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 第003章 佛前
    雪后的禅院,墙瓦上还覆盖着一片白,地上却已经有了融化湿润的痕迹。
    微冷的空气里,有隐约的檀香香息,轻轻浮动。
    陆锦惜被知客僧引着,一路穿过禅院,到了后面一处僻静的小佛堂。
    进去之前,她把一直揣着的兔毛手笼褪了,递给了白鹭,吩咐道:“就在外头等着,上过香我便出来,放心。”
    放心……
    白鹭有些微怔,接了她递过来的手笼,想要说什么,可张口的时候,陆锦惜已经转过了身,款步朝着佛堂里走去。
    那背影,清瘦又挺拔。
    白鹭看着,这几日的疑惑与隐忧,又渐渐冒了上来。
    她是三年前,与青雀一起,分到陆锦惜房里伺候的。
    没多久,屋里原本几个伺候的得力丫鬟,就被放出府去配了人家。她们两个小丫头,运气极好,糊里糊涂地就被拔了起来,成了一等丫鬟,拿着一两的月例银子。
    人人都说,二奶奶陆锦惜宅心仁厚,便是下人做错什么,也不轻易打骂。
    混成了她屋里伺候的大丫鬟,日子怎么着也该很轻松吧?
    可其实……
    全然相反。
    想到这里,白鹭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们这一位夫人,坏就坏在脾气太“好”。
    在她身边伺候这三年里,她们就没见陆锦惜当着谁的面儿发过脾气,甭管受了什么委屈,都是回到屋里自己抹泪,从不在外头哭。
    一开始她们做下人的,到底心疼,知道她孀居在家,一个人撑着教养子女,很是艰难,便诚恳地劝慰,给她出主意,希望她能立起来。
    可后来,她们才知道,说什么都是不顶用的。
    主仆利益一体,那么多任丫鬟,怎么可能只有她们劝过?
    一任一任都过去了,这一位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在婆婆那边受了委屈,她不吭声;
    被三奶奶欺负上门,冷嘲热讽,她也不吭声;
    就是屋里屋外的丫鬟婆子们没规矩,犯了事儿,到她面前假模假样哭上两声,她竟也不疼不痒地饶过去……
    青雀回回被她气得掉眼泪珠子,可偏陆锦惜还是主子,她们半句不是也不敢说。
    名义上,二奶奶是薛家的掌事夫人,握着中馈,可实际里,日子过得那叫一折磨。
    她觉得自己苦,丫鬟们也觉得日子没盼头。
    就是白鹭,暗地里都想过撂挑子走人,干脆找个拎得清的主子,月例银子少几分也就少几分了。
    不过,她到底没走成。
    前不久,陆锦惜又被三奶奶卫氏给怄出一场大病。
    也不知是不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有些堪破了,醒来之后,她人竟通透了许多,说话做事都变得有条理起来,眉眼间凝着的几分忧郁,也渐渐散了。
    一开始,她跟青雀还当是错觉,直到前日……
    天气阴沉沉,正在雪前。
    陆锦惜病才缓过来,勉强能下床,叫她们扶着披了衣裳,坐在屋里喝药。
    才喝到一半,账房那边就差人过来,站在门外禀,说三奶奶没拿对牌,支走了才进的一批缎子里最好的三匹。
    白鹭当时便气得白了脸。
    青雀则是叹了一口气,眼神灰暗,预备着去拿钥匙,取银子了。
    因为,这种事不是第一次。
    二奶奶总是会为难半晌,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说什么妯娌和睦,到底不会追究,自己拿自己体己银子,去填上这个窟窿。
    毕竟,好料子是要给老夫人的。
    可她们都没想到,这一次,跟往常都不一样。
    陆锦惜听见声音,眼皮一撩,就扫了帘子外头一眼,慢条斯理地把药碗一放,便笑了一声。
    “没对牌也能叫人把东西取了走,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那是给老太太的料子,可紧着心吧。”
    才摸到钥匙的青雀,险些把钥匙掉在地上。
    一屋子的丫鬟,包括白鹭,都跟见了鬼似的瞧着她,不相信这话是从陆锦惜嘴里说出来的。
    外面站着来禀事的账房就更别说了。
    隔着帘子都能看见人傻了半天!
    回过神之后,那两条腿就颤颤地发起抖来,不停地抬起手擦汗。
    从头到尾,陆锦惜就没给过对牌。
    换句话说,她如果不自己掏腰包填这一笔亏空,事发了,料子虽是三奶奶私自拿的,可账房也没问三奶奶拿对牌啊!
    回头老太太追究起来,可跟陆锦惜没半个铜板的关系。
    这锅,不是三奶奶背,就是账房背!
    能在账房做事的,哪个不是明白人?以前来这边通禀一声要钱,都是惯例。这一回陆锦惜竟然不按常理出牌,简直要吓破人胆!
