的姓氏!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表字,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姓氏!

    收复河山,就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姓氏,来组成幕府标营,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情,就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军队,这个事情,还是要失败。

    所以,史军门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我们是要创造以光复为己任的幕府标营,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既然如此,不要做藩镇败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那些为之奋斗的将士,统帅,那些为了明朝百姓天下,为了中国天下山河,而去奋不顾身,而去舍身忘死地去保护的英雄!

    我们要学习和他们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英雄!明朝的英雄!中国山河的英雄!天下的英雄!

    你们很迷惑的样子,是不是想要问我,有谁能够被叫做英雄?

    你们想说,既然有英雄,我们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要做难民,为什么要在扬州啊?

    那好,我们一个个说一下。

    袁崇焕,我们都知道他是罪臣,我们把袁崇焕,叫做有罪的督师。

    然而他的战绩,不能磨灭。二十年前,他在宁远,以不满二万之兵,抵抗老奴酋的八旗大军,那可是老奴酋的八旗大军。

    老奴酋的八旗军是什么?

    出于建州之地出发,先杀散清河,铁岭的数万明军。曾经,明朝的官民们以为老奴酋,只是皮肤上的小毛病,只是癣疥之疾。当初我们原本以来,清河啊铁岭啊,这就是老奴酋的终点了。而事实呢?但不是,老奴酋的胃口,根本不是区区一两个城池!它的胃口,是要这个辽东!

    这只是起点!

    从此后数年间,老奴酋,不但杀散萨尔胡的十多万明军,更是杀败了广宁城的十多万明军,靠着杀散几十万的明军的战绩,从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赫赫威名八旗军。

    一直到袁崇焕的面前,一直到宁远城!当初袁崇焕和将军们,有满桂,祖大寿,朱梅等人。他们歃血为盟,向天上祭祀,他们立下誓言,要在宁远决一死战!而且袁崇焕发出通告文书,告诉山海关的守兵守将,只要看见有宁远的逃兵,立刻斩杀。

    有宁远逃兵,立刻斩杀!

    如果袁崇焕抛弃宁远,那么就从袁崇焕开始斩杀!

    如果满桂,祖大寿,朱梅抛弃宁远,那么就从满桂,祖大寿,朱梅开始斩杀!

    结果如何呢?我们都知道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反复炮射奴兵的攻城车,盾车,还有诸如此类的攻城器械。打出了宁远大捷,打出了辽东士气振奋,打出了国家军民振奋,从此大明天下才知道,老奴酋,原来也是可以被打败的。

    有人不服气的样子,是想说,那是老历史了。

    对这是十几年前的老历史了。

    那么好,我们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这一场宁远之战,确实是十几年前的了。

    那么,我们说一说,这几年的事情。

    就说几年前的松山,锦州大战,明军大惨败,八旗奴兵却大胜,从此大明朝,再也无力去打败八旗军。这个战役,大家都知道的吧。

    这场仗,我们输得有多惨呢?这被称呼为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我们把明军精锐,中国粮草,全部都打光啦!

    曾经的洪承畴经略辽东,集结了八个军镇,有十三万军队,囤积在前线的粮草可供应数年。

    而奴酋是怎么做呢?统帅奴兵,趁着后方空虚,夺去了明军的粮草。明军本身的主力还是完好的,没有被全军击溃。当听到没有粮草后,没有组织反攻,而是组织突围。可是突围期间,先后不能一致,突围那天居然就自己阵脚大乱了。

    没有遵守军令,而是自行逃跑,导致全军混乱的的军镇,居然有整整六个。六镇啊,逃离的总兵,就有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吴三桂、王朴、唐通。

    八旗奴兵趁机掩杀,杀得明军,那是尸横遍野!

    我知道,这里很多人都见识过这场战争,你们知道,明军有多么惨!

    而剩下的两个军镇,他们是曹变蛟、王廷臣。他们和洪承畴在松山,又坚守了半年左右,终于沦陷了。松山沦陷后,锦州也沦陷了,这一战告终了。

    我们再以战论战,那一战,也不能说明军是完全地失败。哪怕是最后的两个军镇,其中的曹变蛟,对着奴酋发起了决死的冲击。向前冲击,打到了奴酋的大营那里。

    曹变蛟率领一个军镇,就可以冲锋到奴酋大营,如果是八个军镇一起齐心协力呢?

