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夫郎是个娇气包 > 第32章
    冬日天亮的迟,灰蒙蒙夹霜的冷风之中,亮着一盏盏油烛光。
    一大早村里便忙活着把粮食装车送到村主道上,待着天微有些亮光的时候,村道上已经停了七八个粮车。
    此次村里上缴的粮食足有一两百石,待着需要上纳的粮食都装齐时,村里的汉子都起了汗。
    往年上十个粮产四五人送城,今年人手直接翻了两倍有多。
    村户都晓得外头的风声,粮食若是遗失,担责的不止是里正,农户也要跟着遭殃。
    纪扬宗一声召集,壮力也都自觉都来护送粮食。
    干道上送粮的,来帮忙的,团了一大堆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凄寒的冬晨里还格外的热闹。
    “差不多了,上路吧!”
    纪扬宗查点粮食车辆无误后,吆喝了一声,从车队尾绕上前上了为首的板车,由他开路。
    村里的汉子依次也在纪扬宗的号令下上了车,队伍便开始慢慢往前挪动,霍戍翻身上了马。
    他走在队伍最尾端殿后。
    村民里的老弱妇孺冒着冬寒,都在村道上目送着粮车远去。
    一年里夙兴夜寐的近半粮食也都在这儿了,不敢出一点岔子。
    桃榆紧赶慢赶的逆风跑来时,还是晚了一步,车队都已经走远了,独只瞧见硬挺的背影护送这粮队前去。
    大黑驹甩动尾巴在晨雾里划过一条弧度,外头的匪乱虽叫人心不安,但今年有霍戍相送,却也叫人没来由的多了几分安心。
    桃榆看着远去的背影,他搓了搓僵冷的手,轻叹了口气,立时也变成了白雾。
    他眼巴巴儿的看着消失在视野之中的车队,亏得他今儿天没亮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
    也是怪昨儿夜里睡得晚了,外头又是风声又是狗叫的,吵得他心里烦闷睡不着。
    粮车队伍出村以后,道上又恢复了嘈杂热闹。
    “今年粮食交的晚噢,瞧这天冷的,趁着今儿没下雨可得去拾些柴火回来,冬腊月里全然是断不得火。”
    妇人揣着手,说谈着些闲话。
    “诶,话说尤家那个咋样啦?”
    “谁晓得,终日见不着人。倒是那泼妇还不信邪的天天去寻大夫来瞧,一个个都摇着头走。”
    “咋不寻黄大夫去给他瞧瞧,兴许还有得治。”
    “他们家丧尽天良,还有脸去求黄大夫啊。”
    “再不济人家还是个举人老爷,日子照样好着咧。不说他们家也罢,大好的日子晦气。”
    桃榆听着村民在议论尤家,没怎么支着耳朵听,左右是尤凌霄残废了的事情,新的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来。
    再者他也不想晓得他们家的事儿。
    今儿实在冷得很,坳子里的白菜都糊上了一层薄霜,而下他倒是像被霜打的茄子一般。
    他焉儿吧唧的准备往回走,想着还是回家再睡会儿算了。
    “这朝赋税也缴了,今年的秋收算是彻底完工咯。眼瞅着临近年关,这当头不晓得能不能奔出几桩喜事儿来。”
    “指不准儿该有,咱村里村外的不少适龄的,总能有几桩。”
    “说起这个,前儿还在金龙寺的月老庙里撞见了元大姐。”
    “跟他干儿子求姻缘噢?”
    桃榆乍然听到这话,步子不由得慢了下来。
    他缩在斗篷的帽子里,低着都跟在闲谈的乡亲后头。
    “霍戍是不小了哈,戍边耽搁了这么些年,是早该成家了。也不怪元慧茹上心去庙里。”
    “不过这霍戍话少,瞧着凶横,但办事儿却还挺靠谱。前些日子我娘家姐姐宰牲口请乔屠子,他带着霍戍一并去了,牲口还是他宰的,麻利不输乔屠子。”
    “你姐姐家里姑娘哥儿的有四个,四哥儿不是正当年纪么,不妨说说看。这霍戍虽然看着没什么家业,可有了手艺,日子不会差。”
    “我娘家姐姐也同我打听了几句,摸不准意思。”
    “那是女方羞咧,都打听了准儿就是有那意思,总不能叫女方去说是不是。”
    “也是这两日屋里忙,我空了上赵家去瞧瞧。”
    “哥儿,你上哪儿去?”
    桃榆听到他娘的声音,恍然回过神来,瞧见自己都走过自家路好远了。
    “你要跟她们回家不成?”