    要紧的是那声音听着,凉飕飕的,像是外头立刻就要下来的雪。
    账房当即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连忙求陆锦惜原谅,保证自己立刻把这事处理个妥妥帖帖。
    陆锦惜不冷不热地“嗯”了一声,随手一挥。
    对方这才火烧屁股一样,一溜烟去了隔壁三奶奶卫氏的院子,估摸着是要把那三匹缎子给要回来。
    屋里人见状,全都傻了。
    只有她们那“好脾气极了”的掌事夫人,不声不响,重端了药碗,一口一口,认真把剩下的半碗药喝了个干净。
    末了,她才叫青雀端盘蜜饯上来,自己掐了一瓣在指头尖上,淡淡说:“都鬼门关前走了一回了。我的命,连阎王爷都不敢收,往后也不会由他们作贱。放心吧。”
    “放心……”
    抱着兔毛手笼,站在佛堂外,白鹭很迷惘。
    过去三年,她们苦口婆心,劝了多少回?
    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夫人还是那样,半点效果都没有。
    如今她一朝病好,不但敲打了踩低捧高的账房,从三奶奶卫氏手里扳回一局,还跟她们说“放心”?
    好不真实,像是一场梦。
    她们何尝不想放心?
    可又怕一放心了,梦就醒了:夫人还是原来的夫人,日子还是原来的日子,上上下下一片昏暗,连点盼头都不给人留下……
    如今府里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夫人该来上香还是来上香,虽跟她说上完香就走,可白鹭心里总是没底。
    毕竟,往日的陆锦惜,上香总在佛堂里,一待一两个时辰,出来就眼圈微红,谁都能看出她又哭过。
    便是回了府,也必定三五天不理事,谁来了都不见。
    现在迟哥儿的事情迫在眉睫,招惹的又是英国公府,更有个居心叵测的三奶奶……
    若她还像以前一样……
    那可真的是要梦碎一场空了。
    抬起头来看看天色,也没什么变化。
    二奶奶才进去了一会儿,她竟觉得像是过了很久,心里一片煎熬,像是被人放进了油锅里。
    心底一声苦笑,白鹭只盼着梦别醒,二奶奶好歹拎清楚,早些出来。
    想着,她又忍不住,向里面望去。
    佛堂里,光线有些昏暗。
    三个蒲团放在地上,前头是一张香案,供着新鲜的瓜果,放了一座紫铜莲花香炉。更上方,才是一座往生超度牌位,底子是肃穆的玄黑,篆着九个大字。
    “武威镇国大将军,薛况。”
    一切,都显得简简单单。
    陆锦惜抬头看着,有些唏嘘。
    寥寥九个字,似乎就写尽了一个男人的一生。
    或许,还有一个女人的一生。
    从这几日听闻的只言片语里,她已能拼凑出这一位大将军曾有的丰功伟绩。
    对原身陆氏而言,这应当算不上是个好丈夫。
    可对天下黎民百姓而言,他该算是个英雄吧?
    只是她毕竟不是陆氏,也不伤春悲秋,除了叹一句“嫁错爱错”,惋一声“天妒英才”之外,也只能上炷香了。
    她现实,也功利。
    与其浑浑噩噩,把时间浪费在死人身上,不如多关心关心活着的人。
    陆锦惜走到香案前,捻了三支香,靠在火上,慢慢地点了,才退回三步,两手执香,高举过头顶。
    “今占尊夫人之身,情非得已,又将蒙令千金令公子以母事之,心甚惶恐,受而有愧。”
    “往后我自尽心竭力,护他们周全,以报尊夫人此身之恩。”
    说完了这两句,她心底未免有些酸涩起来。
    如今她在陆氏的身体里,焉知陆氏没在她身体里?
    陆氏有四个儿女要养,她也有双亲在世,年事已高。
    将心比心,她愿善待陆氏的儿女,只盼陆氏若在,亦能好生照料她父母。
    微微垂眸,陆锦惜躬身,虔诚地拜了三拜,声音低低:“若大将军在天有灵,万望见谅,万望庇佑。”
    拜过起身,她亲手将香插^进香炉。
    青烟袅袅,细细地凝成三条线,腾向高处,很快又散开来,让牌位上那几个字,变得有些模糊。
    陆锦惜瞧着,想起自己这离奇的遭遇,多少觉得复杂。
    不过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
    府里还有事情等她处理,便是吩咐了潘全儿,可这人她毕竟不知根底,不怎么放心得下,还是得自己回府看看。
    最后看了一眼那牌位,陆锦惜转身便从佛堂里走出来,对候在外面的丫鬟仆妇道:“时候不早,回府吧。”
    一直守在门外的白鹭,心里还在念叨,想半个时辰若出不来,就是一个时辰内也是好的。
    没想到,耳边一下响起这道声音。
    耳熟……
    像是自家夫人的。
    白鹭一下抬眼,就瞧见陆锦惜已经站在自己面前,正看着自己。
    妆面虽素淡,可轻易就能看出,半点没花,眼睫没湿,眼圈也没红!
    她没哭!
    而且真的是上炷香就出来了!
    那一瞬间,白鹭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如果夫人在大将军的牌位前都没哭,还有什么能让她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