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竹见惯不惊:“去别的乡镇屁正事没有还包过出租的。”
小芸抱着万事往好里想的心态开解思竹:“兴许经过这一次会醒神了呢,普遍来说,男性是比女孩子心智成熟得晚一些。他还有些厨艺天赋,只要真做事了,稍用点心,出师是水到渠成的事。你的好日子就会来了。”
“托你吉言,心想事成!”思竹斩钉截铁仰天吼出腔。
阳光缓缓地不动声色往城外西山坡移去,街上人倒更多了一些。人行道边一个挨一个都是各种卖喜庆玩意的流动小摊。有动物形的氢气球齐聚成蓬勃的一棵七彩树;鞭炮和烟花红艳艳地一堆又一堆;还有一位卖风筝的小贩举着一只彩斑蝴蝶扇扇摇摇……一个个灵动的小孩子满街穿梭追嬉,大人无不喜笑颜开,新年的气氛铺天盖地。
除夕傍晚蒋小芸回到了县电信局家属院哥哥家中。
电视里面锣鼓喧天,临厨房的餐桌上摊开面皮、肉馅,蒋正权和孙淑华老两口正在忙乎着包饺子。小芸哥嫂在沙发上逗弄着侄儿玩,小浩浩刚会蹬腿,咿呀叫唤。
小芸给父母、哥嫂一顺儿道了新年吉祥,便把带来的苹果和糖果摆放在茶几果盘上。小浩浩对姑姑也亲的,小芸把他抱上,姑侄俩都笑得“咯咯咯”。她还取来一个红苹果轻轻往浩浩小胸口磕,小孩儿兴奋得小肉手乱舞。
哥哥蒋勋力爱怜地捋着妹妹粗粗的麻花辫,说:“你平时该多回家的,爸妈哪天不念你几句。今天剁馅时妈都在说多备点芹菜馅,小芸爱吃。这假期里不是除夕都不回来,孤零零呆在冷清清的宿舍,不知道的还以为离家几百里哩。”
“知道了呀,”小芸娇笑着躲开,哥哥手顿了顿,心想小妹成人渐生分了,但还是不舍地掐她脸嘟嘟。小芸不满地向父母求援:“妈!你看哥都当爹的人了,还在欺负我!”
一家人哈哈大笑。蒋父乐呵呵的把一张面皮顶手尖转成飞轮:“谁叫你让他十天半月见不上一面?”
小芸倒蛮不讲理了:“我不是经常回来见爸妈吗?谁叫他不着家。”
嫂子李莉长声吆吆的:“小妹回家看爸妈次数多不多这我和你哥还真不知道哦。我们上班不能脱岗,不比小妹当老师的时间自由。但我知道妈是经常往学校跑吧?门岗的老刘可不经常给我说咱家老太婆端着盆盆碗碗的那路过时饭菜味那喷香!”
孙淑华倒是个泼辣性子,模样比自家闺女虎气得多,说话洪洪亮亮:“我花她爸的钱给自己闺女做点好吃的送去咋啦?碍他老刘啥事?”
好脾气的蒋父难得埋汰人:“真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扫大院去。”
蒋勋力不满地剐了妻子一眼。
李莉抱起儿子来还在说:“妈年纪大了,这儿做,那儿送,折腾来去的身体吃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当哥嫂的不惦记自家妹子,老冤枉了。小妹年轻轻的,这一会儿的路就走不过来么?”
她再又直面向一旁的姑子,关切不已:“小芸,咱还不稀罕省城哩。鸣涧山灵水秀地把你养得容貌、性情都这般好。哼,女教师他谁的还看不上?咱局长千金都是一位小学教师!你不知道这县城多少好人家都盼自家媳妇是老师哩。小芸,你等着,正月间我回娘家,包给你寻上一位模样、家底不比那人差地。在鸣涧咱把小日子一样过得滋滋润润。”
蒋父蒋母蒋兄面露赞许之色。小芸不好言语,但她知道嫂子是一番好意,因此勉为其难地谢承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