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山本他们呢,这么快返回了!偷懒了吧?”
“小心着些,小野队长知道了会有你们好看的!”
李小刚则含含糊糊地回答着:
“哪里,我们走得快嘛……,铁甲车刚过去,弯道我们要走快些的……”
另一个日语说得极好的战士插话道:
“弯道危险些,瞧,我们走得多快!”
迎面而来的鬼子巡逻队是排成一列走在铁路东侧,正与李小刚走在同一侧,在李小刚和那战士与鬼子搭话的时候,西侧的五六个战士已经加快速度与鬼子巡逻队隔着铁路碰面了,而李小刚也已经带着身后的战士走了铁轨间,表面看去是给对面来的鬼子兵让路开,实际已经展开了攻击前的有利队形。
突然,一个鬼子兵说道:
“咦,你们是谁?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
另外几个鬼子兵也发现不对劲了,迎面走过来的这些士兵都带着诡异的笑容,其一个人笑着说道:
“哈,去问你们的天照大神吧!”
话音未落,他们手里突然端起了一种怪的武器,并且西侧的几个人飞快地跑了起来!
鬼子兵们还没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使是走在最前面的几个发现了问题,却已经来不及拿下肩膀的枪,呼喊的话音也只是刚到嗓子眼儿,在接连不断的“噗噗”声倒下去了!
李小刚一挥手,战士们迅速把那十多个死鬼子拖往铁路东侧十多米远处,摘下他们身的手雷和子弹放到自己身,用一些草叶树枝在尸体和少了枪栓的步枪做着伪装——一如刚才战士们自己隐蔽在铁路边的情形。
三分钟后,李小刚带着队伍又回到铁路,继续往南面的李家寨车站走去。来到第二个弯道,李小刚挥手让战士们停下来靠着山壁隐蔽,他自己则蹲下身来把耳朵贴近铁轨倾听。
不一会儿,便听到轻轻的“噹——噹噹”声有节奏地连续响起,这是石头轻轻敲击钢轨发出的声音,李小刚也拿起一块石头轻轻地在钢轨敲了两声“噹——噹”,弯道外的声音再次响起,李小刚又回答了一遍,然后,他站起来一挥手,隐蔽着的战士们闪身出来转过弯道。
几个一分队战士果然在弯道处接应。
李小刚问道:
“陈队长他们已经行动了?有什么情况?你们遇到鬼子没有?”
那个显然是班长的战士回答道:
“陈队长他们在前面弯道处消灭了一队鬼子,已经往南去了。我们没有遇到鬼子。我们排长在后面。”
李小刚点点头,有些担心地往南面的黑暗看了看,他估计,兰馨他们在到达李家寨前可能会多遇到一个巡逻队,但是,他却完全相信兰馨他们能够搞定!李小刚只是略微停顿了一下,便对战士们命令道:
“黑子,你们班在这两个弯道之间警戒,随时贴近铁轨听声音,如果北面过来了鬼子巡逻队,灭了他们!我去看一分队的情况。”
在弯道里,山梁鬼子修了两处工事,虽然山势较高而陡峭,以致从高处往下有多个视觉死角,而且这夜晚没有探照灯或者照明弹根本无法看到铁路的任何情况,这也是为什么晚增加巡逻队的原因,但是,这样连续的弯道却也形成了能够产生共鸣的环境,因此,铁路不能出现过大的声响。
一分队的战士们找到铁轨的接缝处,用随身带着的工具在挖掘着,迅速却并没有多大声响!
战士们带的工具很特别,是一把只有一尺半长的铁器,一头如工兵铲,扁圆形的,另一头是三寸宽、两分厚、四寸长的铁条,但是在最前端斜斜地切掉一块又给砸得更薄,间一个握把用布条缠牢。
这个在任何军队里都没有的工具,却似乎既可以做工兵铲又可以在必要时成为大刀或者刺刀,在锋芒铁血队里,这是每个战士必备的装备!而这小小的工具是沈剑在南京郊外缴获了几把工兵铲,又在后来的多次战斗发现了它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于是与李小刚一起思谋着根据缴获的鬼子工兵铲和国军的制式工兵铲做了些修改,然后在县城里让黑子的铁匠师傅给打制出来,进山后又让陈家山的铁匠们仿照着给每个战士都做了一把。
二十分钟后,黑子派人来报告又消灭了一队鬼子,而炸药和地雷也已经埋好了,李小刚便命令一分队撤到铁路西侧的隐蔽处,特别分队战士背刚才由一分队负责临时保管的背包,准备绕到山梁去消灭那个在这几个连续弯道方的鬼子碉堡工事。
如果不能消灭鬼子设在高处的火力点,要想阻击成功根本不可能,反过来,如果占领了这个制高点,与山下一分队的火力相呼应,能到达对铁路形成火力封锁的效果。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