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三国之征伐天下 >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攻城许昌
    攻守之势在瞬间便发生了变化,如日中天的楚军一路上击破袁术、破降曹操,但是对于历史上不值得一提的袁兵却在转瞬间就处于了下风。

    历史在这个时候,又给聂泽风开了一个玩笑。

    聂泽风再一次怀疑历史的真实性,也许聂泽风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历史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其中曲折的过程却是鲜为人知的。

    但是,现在聂泽风没有时间考虑这些深奥的历史哲学问题,他能够考虑的就是击败袁绍,如何保住许昌城。

    次日天明。

    当朝阳的第一缕光辉给许昌城染上一层金衣时,城北方向,二十万袁军已经列阵在东门城门门口。

    聂泽风立于城头,举目远望,但见城外敌军军气森森,阵势整肃,那一面“袁”字大旗迎着晨风旌旗招展。

    二十万袁军,一半为骑兵,另一半为步兵。

    “河北兵马果然神速,竟然能够在一夜之间聚拢在我许昌城下。”

    贾诩在旁边补充道:“天下英雄属袁绍,无论是智谋、勇气、胆略都是一流的,否则在这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也不可能打败周围各地势力成为独据四州之地的霸主。”

    “历史总喜欢和我开玩笑,不知道是统治者的高明,还是子民们愚昧。”

    贾诩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抬头看看自己头顶上面的天空,然后淡淡的说道:“从秦皇汉武之时,就开始注重控制民间言论,只有到大争时代,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春秋、战国、当下。”

    君臣之间相谈甚欢,甚至忘记了现在是两国交战的时刻。

    他们的谈话被张宝的匆匆前来奏报军事而打断,聂泽风安排贾诩先回到城中府门内,然后开始准备防守事宜。

    张宝禀告道自己的一万多州府兵已经布置了城头上面,张绣、马超两位将军已经准备在了北城城门内,待到袁军撤退时刻,便一举攻杀过去。

    聂泽风听完张宝的汇报之后,张宝便劝聂泽风下城休息,聂泽风则笑笑说道:“张将军,你难道忘记我也是将军出身,我怎么能够躲避刀枪呢?”

    张宝在劝阻两次之后,聂泽风强硬的态度决定了张宝是劝服不了他。

    聂泽风着明确地告诉张宝自己将坐在后边的座椅上,看着张宝指挥整个城头的战事。

    张宝在聂泽风退到作为之后,便开始命令左右执行自己的军事部署。

    左右部下,仿佛瞬间为张宝沉着、冷静、妥当的部署所感染,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袁军,竟然没有了半天羞愧之色。

    一万多楚国将士,紧握着刀枪弓弩,神情中涌动着决毅,无畏的注视着敌军近前。

    “全体将士,三百步给我用长弓伺候,一百步用弩箭给我招呼,十步之内巨石、滚木、灰土、燃烧瓶给我攻击,如果到城墙上便用长钩镰枪给我攻击,在近点就用你们的长刀、短剑给我拼杀。”

    一阵咚咚战鼓之后,便是一阵悠远而高亢的鼓角便响彻了整座许昌城周围。

    旁边的校尉给聂泽风解释道,自从春秋战国,赵国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地区的河北军队都以骑兵作战为主,赵国骑兵也称雄天下一时,骑兵作战以号角为进退信号,所以一旦听到号角,那就是敌军开始进攻了。

    三百步时,攻城的袁军陡然加速冲锋,喊杀着冲上前来。

    张宝把手中的的长剑一挥,厉声一声:“放箭!”

    长剑一挥,号令传下,几百张强弓硬弩齐齐发射。

    无数的支利箭,挟着千鸟振翅的啸声,破空而下,如雨点般倾向袁军。

    城下的袁军亦早有准备,当先的大盾手将铁盾高举,为攻城抬扛云梯的攻城队挡住箭矢的来袭。

    无数的箭矢钉钉铛铛,如雨点般被弹落,却仍有不少穿过大盾的缝隙,射中藏匿于下的袁军士卒。

    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袁军却并未因此而放慢前进的脚步,依然无畏的向着许昌逼来。

    俯视着井然有序幕前进的袁军,张宝不慌不忙,根据敌军进攻的长短距离安排着不同的士兵向前进行防卫。

    在进攻的同时,城头上面的楚军将士,也受到了袁绍大军的霹雳车的进攻,无数的石块,纷纷的打击到城墙上面,打击到那些守城的将士身上,无数的荆襄子弟便把鲜血撒在了中原之地,便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须臾间,数万袁军已越过护城壕,第一拨的攻城部队接近城墙,十余张云梯徐徐被竖起。

    接城肉搏,就在眼前。

    张宝扔掉自己手中的长剑然后大叫道:“取锤来,楚国的将士们,随本将并肩而战,杀退敌人!”

