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非洲建国记 > 第683章 祭祖
    12月31日,汉京(比勒陀利亚)。
    这一天是石氏皇族的祭祖之日,一是要祭告祖宗,二是要昭告南华的所有臣民,石氏的来历。
    石锦堂为首,凯莉、叶蓉、艾丽斯、金熙悦、玛利亚以及石昊,石曦等一干子女尽数穿着深色式华服,乘坐汽车前往太庙。
    兴汉宫位于汉京东北方向的山坡上,因为石锦堂立志要称帝,是以在建造兴汉宫的时候,就在城内留好了太庙和社稷坛的位置。
    太庙的位置定在了兴汉宫中线南边5公里的左侧,同社稷坛沿着兴汉宫的中线位置对称而建。
    沿途有宪兵队护卫,站岗。
    5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石锦堂等人依次下车,步行前往太庙。
    等到一众石氏家人插香完毕后,众人跟着石锦堂去了后面的二重殿-“寝殿”。
    如今太庙建成,日后想要祭祖,就必须得到这等专门的场所祭拜了。
    ……
    此祖字子石,其后代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石氏。
    一行人在享殿内站定之后,石锦堂站在最前端,左右两侧是凯莉和叶蓉,再往后就是艾丽斯、金熙悦和玛利亚。
    入内就是一条汉白玉石板通道,道路两侧种植了松柏树苗,沿通道走了200米,就是殿前广场了。
    服务人员,早就布置好了三牲礼。
    此次祭奠也是奉迎石氏先祖灵位入住,等石锦堂登基称帝后,还需要来此祭告一番,同时以皇帝身份发表祭文。
    但是史锦庸、钟艺林和刘家照等人拿着史书翻了好几个月,总算弄出了一份完整的家谱。
    诸位先辈佑我石氏长荣不败。
    社稷坛和太庙这两处建筑并没有花费太多功夫建造,整体来说十分简便,不像东方古都那样都要建好几层围墙。
    反正古代帝王都会给自己找个好祖宗,石锦堂在南华称帝,也算是帮助原主的家族找了个好门楣。
    石家一众先辈,我来此世59载,所行端正,拯救万民与水火,在南部非洲荒蛮之地开辟新界,重立风火。
    祭拜完毕,再请回这边安放。
    入内的门是五色琉璃门,这座门是完全采用东方古都形制,仿造而成。
    子女则是以石曦和石昊为首,一大家子人几十人。
    这些事情,石锦堂并不想参与。
    但是负责此事的史锦庸,却觉得“礼齐则神灵”,一个皇帝对自己的祖宗都不敬,国民又怎会景从?
    此乃我之功绩也,也为石氏争光不少。
    石昊石曦等子女也觉得东方那边十分神奇,父亲从东方来,却从没带他们去过东方。
    殿顶全都是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悬挂简体汉字书写的“享殿”牌匾。
    ……
    再往后就是太庙的最后一座大殿-“祧殿”,这里面安放的都是石氏先祖的牌位。
    为了赶工3座大殿同时开建,日夜不休,光是雇佣工人就有6000多人。
    三座大殿的形制都一样,长60米,宽30米,座落在高2.68米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殿高22米。
    这段考证根据到底经不经得起考证,石锦堂不能保证。
    祭祀也分等级,石锦堂立志当皇帝实为南华之君父,是以他可以以此大三牲祭祀,而平民只能以小三牲鸡鸭鱼(兔)。
    因为此次祭祖十分严肃,是以像小辈和还不能自控的小儿就没有带来,以免孩童哭闹惊扰了祖宗安宁。
    殿内六十八根大柱皆是红木或者檀木,最高的达13.32米,直径最大的达1.2米,殿顶用片金沥粉()
    彩画装饰,地面墁铺金砖。
    毕竟原主的家在鲁地,而春秋时期的公子段,那一支脉的分布地是豫地的商丘一带,从这个区域往鲁地扩散是完全可能的。
    ……
    大殿内的布局和装饰和享殿差不多。
    另外,这座大殿的图画油漆等步骤,这些都是提前做好,到了现场临时安装,节省了很多工期。
    建造开工后,直接拿来就用,十分便捷。
    石锦堂对于原主的父母并没有感情,且从没有回过故里。
    寝殿就是平时供奉历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
    他们对到“太庙”这个充满东方氛围的建筑内,祭祀祖宗十分好奇。
    太庙只建了一圈围墙,整个太庙占地面积100000平米,长500米,宽200米。
    从这座“祧殿”中的牌位可以看出石氏先祖乃是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公子段的子孙。
    太庙第一殿名为“享殿”,这里是用来祭祀当世祖宗的地方,这边三座大殿全都是仿照古都形制。
    为我华夏血裔铸此新朝,而得万民拥护爱戴。
    这座大殿里面备了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反正就一个原则,视死如生。
    请诸位享用牲祭!
    一番祝祷三拜鞠躬过后,石锦堂上前在铜质香炉上插入线香,凯莉和叶蓉也缓步上前插香,接着是艾丽斯等人。
    石锦堂还没有驾崩,是以这边平时只放原主的父母牌位,等到了节庆之日,要把他们二老的牌位请到前面的“享殿”去接受祭拜。
    石锦堂等人之前都没来过这边,是以也让大家都觉得开了眼界,尤其是凯莉艾丽斯和玛利亚,她们都觉得这东方的建筑别具风格,十分新奇。
    以往逢年过节父亲带领家人祭祀都很简便,往往上了祭礼后,大家上香默哀几分钟就告结束了。
    比如原主的祖父石千文,祖母赵二丫,以及曾祖父石自然,曾祖母钱雯,之类的。
    是以这边摆放都是原主的父母牌位,左边是先考石公讳重瑞之灵位,右边是先妣崔氏讳玉兰之灵位。
    石锦堂被老同学说服了,所以才尽量做全了,配合的来太庙走了一遭。
    石锦堂捻香站定,口中默念祭词:
    由于大炎皇朝推行了新礼仪规范,是以今天祭祖采用新礼-鞠躬礼。
    石锦堂看过之后,觉得大差不差也就随意了。
    猪牛羊,这三牲代表的含义各不相同,猪代表富足,牛代表勤劳,羊代表祥和。
    这些料子有的来自隆达行署,有的来自马岛,全都是提前备好的。
    祭祖完毕,一行人在太庙内转了一圈,看看这边的建筑,环境,日后再来不至于生疏了。
    参观完毕,石锦堂一行人登上车子,返回兴汉宫。
    明日就是石锦堂的大日子了,他须得做好准备,养精蓄锐以待华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