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一品知县夫人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当官不作为
    陈涉之时,暴秦荼毒生灵,陈涉身份卑微却揭竿而起,苏清沅还记得当年太傅与她讲这段的时候,她还反驳过太傅,王朝当道,即便君王有过,也不能行忤逆之事。

    于秦王朝来说,陈涉是逆贼。

    吓得那老太傅惊慌地跪在她面前,不断地说‘老臣对皇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日前,柳赟又给她讲到这个,言下之意,胜者王侯败者寇,宋庭皇族也是窃取所得,如今的朝廷与暴秦一般无二,他们摩尼教起义,也是合乎正道。

    苏清沅无法反驳,虽然她的父皇、大皇兄确实不是个好君主,没有为天下百姓守住江山,还都被敌军掳走了,但他们也非残虐的君王,她知道父皇是不关心政事,不关心百姓疾苦,只关注他的花鸟丹青,他的玉石古玩……可他绝非是个滥杀无辜的皇。

    何为正道,何为出身,当年她或许还能振振有词,现如今,苏清沅的信念没有了,皇家的骄傲也没有了,如同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孟知县说,百姓事无小事,得民心者,天下平。

    苏清沅现在是越来越认可小县令的这句话了。

    “多谢孟夫人仗义执言。”袁老爷和袁家人感激地看向了苏清沅。

    马老爷仍狡辩道,“至少我马家出过状元。”

    出过一个状元,可以眼高于顶了,苏清沅讥笑,拉过孟六公子道,“若要论出身,我想在场的人都没有我这个侄儿金贵,元直,你来告诉下马老爷,你是何人之后?”

    “先祖亚圣孟轲。”孟沔略一施礼。

    “孟公子,因为您姓孟,您说自己是亚圣之后,呵呵。”马老爷显然不信,“照这么说起来,我还是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哈哈哈。”

    在江州湖口县这么个小地方,突然冒出一个亚圣孟轲的后人,确实难以让人置信,但孟六公子,的确是孟家的子孙。

    孟沔不急不慢道,“远的不说,说我六叔,现为浔阳县县令,是虞大人的同僚,这个虞大人可以作证。”

    “对对,本官听孟大人提起过。”虞知县附和道。

    苏清沅了解孟知县,如这等事,也她和孟沔到处会说,孟知县这么个内敛的人怎么会到处说,这虞知县还算给面子,帮着孟沔,当然,这本来是个事实。

    由虞知县作证,马老爷无话可说,心道,即便是孟家子孙,估摸着也是孟家的一个庶出旁支,借着孟家的光招摇。但亚圣孟轲的名头实在太大,与之相,他烈祖马适还真算不了什么,孟家,一个近千年的家族,神秘而又威严,甚至连皇家都忌惮几分。

    “马家与袁家都是湖口县大家,如马家烈祖马适这般人物,本夫人想于湖口县都是家喻户晓的。虞大人,能否将湖口县的县志取来,当年马适得头名状元,县志定会留下只言片字的。”

    苏清沅一提醒,虞知县当即道,“是啊,本县怎么没想到,还是孟夫人聪慧,能想到从县志处入手。来人啊,去将建隆三年的那本县志拿过来。”

    头发花白的老主簿,犹豫道,“回大人,本县县志已多年未修缮,且多年前县衙走水,大部分的县志都已成灰烬……”

    “老主簿,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告诉本官。烧毁了,可以重新写啊!”虞知县气得大叫。

    老主簿慢吞吞道,“县尊大人哪,那本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尚不好写,再往前,……更不好写了。”

    苏清沅诧异于湖口县连一县的县志都保管不了,别看孟知县的浔阳县小,但那一本本的县志可是都整齐有序罗列,尤其是孟知县的一任,没事修修县志,吹捧吹捧自己的功绩,到了孟知县这一任,虽然不大肆渲染政绩,但孟知县也不敢怠慢这县志,都叫人好生保管,若有大事发生,也都是一笔笔如实记载,以作后世查阅。

    “大人,您瞧天色也不早了,要不将此案压下,明日再审。”老主簿到底是伺候过几任县令,看到虞知县气急败坏的样子,忙建议道,“您可以让马家和袁家的人交点银子都回去,反正马老爷和袁老爷的家业都在,他们不会跑的。”

    虞知县是巴不得马老爷和袁老爷赶紧带着他们的人都回去,若非马老爷一直吵着要他为马家主持公道,他早回后衙用晚膳去了。看样子,这马老爷是不给个结果是不会罢休的,而袁老爷也非善主,算了,能拖一天是一天。

    咳咳……虞知县道,“诸位啊,这天都快黑了,你们呢,现在都回去,这个案子本县知道了,明日本县会开堂再审的。马老爷,你带令千金回府,袁老爷,你也回去给令公子找个大夫看看,是不是伤到哪里了。左右,退堂!”

    威武……

    虞知县都说到这份了,马老爷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一把拽起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哭什么哭,要哭回去哭,走,跟爹走!”

    马柔泪眼看着袁士,袁士也看着她。

    “士,跟爹回去包扎下。”袁老爷心疼地看着儿子,也带着袁家人走了。

    “终于都走了。”看到马家和袁家人都离开,虞知县伸了伸腰,“再不走,本县都要让他们给饿死了。呵呵,孟夫人,让您见笑了,本县治下的这个破县,尽出刁民,不及孟大人的浔阳县,民风淳朴。孟夫人,若不嫌弃,同本县一起回后衙用膳,请,这边请。孟公子,你也一起,别客气。小半雪,你也别愣着,饿了吧,到了虞哥哥我的地方,你跟在家一样。”虞知县自顾自说着,好似他湖口县县衙许久不来客人一般,乍见苏清沅这一行人,不免热情万分。

    办事不积极,用膳却是非常积极,苏清沅暗叹,连湖口县都治不好,孟知县那里水匪猖獗,又有邪教出没的,这虞知县怕是更治不了,说不准人还未到任,已经被水匪劫持,或被邪教吓死了。

    “一县之重,光这马家与袁家很棘手了,还有那么多百姓,虞大人辛苦了。”苏清沅一语双关。

    “谁说不是呢,本县的一任跑得快,还没等本县到,他带着家眷老小回家当富贵闲人了。这年头北方兵荒马乱的,敌军遍布,朝廷嘛也靠不住,万一哪天敌军再打过来,再演三年前……”虞知县说话虽然口无遮拦的,但也意识到后面的话犯了忌讳,道,“本县当这个县令混口饭吃,那么多百姓,本县一个人,哪管得过来。”

    这话要是让孟知县听到,怕是一定会好好训话这个虞知县,说一番大道理,苏清沅和孟沔对视,湖口县的百姓摊这么个不作为的县官,也是运气差。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