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徐记小餐馆[美食] > 第92章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下)
    ◎“谢谢你,徐老板”◎
    跟宋嫂子说话的大娘也是啧了一声, 然后端着碗,手下还挪动了一下凳子,身子靠近她一下, 压低了声音。
    “也就是你家老宋好脾气,孝顺, 你看看那两家的。”她完话还抬了一下下巴示意宋嫂子看过去。
    宋嫂子看他们那两口子, 吃着手里还拿着就怕不够, 又端过来一个盘子, 使劲往里面加油条,脸上顿时有些不好看,到底现在外面人看他们还是一家人,姑姑要是看到俩儿子这个德行,得多难过。
    “算了,也就共这么一回事了,往后就没了。”她打定主意不跟这俩兄弟再有啥来往, 实在是又要面子又不出钱, 老大家的大儿子说结婚要在市里买房子, 那钱都是姑姑很多年前给自己的大孙子准备的, 可大孙子也不觉得奶奶去世有多伤心难过,现在还要买车, 可买车没钱, 她回家就要跟老宋好好说一下, 来家里借钱没有, 一毛都没,有那钱给自己闺女儿子请补习班, 买新衣服不舒服, 她去年去看了一件好的羽绒服都没舍得买。
    这边早饭吃完, 外面才真的开始忙起来,客人都陆陆续续的要来到了。
    宋家老宅的院子门口停不了太多的车,好些都要停到人家门口,或者大路边上,但邻居们都很好,谁家都有个事,该帮忙的就帮忙,也都让停。
    宋老板请的吹唢呐的班子,也是一直没停,年轻人会觉得太吵很烦,但一般老年人都喜欢听这个,还能听出来那些个师傅吹的好不好,这也是华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需要师傅内在功夫的。
    徐小溪在厨房里开始忙活中午席面,大肘子是用的猪前腿,是真的很实在,宋老板自己家就是卖肉的,所以在肉上他选的可都是好的。
    大肘子要先炸再蒸,一般是每个桌子上一个,但都会多备用几个,避免出啥情况,或者是桌不够。
    两个大娘上午吃过饭就知道徐小溪的手艺,这会都还很期盼中午的席面,看着在油锅里滋滋冒油的肘子香味,一会肘子就炸的外面金黄。
    徐小溪拿着钩子全部都捞回来,肘子要做的肥而不腻,烂而入味,里面的肉要汁水多,吃着又嫩又不塞牙,外面的笼屉总共是三大层,这个笼屉也是最大的,一层上面能摆上二十多个小碗,把需要蒸的时间久的先给全部都备出来放到笼屉里几个小时的烧,最后上菜的时候打开笼屉再挨个的给上菜,这是办大事必不可缺的,谁家席面没上笼,等于白吃。
    她先把肘子的汁要熬出来,一会再放到小盘里上笼蒸,三层大笼屉,一层层的放,梅菜扣肉也是要上锅蒸,先把五花肉一整块下锅油炸,再把炸好的肉块切成大片,放在小碗里,肉摆在下面,菜放在上面,等到蒸好之后,直接扣着碗底盖在盘子上,就是梅菜扣肉常见的样子。
    甜品,红枣糯米饭也是要上锅蒸的,上面放上红枣,糯米是昨天晚上就开始泡了,这会刚刚好,也都是放在碗里,碗比盘子占的地方小,上席蒸能多放一些。
    肘子二十二小盆,都能占一层,然后是梅菜扣肉,这个是大菜,一般都是跟馒头一起最后上的,馒头夹肉,吃起来喷香。
    笼屉里的全部都一起摆放整齐的放着,笼太大,都是竹子编的,用之前也泡了水,现在是很沉,差不多三个人才能盖上。
    这些全部弄完都已经九点多了,一个多小时,大笼屉下面是在院子现挖的灶,大锅架上,下面直接有帮忙的开始烧柴火。
    这会老宅里的客人都来的可多,就等最近的亲人,宋老板姑姑的娘家人到场,然后才开始进行跪拜仪式,好多邻居也会过来看,女人的跟男人的仪式还不一样。
    徐小溪这边最后的大菜都上笼蒸上,就开始准备炖蒸只鸡,在大席上,鸡鱼肉是江县不能少的。
    鸡都是一盘子里一整只的。
    两个大娘在厨房里忙的不停歇,换锅倒油,现在准备的其实都是后面的大菜,像开头的凉菜跟热菜都是现准备的,只需要备好料,其实就很快,小炒菜吃的就是那个热乎的劲,刚刚出锅是口感最好的时候。
    鸡是直接炖的,菜单上要求的是微微辣味,一个大锅里能放下二十多只鸡,直接炒好糖色加水,把过好水的鸡放进去,再把做好的大料包扔进去,放上辣椒就行,剩下的就是调味,现在开始炖,最后面就是收汁。
    几个大菜做下来,徐池拿了一瓶水拧开盖给递了过来。
    徐小溪接过来一口气喝了大半瓶,在火旁边就是热,出汗然后口渴。
    徐池在旁边也会干活,帮两个他应该叫奶奶的大娘们摘菜,葱姜蒜是需要量最大的。
    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的,外面这会就到最亲的人先来做二十四跪拜,就是一套礼行下来,要磕二十四个头,而且是有规律跟顺序的,按照长幼顺序来排,宋老大是要站在最前面,后面都是宋老二跟宋老板,接下来后面就是各自的儿子,如果儿子结婚还会有孙子,反正只有要是后代的男的都跪在这里。
