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妖痣 > 第54章 第六十四章
    ◎顾菀梦见唇齿间缠.绵的旖旎场景◎
    提及袁氏, 顾菀眼睫一颤,终是没忍住,在老夫人的肩上落下泪来。
    夏日裙衫薄, 泪珠中含着的这点热意,轻而易举便能让老夫人感知。
    顾菀轻轻靠在老夫人肩上,低声道:“祖母,我不怪您的。”
    她记得, 在她幼时,老夫人对不受镇国公重视的庶女们是颇为关照的。而她生母被磋磨的那段时日,是老夫人病得最重的时候。也正因此,蓝氏才能那样肆无忌惮。
    “我很感激您的。”顾菀嗓音轻柔,恍若一汪春水。
    尤其是, 老夫人愿意带她离开镇国公府的时候。
    老夫人听着这番话, 也不禁眼中含了水雾:“听到你这样说,祖母就放心了。”
    “可是祖母,您要不要考虑以后?”顾菀微微一顿,在短暂的犹豫后还是问出了口。
    “祖母, 您觉得,凭借着如今镇国公府的情况,凭借着父亲、嫡姐和嫡兄,能如他们所想, 顺顺利利地恢复先辈时的荣光么?”
    这话让老夫人怔愣在原地。
    若是刚回府的时候,看见意气风发的儿子, 瞧见一表人才的嫡孙, 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但昨夜……老夫人亲眼看着自己儿子如何面色扭曲地推诿责任, 原先沉稳的嫡孙面对事情不能控场, 只能与自己的父亲大吵大嚷。她的儿媳和嫡孙女更是无用, 基本只会哭哭啼啼,偶尔流露出几分含着怨恨的眼神。再想想那几次三番,不顾家族颜面、虽口口声声称为家族未来考虑,实际上只为自己的阴私来算计顾菀的事情。
    这样……彼此内讧、目光狭隘、手段阴狠的人,真的能撑起镇国公府的未来么?
    她曾经看着长大的儿子、寄予希望的嫡孙嫡孙女,何时变成了这副模样?
    老夫人在心里犹豫又痛心。
    顾菀敏锐地察觉到,老夫人放在自己后背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
    趁着老夫人内心有所震动,顾菀就密密地劝道:“祖母,您听今日父亲对我说的话,就知道,父亲已经是……很难被劝回头了。”
    整个国公府差点被蓝氏与顾莲坑进天牢里面,镇国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低调行事,整顿府上,反而要借着顾菀巴结更多的权贵。由此可知,他已经是无可救药了。
    “祖母,您年纪也大了,身子虽养好了,却也不能过分劳累。”顾菀皱起眉头,轻轻叹道:“不若您就好生歇一歇,将来咱们国公府外头,由我看着劝一劝、帮扶帮扶,看能不能扶回正轨上。”
    老夫人由抱着转为扶着顾菀的肩膀,有些不敢相信:“菀丫头……你、你不计前嫌?”
    在猜到、知道哪些算计之后,竟还愿意帮着镇国公府?
    “有祖母在,我不论如何都会帮着府上的。”顾菀纤密的睫毛轻眨,眼底的坦然分毫未变:“祖母,等我成婚后,便随着我去肃王府住一段时日好不好?”
    “我想好好孝顺祖母,也省得祖母在国公府中,瞧见旁的事情生气。”
    老夫人闻言,面色十分动容,再度落下泪来:“好、好,祖母答应你,也相信你,会尽力帮着府上。”
    顾菀微微挺直腰脊,将老夫人拥到怀中,安慰似的轻抚老夫人有些花白的头发:“祖母放心,孙女绝对不会叫老夫人失望的。”
    老夫人点了点头,旋即补充了一句:“凡事尽力而为就好,你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过好和肃王的日子。”
    她也活了几十年,见过不少京城中湮灭的世家贵族——是他们之中没有人尝试过自救么?只是时机已到,大厦将倾,无能为力而已。
    昨夜过后,老夫人就隐隐有一种感觉:或许镇国公府,亦是如旁的世家一般,是注定要渐渐衰败下去的。
    听得老夫人这一句话,顾菀的眉眼才彻底舒展开来,眼中泛起清澈的泪花:“祖母这样说,让孙女十分感动。”
    说罢,她站起身,然后将老夫人重新扶到座位上坐下。
    “祖母,您昨夜没睡好罢。”顾菀的指尖轻轻触碰老夫人眼下的乌青,又滑到眼角的皱纹,心疼道:“孙女给您用花瓣温水敷一敷,服侍您去小睡一会儿罢。”
    “还是你体贴。”老夫人自觉将话说开,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对着顾菀叹气道:“你说得也对,我在府中管账这三个月,累得精疲力竭,最后只能做到无功无过。”
    她看重管家的权力,所以尚有余力时和蓝氏争个不休,结果没看顾好自己的身子。如今身子好来,她成功夺了回来,又自觉精力有限,有些嫌累了。
    或许正如菀丫头所说,到了她这一把年纪,就该歇一歇,赏花弄草为乐才对。
    *
    顾菀刚踏进小院的们,就迎上数张欢喜的笑脸。
    “恭喜纯阳乡主!”一张张或男或女、同样年轻的面庞上全是笑意。
    二小姐升了乡主,又成为了未来的肃王妃,他们伺候二小姐的,面上可全都是光彩!要是得了顾小姐的看重,将来被带去肃王府,那可不更是前途无量!
