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剑说道:“我带着在黑龙潭训练过的李小刚他们初到桥头镇的时候,带着大家与鬼子打了好几仗,那个时候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第一次拿起枪来,边学着射击去打仗,而且也基本是成功地打败了鬼子。而且,这次特别分队去滁州和鬼子在城市里打了仗,也是把鬼子打懵了,俘虏鬼子大佐,摧毁鬼子的指挥部。是不是大家觉得鬼子很不怎么样啊?如果鬼子真的这个水平,难道我们的国军都是些废物,连我们这些老百姓都不如吗?”
不少人的确在心里认为鬼子并不怎么样,他们会打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真没想通为什么国军打不过小鬼子。此时沈剑问起来,大家眼一下子茫然了,难道不是吗?那是为什么呢?
沈剑接着说道:“要知道,那些都是我们在鬼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鬼子进行的打击!我们绝不要以为鬼子是这么豆腐渣一样的,很快,大家会看到天飞机扔炸弹,地坦克大炮一起发射炮弹,鬼子野战部队射击的精准和拼刺刀的凶狠了!你们不知道的,当鬼子的飞机、坦克、大炮扔炸弹炮弹的时候,我们是根本看不到鬼子的,那根本谈不什么与鬼子面对面!不过,不是万不得已,我可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带着大家去和鬼子进行面对面的对射和拼刺刀,更不要说等着挨鬼子的炸弹炮弹了,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情我可不愿意做!这一个多月来,我带着大家和鬼子打,尤其是这次滁州一战,让我想到了些适合我们锋芒铁血队的战斗方法,现在想和大家一起分析和研究一下。”
沈剑停下来,看着兰馨,问道:“兰兰,我问你,如果让你面对着一个敌人,哪怕大家手里的武器都相同,你会马和他面对面地打吗?”
兰馨立刻回答:“不!太极最讲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我静敌动才能发现敌人的弱点,那个时候才能用四两力拨打千斤!只用四两可以,我干嘛急着用一斤?当然,如果是狭路相逢,那自然是勇者胜!但是,是这个时候也应该更灵活地采取方法,发现敌人的弱点快速进攻!”
沈剑听着兰馨的回答,高兴地把有力的手臂挥了一下,说道:
“对啊!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两百多人,如果是面对面地和鬼子拼,我们最多是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一双赚一个,勇敢无畏是没错,但是这样算帐那可亏大了!因为,事实是,我们可以打死几十成百千的鬼子啊,我们应该可以赚很多很多,为什么要轻易地把本钱都赔了呢?想想我们滁州的战斗,我们只有不到30人,却可以消灭一百多鬼子,而且我们还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再想想桥头镇外摧毁南北两边公路的战斗,是我们才拿起枪的战士,不是也以很小的代价消灭了不少鬼子吗?
“我们锋芒铁血队的力量也许只有四两,但是,我们却可以拨动百斤!我把整个国喻成一个手无寸铁的巨人,他正在和用最先进武器装备着的小鬼子搏斗,国军是这巨人的头盔、护胸、护腕和护膝,虽然这些护具很脆弱,被小鬼子很快打得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了,但是,这样却也护住了心脏和胸腹,挡住了小鬼子推下踢的进攻。而我们呢,可能只是这个巨人的一根头发丝,但是,我们得成为巨人有灵性的头发丝,瞅准了鬼子晃动露出来的某个部位,迅速变成一根兰馨用的钢针扎过去!哈,那会怎么样?”
大家被沈剑的喻逗笑了,王强笑着说道:“怎么样?扎透他!至少得让他手脚抽筋,半天回不过神来!”
沈剑点点头,也笑着说道:“对啊,为了让这样的一根头发丝变成兰馨用的钢针,锋芒铁血队要好好利用这次西进的时候,以特别分队为主,把各种打鬼子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都集起来,让战士们相互学习,讨论改进。从今天起,我们锋芒铁血队整个都按照特别分队的训练方式,一边西进一边训练,只不过,根据各分队战士的体能和战斗技能特点分层次要求。再打一个方,锋芒铁血队如果是一根钢针的话,特别分队是针尖,各分队是钢针的身子,后勤分队是这根钢针保持刚性的内在力量!再分下来,各分队、各班也可以自成一根更小的钢针,也可以根据内在的结构分出针尖和身子!”
大家有些明白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还有些不清楚,于是,沈剑看看李家荣,然后下达命令:
“我命令!从今天起,后勤分队运输班和制作修理班寻找材质,赶制特别分队所用弩箭等武器;特别分队各班抽调三名最优秀的战士,到三个分队指导各分队各班学习使用特殊武器,同时各分队加强常规武器训练,立刻开展新一轮的训练,争取在西进途寻找到合适战机时候,我们成为一根让鬼子胆寒的钢针!同时,各分队长、班长要学会调动战士们的聪明才智,让大家一起用脑子学习训练,并且把这些有效的东西收集报。散会后马分别传达下去,午要完成编组,后勤分队为各班至少准备出两套特殊武器,午饭后,特别分队教官到达各班开始教授。特别分队负责全队警戒。散会!”
大家兴奋地议论着离开了,沈剑对李家荣说道:“实际,我还有不少教训要和大家谈呢,如滁州城里在对敌分析方面,在具体指挥方面的问题。我想,家荣大哥,我们应该给班长以的干部讲授军队战斗的常规情况,让他们知道哪些才是敌人的‘穴位’,以及怎么样去扎这些‘穴位’。”
李家荣点点头,说道:“你的想法很好,咱们滁州一战,像是在点穴!如果战争而言,敌人的指挥部当然如太阳穴,其他仓库后勤运输、炮兵阵地、机枪阵地,甚至在战场敌人的通讯兵都是穴位!”
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的婉和兰馨因为对武术的精通,沈剑和李家荣这一番关于“穴位”的喻,让她们其他人明白得更多些。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