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妖痣 > 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德妃的态度陡然咄咄逼人起来◎
    尽管谢锦安在心中盘算得精巧, 到底在第三日准备让顾菀瞧瞧那里衣全身的时候,还是被宫中传来的一道入宫口谕所阻拦。
    宫中来的老公公,小时子不敢擅专, 战战兢兢带了人来。
    见那老公公还一副得意昂扬的模样,小时子当即就低了头,减小自己的存在感:王爷被打搅,指不定将这老头子怎样一顿削呢, 还是珍惜当下的好。
    老公公于这些浑然不知,在房门打开的那一瞬间,就露出一个近乎于傲慢的笑意,低头行了一礼:“老奴是德妃娘娘身边的……”
    谢锦安轻倚着屋门,俊眉微展, 于灯烛下微微勾出一个冷笑, 口吻带着些许的漫不经心与轻嘲:“本王管你是谁,哪怕是皇上身边的罗公公与太后身边的李公公来了,都得先给本王行大礼。”
    “更何况,本王不知, 德妃娘娘竟然也有传口谕的权力了?”谢锦安轻飘飘的一句话落下,让那老公公胸口的起伏都变得剧烈起来。
    老公公死死咬牙,才止住胸口中的不忿。
    难怪这些年,皇后总是在一两句话间被肃王气得仰倒, 这般轻狂意气的纨绔模样,任谁碰上不生气?
    还亏得娘娘与武王殿下高看了肃王一回, 认为肃王大有进益, 与往日不同。
    “德妃娘娘原先自然是没有的。可如今武王殿下负责监国, 这宫中的重担, 也就落在了德妃娘娘身上了。”老公公嗓音沙哑粗粝, 像是捡漏了新鲜肉食的海鸟,因得意狂鸣不止,叫声粗大而惹人生厌。
    听得谢锦安不由轻拧眉头,将掌心提前放好的一枚圆润石子悄无声息地掷出,精准地打在老公公的膝盖上,帮着他手动行了一个大礼。
    “公公当真是客气懂礼,说话说得好好的,就突然行个大礼,真是让本王承受不住。”谢锦安呼出一点轻快儿的笑意,看着老公公在地上扑腾着起身,半点儿没有要小时子上去相帮的意思,只淡然问道:“不知道德妃娘娘担了重任,有什么话要到肃王府来传?”
    那老公公被摔懵了,挣扎了半晌起身,面上已然是挂不住。
    想起自家主子那完美的计划,老公公的眼睛望了望灯烛满室的内屋,露出个有些阴恻恻的得逞笑容:“肃王殿下与其问老奴,不如去问一问肃王妃,在处理宫务是竟然出了疏漏。”
    “若非德妃娘娘处理及时,将来闹出了大笑话,还不定怎么样呢!”
    “德妃娘娘此番也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意思,让肃王妃速速进宫,处理了这件事情,顺便受一受长辈们的指教,吸取了教训,肃王妃娘娘就不会再如今日这般了。”
    谢锦安略一挑眉,丢下一句“原来如此”,便转身进了内室。
    看着已经梳妆打扮完全的顾菀,他眨了眨眼睛,流露出几分潋滟的眸光,语气中是伤心幽怨:“难怪阿菀今日借口推脱到现在,原来是早就料到了这一遭,省去尴尬罢了。”
    “我就不信你没有料到。”被折腾了两晚的顾菀此刻丝毫不吃谢锦安这套,娇嗔地谢锦安两眼,而后颇为习惯性地扬开双臂,露出一截杨柳细腰,眼儿亮亮地望向谢锦安。
    谢锦安登时敛起面上神色,伸手郑重又仔细地给顾菀系好腰间的锦带。
    “这条腰带上面是方胜纹。”谢锦安俊面含笑,修长的手指捋过锦带垂下的月白色流苏,在末端勾起一截,嗓音清清:“我取中它名字中的一个‘胜’字,盼着能给阿菀带来一些好兆头。”
    说完这话,他为顾菀打开屋门,有点像话本中目送丈夫出门的贤惠妻子,眼神期盼又骄傲,低声道:“我在家等着阿菀的好消息。”
    顾菀眉眼弯弯,忍不住在谢锦安耳垂上印了一点儿胭脂:“好,锦安等我。”
    这是她这两个晚上偶然发觉的,要是不小心舔舐过这一处圆润冰凉的耳垂,就会引出一串低沉而又压抑的轻.喘。
    顾菀莫名其妙地很爱听,但往往后果是第二日起身时腰更酸些,谢锦安仔细按摩的时间也更长些。
    此刻倒是个不用担心后果的好时机。
    果然谢锦安眼神微暗,却又有些无可奈何,只能轻轻拉住顾菀的袖子,笑叹了一句:“阿菀别闹。”
    顾菀正欲接话,外头就传来重重的咳嗽声。
    那老公公在寒风中有些哆嗦,瞧着谢锦安与顾菀你侬我侬的恩爱模样,伴着从屋中缓缓散出的暖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大声道:“还请肃王妃莫要拖延,速速随老奴进宫!”
