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秦涅盘 > 第20章 桂林公学
    子婴只好摆出神仙托梦的骗局来骗这群人,但还是低估了古代人的迷信程度,特别是落后文化的部落。

    “好,我们相信大氏老,相信神明。”

    “废除群婚制。”

    呼,终于解决了群婚制这个限制南越人口发展的隐患,子婴呼出一口浊气,心中舒畅。

    “各位,我还有一事,需要各位配合。”桂林郡各地文化真的落后,从群婚制就可以看出落后程度,所以子婴打算把当初的承诺,提供骆越各族的文化援助,建立公学这件事情顺道办妥了。

    “大氏老请说。”

    “大氏老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

    这群人对子婴已经产生盲目崇拜。

    “我刚征......”子婴及时止口,并没说出征服二字,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刚开始跟大家承诺过要为你们民族自治提供生产、文化方面的援助,现在生产方面已经初步落实,现在我要在桂林郡设立公学,建成后开始招生凡年龄七岁以上者,均可报名参加。”

    “公学教大家识字,明礼,学习出色者,经考核合格后,可举荐前往南越各地任官。”

    “大氏老,公学聘请哪里的教学先生?”

    “大氏老,我等不识汉字呀。”

    “大氏老,我们进入公学后,要不要像中原人一样把头发留长束起来?”

    “除了识字、明礼,还有别的可以学吗?音乐舞蹈?”

    子婴一摆手,示意众人安静,“大家听我说,教学先生骆越人、中原人,不懂汉字的可以到汉学班进修;我知道南越地区大部分使用越语,但前往任官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必须懂说汉语、写汉字。”

    “另外,公学的教学内容,会根据桂林郡实际情况给大家安排学习科目,我知道南越人民能歌善舞,钟、磬、铙、铜鼓等打击乐器无有不会,弓弦乐器琴、瑟比之中原亦不见逊色。”

    “并且舞蹈层出不穷,诸如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竹舞、长袖舞等,因此我还会加设音乐班、舞蹈班,诸位可以自行选择。”

    “还有的就是刚有人提到的要不要将头发留长,这个没有规定,公学尊重越人头发剪短、身上刺青文身的风俗。”

    子婴也不管这些骆越人听进去没有,一股脑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大氏老,我骆越人没有人有当过教学先生呀?”布山提醒子婴。

    “嗯?”

    “都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怎么说话,说什么,这个东西怎么认,全部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学会的。甚至,我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那你们是怎么记事的?”

    “刻符记事!”

    “......”

    “嘿嘿。”

    “那南越地区书写先统一使用小篆吧,现在郡尉府官方文字也是秦篆。你们几个首领等公学开学了,也去学一下秦篆。”

    “是,大氏老。”众首领一脸苦瓜相。

    秦朝使用小篆为统一书体,改变了“文字异形”的混乱现象,不但为秦代政策法令的顺利推行扫清了障碍,也为文化传播和学校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赵佗,修建公学这件事由你来跟进吧。”诸子百家那群后人由于桂林郡民族自治,全跑西瓯越族自治区去了,眼下无人可用,只能委托赵佗令人。

    “秦王,教学供识字专用的标准文字范本,该推行哪些?”赵佗征求子婴意见。

    “让我想想......”子婴沉吟,踱步,“就用前秦李斯的《仓颉篇》和赵高的《爱历篇》以及胡毋敬的《博学篇》吧。”

    这三篇四字为句,押韵,便于朗诵记忆,成为蒙学识字课本的先驱。

    “为了鼓励越人念书识礼,给求学者一点优待。嗯......这样,入学期间免除学生的兵役和徭役。”

    嘶!

    “大氏老,我家有几个小崽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公学一旦建成,我马上扭送他们前来读书,明事理。”

    “大氏老,俺今年三十多了还可以念书吗?”

    “我想进公学学习,请大氏老允许!”

    免除兵役和徭役诱惑力真的很大啊。

    “秦王,对于公学还有什么要求吗?需要设置博士官么?博士官能否以私人名义传业授徒?”赵佗问得很细。

    这个博士可不是后世的博士学位,而是一种文官,其职务是“议政事,备咨询,掌故籍”,正因这些博士有丰富的知识学问,就以私人名义授徒,始皇帝担心对他统治构成威胁,便颁布“禁私学”。

    “设置,为什么不设置?也不禁止私人授徒!”子婴坚定回复,私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代的复苏。

    “秦王,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说。”

    这个赵佗,有问题不一次问完,非要一个一个问题提问。

    “公学叫什么?我好找人刻制一块牌匾。还有大门两边对联是什么?”

    ......这是一个问题吗?

    “赵佗,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子婴忍不住爆出后世调侃别人数学不好的经典语句。

    “什么数学?体育?老师我是懂。”

    子婴忍住暴走,“公学就叫桂林公学。”

    赵佗突然发现秦王给事物命名都喜欢用地名,比如南越号,又如现在的桂林公学......

    “对联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妙啊,上联将读书声与风雨声融合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情,下联则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实在是妙不可言。”赵佗说着说着,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眯了起来。

    大哥,你都用了这么多言语来表达了,还妙不可言......你这马屁拍得,看你眯起眼的样子,好像自己都信了。

    “秦王,公学建成后,所聘教学先生从何而来?”赵佗眼睛睁开后又开始发问。

    “......这个我自有办法,你先去找人修建公学吧,剩下的问题日后再问,别再比比了,我听着有点烦躁。”

    “诺。”赵佗转身离去,还在自言自语,“这个比比又是什么意思?秦王真乃博学多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