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义方嘿嘿一笑,道:“做瓷器的?”
杨峥微微愕了一下,心里有些好笑:“要说瓷器,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一个西洋人敢在大明来做瓷器买卖,除了觉得这人胆子够大之外,就是这人实在不够聪明。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从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瓷器便远销西洋诸国,成为西洋诸国的抢手货,这其中的贸易,无疑引起了许多人西洋人的追逐,海外许多国家特别是阿圞拉圞伯地区,早已开始了研究与仿制中国瓷器。阿圞拉圞伯通史一书就提到埃圞及法蒂玛王朝时期,一位名叫赛义德的工匠以宋瓷为蓝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仿制成功。他还传授了许多弟圞子,形成了不同流派。他们十分注意中国瓷器的变化,并不断地更新他们的仿制。最初仿制青瓷、白瓷,元以后又仿制青花瓷器。入明以后,奥斯曼帝圞国所在的小亚成为新的仿制中国青花瓷器中心。于是,不得不采取针对性比较强的一些措施。按说仿制者一没有专用的高岭土,二没有掌握先进的烧窑技术。但大明为了维护青花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对引进青花瓷器着色剂所需的矿物质予以严格的保密。他们的瓷器在精致上,色彩上比不上大明,但在外形上,甚至在实用上,比大明要好用得多了,所以当大明海禁重新开启后,随着郑和下西洋,越来越多的西洋人热衷与来大明做瓷器买卖了,他们将价格昂贵的瓷器从大明运回自己的国家卖给王侯公孙,从中获取好处,从宣德六年,京城西洋诸国买瓷器的商人,从最初的三家,短短两年多的功夫,店铺成十倍的速度在增长,面对如此大的好处,也难怪他们动了购买火枪的心思了。
从郑和下西洋的活动不再以朝廷贸易的形势开启后,私人的海外贸易活动就急剧增加,朝廷虽然几次下令要规范,但下面的那些文官集团哪里会认真执行,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付搪塞皇帝而已。短短两年的功夫,沿海的海商已开始发展起来, 私人海上贸易如此发达,利润必然是巨大的,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加入海上贸易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为了暴利铤而走险之徒,这种情况下,大量海盗的产生几乎是必然,他们在海上陆地抢劫杀人无所不为,并且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来组织武装,而西洋诸国商人想要来贸易,安全就变得最为重要了,这些年他们虽也赚了不少银子,可每年雇佣镖师上花费的银子就不少,眼看着巨大的好处都落入了镖师的腰包,身为商人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一年的好处,全都落入了镖师的腰包里,这种感觉,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可不这么做,又不能保证货物顺利抵达大明,其中的苦楚可想而追了,事实上他们早就寻找解决的途径,只是碍于那些海盗往往神出鬼没,人数虽少,但也有不少弓箭手好使之人,苦思不得其法,不得如此忍痛将每年的辛苦赚来的银子送出去,今日杨峥的火枪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种火枪一来短小,二来操作方便,三来火器射程也相对不错,与那些镖师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训练不同,一旦拥有了这些火器,只需加以训练,人人都是一等一的火枪手,而且人数上,也不要太多,几个,几十个都可以应付,这样一来每年便在人数上可以节省不少银子,二来在安全上拥有火器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处于这几方面的考虑,这些西洋商人对大明的火器可谓是爱之深了。
“嘿嘿,不怕赛公子笑话,咱这火器买卖可不是便宜的买卖,你可有这么多的银子?”杨峥笑着道。
赛德义哈哈一笑,道:“大人这是小瞧了咱们西洋的商人不是,要说这瓷器咱们没你们大明的好,这宫殿咱们西洋也不如你们大明,可要说这银子,咱们就未必输给你们了?”
杨峥哦了声,道:“此话怎讲?”
赛德方有些得意的笑了笑,道:“大人聪明人,应该想得明白?”
杨峥道:“本官笨得很,未必明白?”
赛德方似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大明官儿这么风趣,先前拘束感立即也去了不少,顿了顿,道:“这么说吧,咱们西洋诸国,有的是什么呢,是象牙、犀角、宝石、贵重木材、珍禽异兽当然还有大批香料。这些东西,在咱们西洋诸国因东西多,所以并不值钱,可你们大明没有啊,咱们把这些东西,运到你们大明,大明的官员因没见过,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东西自然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争相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