    我研究过那一次的战役,可以说,若是各镇总兵,能够团结一心,哪怕是突围也好,决死冲锋也好,都不是绝对地没有成功的希望啊。

    在松山,锦州惨败之后,第二年,奴酋兵分两路,一路入关,一路对着宁远城,进行强攻。

    也就是说,前两年的辽东,又打了一场宁远之战。

    关内的明军各路惨败,我们都知道,我要说的是,是关外的宁远之战。

    崇祯十六年,奴酋携带着大胜之威风,派了一个亲王,统领满旗,再加上汉人旗兵,合众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宁远。

    而宁远城呢?当时明朝的辽东,只剩下四万多的残兵败将。而宁远城内,更是只有一两万的明军在驻守,宁远城内的马匹能够有多少呢?堪战的马兵,不足三千!

    那么奴兵的亲王,率领数万的旗奴,以大胜的威风,还有红衣大炮的攻城神器,去攻打区区一两万的宁远城,又是什么结果呢?

    吴三桂,这一次,没有再逃跑了。

    在宁远,吴三桂组织了那区区一二万残兵败将,用城内的红衣大炮,反复轮流射击。最终奴兵在宁远城下,奴兵损失惨重。曾经那些大胜的威风,在宁远城下,又再次打得丢失了。攻城的前锋,是奴酋所册封的所谓的三顺王,这三顺王冲锋在第一波,死得最惨,这些背叛了大明的叛徒,在宁远城下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在这里,我要问你们,明朝调派了十几万的大军,所抽调的粮饷军饷厚重,为什么都只能惨败而告终。为什么袁崇焕,还有吴三桂,明明兵力不如他们,粮饷更加不如他们,却可以守住宁远?

    为什么呢?

    在座的很多人,都从辽东南下而来,都在辽东参加过战争,见识过这些奴兵。我想问,到底是什么战术,用一个人,去打奴兵的五六个人。

    守城,对,这就是因为守城。可是我要问,同样是守城,为什么有的明军,用五万人都守不住区区一万的奴兵?为什么在辽东的袁崇焕,吴三桂,却可以用一二万的明军,就抵抗住奴兵?而且是数万奴兵。

    辽人也好,齐鲁人也好,燕都人也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守城那么轻易,如果守城就能赢的话,大明朝在长城,部署不止十万的军队。这十万军队在长城,为什么守不住长城?在关内呢?关内的长山大河,城池坚固难道就是少了吗?

    难道说,宁远是比长城更好守吗?还是说比关内更好守呢?

    不是,宁远更难守,宁远周围一片开阔,数万奴兵团团围攻宁远,但是依然守得住!

    我想说的是,哪怕是长城,或者是关内,都可以像宁远一样,可以一个人,去抵抗奴兵五六个人。因为啊,同样都是明军,所以这样的胜利战绩,虽然少,但是也是明军所能够做得到的!

    一个明军士兵,可以抵抗五六名奴兵!

    ....

    有人应该是不相信的,也对啊,毕竟是很难相信。

    这几年,我们的中国,是什么情形?

    在校场上的各位,都是难民,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的祖坟在哪里?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啊!你们的父母在哪里啊!

    你们记不记得,在哪里!

    你们为什么低头?不要低头!你们应该有愤怒,而不是低头。

    低头是为什么?感到耻辱吗?感到耻辱就对了,证明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

    我们都知道,奴兵很强大。

    对!奴兵很强大,在我们的印象里面,他们可以强大到一个打十个!

    在长城,在关内,数十万明军都拦不住区区数万奴兵,奴兵纵横国内,四处掠夺。

    杀民,掠民,多达百万!那你们的亲人兄弟,有多少是落于奴手!

    可是在辽东,在宁远,却又不一样了。吴三桂决一死战,却可以打败亲王统帅的满旗,汉旗合共五六万奴兵!特别是杀到三顺王的汉旗们,杀到尸体堆积如山,杀到让这些大明的叛徒,让他们心惊胆颤!做一名叛徒,也只会被拿来当第一排去干送命的活。

    我们的成功,还有失败,不能够一概而论。在长城,大多数城池是做不到的。但是在辽东,却可以做得到。

    只要我们,能够拿出袁崇焕,吴三桂那死守宁远,还有曹变蛟冲击奴酋大营的精神。我们做到决一死战,就不能说少数,不能打败多数的奴兵!

    现在场上的,只有一千多人。接下来的时间,幕府标营会继续扩充,到有三千人,五千人,八千人。

    以后我们讨伐贼寇,讨伐匈奴,收复失地,就会扩充军队,会有一万人,两万人,四万人,八万人!

    只要我们立下收复河山的志向,认真训练,认真学习,用耻辱来鞭策自己。等到我们有八万人,再拿我们的志气,用决一死战的精神,那么就是一支善战的锐士,整整八万人的锐士,我们又何再害怕奴兵呢?

