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妖痣 >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谢锦安眸中的光亮愈加明明◎
    许是因为说开了话的缘故, 顾菀这一夜睡得香甜。
    但到晨光初起时,却是有些心头惴惴,辗转几番后还是小心睁眼, 预备先吩咐琥珀去建章宫和寿康宫探听消息。
    睁眼才发觉自己被谢锦安揽在怀中,正被一双好看的桃花眸子注视着。
    “阿菀可以再睡一会儿。”瞧见顾菀醒了,谢锦安神色奕奕地为顾菀拨开遮在眼前碎发,低声说道:“皇祖母尚且还在睡着, 但李嬷嬷已然知晓,莫约等皇祖母醒来后,就会缓缓告知。”
    “皇上则是在一刻钟前醒的,怒气未消,正在御书房写圣旨呢。”
    顾菀轻轻一愣, 随即反应过来, 这话不止是在告诉她皇上与太后的动向,还是在悄悄地向她说明:他在皇上与太后处都有人手,能够更近地探听消息。
    “阿菀在后宫各处自当有人手。”谢锦安补充道:“要是阿菀需要,我吩咐他们去和琥珀交接便好。”
    “他们有些是母妃留下的, 资历深厚,隐藏颇深,有的则是我这些年借助皇祖母,悄悄培养起来的。”
    “我外头也有一些人手, 阿菀可要?”
    “皇宫中的我就不客气收下了,外头的便算了, 想来还是在锦安手中有用得多。”顾菀一边说, 一边懒懒伸了个腰, 奇怪道:“皇上对元旦宴席一事看重, 也是重视新年皇家颜面, 希望将去年别过的意思。”
    “昨夜的事情虽然被众臣及家眷看在眼里,但到底不知晓发生了何事,就被侍卫们遣送出宫。皇上此时写圣旨,要惩罚太子,岂不是等同于将昨夜之事公之于众?”
    这样一来,对皇家的议论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上这般重视皇家颜面,怎地会做出写圣旨之事?
    “就如同阿菀说的一样,这圣旨一发便是有损皇室颜面。所以这圣旨只为平息皇上难以发泄的怒气,等写完了,也就冷静下来了,只平白浪费两张上好的黄纸罢了。”
    说罢,谢锦安轻笑一声:“阿菀忘了?昨夜皇祖母早早安歇,皇上昏迷,皇后急急带着太子回去,又要兼顾永福公主之事,哪儿有时间吩咐底下的人,将这满皇宫中的嘴巴就紧紧闭好呢?”
    “皇上会不会迁怒于你……”顾菀想得多了些,眉头有些担忧地蹙起。
    “不会的,昨夜我演了一场孝顺恭敬的好戏,兼之对他近日来对母妃格外愧疚想念,定不会冲我发火。”谢锦安眸光一转,流露一分笑意:“更何况,昨晚不是大皇兄留下来善后么?”
    偏武王以为万事俱全,自己白得了一个掌权控场的好机会,压根没想到派人去拦住那些口舌。
    皇上这几分怒气,恐怕要冲着武王去了。
    “武王在最后,好像有点察觉了,有点儿恼火的模样。”顾菀想起昨夜武王盯在自己背影的目光,嘀咕着提醒了谢锦安一句。
    谢锦安展眉轻笑:“等今日起,他恐怕要和德妃母家联手,迫不及待地要拉李丞相落马了。”
    如今皇上对太子与李皇后,是无可挽回的厌烦与恼火,武王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李丞相在位多年,会这么轻易么?”顾菀眨了眨眼睛。
    谢锦安故意不答,只问道:“阿菀觉得呢?”