    瞧见顾菀的目光落在那老公公身上,谢锦安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德妃娘娘宫里的……公公。”因不知道老公公的姓氏,他微微停顿了一下,就算含糊了过去,又三言两语给顾菀说明了老公公的来意。
    话音刚落,他掌中又划出一颗石子,朝着老公公的另一个膝盖扔去。
    随着“噗通”一声响起,谢锦安格外愉悦地顾菀道:“阿菀你瞧,我就说这位公公是我见过最为懂礼的,方才也给我行了大礼呢。”
    浑忘了方才轻然打断对方所用的话语。
    老公公再一次与冰凉凉的砖石相接触,只觉得丢人万分,浑身气得颤抖。
    再听谢锦安这话,心中直觉这两回莫名其妙地摔倒,都是因着肃王的缘故,偏不晓得肃王是如何做到的,只能在心中咒骂。
    爬起身、抬起脸时,面上的抽搐已经是掩饰不住的了。
    偏顾菀露出个明艳万分笑容:“原来公公是德妃娘娘身边的,难怪这样知晓礼数——德妃娘娘宫中的规矩,本王妃在入宫前就有耳闻一二呢。”
    “只是这天寒地冻地行跪拜大礼,当真是辛苦公公了。”
    宫中有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眼前容貌倾人的肃王妃。
    老公公面色一顿,又硬生生扬起一点儿笑意:“肃王妃说笑了。”
    “时间紧迫,太后娘娘与德妃娘娘还在等着呢。”
    顾菀仰起一点细眉,浅笑着道了一声好。
    一副很是乖巧的模样,请老公公在前面带路。
    琥珀也是敛起容色,垂下眉眼,提起一盏灯笼跟在后头。
    老公公神色又重新得意起来,摇头晃脑地在前头带路,将顾菀带到宫中派下来的马车前。
    瞥了眼明显比肃王府马车要小上一圈的马车,琥珀皱起眉头,预备着开口用肃王府自己的马车。
    顾菀却是含笑摇了摇首,只对老公公道:“时间紧急,还请公公快一点,争取在宫门下钥的时辰前处理好出宫。”
    “肃王妃娘娘不必着急。”老公公坐在马车前头笑得尖尖细细:“您这个时辰就坐上了马车,下钥前进宫是绰绰有余的了。”
    “至于出宫……您出的那疏漏,说小也小,说大也大,恐怕处理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过您放心,德妃娘娘惦记着您是小辈,必然不会像皇后娘娘那样过于严苛的。”
    顾菀听完后,很配合地“噢”了一声,露出一副惶恐不安的神色。
    然后在两瞬后,放下了车帘,隔绝老公公的目光。
    琥珀在顾菀的示意下,悄声将马车上放着的,那一点可有可无的炭火熄灭。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在宫门口停下。
    李嬷嬷奉了太后的意思,带着一顶暖和的小轿候在宫门口。见顾菀下来,就带着笑迎了上去:“肃王妃到了,快进轿子罢。”
    她老练毒辣的眼睛扫过顾菀有些蓬松的鬓发与发红的耳尖,并未多话,只在扶顾菀的时候,凑在耳边低声道了一句:“王妃放心,德妃娘娘语焉不详闹着,太后娘娘也很烦心的。”
    这就是暗示着顾菀,太后对德妃口中并不知道是什么的“要紧事”也很是无语,想着一了百了才同意让顾菀进宫来核对。
    不过太后指的是将顾菀请进宫来,德妃默认的是将顾菀传进宫来。
    “多谢嬷嬷好意。”顾菀亲自谢了李嬷嬷,随后就坐上了暖轿,顺顺利利到了寿康宫。
