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拜见长姐!”林昭又向赵福康见礼。
赵福康立即抢上道:“弟弟快些起来,今日言明身份,父皇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是啊,只可惜不能道父皇陵前祭拜!”身为人子,此事颇为遗憾。
“别着急,总会有机会去陵寝和太庙祭拜的!”无论是曹氏和赵福康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想法,亲生儿子能去祭拜,仁宗皇帝也就能瞑目了!
“儿子以前流落在外,不知身份,未能尽孝膝前,实在是不孝!”
曹氏摇头道:“这不是你的错,从小流落在外,我们也未能给你丝毫关爱,心中着实歉疚。”
“原以为再也见不到弟弟,没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终究还是会有相逢的一天!”赵福康道:“当日在金明池边 第 444 章 !”
“也罢!”曹氏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林昭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再加上狄青等人,此事已经停不下来了。当自己知悉他身份,前去法场营救的那日起,自己其实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我在一日,便会护着你一日,找个恰当的机会,老身会为你正名,名入族谱,回归皇室!”
曹氏存在的最大作用便在这里,必须要证明林昭仁宗之子的身份,才能过取得天下人的信任,才有问鼎皇位的机会。所谓名正言顺,这一点至关重要。
听到如此答复,赵福康与林昭都松了一口气,躬身道:“多谢娘娘!”
“不过有一点!”曹氏迟疑片刻,轻声道:“东阳,假若有一**得了江山,可否饶过仲针一命?”
“娘娘,有件事你可知道?”林昭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我那三个兄长都是如何夭折的?”
“怎么?难道……”曹氏心里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隐约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林昭沉声回答道:“大兄早夭或是巧合,可是二兄和三兄呢?当年父皇何其重视,生母照顾何其精细,何以都会接连夭折呢?我尚未出生的时候,母妃便遭遇迫害……这一切所谓的巧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仁宗早夭的三个儿子,其中之一乃是苗贤妃所出,也就是赵福康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她听到如何说法也是大惊失色。
“狄公调查了许久年,多少有些眉目。”
曹氏问道:“结果如何?”
“狄公说了,当年的汝南王手眼通天,宫禁之内同样可以伸手进来……”
汝南郡王赵允让,英宗赵曙(宗实)生父,赵顼的亲祖父。
“果真吗?”曹氏喃喃自语,她并非没有怀疑过,只是后来都放弃了。而今林昭再提出来,心中陡然间石破天惊。赵福康也是惊愕不已,随即目露凶光,恨得咬牙启齿。
林昭这才沉声道:“娘娘,我不想骗你,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有些事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你死我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