    顾菀支起半边身子,歪首细想了片刻,答道:“我觉得……一切都要看皇上的圣心。”
    “原先还未可知,但有了昨夜太子之事,还有康阳姐姐的事情,想来皇上如今对李家看法,便是猜忌占了上风。”
    闻得顾菀所言,谢锦安眸中的光亮愈加明明,是一种心思相合后灵神一致的震颤:“阿菀说的,与我想的,分毫不差。”
    “我昨晚和叶世子约好了,将康阳之事汇报给皇上,算作给李家身上添一捆稻草。”
    “现在外头流言纷纷……皇祖母那边,今日就要麻烦阿菀了。”
    谢锦安说得含蓄隐晦,顾菀却一眼听出他话中之语:流言无孔不入,太后醒来便会知道昨夜的荒唐之事。他们身为太后身边最为孝顺的小辈,不仅要宽慰太后不生怒气,还要引着太后出手解决这些流言。
    比如,给顾莲与太子赐婚,彻底断了李氏想用姻缘绑住靖北王府的念头。
    “你放心,我都知道的。”顾菀轻叹一声起身,神色有些担忧:“我还想先去见一见康阳姐姐,问问她昨夜究竟是什么个情况。”
    言罢,她顿了顿,对谢锦安道:“锦安……老亲王府那边,就交给我罢。”
    “好。”谢锦安轻声应下,嗓音中含了些轻快的笑意。
    他就说呢,那被拿来当顶罪石的顾三小姐,怎地突然变聪明了起来,原来是有阿菀在后头的缘故。
    还是阿菀这样做得对,与其事事经手,倒不如看狗咬狗的来得清白痛快。
    他伸出手,轻轻按住顾菀的肩头,止住顾菀的动作,自己一个利落地起身先下了床榻。
    “还有些时间。”谢锦安俊面露出几分浅笑:“我已经许久未曾服侍阿菀起身了,让我练一练,别生疏了。”
    *
    简单用了几口早膳之后,谢锦安与顾菀两人彼此深深望了一眼,露出个心领神会的甜笑,便在关雎殿前分别离开。
    一个往建章宫匆匆赶去,一个则向着流芳园走去。
    等到了流芳园,顾菀发觉康阳郡主已然在门口等待。
    “姐姐晨好。”顾菀见康阳郡主面色一片平和,微微放下心来,探首瞧了瞧,并未看见靖北王妃的身影。
    康阳郡主莞尔一笑,迎了顾菀进屋,沏了一盏甜茶:“妹妹别看了,昨儿我与哥哥一块儿,找了借口,将母亲支开去皇宫外的靖北王府歇息了。”
    “还请妹妹帮一个忙,要是母亲进了宫,对我生了气,还请妹妹帮我说两句话。”
    顾菀听罢,眼中眸光微动,瞬间就明了了些什么:“姐姐……那春风散,是你自己……”
    “是。”康阳郡主为顾菀沏完茶,端庄款款地落座,含笑颔首,一副格外淡定的模样,似乎浑然不知自己做了怎样的惊人举动。
    瞅见顾菀面上覆上焦急、欲言又止的模样,康阳郡主露出个微笑,随后那笑容又渐渐地变淡下去。
    “我知道太子对我的心思,和对父亲哥哥手上兵权的垂涎。”康阳郡主不急不慢地说来:“自你和母亲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千万不要多用晚宴上酒水时,我就知道,太子或许会使出那些下作的手段,意图强占。在昨夜回到流芳园之后,我听闻暖阁处闹出来的动静,既庆幸有莞娘帮着我,也因国家的储君,竟是这样下流的货色而心惊失望。”
    她抬起眼睛,端然的眉眼间含了几分苦笑:“莞娘,我知道,你让我提前离席,哥哥安排了人手保护我,定然是不希望卷进这件太子离席荒.淫这件事情之中的。”
    “但是莞娘呀,我从小就被送来这皇宫长大,见皇上见多了,也是知晓几分皇上的脾气的。”康阳摇了摇首,轻叹道:“若只是宫宴淫.乱这样的罪名,未曾触及到皇上的底线,皇上为着皇室颜面与朝政安稳,大抵会将这件事情压下处置。”
    “之后李丞相再寻机转圜,太子做出一副已然改过自新的模样,那这储位基本不会变更。”
    “惟有我中了春风散,联系起前段日子太子与皇后对我的大献殷勤,皇上才会对太子与李氏的野心心生忌惮,从而决意斩草除根。”康阳郡主的面上出现一份少见的坚毅刚强之色。
    说完这话,她牵起顾菀的手,几乎推心置腹地、带着试探地小声问道:“莞娘,你这些日子定然也看在眼里,太子昏庸好色,简直是老亲王的翻版,若他坐上皇位,将来天下还不知如何。”
    “而武王生性好战,性格粗武,在边疆时更是三番五次向我父亲与哥哥借兵,意图大展身手,更是……”
    康阳郡主长长太息一声,将未尽的话语纳入口中不言,静静地看向顾菀。
    顾菀端起茶盏,轻轻一笑,面上神色分毫不显:“姐姐思虑得颇有道理。”
    “这几日与哥哥会面,总听他赞肃王在武艺方面长进颇大,想来是莞娘辅佐好的缘故。”康阳郡主亦是一笑,将话题别开:“我想着这冬日习武,就怕被无知无觉冻伤,想和莞娘学一学织那种露出手指的指套,不知道莞娘愿不愿意?”
    二人刚说了没两句,外头就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康阳郡主含着求助的目光刚投向顾菀,靖北王妃就一脚踏进了内室,勉强维持住镇定的面容上,是几乎压抑不住的慌乱:“宝儿!”
    她一双眼紧紧地盯着康阳郡主,上下仔细看了几番,确认人是完好无缺的,才悄然松一口气,然面上有数不清的不赞同与怒火溢出:“有母亲与莞娘在,何至于拿自己的身子冒险!”
    “母亲,您明明知道,女儿所为是为着将来一绝后患!”康阳郡主梗了梗脖子,头一回未曾服软:“且女儿在自己的屋子里,又和兄长提前说过,哪儿有冒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