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修真帮派 > 第十四章
    ();

    顶层之行十分顺利,那董执事是个爽利人,黄小刚奉上用革囊装着的灵石便一口应下客舱不再添人一事。如此仍免不了一番千恩万谢方才退出。

    又因基本确定了那紫衣女修是谁,他不敢再做丝毫停顿直接返回了自家客舱。眼见三人都在,又俱是一副昏睡模样,总算舒了口气。盘膝坐回门口,想打坐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于是取出从张三、王二那得来的三块玉简,一块一块仔细端详起来。

    《一阶灵草种植窍诀》,不需多想便知是门农事书籍,又是用玉简撰存,知识量少说是普通书籍的七八倍之多。

    《一阶二阶符纸制造》,同样是门赚取灵石的技艺,且更吃得开些。符纸在低阶修士和高阶修士人群中都有很大需求,特别是针对练气、筑基修士的一二阶符纸用量更是惊人。以黄小为例,他并不与人争斗一年下来消耗的各类符箓加上来已有上百张之多,遑论那些善斗修士,用量恐怕翻倍不止。

    然黄小对于此两道近乎白丁,记忆力也一般般,此刻虽算得上状态不错,仍不敢贸然以神识查探。但这两门技艺他早惦记上了,不失为一种稳妥的赚取灵石手段,以后有机会定是要钻研一番的。

    这两门技艺如果在白市当中公开售卖,哪个都得一二十块二阶灵石才能买到。当然技艺的熟练需要一个漫长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便是他眼下有通读两块玉简的能力,没有灵田、材料反复验证也是无用,用手摩挲了一阵遂将两块玉简又扔回储物袋里。

    手里只留了一块《沆瀣一气》的玉简,想到功法玉简的内容相比前两块技艺玉简应该较少,又想到前些时日有一丝松动的修为瓶颈,心中立刻燃起了强烈斗志,调息片刻将法力神识调整至大圆满,便咬牙将玉简贴到了额头之上,一股庞大的信息当即以不可言表的方式直接涌进识海。

    ……

    半晌之后,玉简终于读取完毕,在空中自动化为点点虚无。

    黄小的额头早已布满汗珠,用袖子胡乱擦了擦才缓缓睁开既疲倦又略显兴奋的双目。

    《沆瀣一气》原是一门儒家练气功法,主练养气、存气、御气功夫,本也稀松平常。但那叫空洞子的在更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奇思妙想,使得原本只能修炼气海的功法一跃兼能打磨识海。

    修士有别于凡人便是因为体内多了两处关窍——气海和识海。气海生灵根,识海显本命。两者本为一体又似乎并不处于同一空间。对大多数修士而言,修行修的都是气海法力,若灵根本命契合,修行过程中气海便会与识海之间产生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则修行之途越坦荡,修为越容易更进一步,反之则大道渺茫。

    人类自出生时体内气海、识海有无,内里灵根、本命是否契合已基本注定。有少数人只有一个气海而无识海或者有识海无气海,那么便属于有灵根无本命或有本命无灵根。这类人据说在远古时期也有入了修行的,但近万年内在此界早已被排除到了各修行宗门的收徒行列之外,一来没有合适的功法,二来也是投入与产出毫不对等,属于白费灵石和功夫。

    黄小属于灵根本命俱全之人,气海和识海都是有的。气海所生灵根更是难得一见的玉灵根,只是识海本命经过多方映照都不明朗,始终被一团浓厚的彩色雾气笼罩着,看不清真容。如此修行起来也就没有同参可考,想要通过与识海产生联系的可能基本断绝。他的老师尤重阳也算下了功夫,不知从哪间坊市淘换来一本《画龙决》和一条尺许长玉龙,让他认定识海中那不明本命便是一尊玉龙,坚持到底定有所成。

    开始几年进展不错,黄小是景帝三百七十四年拜入的凤凰门,景帝三百七十七年入的修行,景帝三百八十年达到练气二层,之后修为便再无寸进。他也尝试过修炼凤凰门的本门练气功法《凤凰决》,毫无进益得坚持了两年便也放弃了。如今已是明帝七年,都整整三十年了还是老样子。眼下这《沆瀣一气》却让他看到了一丝大道上的契机,当即决定转修,若这功法真如介绍的一般能兼顾识海打磨,那团困扰了他三十多年的彩色浓雾说不定能够除去,显出本命之物的真容,甚至找到同参也未尝没有可能。

    这也是黄小气海本命之物不清不楚,若换了其他灵根本命俱明的修士,是没有过多用处的,反而因为气海、识海兼顾的原因要拖累修行进度,不太会有人问津。

    抬眼看了看仍在熟睡的石桂颐、王琼,心里忽然升腾出一种侥幸之感:自己最近瓶颈松动、偶得功法全拜两人所赐,果真是阴阳有定数,命运却无常。眼下自己已四十有一,早过了进阶练气三层的最佳年岁居然似乎气运转好,大有厚积薄发的势头,怎能不让人高兴。只是那紫衣女修…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莫出了什么自己兜不住的岔子。

    又思量了一阵便收敛心神运转起了《沆瀣一气》中的法诀渐渐入定,再醒转时却是被谈话声吵醒的。

    “妹妹再忍耐几天吧,等下了这飞梭,姐姐请你去向东城的小吃街好好朵颐一顿!”听声音是王琼。

    石桂颐哀怨道:“可这辟谷丹也太难吃了,吃一两顿也就算了,咱们一吃就是十几天,师兄不醒还要再等几个月不成?我这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姐姐你就带我出去一趟吧!”

    王琼叹道:“妹妹有所不知,这客舱的法阵我虽能破开,却也不是那么容易,搞不好就会惊动那上层看护阵法之人。咱俩这身份…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看这样好不好,等到明天这个时候,如果黄兄还不醒转,咱们便…取了他身上令牌!”

    “嘻嘻…何须明天,我看眼下就是时候!”

    “这…”

    “二牛师兄,上!”

    周二牛难为道:“额…我觉得辟谷丹还不错啊。要不还是…再等等吧!”

    “哼!我自己来!”说着石桂颐已起身朝黄小跟前走了过来。

    黄小也不动弹,待听到脚步声靠得很近了才忽然睁眼道:“师妹何事?”

    这时附近仓房的门忽被一阵阵大力拍的“咚咚”乱响,其间还伴随着呼喝之声。石桂颐惊疑于此,哪里敢提出门打牙祭的事情,沉声道:“师兄,外面好像有人检查!”

    “我省得!”黄小自然听到了外面动静,并且听清楚了一行人大约八个,虽然门敲得很响检查起来却并不严厉。遂将客舱令牌握在手里起身,待轮到自家客舱时不等来人来敲便主动开了门。

    董执事正小心伺候着七名身穿白色道袍的筑基修士立与门口,当即给黄小递过去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向身边为首那中年修士谄笑道:“嘿嘿…这间里一看就都是些乡巴佬,哪能有什么六雄缉拿的老鼠,刘道友以为呢?”

    “走,下一间!”中年修士朝房里略扫一眼,便下令离开了。

    如此一般高高扬起轻轻放下的检查四人一路上共经历了三次,在年关前总算到达了临近东海的修真大城——向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