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你们别打趣我了!我可是带着一连训练来的!而且,算兰馨在,你们也知道,什么时候二小姐正眼瞧过我?好像我是个骑马在城里城外横冲直撞的兵痞似的,唉!”
沈剑哈哈笑着,拍了拍徐远胜的肩膀,说道:“好像婉曾经给我念过两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情)最有情’啊,哈哈,天总是少不了云的,太阳却也不会总是在云里躲着!好,咱们来说说训练!”
车停在了村口的平坝,徐远胜命令范国基在这村外公路整理队伍,再按照班排顺序进村。
沈剑指着陈家山西面那半山腰漂浮着一层云的山,对身边的徐远胜和范国基说道:
“徐营长,范副营长,那座山你们应该还记得,是抽屉山了。我给你们摆开的阵势是,有一股武装力量在那第二、第三个‘抽屉’聚集,锋芒铁血队的四个班是那假想的武装力量,已经去埋伏好了。剩下的一个吴元班配属给你,此外,你们应该还有一个连和一个炮排,打算怎么安排呢?”
一个星期前,徐远胜带着范国基跟着铁血连一起来训练的时候,沈剑也是把战场摆在那抽屉山的,那场战斗是沈剑排布阵势,锋芒铁血队由兰馨和李小刚具体指挥,谭效虎和李家荣指挥铁血连,他和范国基是作为观摩者在一旁考察学习的。
从战前谭效虎和李家荣做沙盘并在面演练,到在山的具体行动的现场指挥,徐远胜和范国基观摩着双方的战术,学得很认真,自然那抽屉山的地形完全都还在脑子里。他知道沈剑这次仍然把战场摆在抽屉山,又是让自己指挥范国基的连队,是在训练自己,但是,沈剑要求他把炮排带来,也清楚地告诉他,这次是要向他学习指挥火炮的运用!
他们两个少校那是各有所长,的确是需要相互学习的呢。
徐远胜用望远镜观察着那座山,回忆着沙盘和实地走过的情况,心里估计着对方的兵力排布、计算着自己的兵力,然后放下望远镜,看看范国基,扭头对沈剑说道:
“我想把兵力分成三个方向,一个步兵排和炮兵排从正面进攻,锋芒铁血队的一个班分成两部分,分别带领一个排从两边迂回,根据具体战斗情况,这三个方向随时可以变化,都可以既是主攻也可以成为佯攻。沈剑,你看怎么样?”
沈剑对徐远胜这样的三个方向的安排是赞同的,只是觉得两边的迂回兵力可以少一个班,而把正面的兵力集得更强大些,以迷惑敌人便利迂回部队的行进。范国基的意见基本相同。而沈剑想听听徐远胜对于随正面进攻部队行进的炮兵排的具体安排。
徐远胜听了沈剑和范国基的意见,点点头说道:
“嗯,好像正面的力量是少了,我只考虑到多一个炮兵排,但是炮兵是定点进攻的力量,步兵的进攻力量的确不够强大,难以吸引敌人兵力,自然也达不到佯攻而帮助两面迂回的目的,应该各抽调一个班来加强正面的进攻。至于火炮嘛,因为是能够实施远距离打击的,本来应该根据射程安排不同的阵地,但是我们只有一种炮,射程不是很远,但是机动性却更强一些,我是要在两个步兵班后面摆炮排,用火炮的力量消灭敌方固定和移动的火力点,如迫击炮、轻重机枪阵地,以及发现或估计的敌方指挥部等。而步兵要在炮兵的火力覆盖刚刚结束时候迅速冲去。”
沈剑点点头,说道:“是这炮兵和步兵的时间配合,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准备开始吧。”
徐远胜点点头,迅速下达命令:
“根据刚才的计划,范副营长调整部队,迅速形成三个战斗群,一排长带领从左边、范副营长从右边,吴元班长,请把你的战士分成两部分,分别跟随两面迂回的部队,我带三排另两个班和炮排从正面进攻。三个步兵战斗群,都以炮声作为信号,每门炮射击三发,数着数,炮声一停迅速出击!啊,对了,炮是扛来了的,爆炸声是大炮仗在铁桶里的声音。没有带真炮弹来,我可没有那么多的炮弹,而且也怕炸到人呢!”
徐远胜和沈剑他们出发后不到一个小时,谭效虎派来报信的战士骑马赶到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