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末世重生之桃木 > 第6章 身世之谜
    得知了冷瑾身世的陶夏还在感叹人生艰难,却不知,他在冷瑾心中,已然成为不一般的存在。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之前陶夏做的事情。

    原来,在得知了冷家的事情之后,陶夏心里对于冷瑾,就多了几份怜惜。眼看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却要为生计奔波,陶夏就生出了帮衬的心思。

    他只是略微的跟冷瑾提了提,镇上的药店最近在压田七的价,就这么贱卖了不划算,倒不如跟他一样,将挖到的田七藏到他家后面废弃了的苕窖里,等明年药价上来了,再挖出来卖。

    反正那里平日里也没人去,他也有苕窖的钥匙,更何况苕窖因为塌了一部分,形成的环境很适合田七的生长。有了合理的建议,冷瑾当天就把挖到还没打理的田七转移到了陶夏那儿。

    接下来的日子里,陶夏时常拿着本《常见药材》跟冷瑾一边讨论,一边到山上实践,倒是挖到了不少好东西。他们这里的气候本身就适合药材生长,再加上生活富裕了,也没人上山去挖这些不值钱的药材。

    但有了陶夏重生这个作弊器,陶、冷两人可就不一样了。虽然陶夏小事儿记不清了,但大事儿却是不含糊的。陶哲哪天吃了什么东西他不知道,但那一年发生了哪种传染病他还是知道的。是以哪些药材值钱,他们就挖哪些。

    到了夜间,两人就打着手电去捉黄鳝,陶夏人小,就提篓子找黄鳝兼打手电,冷瑾主要负责下田捉。抓到的黄鳝养在篓子里,不急着卖,先拿蚯蚓和小虾养着。

    为了能多赚点钱,甚至下雨的时候,两人还带着篓子去小溪边堵鱼和泥鳅。那玩意儿最是省事儿,只需要把泥做的堤坝挖开一个口子,再把篓子固定在口子出,等过一夜再来收就好。保管收的时候,满满一篓子的鱼。

    虽说大多都是鲫鱼,但这玩意儿加癞□□草(别名车前草)熬汤,对治咳嗽最有效,是以在当地极受欢迎,更别提陶夏冷瑾两人每次卖鱼,都打着野生鲫鱼的招牌,买鱼还送癞□□草,让顾客连挖草的时间都省了,卖得是相当顺利。

    这法子自然是陶夏想出来的,被后世的超市捆绑销售坑害得久了,好歹还是学到了点东西的。更何况,那草和鱼都是无本之物,便宜个一两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到了赶集的日子,两人就带上几天的收获,去十里外的兰草镇卖钱,家里面就瞒着说是去玩儿去了。一段日子下来,反倒比冷瑾东挖西找的收获强多了。至少扣掉冷瑾冷母两人的生活费,还能有些剩余的。

    陶夏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以为是举手之劳的一桩小事,对于此时还是小孩,但却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早熟的冷瑾来说,会是多么大的温情.

    冷瑾因为母亲未婚生子,且父亲还身份不明的原因,几乎是从他懂得事开始,就一直活在别人鄙夷的眼神中,村里的成年人虽说朴实,不曾为难过他们母子俩,但孩子却不懂那些.

    老话常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便大人们不曾公开议论过冷家的事情,但人一多,口自然就不那么严实,再加上冷母的事,当年在十里八乡几乎是人尽皆知,因此总会有那么一丝半语漏出来,让不知事的孩子耳闻.

    七八岁的孩子懂得什么是非?他们只知道,父母在说到冷家的事时,话里□□裸的不屑和鄙夷.

    很多人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却忘了,孩子的感觉是最为敏锐,最为单纯的,他能从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中察觉到你的情感.

    虽然不懂得未婚生子,父身不明是什么意思,但孩子还是能辨别出那是不好的事情,单纯可爱也不妨碍他们,去孤立这个原本已经很可怜的孩子.

    说起冷家的事,简直就是一部狗血的豪门爱恨情仇史,冷爷爷、冷奶奶算得上是高干分子,早年两人均是大家族出身,后来适逢侵h战争爆发,还是学生的两人响应号召,毅然投身革命,抗战结束后,年过三十的冷爷爷和冷奶奶就按照组织的规定结了婚,并在婚后第三年,也就是六十年代末生下了冷母—冷秋冉.

