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王道阴阳 > 第十八章 天宗北冥 上
    道家起源于远古的隐士传统。创始人老子于函谷闭关著旷世之作《道德经》,主张以自身修炼达到万物融合的至高境界。三百年前,道家因为对“道”的理解不同,分裂为天宗和人宗,之后一直争斗不休。道家杰出的人物无数,有北冥子、逍遥子、赤松子、晓梦。而现在只有三位杰出的人物,晓梦按照时间来算,应该还没有被北冥子收为弟子。

    而道家有两把传奇的名剑,一为雪霁,一为秋骊。

    雪霁,风胡子剑谱“十大名剑”排名第六。“天”、“人”二宗分裂之后,争夺的焦点便是祖师传下的原先世代相传的镇门之剑“雪霁”。双方约定每五年比试一次,胜者即可执掌“雪霁”,天人之约,妙台观剑。在不久的将来,晓梦被北冥子收为关门弟子的时候,雪霁就会被逍遥子从赤松子手中拿走。

    秋骊剑,风胡子剑谱“十大名剑”排名第九。此剑实含道家至理,涵泳天地生机,庄周作《逍遥游》受此剑启发颇大,一直以来皆由道家天宗奉守。据传当年吴越相剑师薛烛为越王探访宝剑,以匹配其所藏的欧冶子名剑纯钧,苦求二十年终获一名剑,得剑之日薛烛亦兵解归天,故传此剑有薛烛精魂寄托其上。

    天爵此行的目的,第一就是好好看看这两把传奇的名剑,然后向天宗求取心若止水的至高心法。现在天宗当家做主的应该还是北冥子,对于能否拿到这至高的心法,其实天爵心里面也没有底。不过既然来了,他自然要想办法完成自己的目的,他可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当天爵来到天宗驻地的时候,让他诧异的事情发生了。并没有华丽的宫殿,也没有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的只是一片普通的木制房屋和开辟出来的山洞。等到他来到大门的时候,天宗的子弟迎面而上,拦住了天爵的去路,双眼死死的盯住他大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来天宗到底有什么目的。”

    天爵从长袍之中掏出了令牌,抛给了对面的守卫的天宗弟子,然后轻笑着道:“大秦十四公子,天爵前来拜访天宗。还请天宗掌门出来一见。”

    王子一直是天爵的称呼,但自从被赐予封号以后,他就不得不以公子自称。对于公子的称呼,他虽然不愿意,但是却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大秦速来有族规,除非天爵自愿放弃嬴氏王族的身份。

    听到天爵的回答以后,天宗弟子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眼睛看向了手中拿着的令牌。只见令牌之上书写着几个简单的文字,“大秦十四公子,天丽王,天爵殿下。见牌如见人。”天宗弟子拱手行礼道:“天爵殿下,有礼了,我马上安排人去禀报掌门。”

    天爵悠闲的怀抱着双臂,闭幕着双眼也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养神。而一边站着一脸紧张的天宗弟子,天宗弟子对他虽然有礼,但却不是臣子和王族的礼仪和恭敬。毕竟天宗乃是世外的江湖门派,不是他们麾下的子民,当然不用行大礼了。

    为首的弟子,吩咐道一边的弟子去禀报,同时小心翼翼的陪同着天爵。那名跑去禀报的弟子就回来了。他笑着伸出手,在前面引路道:“天爵殿下,请跟我来吧!”

    天爵踏着悠闲的步伐,跟在天宗弟子的后方,来到了一座古朴的木质塔楼之前。在门前的位置,已经有人守候在那里了,从穿着的风格和气度来说,在天爵的印象之中只有天宗的赤松子了。天爵远远的就拱手行礼道:“赤松子前辈,天爵有礼了。”

    赤松子满头雪白的长发,一身道袍在身刻有太极的图案。满脸的威仪,尽显一代宗师的风范。他的头上戴着紫金冠,隐隐的散发着一种气息。天爵如果不是事先看到人站在那里,有可能已经感觉不到那种好像“不存在的气息”。相信如果不是常年累月联系盖聂传授的鬼谷吐纳术,只怕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发现这个人存在。看来这赤松子已经有了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再加上道家天宗神秘的内功心法,果然不愧为绝代的高手。

    想来,现在的道家人宗的逍遥子,应该也有着差不多的境界吧!可能现在还要比赤松子高上一筹,要不然他怎么有可能战败赤松子,一举夺得天宗现在执掌的雪霁神剑呢?

