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宋蹴鞠传 > 113.讨论通过 教练主裁之职
    皇宫后园山地起伏,风景秀丽是一块打捶丸的好地方,他们几人边打球边说话,不知不觉走出了很远。蔡京提议人员被否,他不再争执,但还要把话说圆满。

    “高太尉,那你可能对我提出的人选有些反感,在这里我要说清楚,不是我蔡京愿意向你所负责的领域安插人选,高尔夫调岗可是皇上的意思,那是朝廷对捶丸队改革的一大步骤。”

    “蔡太师说得没错,捶丸队问题严重,不得不改。”宋徽宗表示赞同。

    “捶丸队自从成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先皇们都喜欢,所以这项运动一直保留着。可是,现在各个州郡都有捶丸队,又都产生了无数的冠军。初期,人数少倒好办,可是,经过这么长的时间,退役球员我就越来越不好安排。尤其对那些冠军球员,例如,高尔夫,他就更不好安排:职务给低了,说朝廷不爱惜人才;给职务高了,他又除了打球,什么也干不了。”

    “蔡太师,蹴鞠和捶丸同是打球,却是两回事,风马牛不相及。前些年,我朝准备重点培养一个捶丸冠军球员,委任他去负责矿业运营。可是他,到了相州就把鹤壁矿挖塌了,造成了惨绝人寰的重大事故。当时,由于石炭紧张,我朝多年不能正常取暖;冶炼、铸造、陶瓷等多个行业都受到影响。用人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太尉,这事你得说清楚,煤矿可不是那人挖塌的。”蔡京问道。

    “我知道不是他挖塌的,他当时正参加捶丸比赛。场,不能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一个打小球人的智商他负责朝廷的支柱产业,能不出问题吗?”高俅反驳道。

    “朝廷是有心撤掉捶丸球队,可是这一刀砍下去,就会造成多数队员失业。所以,朝廷是想通过撤销高尔夫的官职来释放一个信,大宋朝强盛了,不再需要那些捶丸球员来给朝廷争荣誉了。”宋徽宗说出了要精简机构的决心。

    “本身他们挣来的那些荣誉就不值一提。像大理、辽、西夏等国,他们热爱的体育项目是蹴鞠,很少有人喜欢捶丸。不是他们赢不了咱朝的捶丸队,是人家根本就不稀罕玩!”高俅发表自己的见解。

    “太尉说得没错,现在朝廷的策略是消减捶丸队的预算,把省下来的钱用到蹴鞠联赛上面来。所以蔡太师推举高尔夫为足协主席也是无奈之举。既然高太尉不同意,蔡太师,你还要想着要给高尔夫另外安排工作。”

    “唉!”蔡京叹了口气,“实际上,我认为高尔夫是高太尉家亲戚,我提议他当足协主席不会遭到反对呢。”

    “蔡太师,您的好意我领了,可不是姓高的都是我家亲戚!”

    “真的吗?”蔡京有些吃惊,“我看到高尔夫和高衙内搂肩搭臂,称兄道弟,还以为他们关系有多近呢。”

    “太师,我儿朋友多。”高俅对蔡京报以友好的微笑。

    “好啦,说下一步。高太尉,朝廷蹴鞠队主教练的人选你有没有啊?”宋徽宗讨论蹴鞠联赛问题。

    “有了,我认为的卢比较合适。”

    “你说的……可是和院长一同偷渡到大宋朝的外国人?”

    “是他!”

    “这个洋人起了个宝马名字,他难道不清楚的卢马害主人吗?”蔡京知道宋徽宗信风水,立刻提出了疑问。

    “马跃檀溪,它保的是有道明君。”的卢马害人不少,却保了刘备。高俅反驳。

    “朕是道君皇帝,比刘备、刘皇叔应该不差,应该没事。”

    “那肯定!”高俅把话接过来,“的卢当主教练一职水平不一定有多高,但是,他能使我大宋朝的蹴鞠运动和外界接轨。”

    “此话怎讲呀?”

    “其一,他熟悉的卢国联赛的规章制度;其二,他可以转变我朝蹴鞠队多年的打法。”

    “咱朝有这么多土教练,何必钱请外教呢?高太尉,这不符合你一贯的肥水流到外人田的行事作风?”蔡京又嘲讽高俅。

    “蔡太师,有时你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进来,走出去,这是我朝的发展方针。经多年检验,已经在一些地区初见成效。例如,自从我朝设立了市舶司以来,泉州经济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此话不假。”宋徽宗赞同。

    “具体到的卢的任命,我是这么想的:我朝蹴鞠比赛要按现在的比赛规则,上场人员太少,比赛气势不够宏大,改为的卢国得蹴鞠踢法,每队就有十一人参加,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数就会多一些。”

    “我朝的球员能适应这样的玩法吗?”

    “皇上,您不用担心。因为,在汉朝的比赛规程就和的卢国规程相类似,在我朝不少的地区还保留这样的玩法,至今齐云社和辽国、西夏都是采用这种玩法,我们有不少熟悉规则的队员。”

    “好吧,就让的卢试试吧。”宋徽宗同意主教练人选。

    “的卢作为主教练也是过度之举,等我朝熟悉了比赛规则,再任用他人也不是不可。”高俅最后给自己留了一个退身步。

    “好,下面就说说主裁判的安排。”

    “七夕节,蔡太师判罚的就挺好,还是蔡太师当主裁判吧!”王黼半天没说话,此时说话,主要是活跃打球气氛。

    “王黼,别开玩笑了,我还敢当裁判?我向蹴鞠联赛安插个人,高太尉都和我急。你还是饶了我吧!”

    “太师,您言重了。我高俅在蹴鞠联赛多管一些事是因为我喜欢这项运动,是一心为公的,绝没有私心。前边我已经保举了两人,再保举就不合适了。太师,还是你来吧。”

    “高俅呀,这是你的真心话?”

    “太师,是我的真心话!”

    “那样好了,我让王黼当主裁判,我让他把你儿子高衙内的射门全给吹出来,你愿意吗?”

    “太师,我愿意。”

    “高俅,你愿意?不是吧!说不定你会带着士兵、扛着枪打到我的太师府上来。”众人哄堂大笑。

    “好了,你们二人就别开玩笑了。太尉,你说说裁判的人选吧。”

    “这……我还真没想好。”高俅不想立刻说出人选,那样有点假。

    “你可以从平时比赛中挑选出一个优秀的裁判。”宋徽宗不想定这事。

    “过去也没有正是的比赛,说不好那个裁判优秀,要是非要我安排……倒是有一个。”

    “谁呀?”

    “陆帅。”

    “陆帅是谁,他官居何职?”宋徽宗关心地问道。

    “皇上,他还是一个白丁,只在国子监培训过。”

    “没有毕业?”

    “肄业了。”

    “在国子监都毕不了业,他智力是否有问题?”蔡京又开始嘲笑。

    “他是有点愚钝,不过,主裁判不需要太聪明。”

    “为何这样说?”

    “太聪明了不好管,陆帅要是聪明了,吹黑哨、搞假球,操纵比赛结果,我们就不好抓了。”

    “这岂不是谬论!再朝廷把这么的位置给他,也是要有一个说法的。”宋徽宗显然不同意高俅给出的理由。

    “皇上,我考虑把主裁判的职位给他,是因为他身份特殊。”

    “什么身份?”

    “他是陆谦的儿子!”

    “陆谦?是抓林冲英勇就义的那位状士吗?”

    “对,正是他!”

    “好了,我看陆帅作主裁判这事可以定了!陆谦朝廷的江山社稷肯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后代绝对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