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能说作者写的故事到现在能让我解气,我像年轻了二十岁似的,攥起了拳头,每杀死一个日本鬼子我点一下头,每一次沈剑等人脱一次陷阱,我才眨一下眼睛,我知道,后的故事里,一定还有龙凤齐飞的场景,看到那时候,我再放松一下,背靠椅背吧。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net/ ]
冲出城门的那一段,我对作者提出了我个人的意见,作者把整个过程设计的相当巧妙,有乔装改扮为日本鬼子的,有装作是国军俘虏的,在追跑的过程和守城门的五个鬼子跑城一条线,这样守城门的鬼子无法开枪,而俘虏的突然倒地,也可以闪开空档,沈剑等人可以趁机开枪,用子弹给鬼子点名了。但是,字间那是说时迟那时快的的过程,不论作者为了描述这一段情节用去了多少个字,那也是一瞬间的事情。章说的是一分钟,五个鬼子被这样的巧妙设计带走了各自的魂魄,可是我却觉得这时候的一分钟绝对要一个小时还漫长。从守城门的鬼子发现了他们的时候的惊讶,再到手扶机枪准备射击,然后是发现仅仅是手无寸铁的战俘,而后面还有“自己人”,量战俘也跑不出去,则开始了呼喝与讥笑,放松了,战俘的趔趄倒地,到底一个鬼子被射杀,子弹出膛到击目标,一秒的时间都不到,剩下的五十九秒是余下的四个日本鬼子作反应、举枪(近距离不用瞄准了吧)、开枪的过程了,五十九秒,对于当年的日本鬼子来说,时间足够了,以日军机枪的射速,五十九秒的时间可以射出多少颗子弹我没有计算,反正沈剑等人绝对逃不过开阔地的。所以,我再那个章节后面留下了我的意见,消灭这五个没有准备的日本鬼子,计划周密、设计巧妙的前提下,最多用十秒钟的时间,否则,绝对逃不出去城门的,更何况,在这五个垃圾鬼子死了之后,他们又拿走了机枪、饭盒、手雷等等物件。
时间在战斗其实是非常灵活的,有时候为了守候一个目标的出现,狙击手会匍匐几天的时间,有时候为了消灭敌人,打出措手不及来,几秒钟可以解决敌人的性命,反之,狙击手仓促出击则会成为别人的猎物,打偷袭贻误了几秒钟会成为敌人的靶子。一分钟时间不长也不短,关键要看在什么时候用。
出城之后的两次与日本鬼子的交手,作者在字描述的环节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在字叙述一定是要花费一些字去交待前前后后的细节,但是在开枪获取敌人性命的一霎那,总可以给我一种势在必得的感觉,看罢后让人心里舒坦。唯一让我觉得不安的地方,是那些即将被带去屠杀的国军战俘,双手背绑着,麻木的走在通往黄泉路的道,怎么没有一个血性的汉子呢,蝼蚁一般的让鬼子驱赶着,再机械的屠杀他们。我不解,我愤恨。这也许是前两天突然在络冒出来的那句话的原因吧,一个友说:
“南京大屠杀夺走了三十万国人的生命,而电影《南京南京》将会再气死三十万人!”
我不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的这句话可能有些绕嘴,其实我是相强调一下我不同意这句话的意思!)
南京,不管是人间地狱,还是当年任人宰割的伤心地,这都是历史的事实,我们不应该去回避,更不应该去忘记,更有甚者,有的年轻人甚至在影院里对着那些裸露的尸体嘲笑身材不好,这些都是民族耻辱!我不回避历史带给我们的伤痛,正如我第一次给《浴血龙凤》写书评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不忍心去看“南京,人间地狱”这一章节,那是因为我不愿意“重温”那一段历史,而今天,我看了这个部分的故事,却发现,作者龙兰是一个我细腻的多很多的人,她是一个可以把故事写到让我不想眨眼也要看到杀死鬼子的作者!我很喜欢《浴血龙凤》这个故事。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net/ ]
明天,我继续看下去!
又胡说了一大通,见谅见谅!呵呵!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