    徐小溪看了一下时间,这厨房里准备的已经很快了,也不着急,凉拌菜还有一个鸡爪,她已经下锅煮上然后捞出来放到冰水里,倒是不用脱骨,把需要的凉拌汁调好,是酸辣口的,主要用柠檬跟小红辣椒来腌制,到上菜已经完全能腌制入味了。
    她也就站在外面看了看。
    俩大娘也偷闲一会往人堆里站着看他们行礼,前面都很顺利,到中间,宋老大就带头磕错了一个,后面还是旁边的管事提醒的,才把顺序给掰正过来。
    宋老板在后面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徐小溪是看热闹的,她是不明白,但站在她身边的两个奶奶辈的就议论起来。
    “这个老大,跟小时候一样没啥出息,自己亲娘的三年大祭上头都能磕错,怪不得气死他娘。”
    “可不是,今上午老三媳妇还说特意请的大厨师来做的饭,现在,你看宋三的表情,可真是寒心。”
    “不是我说,宋家这个媳妇没了,就不行了,这么一看没一个能支起来摊子的,就小宋三行,但他不愿意扶持这俩兄弟。”
    “那也不是他亲兄弟,他到底不应该姓宋。”
    ……
    徐小溪在旁边听着,才知道是磕错了,抬头看到站在那边的俩大娘的脸色也不好,毕竟他们都是亲戚的,这是自己妯娌的三年,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脸上没光。
    不管咋样,这二十四拜是糊弄着嗑完了,对于宋老大来说。
    宋家老大是松了一口气,他就是说自己记性不好,这辈子还是第三次磕,之前是爷爷奶奶去世,他是跟在长辈后面磕的。
    宋老板到屋里就直接给他了一拳,他本来就熬夜没睡好,眼睛里都是红血丝,这会眼睛红的更是吓人,这件事情他处处忍,处处后退,一个外人亲戚都比这俩亲儿子上心,就是为了不想让别人看姑姑的笑话,怎么一点事情都做不好。
    一行人都站在里屋里,客人帮忙的都在外面,谁都没想到他会突然动手。
    宋嫂子都吓一大跳,她第一反应就是把里屋的门给关上,万一传出去可咋办,然后就拉着他,宋老板的亲爸也是上前拉着他的胳膊。
    “这是干什么?啥事不能等事情办完再说。”
    宋老板还要去揍他,但被这么拦着,挣脱了好一会也没挣开,喘着粗气。
    “我忍他那么久,就为了让姑姑在地下安心。”
    江县人讲究守孝三年,这三年过春节的时候家里的对联都不能贴红色的,丧事的席面是不能弄的太好的,这对亡者不敬,但三年的席面是可以最好的,这时候大家是可以高高兴兴的,因为是代表着把孝期守过,下面的人也安心了。
    他说完,屋里的人都沉默了下来,唯独老大还想还手。
    老二跟老二媳妇在一旁不管,这是老三跟老大的事,他们只看热闹。
    宋老板从小家里孩子多,吃不饱穿不暖,那会子没办法,亲爹妈没本事,生的多养不起,被送到姑姑家第一天,姑姑给他做了一顿好吃的,还做了一身新衣服,待他如亲生,处处照顾,他心里难受,看着房间里还挂着的姑姑的照片,他突然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没人知道他有多想姑姑,都是怪他自己没本事,
    宋嫂子看他这么哭,心里也难受,谁家男人谁心疼,她转过身抹抹眼泪,然后就撑了起来。
    “爸,您先带着他们出去,外面得有人支应着。”
    宋老三虽然改了姓,但称呼没改,还是叫亲爸妈叫爸妈的。
    宋嫂子也都是随着叫的。
    老大老二两家也都被赶了出去。
    宋嫂子在旁边陪着他,等他哭够了递过去一个湿毛巾。
    “擦擦脸。”
    宋老板哭的眼睛都有些肿,擦了脸从地上起来。
    “没事了。”
    宋嫂子嗯了一声,“出去吧。”
    外面有管事的,一切事情还是井井有条,这会在行跪拜礼的是女人了,是妯娌加自己的娘家嫂子。
    徐小溪这会看了看时间,要求是十二点准时开饭的,到时候桌子上的凉菜最起码是要上齐的。
    凉菜还是最基本的,凉拌牛肉,凉拌猪耳朵,凉拌豆角,凉调鸡爪。
    十一点五十,开始拆棚子,然后帮忙的支桌子,是传统的大圆桌,可以折叠的,上面洒上水,然后贴一层塑料的布,能粘的结实,紧接着就是端盘子的四个人,每个人管五个桌子上菜。
    俩大娘把准备好的盘子也全部摆在一个长桌子上,然后开始往每个盘子里盛菜。
    徐小溪已经开始炒热菜了,都是一些家常炒菜,有孜然羊肉配卷饼,羊肉又嫩又焦,裹在卷饼里吃着就是香,辣炒肥肠,用比较辣的青红椒炒的,肥肠也是洗的特别干净,煸炒出来劲道又好吃。
    白灼虾摆盘一圈,中间的小碗里还有特意调好的酱汁,剥好的虾仁蘸一蘸,买的都是活虾,剥出来的肉质紧实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