    还撞见了御前的小罗公公。
    小罗子明显是被派来给太后送皇上表孝心的好东西的,冷不防看见了顾菀,还颇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疑惑宫门都要下钥了,肃王妃却是进宫来了。
    见到小罗子,顾菀眉梢露出一分喜色,容色温和地打了招呼。
    ——她这个时辰入宫,明显是被传召进来的。小罗公公知道了,就等于几刻钟之后,皇上也会知道。
    这一环就不用她费心思了。
    这样含着笑意,顾菀先吩咐了琥珀去办事,而后入了寿康宫主殿,向着坐在上首的太后与右侧的德妃行礼问安。
    礼未曾行完,就被太后叫起,在身边赐了座。
    “惊扰莞娘了,这样冷的天叫你现在这时候来。”太后神色中有几分不好意思。
    顾菀摇了摇头,抱紧手中套了七彩棉兜的手炉,笑得乖甜:“没事,孙媳也正准备梳妆试衣呢,这下正好能让皇祖母帮着看看这一身好不好看。”
    太后上下细瞧了瞧,目光于顾菀的鬓角和耳尖多停留了片刻:“好看,莞娘穿什么都是好看的。”
    “只路上怎么不仔细些,可见是下人们做事情不当心了。”
    顾菀抿唇轻笑,一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话的模样。
    眼睛轻眨间,有些不经意地划过德妃身后的老公公。
    太后当下就有些了然,对着德妃的神色不由淡了淡:“如今肃王妃已经来了,德妃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直说吧。”
    “是,太后娘娘。”德妃露出一个运筹帷幄的笑,放下茶盏,扬起下巴问顾菀:“肃王妃,本宫先前记得,因你掌管宫务得力,皇上在元旦宴席前,还将御花园也分给了你,可是?”
    见顾菀默然一笑,德妃就将其算作默认的意思,拍了拍手,让那老公公去外头领了两个人进来。
    一个身着深蓝色绣草叶纹的太监服,一个身着蔚蓝色无花纹的太监服。
    再看看年纪模样,是总管与学徒的差别。
    甫一进殿,两人就齐齐下跪叩首行礼,顺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御花园花草房的总管和底下新进来学手艺的小太监。
    等到太后让两人起身之后,德妃就道:“太后娘娘,臣妾日前想在自己宫中养花,所以今日就去了花草房挑选。不想,竟是看见一个小太监鬼鬼祟祟,看见臣妾带着一大群人进来,竟是慌慌张张地抱着一大堆东西,想从花草房的后门离开。”
    “臣妾火眼金睛,当下就看出了不对劲,命人拦下了那小太监,用四妃之权进行了简短的审问。”
    “岂料那小太监和受了旁人指使一样,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肯吐露的。”德妃的目光含了一层得意的光亮,轻飘飘落顾菀身上:“所以臣妾就换了个法子,从花草房开始查起,果然查出了些许的不对劲。”
    她朝着底下的两人点了点头:“将事情同太后娘娘与肃王妃说一遍罢。”
    花草房总管率先回道:“回太后娘娘,回肃王妃,德妃娘娘抓住的那小太监叫小篮子,是刚进花草房学手艺的小太监,专学青苔那一块儿的。”