    我们何须逃亡!

    何须再当难民啊!

    唉

    我听到了唉声叹气,是吧。是不是觉得,我说这些,太晚了?

    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七年了,是六月份了。燕都沦陷了,北方沦陷了,现在来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太晚了,太迟了。

    是吗?

    北方的奴酋,大规模扩充军队,收编各地投靠的军队,已经快要到二十万的大军了。不但有大军,还要有红衣大炮,这个火炮的威名,大家都知道。八旗军的武器,在二十年前,是没有红衣大炮的,现在却有了,变得却越来越强了。

    我们幕府标营,和八旗军相比,我们来比较一下。

    八旗军人数很多,器械又完全。

    我们这个标营呢?我们所处的种种地位,都是比他们的,要虚弱,要更差。

    我们缺乏战士,我们缺乏器械,我们更加缺乏粮饷啊。

    就是说这个粮草器械来讲,按照道理来讲,我们怎么可能会能赢呢?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去惨败吗!

    未必!

    奴酋手下的,那些投降,还有附属的将军还有兵卒,他们集合在一处,成立汉八旗,不是为升官发财,就是为吃饭穿衣。不但使汉八旗是如此,满八旗,也是如此,这些八旗军队,他们的志气就是发财,他们的精神,就是争权夺利,就是要当大官,想要更更多的奴隶服侍他们。

    再反观藩镇呢?藩镇,也是这样子,在从前左良玉的时候,是这一种藩镇;到现在,就在扬州的隔壁,遗留到高杰、刘良佐,也是这一种藩镇。

    我们,不是这样!

    吾等,乃幕府标营!

    从前,辽东的明军,既然能够击败八旗军,那么现在的幕府标营能不能做到

    我们有国恨,我们有天下大仇,更是能够消灭奴酋摄政王,消灭李永昌,还有这些藩镇。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决一死战的志气,收复河山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他们的人多械足,我们不但是不能够收复,不能够消灭他们,恐怕反要被他们消灭。

    我们,到底是不是锐士,就是要看什么?是看我们的精神,我们有没有还我河山的志向,有没有决死一战的精神。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

    如果没有这种志向,还有精神,就像曾今那些松山,锦州那里惨败的明军一样,和消失的九边军镇一样,还有江北四镇一样,这些明朝的军队,都有很精良的火铳,还有大炮。他们也有船只,有战船,有沙船,甚至有海船。总不能坚持决一死战的精神。

    到了他们兵败以后,他们轻易地便都归李永昌,或者是奴酋摄政王所用。

    总而言之,还我河山,是非常的事业,也是很艰苦困难的事情,只有用非常的精神,才能坚持下去。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人投靠了北方的奴酋,北方的摄政王在燕都,大规模招募贤才,真是求贤若渴啊。他们宁愿去奴酋手下,也不要到大明的境内。他们始终,都要反对大明天下。

    他们的行为,是什么决定呢?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成见,自以为是才学渊博。在他们看来,八旗军很厉害,可以用一个人打一百人,用一百人打一万人;用一万人的奴兵,可以打败一百万的明军将士。

    曾经的大明完整,尚且不能打败匈奴,如今丢掉了北方,地盘更加缩小了,战力也是更加弱小,又怎么可能打败匈奴?这是古今中外战术中没有的道理,如何可以成功呢?

    我可就要反问一句。

    曾经,老奴酋的八旗军,也不过五六万人,却发壮大到如今,有整整二十余万。难道说,人少就打不过人多吗?在老奴酋愈发壮大之前,又有多少人是看准了他呢?

    老奴酋能够壮大,就是靠险境中,搏求生路。老奴酋率领下的八旗军,令行禁止,死战前进,老奴酋和八旗军,一次次死战前进,最终才打开如今的匈奴。如今的匈奴,那所谓的燕都朝廷。

    奴兵,确实很强大。

    可是明军呢?也一样啊。只要明军有决一死战的精神,也可以用一个人,去打败五六个奴兵。

    如今,我们要训练,我们会训练兵阵,训练车营。我们能训练到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再加上决一死战的精神,就可以把战力增强百倍。如果没有志气和精神,就算有再多的本事,也是无用之功。

    不要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也不要颓丧迷茫的样子!我们必须认清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视死如归!