    “都起来罢。”顾菀露出一个端庄中隐含威严的神情,并不如往日那样平易近人:“这回院中搜查,你们都是有功的。”
    “等今日晚膳时,本乡主便会将你们应得的赏赐发下,也是褒奖你们忠心耿耿。”
    话音落下,院中的仆婢们皆是俯身谢恩。
    同时心中微微一颤——这几天内,琥珀姑娘是如何奉着二小姐的命令,将那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与别的主子打交道的奴婢清出去的,他们可都看在眼里。
    恩威并施完,顾菀就颇为满意地回到了内室。
    先吩咐珍珠珊瑚去准备赏赐的东西,然后将琉璃和琥珀留下说话。
    顾菀起身先去了梳妆台前,将自己放首饰的盒子打开,放在琉璃和琥珀面前:“你们选一个喜欢的,是我额外赏给你们的。”
    盒子里闪出一片珠光宝色,让二人有些愣愣地瞪直了眼睛,随后就要跪下推辞。
    “不必推辞,这是你们应得的。”顾菀轻笑着抢先开口。
    琉璃在这件事情中一直跟着她,要做的事情也没有拖后腿。琥珀则是呆在府中,一个人独立完成了她交代的两件大事情——阻止有人往她的房中放些不该出现的东西,以及,将先前拿过来借阅的、属于顾萱的练字纸张再还回去。
    都是十几岁的女儿家,对于这些好看的首饰,都是格外喜欢的。
    见顾菀这样说,两人也不再扭捏.
    琥珀选了一对成色上好的青玉镯子,琉璃则是选了亮晶晶的宝石珠花。
    而后齐齐向顾菀谢恩。
    顾菀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一口后,对琥珀吩咐道:“你亲自去四妹妹的院子里走一趟,就问问四妹妹,有没有什么格外喜欢的话本子,尤其是喜欢里头男主的,若是有,也带给我看看。”
    当初便是顾芊用话本子提醒她蓝氏的诡计,她如今也要报恩才是。
    顾芊与孙姨娘所求,莫约也就是一位如意郎君和平平稳稳的下半生罢了。
    琥珀应了退下,琉璃则劝着顾菀也去小憩一会儿。
    为着祈国寺之事闹到半夜,今早又看老亲王恬不知耻,她家小姐的精神估计紧绷着呢,还是歇息会儿好。
    顾菀想了想,觉得稍稍休息一会儿也好,便去沐浴了一番,而后准备去床上小憩片刻。
    临睡前,她对琉璃道:“等会儿估计会有不少人家送来贺礼,莫约还有皇上或者王妃的赏赐,你去请苏妈妈一块儿,将贺礼直接拉到寿梧园来。”
    免得现在正缺钱的镇国公看着礼物眼红,不要脸地拿过去充公了。
    许是真的累了,顾菀刚的面颊刚沾上枕头,就陷入黑甜的梦乡。
    *
    谢锦安回到皇宫之后,就快步走向御书房,准备复命。
    却有人擦肩而过,急匆匆往御书房赶。
    他眯了眯眼睛,辨认出那是皇宫中专门负责接受书信的太监。
    心中就轻笑一声:看来,是景州知府对皇上有关太子剿匪之事的垂询作了回复。
    想到这,谢锦安就收了步子,不紧不慢地往御书房走去。
    于是乎,等谢锦安走到御书房门口的时候,正听见里头传来一声脆响。
    像是……青瓷花瓶被扔到地上的声音。
    然后是哆哆嗦嗦地告退声,先前看见的那太监面色惶恐地退出来,还险些踩到谢锦安的脚。
    “奴、奴才一时没注意,还请肃王殿下见谅。”太监回首看见谢锦安,惊得差点跳起来,慌忙福身请罪,面上早已经是一片土色。
    他早就听说过,肃王是个不爱守规矩的主儿,遭受他如此冒犯,会不会直接挥手将他打飞出去?
    出乎太监的预料,眼前俊美昳丽的肃王只对他挥了挥手,轻声询问:“本王无碍——只是父皇怎地如此生气?”
    太监望了望谢锦安鞋面上被自己蹭出来的脏痕,凑到谢锦安耳边极快地说道:“回肃王殿下,莫约是因为景州山匪之事。”
    说罢,就像一尾滑溜的鱼儿,从不起眼的小道离开了御书房。
    谢锦安心中愈加肯定,理了理神色,跨步走进了屋中。
    “儿臣见过父皇。”他沉声拱手,好似浑然看不见地上的一片狼藉:“父皇吩咐儿臣做的事情,儿臣已经做好了。”
    皇上刚因着信中的内容生出许多恼怒:
    他为着祈国寺之事中的景州山匪致信景州知府,询问太子坐镇指挥得如何,进展是否顺利。景州知府的回信颇快,回信中只说太子与徐将军各司其职,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太子态度散漫、整日都流连于居所,享受着下属官员送上来的美人,只有徐将军一个人在前线奋力剿匪,却因为太子压在上面,指挥威严不足,所以进展并不顺利。
    他派遣太子前去坐镇,并不只是为了给太子一次重新表现自己的机会。
    更多的,是因为太子可以代表一半皇帝的颜面。他是要告诉景州的百姓,有皇帝庇佑,小小的山匪不足为惧。
    可太子居然这般懈怠,简直不将皇室的颜面与责任放在心上!
