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一章鬼使神差
李渊同窦慧娥来到一座寺院大门前,抬头看“普济寺”三个金光大字挂在门眉上。随后,他们二人并肩向门里迈进。
几个和尚正在清扫寺院,他们听到脚步声同时向寺院门口望去。这时候正是早晨,太阳刚从海面上跃出来,寺门正冲东方。打扫寺院的和尚们不仅看到了李渊夫妇,还看到了他们背后闪着万道金光,霞光芒刺耀眼,就好像如来佛祖周身的罩体金光一样。吓的和尚们慌忙扔掉扫帚给李渊夫妇跪倒磕头,嘴里都不住的念着佛号。
李渊和窦慧娥都出身世贵人家,从小就高人一等,受人跪拜那是常事。可是佛门弟子见到施主一般是不行跪拜礼的,这些和尚为什么诚惶诚恐的给我们跪拜呢?李渊伸手去拉向前的一个和尚让他们起来。这些和尚们站起来不敢正视李渊夫妇,都低着头继续做活。
李渊夫妇继续往前走,进入大殿。有三个老和尚正在佛像前参禅,一个是普济寺的主持灵智大师,一个是西域和尚无为大师,一个是印度僧人慈善僧人。这三个和尚都有一百多岁,都是得道高僧,他们正在互相讨论禅理。猛然间看见几个人(李渊和窦慧娥还带着两个随从和两个丫环。)走了进来。他们三个人从坐垫上站起来,看见李渊夫妇都愣在了那里。
停了一会儿,三个和尚互相对望几眼,不仅小声议论起来。大意是说,来的这些人是谁?当今天子和太子我们见过,怎么看上去这一对夫妻也有龙凤之相呢?
李渊有些不高兴。心里说我们来给你们寺庙上香也就等于给你们送钱,你们这三个和尚看样子也是有道高僧,怎么这样慢待施主?可是,在这个大庙里又不便发作,他压了压火气说道:“三位高僧,我们来上香朝佛怎么不欢迎吗?”
灵智禅师自知失礼,慌忙双手合拾高颂佛号:“弥陀佛!施主乃是大贵之人,来到本寺怎敢不欢迎。只是看到施主和这位夫人的相貌举止有些惊异,慢待之处多多海涵。”说完又是揖首。
看这老和尚这么躬敬,李渊的气全消了,他微微一笑说:“你说我是大贵人这个不假,我倒要问问我的相貌举止为什么使你们吃惊?难道有什么不是的地方吗?”李渊心说我自认长的还可以,至于举止,虽然贵为公爵,也没有轻狂之态。
灵智和尚听李渊这么一问有些犹豫,他看看无为大师和慈善僧人,又看看李渊身后的随从。李渊却说道:“大师不必顾忌,有话不仿真说,只要那两位高僧无碍,至于这些家人没有敢胡言乱语的。”灵智这才说道:“贫僧和当今至尊与太子都见过面,刚才见到施主也有九五之尊,是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九五之尊,就是说李渊有当皇帝相。
天下人哪一个不对皇帝的宝座垂涎三尺,特别是像李渊这样的皇帝的近臣,更是时刻窥视着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以至于一旦有了机会和能力他们就会推开皇帝,也不惜杀害挡住自己皇路的亲人去抢夺世间的龙椅。这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替。
李渊听了灵智的话心里很高兴,不过面子上还不能表现出来。他反而叱责和尚道:“都说出家人不打狂语,亏你还是得道高僧,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当今圣上清正廉明,大隋朝正如日中天,你这样说我不是让我早死吗?”
灵智和尚话到即止,不再辩解,又施礼问道:“敢问施主是哪位贵人?”
李渊戏说道:“你这个和尚只知道皇帝能管着你,你就认的他,我也能管着你,你怎么就不认识我?”
灵智大师乃是得道高僧,所谓得道,就是能够见微识著,能够大致预见未来的。听李渊这么一说,再看他们夫妻打扮就明白了来者的身份。于是又揖首而躬说:“如果老僧没看错的话,您是唐国公留守大人,这位定是尊夫人了。”
灵智说完话招手让无为大师和慈善僧人过来向李渊见礼。这两个僧人还在那里琢磨呢,他们想这个隋朝也刚建立不久,并且国势正盛,不会很快要被另一个朝代代替吧。可是眼前这对夫妻就是龙凤之态啊。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却理不出头绪来。
无为和慈善正在发愣,见如灵智向他们招手,也都赶忙过去向李渊夫妇见礼。这三个老和尚的年龄都在一百多岁,长时间的修行他们都慈眉善目,举止淡定,身披架纱。尽管国籍不同,他们的形态却也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灵智有点高,无为有点胖,慈善有些矮。
双方见过礼,李渊夫妇开始上香参佛,参佛的同时还要许愿。李渊无意中就许了这么一个愿:他日我若能荣登九五君临天下,我将大兴佛教。而窦慧娥却许了个早得贵子的愿望。神案上供的正是文珠菩萨。
李渊和窦慧娥上完香正要离开香案,忽然文珠菩萨开口“哈!哈!哈!”大笑三声。笑声震的人耳膜嗡嗡作响,悬挂在大殿上的大钟发出悦耳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窦慧娥随着笑声瘫倒在地上昏死过去。
李渊以为他许的愿惊怒了菩萨,就要下跪惮悔,哪知道有一股无形的力把他给托住跪不下去。
看到李夫人窦氏昏倒,跟随的两个侍女慌忙把她掺扶起来坐着。三位大师也吃一惊,佛祖显灵难得一见。只是这位贵夫人?灵智禅师忙过来为窦慧娥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