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秦涅盘 > 第90章 关雎
    告别布山和甲后,子婴又回到了桂林公学。

    “墨扬先生,你对城防建设以及城市规划有所涉略吗?”

    “略懂。”

    子婴知道这是这帮先生的通病,谦虚说法,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为何只说懂一点。

    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最早对城市统一规划的国家,古代都城建筑的规划、布局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宗法关系的约束,也受到政治关系的制约。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径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秦王打算番禺城用市里制吗?”

    墨扬询问子婴番禺城的规划类型。

    子婴摇摇头,“不,市里制嘛......不够繁华!”

    市里制实际上是二十五户为一里,用高墙围住,进行统一管理,这种制度是封建君主为方便统治劳动人民而设置的,却限制了城市内各种行业的发展,居民抬头看天,全是四角的天空。

    “繁华?”

    “对,墨扬先生,你看能不能以市里制为基础,不要围起来的里墙,让居民区由原来的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子,店铺、酒楼、餐馆沿城市大街布置,改变城池内的封闭状态。”

    子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个就是后世宋朝的街巷制,当局者下令拆除了里墙,大街上行人众多,非常繁华,《清明上河图》就是街巷制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墨扬听了子婴的描述,“这倒是可以,加强中央宫城的墙就行了。”

    “这是......”

    “未雨绸缪啊!”

    “那,番禺城的设计,就麻烦墨扬先生了。”

    子婴和墨扬一直讨论到天色渐黑,才依依不舍告别墨扬。

    第二天子婴一大早便来到女子学堂门口,等待女娃们上学。

    “秦王哥哥早!”

    “你们早,早饭吃饱了吗?”

    “吃饱啦!”

    “先生早。”

    子婴听到这声音,就知道是李蕊来了,也只有出身中原的李蕊会喊自己先生。

    “小李蕊,早啊!”

    李蕊皱了皱眉,她不觉得自己小,先生不应该这样称呼自己。

    等到众人落座完毕,子婴清了清嗓子。

    “开始上课,接下来我要教的一首诗,对你们来说,很难,很长,认真听。”

    子婴昨日和墨扬兴致勃勃的讨论番禺城规划,没有备课,只好拿出《诗经》的开篇之作。

    “秦王哥哥,有多长?”

    下边女娃提问。

    我有多长......

    想偏了,罪过,“这首诗有九十个字!”

    “我们昨天才写两个字!”

    “九十个字太多了。”

    子婴一阵好笑。

    “我又没让你们一天学完。”

    子婴开始背起那篇冠于诗三百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有小丫头明白这首诗说的什么吗?”

    说完后,子婴暗骂自己沙比,自己果然不是当教师的料,这群小姑凉昨天才刚认两个字,怎么可能明白。

    希望这群小孩不要被自己带偏了。

    “先生。”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小李蕊?”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青年对女子一见倾心,而后朝思暮想,辗转反侧,渴望得到女子芳心的心理感受。”

    不得了啊,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你读过《诗经》?”

    “嗯,读完了。”

    《诗经》你都读完了,还来这里瞎搅和。

    “你既然已读完《诗经》,为何还和大家一起来学堂呢?”

    “听先生讲《红楼梦》的故事。”

    ......

    下课前,子婴再和这帮女娃们讲了几回合的《红楼梦》,随后把这群恋恋不舍的女娃们赶出学堂,让她们早点回家。

    子婴让李蕊留步。

    “先生,有事吗?”

    子婴思考一会,作出一个大胆决定。

    “李蕊,明天你能帮先生上课,给她们讲《关雎》么?”

    也许李蕊比自己更加合适女学堂教师一职,中原女子的委婉含蓄,一定可以和南越女子的热情豪放,在女学堂团体里互相争鸣、绽放。

    “可以吗?”

    “可以,我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答应我一个要求。”

    李蕊歪头一想。

    “好,请说。”

    “等我想好再跟你说。”

    说完,李蕊不再理会子婴,只给子婴留下一个逐渐远去的背影。

    花样年华就是好,李蕊背影消失后,子婴回头,找墨扬去了。

    来到墨扬的住处里,发现他正在翻看竹简。

    “墨扬先生,子婴打扰了。”

    听到子婴声音,墨扬抬起头,“秦王请坐。”

    “先生在看什么?”

    “我复习一下,以前跟师傅学习的有关建筑方面的知识。”

    墨扬昨天和子婴交谈之后,回来发现自己已经忘记很多细节问题,都是由于来了桂林公学后,一直教学生们识字三篇,关注方面不在建筑上了。

    “秦王,我看先从皇城开始规划吧?”

    墨扬征求子婴意见。

    “自然如此。”

    子婴想要模仿后世宋朝开封城的城市规划建设,由内向外,皇城、内城、外城,刚起步当然是从皇城往外扩建了,由外往内的话限制了大小,不好调整。

    “皇城规模如何?”

    “方圆十里吧?先生觉得妥当吗?”

    子婴想着,要建就建大的,反正最后都是大城!开封城内的皇城都有九里十三步了。

    墨扬摇头,“我看不妥,至少现在不妥。”

    “为何?”

    子婴没想到墨扬会反对。

    “第一,章部长会找我麻烦,不给审批;第二,南越现在人口,不用这么大的皇城。”

    墨扬委婉地提醒了子婴,不要劳民伤财,不要学后期的始皇帝。

    一直以来,诸事太顺,子婴开始飘了,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墨扬的这一番话,让子婴清醒不少。

    “墨扬先生教诲,子婴谨记心中。”子婴拱手感谢墨扬。

    墨扬看了一眼子婴,又把目光转回竹简。

    “先建五里吧,东西略短,南北稍长怎样?”

    番禺城的地形地势,墨扬可比子婴清楚多了,在郡尉府那段时间里,没少往外勘察,想不到这么快便迎来了自己亲自设计都城的机会。

    墨扬先生,造船你不喜欢,只帮我复原了设计图,这下造城你是不是也搞设计图,不亲自参与建设?

    这可不行啊,我绝不允许南越有豆腐渣工程!你必须当包工头亲自监工!

    子婴越想越开心,脸色红润,嘴角微翘。

    一边的墨扬都不懂子婴在开心什么,我驳了你的面子,皇城规模未如你愿,你还笑得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