    直到看见三儿子进来,说话气度都比往日要沉稳不少,皇上的气儿才稍稍缓了缓。
    “做得不错。”皇上对谢锦安颔首赞赏,随后道:“朕瞧着你昨日磨墨的手艺不错,今日也替朕磨一会儿罢。”
    谢锦安嘴上道:“父皇这是将儿臣当成侍墨的太监了。”手上却是乖乖地走了过来,给皇上磨墨,眼睛也是安安静静地垂着,并不像太子和武王似的,一进御书房就恨不得伸长脖子。
    这让皇上的心情变好了不少。
    批阅了大半个时辰的折子后,皇上用余光瞥了瞥垂首研磨的谢锦安,轻轻咳嗽了一声。
    “先前刑部尚书来过,说严审了山匪之后,并未能审出山匪从景州入京城的路线,只审出山匪来京城,是受到了亲王的雇佣,也是亲王派人领着他们进来的,也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山匪才能顺畅无阻地来京城罢。”皇上状似随意地开口。
    谢锦安仍旧是认真捏着墨锭磨墨,片刻后才反应过来:“父皇是在和儿臣说话?”
    “朕虽然让你磨墨,你也得时刻保证耳聪目明才对。”皇上看谢锦安的模样,不由得语重心长地教导。
    “是,儿臣知道了。”谢锦安敛目对皇上道:“说起山匪之事,儿臣就想起纯阳乡主曾经同儿子说起一件怪事。”
    “她说,她在二月里、镇国公府的温泉庄子上,曾经抓到过来踩点的窃贼,带着一股匪气,后来被扭送到官府——可纯阳乡主看到昨夜的山匪时,发觉有几个很是眼熟,似乎就像是几月前在温竹山踩点的窃贼。”
    皇上原先还懒洋洋地喝茶歇息,听见这话,立刻拧起眉毛,警醒过来。
    一瞬间,心里头划过无数的猜想,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的冷静。
    “朕知道了,这倒是个颇为有用的消息。”皇上颔首赞赏了一句,随后又似闲聊一般问道:“朕倒是听你的武学少傅说,你骑马、防御的功夫都不错,比你那烂糟糟的文章好多了。”
    谢锦安唇角露出几分笑意:“那是父皇亲自教给儿臣的,也是父皇难得心平气和与儿臣说话的时候,儿臣自然是谨记在心的。”
    皇上眼中的目光微动,心中有了几分思量。
    片刻后,再开口时,却已经转换了话题:“朕瞧你选了西塘大街的那个宅邸?”
    那个宅邸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精巧的。
    是不是因为自己一直对三儿子不冷不热的,导致三儿子不敢选最拔尖的宅邸?
    其实三儿子潇洒不羁的模样底下,说不准全然是对父亲关心的渴望。
    多思的皇上如是想道,心中对谢锦安更多了一层愧疚。
    他从旁边的书架上取过一个盒子,从中将两把铜钥匙掏出,扔给谢锦安:“诺,这是你看中那宅邸的钥匙,横竖你是个夜猫子,去看看那宅子到底合不合你的心意。倒是是要住一辈子的地方,还是亲眼看看的好。”
    说完这话,皇上顿了顿,又补充道:“朕记得答应过你,让你从私库中挑东西到王府上——你就多选一些,好好装饰装饰府上,也要选一些首饰,算是朕给纯阳乡主的添妆。”
    谢锦安轻轻颠了颠那两把钥匙,面上露出个鲜活潇洒的笑意,拱手道:“儿臣多谢父皇,也替纯阳乡主谢过父皇。”
    *
    顾菀这一觉睡得很沉。
    她做了一些梦,有梦见小时候母亲温温柔柔地给她唱摇篮曲,也有梦见在温泉庄子上、老夫人为她办了颇为隆重的及笄礼。
    还梦见了……游园宴上唇齿间缠.绵的旖旎场景。
    腰间被紧紧握住的炽热温度悄然升起,连带着那股子暗藏缱绻的焚香木气息都愈加明显。
    顾菀是被那样的滚热热醒的。
    睁眼后只觉得心跳怦怦,面儿上像浸了温泉一样热乎。
    外头的天色已经是黑沉,屋中昏昏暗暗,只有靠近房门的地方点了一盏小灯。
    顾菀在床上静静歇了一会儿,不愿去想自己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努力让腰间似乎残留了许久的热意消散。
    焚木苦香却越来越浓郁,几乎要让顾菀沉溺进去。
    她纤袅的身形一顿,有所察觉地猛然回首。
    望进一双盛着清柔月色的桃花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