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命令特别分队,已经接近战场,侦察要谨慎和仔细,同时要把侦察范围扩大,重点去搜索鬼子的炮兵阵地、指挥部和物资转站等这样的重要“穴位”,因为他知道战士们除了对物资转站熟悉外,指挥部只是晚看到滁州那建立在固定建筑的,野战情况下的指挥部和炮兵阵地都是没有遇到过的,所以,要求他们在侦察只要发现有特别的情况,及时汇报以供指挥部研究,以便他和李家荣能够据此指导进一步的侦察。
运输班的七八个战士的武器是每人50斤炒米或者炒面,而当所有的干粮差不多快吃完的时候,已经是2月11号了,锋芒铁血队也已经在行进和训练到了距离长丰30公里的山地。
早晨八点多一点,宿营在一座林木茂密的山南面坡地的锋芒铁血队,突然听到头顶传来飞机的嗡嗡声,沈剑从树枝间的缝隙一眼认出,这四架飞得极低的飞机是轰炸机。五分钟左右,北边传来激烈的爆炸声,然后接着又听到另外的几种炸弹爆炸声,这个显然是炮弹爆炸了!
很快,听到了激烈的枪声,虽然枪声隐隐约约的,但是那激烈的程度对于战场经验丰富的军人来说,是清楚明白的。而那飞机不过飞了四五分钟扔炸弹,而且能够较清晰地分辨出远处战场还有其他炸弹的爆炸声,那么,这战场距离他们不会很远!
沈剑记得在海保卫战和南京保卫战,国军将士们受到鬼子天飞机、地炮弹轰炸的惨烈,如今这样激烈的枪炮声,他知道鬼子一定又是天地下的先轰炸再地面部队进攻。天的飞机是没办法的,但是,地面的炮兵阵地却应该是可以寻找到并且消灭掉的!
于是,沈剑带领李家荣、婉、兰馨和谭效虎一起爬山顶,指导着大家举着望远镜往北面观察。
往北面10公里处,应该有鬼子的一个火炮阵地!
沈剑和李家荣从望远镜同时看到,那里有个面对着卢桥和长丰方向的山谷,总是在前方炮声轰鸣的时候,有大团的硝烟和尘雾透过茂盛的林木集卷起,虽然是淡淡的,但是这已经给两个战场经验丰富的军人以提示了。
几个人正为这个发现而兴奋的时候,清早去侦察的石锁跑山顶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鬼子的物资转站了!
距离他们刚刚认为可能是鬼子火炮阵地的那个山谷东北方向5里处,有个村子,地形特殊又在南北贯通的交通线。以这个小村庄为结点,南来北往的车辆接连不断,那里已经如桥头镇一样被鬼子选作为了军事物资集散地了!不过,鬼子却还没有来得及修好仓库,因为已经开战了,物资运输繁忙,所以多是堆在村子里的空地,或者推倒房屋来堆放的。
听到石锁的汇报,大家非常高兴, 沈剑命令大家马返回宿营地,摊开地图寻找着,虽然没有那个山谷所在山的名字,但是那个小村庄却找到了,叫吴圩。于是,大家在地图分析这样两个“穴位”的地理情况,并且分析自己的攻击能力和攻击效果:
那火炮阵地距离他们近,而且可以直接从宿营的这座山隐蔽接近,但是,那个阵地应该是鬼子的一个队级别以的较大型的炮兵阵地,做警卫的步兵至少得有一个小队,加炮兵,人数可能会超过锋芒铁血队,当然战斗力肯定是远远不如。打,是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消灭鬼子的炮兵阵地,对国军的防守支援最直接也最大。但是,锋芒铁血队自身的给养缺乏问题却基本无法解决,自然为部队接下来的西进或者留驻都要造成困难。
那吴圩里的物资当然既可以解决部队自身的需要,也可以有效地破坏鬼子对国军的进攻,虽然可能效果没有那么直接,但是对鬼子后面的影响却会更强劲。这个村庄至少有百十户人家,如果鬼子也如桥头镇那样把全村人都杀死,那么他们要控制住这个物资转站也只用一两个小队够了,但是它是交通节点,鬼子军车来往频繁四通八达,打下这村庄困难不小。
李家荣对打炮兵阵地不太认可,认为有些得不偿失,而物资转站则很有意义。虽然问题不小,但是应该胜算也很多。
因为,李家荣和朱世杰对特别分队战士们的日语水平充满信心,而李家荣在滁州一战和这一路更直接地参与对特别分队的训练,他对特别分队那独特的战斗能力充满信心!李家荣认为,如果是由他和兰馨、李小刚带领特别分队化装去劫几辆军车,然后杀到村庄里去,抢些物资出来,再烧毁大部分,他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哈,沈剑因为太过于高大的身形,算是日语学得不错,不是非常情况,他是没有化装成鬼子指挥官的机会了!
沈剑觉得李家荣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想的不是打其之一,而是想两者兼有——先打炮兵阵地,再打吴圩!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