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明初第一太子妃 > 第24章
    六月底, 皇帝和太子突然驾临国子学。
    祭酒梁贞领着所有老师与学生在门口?迎接。
    也不知是天气太热,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满脑袋的汗, 擦都擦不?完。
    朱元璋闲庭信步般逛过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五堂,最后停在高级班率性堂。
    梁贞那?豆大的汗珠,犹如暴雨倾盆。
    朱元璋瞥他一眼?,直白问道,“爱卿,你怎么看国子学现有?的制度?”
    梁贞哆哆嗦嗦,“臣, 臣......”
    他并?无太多面圣的机会,数月以来,明明在心中演练过无数次辩解的说辞,可事到临头竟然害怕地完全说不?出来话......
    朱元璋更嫌弃了, 他冷声道,“祭酒之职, 以爱卿之能还是?勉强了些。”
    梁贞“噗通”跪地, 完了, 什么都完了。
    他曾还侥幸地以为,皇帝是?赞成他的做法, 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不?想伤未来太子妃的脸面。
    原来, 并?非如此......
    梁贞害怕地整个人直抖。
    朱元璋没兴趣给个无用之人花时间, 他扫眼?在人群里探头探脑的十几个少?年,从中揪出来个典型, “常茂?”
    常茂怔楞片刻,随即又蹦又跳地出来, “参见皇上。”
    朱元璋打量眼?他,“长得?像你爹。”
    常茂抓抓脑门,那?憨头憨脑的笑,更像常遇春了。
    朱元璋语气和缓,“听说你想早点毕业上战场?”
    常茂猛点头,双眼?亮晶晶的,“我想,我想!”
    朱元璋:“知道上战场要?做什么吗?”
    常茂半点不?带迟疑的,他做了个挥剑的动?作,“上阵杀敌!”
    朱元璋点点头,接着?问道,“你准备去做将?军么?”
    半大少?年,光听到“将?军”二字,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
    可他美滋滋傻笑片刻后,出人意料地道,“我得?先从小兵做起?。”
    朱元璋挑了挑眉,极有?耐心问道,“你爹常遇春是?郑国公,你可蒙父荫,直接领兵。”
    常茂摇了摇头,“那?不?行的。”
    朱元璋:“为何?”
    常茂:“家姐有?言实践方可出真知,尤其像我们武将?,往往一个决定关乎着?上万人的性命,最忌纸上谈兵。故而?,我要?先从小兵做起?,真实的了解军营,认识战场,再凭自己的本事升任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
    小小少?年,尚且稚嫩的面容,满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
    朱元璋仔细观察他半晌,突然迸发出三声大笑,继而?扬声问道,“还有?谁和常茂一样甘愿身先士卒?”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里争先恐后响起?“我”,“我”,“我”的自荐之声。
    热血沸腾的少?年们,又何惧于战场冲锋!
    朱元璋很欣慰,他扬手做了个安静的动?作,道,“诸位,朕欲以科考取士。”
    国子学内静默一瞬,随即响起?更热烈的欢呼声......
    今已洪武三年,朝廷终于设科取士,这绝对是?天下读书人最最期盼的事!
    “......朕欲设经史、律令、算学、策论、骑射五科,准予国子学率性堂学生、各地举人参与会试,会试者可选择只考一科,也可五科全考,单科前二十者,五科总评前两百者可参与殿试,殿试同?样以优劣评分?,五科总分?再加殿试评分?第一者定为状元。”
    国子学率性堂诸生喜悦溢于言表,会试五科乃是?他们平日所?学。
    “我要?夺骑射科第一名!”
    人群中突然爆出个狂傲自信的宣言。
    众人纷纷侧眸望去,只见个与皇帝面容极相似的少?年昂着?脑袋,满脸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
    朱元璋:“......”
    他对老二没啥信心......
    朝廷即将?设科取士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迅速扩散至各州县。
    各地读书人的反应与国子学诸生的反应大不?相同?,他们都是?纯粹的文弱书生,从来一心只读圣贤书,骑射什么的,太粗鄙了!
    但是?胳膊拧不?动?大腿,即使他们有?反对意见也没什么用。
    因着?国子学的提前建立,朱元璋并?不?像原历史那?般缺少?文官。
    洪武三年八月,各地乡试如期举行,以选拔举人参与来年会试。
    洪武四年二月,会试在京举行,各地举子纷纷聚拢而?来,福乐酒楼还因此大赚了笔。
    三天三夜的会试过后,成绩在万众期待中放榜。
    常乐继续自个的低调人设,没有?亲自去贡院门口?看榜,而?是?在家中等候。
    她其实是?个急性子,喝了碗茶便有?些不?耐烦了。
    好?在,家里人体贴,常茂第一时间命随从骑马把抄写的榜单送了份回来。
    常乐略感意外,总评第一名竟是?朱家老三朱棡?!
    那?位英俊的未来晋王,在史书中以多智残暴闻名,如此看来多智是?真的。
    第二名是?吴伯宗,他经史、律令、策论三科第一,奈何骑射实在拉胯......
    第三名是?郭翀,他也是?骑射科严重拖了后腿。
    常乐在脑海里调出两人资料,原历史里,吴伯宗和郭翀都是?有?名的才子。
    他两还有?段极有?名的“趣事”。
    吴伯宗自幼聪敏,乡试第一,得?中解元,会试第一,得?中会元,至于后来的殿试......
    本来郭翀是?殿试第一,可他面目略有?瑕疵,直白来讲就是?有?点丑......