    后面一排的长枪手,兵戈手,短刀手,纷纷举动手中的兵器齐声喊道;“杀!杀!杀!”

    城头一线,楚国的张宝军团全体将士瞬间热血沸腾,齐声怒吼。

    隆隆的啸声,遍传四野,直令攻城的敌军为之色变。

    袁绍在城头下面看着城墙上面来往有序的楚国将士,赞叹道:“果然是名将啊,竟然能够指挥的这样的错落有序,不慌不乱,进退自如。守城之将谁?”

    袁绍旁边的大将颜良回答道:“大将军,是张宝?”

    “张宝?我怎么没有听说这名战将。”

    旁边的袁绍第一谋士补充道:“张宝本是刘表帐下一名校尉,后被聂泽风任命为开国将军,可谓是出身贫贱。”

    “果然是不拘一格,这种用人方法,我还是头一次遇上。”

    袁绍回过头向文丑问道:“文将军,你的军卒,是否能够攻克这座坚城。”

    文丑竟然一言不发,而是跳下自己的战马,几步冲到巨大的鼓阵中,一把夺过一名鼓手的木锤。

    他挽起袖子,一双浑圆如碗口粗的铁臂,抡将起来奋力的擂鼓,为部下将士助威。

    麾下的数万步卒部众,回头望到文丑亲自为他们擂鼓,受此激励,士气大振,喊杀之声震天而起,渐渐将城头城头上面楚军的呐喊声压过。

    城头上,接城战已经开始。

    北面一角,一架袁军钩梯率先搭上城垛,这种顶部将有镰刀的长梯,可以紧紧的勾住城墙。

    方一接城,手持刀盾的袁军陷城队,便奋勇的向上攀爬而上。

    守城的张宝军团也早有准备,人头大小的石块呼啸而下,将那些躲闪不及的袁军从钩梯上砸落。

    惨嚎声中,一名名头破血流的敌人,从几丈高的城上摔落,生生的摔成一摊摊的血肉模糊的碎尸。

    城壕一线,一千名袁军弓弩手在大盾手的掩护下,向着城头守军仰射,以压制守军的反击。

    密集的箭雨中,不断的有露头的楚军士卒被射中,有的倒毙城头,有的则坠落城下,和敌人的尸体混成一团。

    一切杀戮就在聂泽风的面前清晰的上演着,而张宝不紧不慢的指挥着周围的士卒在拼杀着。

    东北面处,在袁军强力的箭袭下,七八名楚军士卒先后被射倒,后续的人手不及补上,此间的守势立时削弱。

    攻城的袁军趁势急攀,几十名袁军刀盾手便利用这个间隙,嗖嗖的就窜上了城头。

    张宝见得此状,厉声喝道:“亲卫队,随我来!”

    张宝晃动手中的双锤,身后跟着几百名亲兵卫队随着张宝杀向许昌城的东北角。

    怒吼声中,长锤狂扫而出。

    那些袁军小卒又岂是张宝敌手,在一阵哐哐的盾碎声中,登上城头的数名袁军士卒,竟生生的被打飞出城头。

    怒发虎威的张宝,率领精壮之士逼退了登城之敌。

    随后,他把手中的双锤挂到腰间,随即将地上的叉竿捡起,双臂肌肉暴涨欲裂,向着那架钩梯推去。

    暴喝声中,张宝奋起虎威,竟将那数丈余高,趴了七八个人的钩梯,生生的叉了出去。

    伴随着一阵惊叫声,钩梯晃晃悠悠的倒了下去,几百斤的重量轰然砸下,将地面上不及躲闪的袁军砸中大半。

    大部分被砸中者当场毙命,更有数人被拦腰斩成两断,断处尽是血肉模糊,惨烈之极。

    袁绍看着城头叹道:“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惨烈的战争了。”

    文丑擂鼓声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数万的将士便在须臾之间败下阵来。

    颜良请求自己的军卒再战,袁绍挥挥手道:“算了,作战,讲究勇气,文丑将军三通鼓已过,竟然还没有攻下许昌城,这不是我军不够英勇,而是敌军太为强大了,退兵吧!”

    所有的谋士虽然劝解袁绍,袁绍却执意选择退兵,同时他命令颜良、张颌两军断后,在袁绍退兵之后,马超、张绣两军率军攻杀出来,但是他们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这都是因为受到颜良、张颌的狙击。

    双方一个你争我夺的许昌攻伐战,就在这一次争夺中结束了。

    城头上面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无数流着鲜血脸上的士兵也露出难见的笑容,那些已经半残的士兵用双手紧紧握住兵器,撑起自己的身体,看着那退去的敌军。

    聂泽风轻轻地拍打一下自己身上的尘土,然后笑道:“全体将士美人加肉一斤,加酒一斤。”

    聂泽风便在全军中的欢呼之声中,走下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