    桃榆脸微微一红,连忙折返跑了回去,一路上吊着个脑袋,一言不发。
    黄蔓菁见着心不在焉的哥儿,径直就回了屋里,唤了两声也跟没听见似的。
    她抱着柴火望着进屋去的人:“这孩子,冻傻了不成。”
    ——
    车队驶向官道上,一路安静的能听见车轱辘和牲口的鼻息声。
    自从闹了匪乱,道上的人就少了,这倒是不稀奇。
    所有的汉子都打着十二分的精神,注意着路上的风吹草动,神经绷得紧紧的。
    然则一路上却是很安生,并没有遇见什么不妥。
    纪扬宗和霍戍心里都跟明静似的,晓得这段路上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乱,无非也是因为尤凌霄的事情吓唬住了大伙儿。
    二十多里的路,赶着车更快,没两个时辰就远可见着城门了。
    村里的汉子见此不由得都松了口气。
    一路风平浪静,纪扬宗却没多松快,他心里惦记着事儿,几次瞧了瞧在车尾的霍戍,同村的汉子还以为他忧心着粮食的安全,一直保持着警惕盯着前后动静。
    待着到了州府衙门,纪扬宗才打起了精神来。
    州府衙门口团着不少人,瞧着衣着打扮像是农户,或蹲或立着,把衙门围得怪是有些紧。
    纪扬宗诧异的瞧了几眼,先去门房处汇报。
    “都说了大人不再!你们问再多回都没用,要有事儿改日再来!”
    纪扬宗还没开口便被门吏吼了几句,一行的同村汉子脸色一变,欲要过去帮里正撑腰,纪扬宗连忙压了压手,示意他们没事儿。
    他依旧恭敬道:“我们是明浔村的人,今儿过来送赋税产粮。”
    门吏闻言这才从门房里站了起来,往外头望了一眼,再看纪扬宗时已变得和气多了:“原来是明浔村里正啊,我还当又是那些个村户来闹着要见知府大人。”
    纪扬宗道:“咋的,是有大案子还是如何?瞧着外头不少人。”
    门吏摆了摆头:“是樊村的人,这纳产税期限到底,知府的意思是让樊村的把丢的粮食先补上,这些农户便来守着闹。”
    纪扬宗未置可否,官府不想担责,农户本就缴纳赋税粮就去了近半的粮食,若再补缴,那可真是要掏空家底了,自是会来闹。
    “里正等等啊,我进去通传一声,很快就来。”
    “欸,好好。”
    不多时户房的吏员带着明浔村的赋册出来一一核对。
    检验了粮食无误后,这才准许把粮食搬送进粮仓里,接着又要核对赋税银钱。
    两厢没有错误,再行签字画押。
    折腾完从州府衙门里出来,算不得早也算不得迟,正是平素赶集热闹的时间。
    纪扬宗交接了秋收这桩大事儿,今年也便忙明白了。
    在州府衙门口同村里的汉子说道了声后,这才散了队伍。
    “霍戍,你等等。”
    一个眨眼的功夫,就见着已经牵着马去了老远的霍戍,纪扬宗连忙追了上去。
    “还有事?”
    “你这是要回去了还是作何?”
    霍戍道:“去铺子里看一眼,过些时候便回去。”
    纪扬宗闻言犹豫了一下:“那什么,我一会儿也回去,你在肉铺里等等,我这头忙完过去找你。”
    霍戍眉心微动,欲要问纪扬宗还有什么事,不过还是没张口,转而应了一声:“行。”
    纪扬宗见他答应了,这才折身前去自忙自己的。
    霍戍牵着马绕过街到了乔家肉铺,这当儿肉铺里已经过了最忙的时候,倒是清净。
    他先将马栓在了外头,预备进去打点水给马喝。
    方才阔步进铺子,就见着方禾正笑眯眯的坐在凳子上张着嘴,旁侧有个正当妙龄的小姑娘正掰了块儿米糕要往方禾嘴里送。
    姑娘先行瞧见了冷肃一张脸走进来的霍戍,吓了一跳,手上的米糕也落在了桌上。
    方禾察觉不对,偏头便对上了霍戍的眼睛,许是没有料到霍戍回来,他慌乱间哗的站起了身,撞的案台上的铁钩子叮叮当当作响。
    潜意识里把姑娘往自己身后带了些:“霍、霍哥,你怎么来了!”
    霍戍面不改色的继续走了进去:“我去给马打点水。”
    “打水啊……打水……”
    方禾紧盯着去了后头的人,慌乱间有些不知所已。
    “你不是说今儿铺子里没有人么!吓死我了!”
    小姑娘瞧不见了霍戍身影,狠狠拧了方禾的胳膊一把:“要是他告诉爹可就惨了!”
    “霍哥不识得你,不会告诉师傅的。”
    乔巧心里头还是没上没下的,虽听他爹说过收的这个徒弟,却也还是头一次见着。
    平素里为了避嫌,她都没有跑来过这边。
    方禾深吸了口气,道:“别怕,你先回家,等铺子关了我再来找你。”
    乔巧也怕霍戍再瞧见她,便应了一声,匆匆把食盒拿起:“那我先走了。”
    “去吧。”
    方禾把人送出去,折身回来便见着霍戍提着水出来了。
    他殷勤的跑了上去:“霍哥,我来帮你吧。”
    “不必。”
    方禾是个话多又挺会拍马屁的人,便是头一回来铺子里的客他都能聊成熟客,俨然便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但他话虽多,却并不如何同霍戍唠嗑,一则是霍戍本就一副生人勿扰的样子,再来乔屠子明显要更看得上霍戍一些,他始终觉得两人是竞争关系,为此总是保持着警惕。
    霍戍本就是顺着纪家来做的这营生,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他做事历来认真,既开始一件事,不论有心无心,缘由是什么,他都会好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