    退了伍的冷爷爷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自己母亲的故籍,也就是现在的白莲村,因为是抗r战士,再加上冷爷爷的母族待人极好,村里人极为热情的接受了他们.自此,冷家便在此定居下来.

    那时正值全国上下百业待兴之时,冷爷爷依靠知识,成为了村里仅有的老师.因为这个原因,冷家的生活在村中算得上不错了,但也只限于此了.

    华国自有历史记载开始,对知识分子总是有着一份莫名的敬畏,虽然村里人淳朴,但于冷家人的关系却可以称得上是平淡甚至是疏远了,而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冷秋冉性格自然不可能热情到哪里去.

    事情的转折,却是发生在华国堪称是冷暴力的“xx大革命”中。

    冷爷爷虽然定居在白莲村,但这个消息却并没有隐瞒他的战友.

    冷父就是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被他父亲送来白莲村避祸了.

    时年冷秋冉正好九岁,成长的环境让这个小女孩早熟,虽然知道村里人对她并没有恶意,但没有小孩能抵抗对温情的渴望.

    而冷父出现的时间正好,已经十二岁的冷父比起还是孩童的冷秋冉来说,自然是成熟得多,可能是因为寄人篱下,就算冷家人待他如自己人,但正值敏感期的少年心底还是对冷家存了不满.

    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当年年少的冷父早已长大,而黄发垂髫的冷秋冉也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郎才女貌一对璧人,当真是羡煞了旁人眼。

    然而,就在村里人以为早晚要喝两人喜酒时,冷父却突然消失不见了.

    原来,白莲村地处s省西南偏远地区,消息闭塞,当wen革胜利的消息传到村子里的时候,都已经是八几年初了,几年之后,冷父不知从什么途径,得知自家的事已经得到平反后,就在一个晚上留下一份信后,悄悄离去了.

    冷家人只当他是不忍与冷家人离别,也不往别处多想.

    然而,就在冷父离去的两个月后,一直是十里八乡年轻人梦中情人的冷秋冉,却被爆出未婚先孕的消息,对于一直是规矩礼仪严格的冷家来说,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冷爷爷当时就被气得倒下了,之后又因早年抗战留下的隐疾复发,自此一病不起,盘桓了数月之后,最终还是去了.

    而作为大家闺秀出身的冷奶奶在冷秋冉诞下冷瑾不久之后,因为大灾荒留下的病根闹腾起来,也追随冷爷爷而去了.

    此时年满二十一岁的冷秋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接连遭受情人的背叛、父母离世的打击下,勉强将冷瑾拉扯到六七岁后,整个人就疯掉了.

    到后来更是发展到整日只知道满村乱跑,地里的活计也做不了,好在当年受过冷爷爷恩惠的学生仍在,时不时的拿些粮米周济一番,这才没让两人饿死.

    但即便是这样,冷瑾的生活依旧是不好过的,才十来岁的孩子,就要担负起一个家的重任,常年缺乏营养的饮食让这个明明已经十几岁的孩子,看起来却只有□□岁孩子的个头,小不说,关键是太瘦了,陶夏看着他骨节突出,几乎没有几两肉的手,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这样瘦弱的身子,到底是怎样才撑起了一个家的?

    尝到甜头的两人越发的努力起来,村子周围的山几乎被两人跑了个遍,凡是能卖钱的东西都被他们弄了去。能高价卖的当时就卖掉,价低了的就多攒一些。

    陶家人暗地里松了口气,因为他们家孩子最近又变得活泼起来,虽然跟他一起玩儿的孩子是冷瑾,但作为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陶爷爷和陶爸爸一致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陶奶奶纵使心底有些意见,也只能按下不提了。

    陶夏又开始了满山跑的日子,但与前身不同的是,前身是满山窜着当孙猴子,他则是去发掘他人生的第一桶金的。而于此同时,被生活所迫的冷瑾也跟在身后喝肉汤。

    两个人赚到的钱都是五五分账,本来陶夏是想四六分的,他总觉得自己没帮上什么忙,就这样平白拿四成已经很多了,但冷瑾不同意,他说要不是陶夏的点子,就靠他一个人,也赚不了这么多,坚持要五五分,陶夏拗不过他,最后只得同意了。

    两个月下来,陶夏攒了近四百二十块钱,可别小看这四百二十块钱,要知道,在千禧打头这几年,就算是陶爷爷,每个月的工资也才两百来块钱,这四百多块钱,绝对算得上小财了。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他就没办法再挣钱了,因为再过十几天,暑假就要结束了。

    而陶夏,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