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透明的密室三部曲 > 56.第五十五章 杀人预知短信(一)
    下了飞机后,徐万豪和龙向天在两名保镖的陪同下,来到机场大厅。

    看见只有司机老罗一人来接他,顿时让这位年过五旬,依旧风度翩翩的传奇商人脸色变得黯然。

    上飞机之前和大儿子通过话,得知妻子已经苏醒了,为什么这时候只有司机老罗一人来接机,这跟以前很不一样。难道还发生了别的事?

    徐万豪脸色阴沉。

    这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曾有过一段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是他创业发家的转折点。

    三十五年前,涌来改革开放热潮。一个深圳商人牵线搭桥,成都牧马山徐家村村长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去了深圳淘金,只有孤儿寡母才留在山村。

    当时的村长是徐万豪的父亲徐坤,徐万豪那时候刚刚二十岁。

    谁曾料想,到了深圳才知道,真正的目的地是偷渡去马来西亚,那富商把他们骗来了深圳。这时,徐氏一行要么回家,要么只能随富商偷渡去做黑市劳工。

    开弓没有回头箭。

    村长与几个掌事的族人商议,事已至此,干脆把心一横。于是,一艘装载着徐氏一族两百多号壮年的货轮,行进在南中国海上。不料第二天夜里却遇上了海啸,引发船难。

    徐氏一行生还者寥寥数人,据说被某个岛上的渔民救了,这些人留在了岛上再度生儿育女,从此改名换姓。

    据徐万豪回忆,他和十六岁的弟弟徐万忠侥幸被一艘中国渔船给救了,他们的父亲却命丧大海。当中细节徐万豪却不愿意对任何人说起,似有难言之隐。

    日后解开这次船难隐藏的秘密时,在场之人无不毛骨悚然。

    徐万豪兄弟俩几经辗转回到了成都,人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回成都的路上,兄弟二人结实了一名二十六岁的新加坡青年,此人年纪轻轻,是一间地产公司的顾问。

    徐万豪与新加坡人聊得投缘,从中开拓了眼界,并且参悟出一条致富之道——就在徐家村村民的脚下——每天任由村民们践踏的土地。当时村民还不知道土地在未来的价值。

    新加坡人见徐万豪生性豪爽,既仗义又不失狡诈,家族且有地八百亩,将来必可富甲一方,索性屈身做了他的军师。

    此人便是日后徐氏地产王国的头号军师——龙向天,号飞龙居士。当时的龙向天其实也并不得志。

    徐万豪回成都以后,在龙向天的协助下,“说服”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人,以建设开发为由,找到了一家沿海的合资银行,也是刚到成都开分行。贷款一千万,当时已是巨款。

    徐万豪拿到了钱,却并未在山上搞任何建设,而是用了近三百万,从四百多号族人手中将土地“高价”买为己有,这样私下把集体财产转为了私有。

    许多孤儿寡母家庭当时还成了“万元户”,对他感恩戴德。

    他又用了四百万,到山下买了镇政府特批的300亩地,盖起了十几栋七层楼的楼房,这样就算是搞了开发建设,对当地政府算是有所交代。

    此举把政府和银行的人牢牢绑到了一起。

    随后他把族人迁到山下,让村民及周边的少数农民住上了楼房,然后按照国家廉租房标准租给族人,由政府收取少额的公租房租金。

    徐氏的孤儿寡母还对他感恩流涕,人送江湖名号“万佛爷”。

    日后,那些徐氏一族年幼的孩子中,很多人都成为了徐万豪两兄弟打天下的“死士”。

    在龙向天的谋划下,这样一来二去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山上的八百亩土地在“待建项目”的批文下,还一直囤积在徐万豪手中。

    徐万豪接着又做起了投机的买卖。

    那时候,许多人靠倒卖医药和食品发家,人称“倒爷”,徐万豪亲自走南闯北倒卖建筑材料,不光为日后积蓄资本,最重要是学习做生意的“道”,积累八方的人脉。

    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房地产业迎来了春天,许多人投身房地产,当中不乏徐万豪这样的“倒爷”。徐万豪却按兵不动,继续做建筑材料供给商。

    2005年以后,房地产进入了发展相对成熟且缓慢的时候,徐万豪的时机成熟了,资本也积累够了,龙向天为他的地产霸业谋划了一条的新路子。

    牧马山被风水大师和考古专家誉为难得的风水宝地。关于诸葛亮牧马山屯兵的老故事,再度老调新谈,各种历史典故,文化价值,被主流媒体无限放大。

    海内外知名开发商组团进军牧马山,别墅群落平地而起,而徐万豪一家人,依旧稳稳独霸山顶,独享森林别墅美景不说,半山腰拥有多个高端别墅项目,卖得如火如荼。

    徐万豪一手创立的万豪集团,现在成了本地知名的高端地产运营商。

    他最成功之处,不在于荣华富贵,而是当“老虎”们纷纷被打掉之时,他依然是个置身事外的“万佛爷”。

    三年前突然远赴新加坡搞禅修,其实是迫不得已,挡煞一说,不过是他对外的谎言。

    如今这位传奇的地产企业家得知妻子的情况后,终于打算冒险回国了,一个多月前儿子出车祸做手术他都没回来。

    这当中的隐情只有他知道。起因却是一封只有十个字的信。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