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徐记小餐馆[美食] > 第110章 过年前的准备+凉丝丝甜的班戟(上)
    ◎“没卖后悔药的”◎
    因为今个天好, 何姐的摊位又重新摆回了外面。
    徐小溪在店门口边停电动车边跟她笑着打招呼。
    何姐摊位上现在可忙了,大过年的,家长们的手也松, 给孩子的零花钱就多一些,反正一年就这么一次, 赚一年钱不就是要花的吗?何姐闺女也帮着能做个小老板,很是勤快了,可会跟人聊天了。
    “你这是要恢复正常营业吗?”
    徐小溪嗯了声,“牛肉酱都卖完了,腊肠腊肉就熏着,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她家过年也没那么多亲戚应酬,所以菜肉也就买够他们三个人吃的就行。
    何姐笑的可开心了, 手里忙着给一个小孩找了零花钱,这不就又能吃饭了,她现在就等着再多干几天,其实说实在的这几天格外的赚钱,真不舍得回家,一天比之前好几天卖的都要多。
    徐小溪拿着钥匙把门打开,牛肉鸡腿,上午两位老板都分别送来了, 顺便在年前把账单结了,谁也不能让别人没收到账就回家过年, 过年就是要高高兴兴的。
    徐小溪到店里先到后厨里炖上汤,虽然好几天不做, 但该有的流程也一点没忘的, 把这些都弄好, 大拖把拿出来开始拖地。
    何姐等摊位上也松快一些, 手里拿着一个袋子就进来了。
    “徐老板,我给你拿了几包小孩玩的小炮,还有花鞭,都没有危险,给徐淮跟徐池玩,小孩子都可以喜欢玩了。”
    徐小溪听见她话直起身子,手扶着拖把。
    “谢谢何姐,我回家就给他们俩。”
    何姐一摆手,“客气啥,明个开门,我跟我闺女一起来,她还没吃过你这店里的饭菜呢,昨个来拿牛肉酱的时候还说你这个姐姐漂亮,我说你这辈分可乱了,得叫她徐阿姨。”
    徐小溪听完笑了起来,“谢谢她的夸奖。”
    何姐双手一搭,站在门口往自己摊位上看闺女,叹了声气,“唉,明年她就升初中,我也想让她到一中上,到时候她也方便走读,另外一中还是咱们最好的初中,这边的老师肯定比老家的教的好。”
    徐小溪理解她的意思,“何姐,你们房子在这里,那学生名额不是能直接升这边来吗?”
    何姐摇摇头,当初一步错,现在步步难走,“她小学没在这里上,好像是要学籍,反正难办,我到时候看看能不能问问,或者转一下学籍,估计还是要找人。”
    “那如果两个孩子以后都想在一中上,为了避免学籍的问题,我建议你把你儿子也趁早送到小学里去,这样以后就能顺利升初中。”
    徐小溪想着这样总会比后面再转来转去方便。
    何姐也知道这个方法,但俩孩子都在县城里,就算是上学不要钱,但吃穿花销又是一笔,还是要跟老葛商量一下的。
    “行,我知道,那你先忙,明个来店里吃饭。”
    徐小溪哎了声,又继续拖地,四点多锁上门就回家,这会天还亮着,但很冷,她也把何姐给的炮一起带回家了。
    徐淮跟徐池在家里简单的做了一顿饭,熬的米粥,炒的番茄鸡蛋,还热的馒头,做的鸡蛋蒜,里面滴上香油。
    徐小溪到家里也没太惊讶,徐淮只会做简单的饭菜,自己没回来之前,俩人都没回过家,自然也不会做饭,就徐淮这手艺也是让自己天天在厨房里帮忙学会的,还记得之前让他捏个饺子,手像是刚刚进化一样,怎么捏饺子都露馅。
    “真不错,这不是回来就吃上热乎饭了。”她看着小饭桌上摆着的饭菜就给俩人竖起了大拇指。
    徐淮在做饭上没什么天赋,这饭是他切的菜,打的下手,全靠弟弟掌勺,他记得鸡蛋蒜小姨就这么做的,本来每天看小姨做饭好像很简单,一下子就好。
    徐池也只是会照葫芦画瓢,调料放的时候全凭感觉。
    徐小溪把炮放到门口的玄关柜子上面,“那边的炮是你们何阿姨给的,说是让你俩玩,不危险,等会吃过饭,咱们一起下楼去玩会。”
    徐淮小时候的记忆其实不知道为什么都不太清楚了,按道理他是早就记事了,他最深刻的就是小姨带着他跟弟弟在一个房子里跟人家讨价还价,就是从那次以后他过年也没玩过炮,只见别人玩过,徐池就更是了,他们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没玩过,好像是想不起来,也没人张罗,印象中一直都没缺过钱,小姨每次给他转账都提前。
    “等到除夕再放吧。”
    徐小溪在卫生间洗完手出来,“不用,除夕要放炮,咱们再买。”
    徐小溪觉得他是下意识的反应,总觉得不到那个时候就不能做玩一样,就比如说觉得只有过生日那天才能吃蛋糕,可不过生日,想吃就可以吃。
    徐淮想多学几个菜,这样以后他多做点,小姨就少做点,但他手就是很笨,太奇怪了,一点都不像小姨。
    徐小溪坐下来端着粥,用筷子夹了一筷子番茄鸡蛋,嗯,咋这么甜,糖少于盐是用来提鲜的,但显然这会是用来增甜了,但看到俩人都殷切的目光。
