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确实有一定必要性。譬如唐诗宋词虽然韵都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差远了,到了元曲,更是接近普通话了。然后就是十三辙,以及2005的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新韵》,其韵部如下:
一、麻(a,ia,ua)二、波(o,e,uo)三、(ie,ue)四、开(ai,uai)五、微(ei,ui(uei))六、豪(ao,iao)七、尤(ou,iu(iou)八、寒(an,uan,ian,uan)九、文(en,un(uen),in(ien),un(uen)十、唐(ang,iang,uang)十一、庚(eng,ing(ieng),ong(ueng),iong(eng)十二、齐(i,u,erㄦ)十三、支(-i(零韵母)十四、姑(u)。
但就我个人看法,这个韵分得还是有一点问题。八寒、九文、十一庚,还困于十三辙的窠臼里面,就普通话来说还是划分的不够细致。十二齐似乎以声划韵,却与上述三部原则相反。其划分韵部的原则,就以上几部来说,非常矛盾。又打算照普通话发音划分,八寒、九文、十一庚又类似十三辙。
如果十三支需要从十二齐里面划出独立,那么八寒划成an,uan与ianuan、两部,九文划成en,un(uen)与in(ien),un(uen两部、十一庚划成eng,ing(ieng),ong(ueng),iong(eng)三部、u同样从十二齐里面划出独立、二波划成e与o,uo两部才彻底符合普通话的发音。
那么,就是以我看来,新韵应该完全依照普通话的发音划分为二十个韵部,这才适合普通话的声韵。挑拣平水韵韵部名称就是一佳、二歌、三沃、四月、五泰、六微、七萧、八尤、九元、十寒、十一真、十二侵、十三江、十四庚、十五青、十六东、十七支、十八锡、十九屋、二十鱼。
这么一分,只要你会讲普通话,用韵是非常简单的一回事。
因为以大家都学过的普通话发音来说,九元与十寒,十一真与十二侵,十四庚、十五青与十六东之间,听起来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以十三辙或古音来说还有相似之处,以普通话发音追求一部现代人可以用的声韵,《中华新韵》就做得还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