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龙回故里
“君不见,汉终军……”贵州一个书生在书院唱起了这首歌,陪着自己的琵琶玩的有模有样,“你在做什么?”书院的先生看见一群学子都聚集在一起,走过去询问。(品書網)!
这些学子散去,留下拿着琵琶的书生,这书生递报纸说到:“华日报,从军歌,我精通音律给大家唱一下!”老先生拿着报纸看了看,疑惑说到:“这么快第二版出来了!”
“五两银子,跟着驿马来的!”这个书生很是恭敬的解释,老先生浏览一遍报纸,一摸胡须说到:“写的不错,从军报国理所当然,不过你们可是国之栋梁,还是科举考试为重,好好读书才是正途。”
老先生课孔孟长谈,下课之后这伙人重新聚集在一起,里面几个书生想要投稿自己的佳作给华日报,拖这个学子,这个学子家和驿站有点关系,信件来往十分的方便。
不止是贵州,杨元良的报纸现在辐射开来,第一版报纸已经发行到了江南,真的是万人哄抢,有些书局的老板开始自己印刷贩卖,在读书人引起了轩然大波。
“司马北丧尽天良!”
“世怎么能够有这种无耻之人!”
“好命苦的喜儿啊!”
说书先生拿着报纸,免费的给群众读面的故事,白毛女的故事深入劳苦大众的人心,故事说了一半,结束了第二版面才有。
“先生喜儿怎么样了?”
“司马北那个畜生怎么样了?”
“先生什么时候有第二版?”
在缺乏精神娱乐的大辰皇朝,除了听戏老百姓没有被的活动了,在一个报纸出来,引出了轩然大波,各地的说书先生手要是没有杨元良以前写的三国红楼,那不是一个合格的说书先生。
很多说书先生指望一本三国混饭吃,现在有了白毛女,他们是第一个购买,杨元良最为忠实的读者,各地的官员也一样,别管报纸有多贵,弄一个来看看再说。
各地才子也是开始点评报纸面的诗词,杨元良没有做出惊艳之做,但是这个朴实无华很有嚼劲的诗词,让所有的人都说不出来一个不字。
天下的读书人开始蠢蠢欲动了,有些人追求名利,和书院的学子一样,开始朝着广州邮寄自己的佳作,还有不少人,准备去广州看看了。
深闺的小姐,看见女频面的章也开始有点小心思了,鱼英颜可是很多人心的偶像,杨元良的红楼梦现在也还是让不少小姐哭湿了枕头,不过杨元良年纪大了,这些小姐不想他了,要嫁给他的人也没有这么疯狂了。
杨元良现在和宋泽贤的关系很不好了,通讯的电报也是不顺畅,杨元良还是瞒着南宁已经打下来的消息,在电报说和南宁战事吃紧,自己这边的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