    看到迎面而来的天爵,赤松子也不禁在心里暗叹道:“好一位大秦十四公子,果然是一代俊杰人物。”不过因为天宗的功法讲究心境,虽然心里面有点吃惊,但脸上神色却丝毫不变,他也同时拱手道:“十四公子,贫道还礼了。”

    政哥敕封十四王子封号的事情,看来已经传遍中原大地了。要不然怎么就连遁世的道家天宗,都会知道呢?不过这也并不奇怪,自从齐国沦陷以后,秦国的一举一动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七国争霸的局面已经持续百年,有许多的学者都曾议论,在这十年之内,这种局面将会结束了。

    天爵走到赤松子的面前,赤松子右手做引,对着他说道:“十四公子,师傅在里面坐禅悟道,公子可以随贫道前去。”

    天爵再一次行礼般的感谢道:“那就多谢道长引路了。”

    赤松子打了个棘手道:“公子殿下客气了。”

    天爵跟在赤松子的后面,边走边笑着道:“道家天宗,不愧是诸子百家的大家,虽然只有区区数百名的弟子,但个个容颜俊朗,而且修为高绝,不愧是天下的名门大派。”

    赤松子微微一笑,也不自夸,反而谦虚的道:“公子殿下过誉了,天宗势单力薄,又怎可比的上大秦,实现天下一统,让百姓消除隔阂,实现民族之间融合的大愿呢?我们这些道家子弟,只不过在世外修炼,以求探索自身奥妙的所在。就连天机都不可窥视,我们修炼的路,还长着呢?”

    “哦——”听到赤松子的一席话,天爵的脸上带着异常的吃惊,他倒是没有想到。一直想着超脱世外的天宗,居然可以理解自己父王的宏伟抱负。天下人只知道父王暴虐,横征暴力,崇尚武力。但他们又何尝能够明白,这数千年以来,七国之间信仰不同,文化不同,而且彼此之间不断攻伐,导致一个民族居然在中原大地之上,出现的种族不等的劣势。父王一统天下以后,车同轨,文统一文字,实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可谓是华夏的万世之功。

    没想到,最懂自己父王的,倒是些一直避世隐修的道士。本来毫无信心的天爵,好像莫名之间得到了一种动力。

    对方对天爵一直虚礼以待,他自然不是不识好歹之人,谦虚躬卑的回道:“赤松子前辈,如果我的父王今天能够听到你的这一番话,可能会要与你秉烛夜谈了。”

    天爵从刚刚一番谈话之中,见识到了天宗广阔的胸襟,和那无比博大的眼光,自然十分倾佩仰慕他,就连自身公子的称呼都忘记了。

    “天爵殿下,所谓虎父无犬子。殿下虽然常年隐居在王宫之中,在秦国名声不显。但外人何曾知晓殿下的才智。我看殿下的年级尚幼,但武学修为居然有这后天巅峰的境界,比超一些成名多年的前辈,都搓搓有余。如此的天资,又怎会不被秦王看重呢?看来外界的传说并不可信,亲眼所见事实才是真的。”

    赤松子一眼能够看出天爵的境界修为,其实他并不感觉到奇怪。如果天宗一代“天人合一”境界的宗师,没有这点眼力的话他倒反而奇怪了。外界的风言风语,天爵也是知道一点的。父王这次册封他王族的封号,那是牵动中原大地的一件“大事”,相信所有的势力应该都已经收到消息了。所有人都认为嬴政“迷糊”了,一个还没有成年的王子,还没有参与过政事料理的王族,居然打破了祖宗的规矩直接赐予了封号,不要说是秦国了,就连其他五国也同样非常吃惊。

    王族的封号和公子的称呼,可不是想赐予,就能拥有的。封号下达以后,就代表着这位王子,将来拥有继承大位的可能,而前一段时间,咸阳王城之所以会如此的风声鹤唳,也就是因为这种根源的所在。

    天爵对于赤松子的夸赞,自然非常的受用,毕竟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奉承。他虽然从小接受王族的利益,帝王之术的教导,还有来自超越时代的灵魂,但他毕竟还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类。他又不是赤松子,已经逐渐修炼至天人合一的宗师。

    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塔楼的中央位置。而那里盘坐着一位老者,他好像毫无气息的存在,就像一个“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