    把下地狱,当作幸福的事情,并不说就是凭空的理想,完全是事实。孙承宗,他是一个大官,曾经督师辽东。当然了后来打了败仗,大凌河惨败,卸职后回家养老。

    当初奴兵达到所居住的城池。要知道当时,他被贬职了,他没有官员的身份,他可以和家人一起难逃,不需要承担丢弃国土的责任。可是他没有南下,而是在家里号召全家,走上城墙去抵抗奴兵。最后奴兵杀进他的家里,他全家,都被杀了。虽然他被杀了,但是他一定没有后悔。

    为什么孙承宗不后悔?

    因为抵抗奴兵而去死,他是为了大明天下而去死,他是在抵抗中战死的。是带着快乐,去下地狱,去轮回的。

    明白了这种精神,我们就可以视死如归。是很高尚,很快乐的事情。

    曾经啊,在辽东的明军,就是因为用这种决一死战的精神,所以才可以一个人,去抵抗五六个人,敢于守卫城池,保家卫国,所以守卫城池才可以成功。

    这是藩镇败类们,所做不到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英雄的气质。我们要有志气,要有非常的志气。选择为国征战,为国而死。我们哪怕是下地狱,只要能够收复河山,那么我们也是幸福的人。在那抉择生死的一刹那。

    一刹那,我们要选择去拼搏。

    这一刹那,要敢于舍生,敢去忘记死亡,忘记地狱。我们要把去地狱,作为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就可以用一个人,去打五个人。我们用一万人,去打五万人。只要我们有四五万人,就可以打败奴兵二十多万人,我们马上就可以去出发。

    因为据我所知,奴兵全部人加起来,甚至不足二十万人。

    我们可以用四五万人,立刻就可以开拔,行军前往黄河,前往泉水城,前往中豫,前往燕都,太行,山海关。

    在最后,我们要打回辽东,扫清奴酋的巢穴!

    平定全国,收复河山!

    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四五万人,我们幕府标营,甚至不足一万人。现在站在校场上的人,一个人头,一个人头来点数,甚至不足二千人啊。

    因为幕府没有标营,因为我们没有军队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军队,北方的奴酋,八旗奴兵,贼寇,还有四处藩镇....

    他们啊.....

    就敢于去贪暴无道,他们横行全国、无恶不作,事事要祸害天下百姓,天天要推翻中国河山。

    史军门之所以来扬州,在扬州校场这里,组建幕府标营,就是要维护中国河山,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去消灭这般贪暴无道的敌寇。

    诸君,现在,抬起你们的头。

    抬起你们的头,望着我!听着我说话。

    我们,来到这个幕府标营,又听过了今天这一番的讲话,自然立志要光复山河。

    想要光复,首先怎么做呢?首先就要认真训练,有了训练,校场上多多留下汗水,提升自己的战力,在战场上才能有胆气。有了胆气,才能继续继续光复河山得志气。

    每一天,在校场上,认识号令,令旗,懂得这是什么命令,然后去执行。伍长,什长下令,那么士卒就要跟上。校官下令,那么伍长,什长就要跟上。百夫长,千夫长下令,那么校官和士卒,就要跟上。

    百夫长,每天都要写好训练计画,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写好。每一天训练结束了,就要总结经验,想办法,对训练进行改进,上午练什么,中午练什么,下午练什么。要练习武技,或者是练习阵型,或者练习旗号,每一天都要根据当天的进步,还进行安排。

    什长,伍长,都是基础的校官。对于自己就要刻苦要求,遵守军纪,约束自己。看到兵卒又哪里做得不好的,立刻就要指出来,如果兵卒表现的不好,就要教好他,不服管教就上报百夫长,对他进行惩罚。每一天,都要和校官汇报,自己更加要额外训练,额外去加强自己的战技,还有能力。

    兵卒要怎么做呢?就要每一天都做好训练,懂得认识旗号命令,每一天挥刀,持枪,推动战车,跟着旗帜去行走,用战车来造成一个车营,学会去用车营做阵营来前进,来战斗。

    我们要有志气,就是要在校场上,刻苦训练。

    诸君,不要怕死。

    生死,有什么好哀叹的呀!我们就是要续上英雄们的后尘。如今幕府的不足一万人,校场上的不足二千人,就是将来讨伐大军的种子,江北幕府,只要有了这种志向中的标营,我们的收复河山,便可以大告成功,大明天下便可以挽救,中国的万万之黎民百姓,就可以存活于这个世界上。

    所以,幕府标营的事业,就是收复河山,拯救天下黎民。史军门的一辈子所为之奋斗,都是为了这个事业。吾,乃袁思焕,也是为了这个事业。幕府标营,在场上的所有人,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诸君都到这校场上,从何而来,为了去哪里,我不必多言。

    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吾,乃袁思焕。于扬州校场立下誓言,执于崇祯十七年,起于六月十六日。

    典礼,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