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游戏竞技 > 绝密东方之山术 > 144.第144章 秦始皇御书房

他学习过琢玉,而玉器里有一个大类是印章,所以他对这些还是较了解的。

“对哦,当初好像听秦陵博物馆的解说员这么提过一嘴,倒是忘了这茬了。看来还得多读书才成。”老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一脸讪讪的表情。

“不过——”老四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怕自己说错了,但紧接着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记得皇帝的玉玺都是用黄布包着的,这里怎么会是用一块黑布?而且这玉玺也是黑色的?还有,为什么乾隆也可以用‘皇帝之宝’呢?”

这几个问题,还真把姬乘风问住了,他挠了挠头,看向木流花道:“木学姐,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木流花道:“乾隆兴趣广泛,博雅好古,他主政时期又刚好是清朝最强盛的时候,难免有些自信心膨胀,即便不敢自秦皇,恐怕心里多少有点那个想法。据清人何圣生的《檐醉杂记》记载,乾隆十一年的时候,交泰殿里藏有二十五方印玺,被称为‘清二十五宝’。这些印玺只有两枚印相同,都叫‘皇帝之宝’。但它们的材质和用途各不相同,一枚是用青玉雕刻而成,另一枚是栴檀木雕刻而成。其栴檀木雕刻的那枚,是乾隆使用得最频繁的,是乾隆时代皇权的真正标志。至于为什么是‘二十五宝’,也是有说法的。姬乘风应该知道吧?”

姬乘风一愣,笑道:“学姐你又考我了!”

木流花呡唇一笑,却不说话。

姬乘风低着头原地踱了两步,然后停住脚步道:“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周易》里将一三五七九这五个数字相加,即得二十五。《周易大衍》里也有‘天数二十有五’之说。”摸了摸眉尾,笑看着木流花,“乾隆用古人之典来钦定宝玺的数目,大概是以此来象征自己的王朝能暗合天数,绵延无限吧?木学姐,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木流花赞许的看了姬乘风一眼,笑道:“算你蒙对了!”转头对老四道:“至于明黄色,其实是在唐朝才成为皇帝的御用颜色的。刘氏夺秦国祚之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对战国末期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阐释。按照这种学说,五行相生相克,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了五行的一德。在金、木、水、火、土五德,木居东,尚青;火居南,尚赤;金居西,尚白;水居北,尚黑;土居央,尚黄。在董仲舒看来,改朝换代,必须在礼仪、制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秦为水德,尚黑;土克水,汉朝自应为土德,也自然要尚黄了。而土代表央,代表国土、江山,皇天后土,至高无嘛,后来这个习俗慢慢的流传下来,到了唐朝,便固定了。所以说,秦代用黑色的丝帛包裹玉玺,没什么不对。”

老四恍然道:“原来里面还有这么些道道。做皇帝是好,喜欢什么,说句话能独享,连颜色都有专属的。”

姬乘风嗤道:“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政治需要胡扯的,我看也没什么依据。董仲舒的观点如果正确的话,应该是青、赤、白、黑、黄交替使用,而不是自唐朝以来,皇室统一用明黄色。”

木流花笑了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看这儿的布置,像是复制了秦始皇的御书房,这枚玉玺如果面世,将会震动全世界,咱们要不要带出去?”

姬乘风道:“得了吧,带出去又能怎么样?又不敢拿出来,被逮到可是要掉脑袋的。”

木流花不服气道:“怎么要掉脑袋了?你是来抓盗墓贼的,又不是来盗墓的,这事儿军方、政府和学术界都知道,带个东西出去怎么了?”话虽这么说,她还是将那玉玺重新包起来放回了原处。

姬乘风见她恋恋不舍,知道她爱惜物,今后这东西算发掘出来,她恐怕也没有机会接触到了,便开玩笑道:“行了,这东西太打眼,拿出去也要交。秦陵里好东西多的是,到时候让你摸几件好的,我不揭发你是!”

“姬乘风!”木流花跺了跺脚,又气又急,掐着姬乘风腰间的嫩肉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哟哟哟,痛,痛!好好好,你不摸,我摸了送给你总行了吧!”姬乘风痛得龇牙咧嘴,连连求饶。

有老四在一旁,木流花也不好太过分,哼道:“以后再跟你算账!”又用力掐了一下,这才松手。

一瞥眼见到书架的那些简牍,兴奋道:“当年秦始皇一把火烧了国三千年的明,也不知道有没有留下副本,咱去瞧瞧他这御书房里都收藏了一些什么宝贝?”说着便往那些书架走去。

姬乘风本不想在这儿多待,有这功夫还不如早点去追盗墓贼呢。不过听木流花这么一说,他心里也火热起来:那些自秦代绝迹的古术,在这儿能不能找到?这地方,恐怕这辈子也这一次机会能看到啊!稍一犹豫,他也走向书架。

而他的内心深处,对那伙盗墓贼的目的,更是有一些隐蔽的猜测,答案或许藏在这些书架。想到这些,他走向书架的脚步竟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