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中国土地就安全了吗?只能是说安全性大了——
日本人来了,被当成是苏@联@特@务,严密监视、随时杀伐!解放之后到大!跃1进之间蜜月期过了之后,中@苏撕破脸了,一直到文@革结束,这里的这些混血儿们一直是处于被扣上各种帽@子的悲催境地,到处被人歧视,甚至要动刀动枪的收拾。
而对于这些白俄后代来说,最大的歧视是对心灵的冲击——二毛子的称谓!
咱这么说吧,大毛子是我们对俄罗斯的咬着牙说的,那么二毛子就是含有歧视性的一个称谓了。就是娶了这些俄罗斯二代、三代乃至四代的本地人,如果家里发生战火了,那么“你个马勒巴子的二毛子!”就是标配一样的话了。
而徐福记就是这样的环境里出生长大的,因此对于“二毛子”这个称谓是非常的敏感,而且是极度的反感的。
学生时代的徐福记,学校对于自己这样的人好处就是,考大学的时候能够加点儿分。
但是考大学无望的徐福记是无福享受加分好处的,更多享受的是汉人同学对自己的歧视——
目光的歧视,徐福记走过同学身边,或者是同学走过自己身边,看向自己的目光基本都好像是写着——这是个二毛子,因为那不经意的一瞥就是这应该说法的明证了。
语言的歧视,耳边按时传来的——这是个“二毛子”的东北味儿。
二毛子徐福记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他甚至都想要在同学、路人面前大声吆喝——我不是二毛子,我是纯正的中国人,我的老家在山东潍县!
不行,我得认祖归宗!
于是,徐福记就跑到了胶东,要想在这里扎根了。
可是,不管你在哪里扎根,生存是第一位的,徐福记也不例外,怎么谋生呢?对着天花板发呆没有用,对着窗户抽烟也没有用,走在大街上出神儿也没有用,可是当徐福记对着小旅馆里的镜子的时候,突然是茅塞顿开了——妈了个巴子的,我的这张脸不就是最好的活路吗!
因为他出来闯荡这几年,还基本就是靠着这张脸的,从长春的长影、到北京的北普陀再到浙江的横店,徐福记都是靠着自己的这张脸挣饭吃的。而且还曾经闹过笑话,那就是一次漫步横店饮食区,竟然被一个卖羊肉串的新@疆!阿!拉!木!汗大叔给拉住了,干什么?把个徐福记吓了一跳,可是谁能想到,人家竟然硬是塞给自己一把羊肉串免费吃!妈了个巴子,这肯定是把我当成新@疆@人啊——行啊,不吃白不吃。
对啊,我的这张脸就是金饭碗啊!不光是我的脸,我妹妹的脸、我表姐的脸、我表姨的脸,这不都是可以挣钱的脸吗?
一个电话,呼啦啦一下子来了五个女人一个男人,这五个女人,两个是自己的表妹,一个是自己的表姐,两个是林局大妈!
还有一个男人——梵音,当然是化名了。这个梵音是出于骗人的需要,而被雇佣的。因为徐福记想要组建俄罗斯美女阵线喀秋莎流动演绎会,转着圈的去骗人了。
反正这个天团的人,除了那个翻译梵音之外,都长了一张俄罗斯人的,如果叽哩哇啦的一通,装个流比的夸张的俄罗斯语,一定会让对方刮目相看的。
正如徐福记所预料的,这个来自俄罗斯的天团,还真就成功了,邀请去表演的信函是纷至沓来了。而徐福记带着天团是天南海北地跑,这软妹币是一个劲儿地往口袋里装。
但是,这个好事儿还没有多少时间呢,就被人给拆穿了——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再为大家分解——《暗界战皇》第一部《都市战侠》链接在这里——/book/222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