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回到了当初的恋人身边,幸福感也油然而生。总之是,易腊梅觉得,自己过了好日子。嫁给秦建明,不亏。易腊梅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天天过下去,能长久,能永远。”沈主任说。
“在易腊梅这么做着自己的梦的时候,省里又派了一个人到月光县,这个人是坐在我们旁边的常书记,也是省里派下来的第五任县委书记。常书记到矿业公司调研,与矿工们对话后,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惊人的决定。”沈主任说。
“什么惊人的决定啊?”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熊运弢问。
“是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派出工作组,由常务副县长钱一兵带队,拿着省委办公厅开出的介绍信,主动到了我们纵捭集团,商量协助纵捭集团恢复矿业公司生产一事。”沈主任说。
“此举让新任的老总大为感动,他任后开的第一个会,是立即成立矿业公司恢复生产工作组,抽调精兵强将,在月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矿业公司恢复生产的任务。这样,我跟洪部长一帮人,到了月光县。”沈主任说。
“我不说我们是如何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历经千辛万苦,恢复矿业公司生产的。为了不偏离主题,我还是继续说沈必、易腊梅和秦建明的事。”沈主任说。
“对,继续说沈必、易腊梅和秦建明的事。”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向阳说。
“我们矿业公司恢复生产工作组到了月光县后,矿工们非常高兴,聚集在矿业公司,等着我们矿业公司工作组重新安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建议下,我们开始公开招聘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沈主任说。
“闻风而来、喜不自胜的沈必,对每个招聘岗位进行了极为认真的研究分析后,报了名,应聘一号矿场场长。经过笔试面试答辩,过五关斩六将,沈必胜出。”沈主任说。
“沈必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焕发了巨大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作为,发动一帮人,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一号矿场起死回生,恢复了正常生产状态。”沈主任说。
“在这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我不针对任何人,我也不对任何人做出评价,我只是实话实说,尽量还原生活的原生态,还原生活原来的样子。让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沈主任说。
“沈主任,你放心说吧,没人会说你。”卢市长说。
“好,我听市长的。也是在这个时候,常书记到了红庙乡矿场周边的几个村去看了一下,农民的不幸遭遇让他大为震惊。他当着农民的面,泪流满面,跟农民作检讨。他发誓严惩不法之徒,把农民曾经有过的青山秀水,重新还给农民。”沈主任说。
“剩下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县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重婚罪的名义抓捕了焦作斌、黎西煌两个矿老板。然而,老百姓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在前几天,焦作斌、黎西煌两个矿老板,却从看守严密的县看守所脱逃了。”沈主任说。
“我们先不说焦作斌、黎西煌两个矿老板的事,还是接着说沈必的事。现在络这么发达,我们矿业公司对外公开招聘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飞。绢子在看到了招聘公示,公示清清楚楚地写着,沈必为一号矿场场长,公示期十五天。”沈主任说。
“绢子家里的条件好,她家里给她买了一辆车,她开着车到了月光县,到了沈必的家,对沈必表示祝贺。沈必只是淡淡地说,公示期没结束,还不知道有没有人举报,能不能当场长还不一定。”沈主任说。
“绢子说,她还是祝贺沈必,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可以回到梦寐以求的矿业公司班。场长当不成,也可以当矿工。总之是,可以回到矿业公司。”沈主任说。
“正好那天是周末,绢子抱着沈必跟易腊梅的女儿,把沈必请到一家餐馆,请沈必吃饭。绢子说,她要开车,不能喝酒。沈必一个人喝了两瓶啤酒,她的女儿也高高兴兴地点吃了自己喜欢吃的菜。”沈主任说。
“吃完饭后,绢子要买单,可沈必先买了。绢子知道沈必有午休的习惯,让沈必在车休息,自己带着沈必的女孩去玩。绢子带着小女孩来到商场,让小女孩试新衣服。绢子给小女孩买了两套衣服,让小女孩先穿了一套。”沈主任说。
“这是怎么回事?绢子是不是对沈必有那个意思啊?”熊主任问。
“差不多吧,绢子把小女孩带回车的时候。沈必看见了新衣服,要给绢子钱。绢子说,等她结了婚,有了小孩,沈必再跟她的小孩买是一回事。”沈主任说。
“十五天后,沈必一号矿场场长的任命书下来了。绢子又来了,来祝贺沈必当了场长。沈必把绢子请到餐馆,绢子要喝酒,沈必说她要开车,不让她喝。她说高兴,坚决要跟沈必一起喝。喝完酒后,沈必问她怎么回家。她说不回家了,住在沈必家里。”沈主任说。
“沈必吓了一跳,酒醒了一大半。他问绢子,一个大姑娘家住在他家干什么,绢子说她愿意。沈必说,绢子愿意,他不愿意。绢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车丢在餐馆门口,拉着沈必一起到了沈必家。沈必的父母亲和小女孩都在家里。”沈主任说。
“绢子自作主张,让沈必睡客厅,她跟小女孩睡一间房,沈必父母睡另外一间房。绢子的举动,让沈必和沈必的父母目瞪口呆。”沈主任说。
“第二天早晨,沈必要去班。绢子说开车送他,沈必问绢子,怎么不回市里物流公司去班,绢子说今天不班。绢子把沈必送到矿业公司后,说下班接他回家,自顾了矿业公司办公楼,是我们这栋楼。”沈主任说。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啊?”熊主任问。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