    “还可以。”她边说还边勉强的点了下头。
    徐池看到小姨的肯定,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自己也夹了一筷子,一口吃下去,然后就差点要吐出来,这怎么会像是又甜又咸,他是炒的时候糖跟盐记错了吗?本来还以为自己以后也能跟小姨一样做个好厨师。
    徐小溪看他们俩的表情,斟酌了一下用词才开口,“我觉得,人各有所长,显然你们的天赋不在这里。”
    她第一次做菜的时候就做的很好,那会师父说她有天赋,她还不信觉得全是自己的努力,现在看到西红柿炒鸡蛋都能做这么差,唉。
    不过后面饭菜也都全都吃光了,三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从来不浪费粮食,像是默契。
    徐淮去洗碗收拾厨房。
    徐小溪拆开何姐送过来的炮,研究了一下,她也没玩过。
    徐淮收拾好,顺便把厨房的垃圾桶换上新的垃圾袋,三个人一起下楼。
    今天晚上虽然冷,但楼下热闹,放着歌,都在跳舞,既锻炼身体又能暖和,不仅仅是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小孩都在跑着玩,刘奶奶家的那条小狗,现在已经长大一些了,也在外面追着别的狗玩。
    赵奶奶看徐小溪下来玩,招招手,“小溪,你跳不跳?”
    徐小溪赶紧摆手,她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除了做饭啥也不会,最怕这种活动。
    “赵奶奶你们跳,我带着他们俩玩会。”
    这会才六点多,向圆也开车带着黄文文从娘家回来,靠边停到车位上,下车从后备箱里还拿出来一些年货,看到这会好些人,她笑着跟大家一一打招呼。
    “徐老板,吃过了?”
    “是,吃过了,向医生呢?”
    向圆点点头,“文文,你想玩就在外面玩会吧,我回去把东西规整规整。”
    黄文文笑着应了声,她立刻就跟徐淮徐池凑到一起了。
    徐小溪刚刚就发现何姐真的是很实在,一下子给了好几种,这也不少,都是小本生意,给这么多,啥时候能赚回来?
    “给,你们几个分一下。”
    徐淮接了过来,他兜里拿着打火机呢,点着一个花鞭,上面的烟火炸出来花很是好看,他点了两个都递给了小姨。
    徐小溪手里拿着两个,滋啦啦的火花,还真是特别漂亮,就是亮的时间不怎么多。
    一群小孩都围了上来,徐淮还给大家分了一下,一会时间这的路边就都是辟里啪啦的炮声。
    等到八点多,大家才都散了回家,路边的好几家有自家院子的,门口还挂上了大红灯笼,很亮也很红。
    冬季晚上的空气有种冷冽的味道,说不出来又摸不到。
    徐小溪到家里刚刚洗漱完坐到床上就接到了赵桂兰大娘的电话。
    “喂,小溪没打扰你睡觉吧。”
    赵桂兰家里今天有些忙,晚上一家人吃了饭后,又坐在沙发上说了一会话,村里没暖气,在沙发上坐着还要拿着一个毯子盖上。
    她家里的人都回来完了,今天在打粉条,都是自家的红薯做出来的,干干净净,纯红薯粉,四五斤红薯出一斤红薯粉,还要晾晒,最后才出红薯粉,这样的红薯粉好吃但费劲,因为儿子儿媳妇在外面打工就想吃家里这口,所以他们今年就自己种了不少的红薯,打的红薯粉,让他们过了年再出去就能带上。
    “没呢,大娘。”
    赵桂兰笑了起来,“家里打了一些红薯细粉,你啥时候回来家里,我跟你大爷给你准备一些。”
    徐小溪忙应下,她本来就是打算着下周过去的,正好店里也停止营业了,差不多小年前后。
    “好,谢谢您,我下周店里结束,就回去。”
    赵桂兰也没别的事情,“行,那你快休息吧。”
    徐小溪这边说完也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六点左右就到了店里,骑着电动车,好像是隔壁胡同的一家,今天办婚礼,鞭炮声不绝于耳,就连这边的空气中都能闻到炮灰的味道。
    何姐也起了一个大早,外面摆摊,葛前进跟她一起在搬货,两口子还进了一些鞭炮,有三千响长的,一大盘子。
    徐小溪在店里一样一样的备菜,大过年的,江县人最爱吃的就是饺子,必不可缺的,大年三十晚上年夜饭要吃饺子,初一早上要吃,中午要吃,又因为冬天温度低,能放好久,所以会在年三十包上好几锅排。
    她今天准备的饺子馅是最常见的,白菜猪肉的,而且包的比较多,在黑板上写包好的生饺子可以出售,毕竟现在也暂时没有腊肠饭了。
    何姐在外面还没摆好摊,就卖了两挂鞭炮,还有人要烟花的,过年不就图个喜庆,烟花跟鞭炮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