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说的是四个标准句式的两种变化,第一种是源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当然,在五言里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里的数字,指的是句式里的第几个字。
仄仄平平仄。因为一不论而变化为:平仄平平仄;因为一、三不论而变化为:平仄仄平仄;因为三不论而变化为: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因为一不论而变化为:仄平仄仄平;因为一、三不论而变化为:仄平平仄平;因为三不论而变化为: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因为一不论而变化为:仄平平仄仄;因为一、三不论而变化为:仄平仄仄仄;因为三不论而变化为: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因为一不论而变化为:平仄仄平平;因为一、三不论而变化为:平仄平平平;因为三不论而变化为:仄仄平平平。
七言以此类推即可。
这些标准句式的,源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化得到的句式,除了后三字平平平、仄仄仄的的四个句式不常见以外,其它八个句式都是和标准句式一样寻常可见的。这些句式也可以说是标准句式,很常见,不常见的四个也不是病句,在李杜王孟的律诗里都出现过。
而标准句式的另一种变化,则源于拗体对五言标准句式第三字与第四字、对七言标准句式第五字与第六字的位移。即平平平仄仄换位成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换位成仄仄平仄平。而这两个位置同平的仄仄平平仄,同仄的平平仄仄平,位移后也没有体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变化是基于标准句式的、一次性的、不可连续性的。因“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变化得到的句式,不可再拗体位移,譬如仄仄平平仄,一、三不论而变化为:平仄仄平仄,你再来个拗体位移就变成了平仄平仄仄,这个就是病句了。
同样,拗体位移后的句式也不可再谈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平仄平仄再来个三不论就成了平平平平仄了,同样是病句。
不符合上面提到的句式的,统统都是病句,除非作为不拘句,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律诗里面,出现了就不能称之为律诗。
不拘句一般只有一句,也一般出现在句首,体现在语句不可分割,例如孟浩然的“人事有代谢”就是平仄仄仄仄的病句,但因为第二句“往来成古今”的仄平平仄平,这个平仄仄仄仄,在标准对句的对应里就对应了仄仄平平仄。
关于律诗格律里面的平仄就这么多了,关于格律的对仗方面则下次再谈。
——2018年8月25日09时40分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