    朱元璋觉得?他大明朝的第一位状元必须才貌双全,于是?任性地点了同?样表现甚佳,容貌英俊的吴伯宗为状元。
    至此,吴伯宗三元及第,得?帝亲赐冠带袍笏,被称为“明开科第一状元”。
    而?郭翀......抱歉,他只得?了个榜眼?。
    古代榜眼?也很难得?,可到底是?第二名,郭翀向来以第一人自诩,这样的第二名,于他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屈辱。
    常乐轻啧了声,朱元璋着?实是?很任性。
    看过前三名,常乐开始寻找自家弟弟的名字,常茂荣获算学、骑射科的第一名。
    他也只参加了这两科的会试,常茂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完全没把精力浪费在别的科目。
    算学、骑射两科的第二名都是?朱棡,而?嚷嚷着?要?夺骑射科第一名的朱樉,位居第三......
    得?知自个成绩的朱樉气炸了,他竟然输给了两个弟弟,朱棡和常茂的年龄都比他小。
    常茂也就算了,平时在国子学练习时,两人互有?输赢,朱棡算怎么回事?
    他什么时候骑射那?么好?了?
    还有?,他科举都能得?个总评第一,为什么通不?过率性堂的考试?
    骗子,大骗子!
    朱元璋特意把两个儿子叫到乾清宫,猛烈地称赞勇夺魁首的三儿子,至于啪啪打脸的二儿子......
    他随手检来根鸡毛掸子,就要?履行父亲的管教之责。
    朱樉又委屈又伤心,弟弟伤他心,老爹伤他身。
    朱棡也很无奈,他身为好?弟弟,总不?能先于哥哥毕业,那?叫哥哥的脸面何存?
    至于科举总评第一,他只不?过是?想试试自己的真实水平,谁能想到轻轻松松拿了个第一呢?
    哎,有?时候太聪明,也是?种?烦恼哇......
    洪武四年三月,会试总评前两百者、单科前二十者进宫参加殿试。
    古往今来,殿试向来只考策问,可朱元璋不?一样,他别出心裁,考得?是?农桑!
    谁能想到殿试考农桑?
    反正很符合朱元璋的出身。
    国子学诸生很开心很兴奋,他们每年必修农桑。
    各地举子瞬间变了脸色,农桑那?不?就是?种?地么,他们怎么可能会种?地!
    虽则在洪武二年时,朱元璋曾下诏令各地兴办郡学,课程照搬国子学,可真正落实的却仅有?极少?数的地方。
    再者,许多的读书人自持身份,压根瞧不?起?农桑之事。
    没什么意外的,朱棡在殿试过后,依然是?总评第一。
    而?真正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名吴伯宗,以及第三名郭翀,他们不?愧是?原史中的状元和榜眼?,竟对农桑之事也信手捏来。
    吴伯宗笑意浅浅与郭翀对视了眼?,他们自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
    自国子学设立农桑课以来,吴伯宗和郭翀便敏锐地察觉到朝廷的侧重方向,他们有?意识地加深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那?再学个种?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更何况人吃五谷杂粮,当官的也得?吃,没有?种?地的百姓,谁都得?饿肚子!
    除去他俩和国子学诸生,其他人的殿试成绩都很不?理想,排名比原来的退步许多。
    可朱元璋还挺高兴,约莫可能至少?没有?全军覆没,以及朱棡狠狠给他挣了个脸面吧。
    朱元璋乐呵呵亲赐朱棡独属于状元郎的冠袍带履后,又极是?可亲地关心榜眼?、探花,以及各科第一名。
    总共也没几个人,很快轮到了算学第一名的常茂。
    朱元璋笑眯眯赞道,“没想到茂儿不?仅武艺出众,连算学也极有?天赋。”
    常茂很谦虚,“微臣并?无算学天赋,全赖家姐所?授之法。”
    朱元璋看眼?自家太子,轻飘飘发出个疑问词,“哦?”
    常茂献宝似的,从自个左右两边的袖兜里掏出五六本装订成册的书。
    那?书有?点厚度,也不?知道他怎么藏得?,事先竟无人察觉。
    他举着?书,自豪道,“此乃家姐特意为微臣所?作的算学书。”
    朱元璋又看了眼?自家太子,崔公公得?了指示,取来所?谓的算学书,递给站在御案左侧的太子。
    朱标翻开后......
    一个字也没看懂!
    他淡定地合起?书页,问道,“常茂,你可愿意留在国子学教授算学?”
    常茂:“啊?!”
    朱标:“当然是?暂时的,教出一批学生即可。”
    常茂抓了抓后脑勺,小心道,“殿下,我.......想立刻去军营。”
    朱标:“......”
    这小子对当兵是?真爱啊!
    他也不?能为难自个小舅子不?是?。
    朱元璋瞧着?聪明,勇敢,还能坚持己见的常茂,是?愈发的喜欢。
    他突然想起?数年前,福乐酒楼开业那?天,常家乐儿言之凿凿道“女子无才或许是?德,但不?利于子嗣,也不?利于家族传承”。
    时至今日,常家嫡女将?成朱家长媳,朱家皇朝的第一位太子妃。
    朱元璋在脑海里历数各家千金,常乐除去身份外,品貌才华也是?最最匹配自家标儿的唯一人选。
    殿试后,群臣散去,朱元璋领着?儿子回乾清宫。
    他突然问道,“太子,礼部近来在准备太子妃的聘礼?”
    朱标奇怪地看眼?老爹,“回父皇,是?的。”
    朱元璋“嗯”了声,“让他们再多加一成吧。”
    朱标很意外,但立即道,“儿子替太子妃多谢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