    “其实不用德妃娘娘来查,奴才就感觉到了一点儿不对劲——最近学徒中有青苔的盆景总是消耗得许多,往往两三日就会从奴才手底下过一道批准进项的折子。奴才原先以为是学徒们勤奋好学,但又有些不得方向才会如此,未曾深思下去。”
    “幸而德妃娘娘聪慧,查出学青苔盆景的学徒中,那小篮子的消耗盆栽数量就占了一大半,总是用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说培养的青苔失败,再从他师父那里取了申请的调令来,蒙骗奴才给他批准进项,继续拿走许多的青苔盆栽。”
    “哀家记得,给学徒练习的那种盆栽都是不值钱的。”听到这里,太后不觉奇怪开口道:“若是这小太监将那些盆栽偷偷藏起来,再贱卖出去,也捞不着什么大利润。”
    “太后娘娘心地仁善,哪里能想到那等小人心中的想法。”德妃站起身来,笑盈盈地奉承了太后一句,而后使了个眼色,让自己身边的贴身宫女捧着一盘子被布盖住的东西上前,随后亲手将薄布掀开:“太后娘娘您看,这小太监想着藏起来的,可不是那些随处可见的盆栽,而是里头布满了青苔的石头。”
    花草房总管身后的小太监随着德妃的话出声:“回各位主子们,奴才是住在小篮子隔壁的,这些青苔石头,有一小半是德妃娘娘从小篮子怀中的布包中搜出来的,还有一大半是奴才奉命从小篮子的床底下拿出来的。”
    “小篮子平日里随性惯了,说话做事都是不拘小节的模样,偏这些青苔石头,都是干干净净、用布包好放在篮子里头的。”
    “而且奴才与小篮子也算交好,他是孤身一人进宫的,身上没有病痛,也不存在要靠倒卖这些盆栽和青苔石头赚快钱的地方。因着德妃娘娘的询问,奴才就想起小篮子近些日子常常很晚才回来,手头上莫名宽裕了一些,像是被人给了银子,再帮别人做事的模样。”
    小太监将这些疑点缓缓道出后,又叩了一首退到一旁。
    趁着太后眉头微微皱起,德妃赶紧抓住机会,对太后巧笑道:“这些都是叫人奇怪的事情呢。”
    “臣妾瞧着那一堆绿莹莹的青苔石头,不免想起从前那位淑仪妹妹,好容易怀了皇嗣,结果在逛御花园的途中,踩到青苔,一失足摔倒了,哪怕底下有宫女垫着,也没能将皇嗣给还回来……而且不止当今皇上的后宫之中,放眼望一望前面几朝的后妃传记,还有宗亲们的宅邸私事,有好多都是这等凑巧地因青苔出事,要么小产要么毁容,还有摔傻了的。”
    “所以臣妾心里头害怕极了,顺着这条路重新查了下去。”
    德妃说到这里,嗓音格外地婉转动听:“哪里知道,臣妾居然查到,前段日子洛昭仪也曾碰见过那小篮子,还看见了小篮子揣起青苔石头。洛昭仪起了几分好奇之心,准备叫人去仔细查查时,竟然是被肃王妃给阻拦了下来,说这说不定是花草房的新主意,将洛昭仪给糊弄了过去。”
    “肃王妃,你今日在此,本宫就想亲口问一问你了。”德妃走到顾菀的面前,有些居高临下地望着顾菀:“你身为新掌管御花园之事的人,碰见可疑之人,居然不主动去查清,反而帮着遮掩,当真是令本宫奇怪。”
    “肃王妃这是因为手握大半的宫权,所以得意起来、对这些微末小事态度敷衍了;还是……你就是在背后吩咐小篮子偷偷收集青苔石头,想要图谋不轨的人?”
    “本宫也让人查明白了,这几日肃王妃总是托人往花草房跑呢?”
    德妃的态度陡然咄咄逼人起来:“皇上与太后如此信任于你,没成想你竟是心怀歹毒的小人!”
    “你怎么对得起太后娘娘前段日子交给你的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