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妖痣 > 第51章 第六十一章
    ◎正式赐婚◎
    谢锦安到寿康宫的时候, 意外看到顾菀立于门口的树影之下。
    夏日炎炎,松柏青青,愈发衬得树下的女子眉眼如画, 雪肌盈艳。
    一袭浅粉衣裳着身,如一朵迎风而立的浅粉玫瑰。
    “阿菀?”谢锦安双眸含了惊喜的笑意,快步迎身上前,在顾菀面前站定, 口中不禁道:“时过午时,正是外面日头毒热的时候,怎么这时候站在外头?”
    “我在等王爷。”顾菀仰起娇面,轻笑道:“我听李公公说王爷从御书房出来了,便想着来门口等一等王爷。”
    她看着谢锦安俊面上薄薄的一层轻汗, 便递了手帕:“王爷既然知道日头毒热, 就该选阴凉多的地方走,走慢些才对——王爷可用过午膳了?”
    “同父皇一起用过了。”谢锦安微笑着接过手帕,轻声道:“我想快点来,所以就走得急了些。”
    两人正说着, 李嬷嬷就从里头出来。
    看见顾菀与谢锦安站着说话,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上前对二人行礼道:“太后娘娘午憩醒了,让奴婢请肃王殿下和顾二小姐进去呢。”
    及至进了正殿, 太后、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都端坐在座位上。
    瞧见谢锦安手中的帕子,彼此交换了个带笑的眼神。
    太后拿起懿旨, 笑道:“这还是哀家第一回 宣读自己写的懿旨呢。”
    以往这活计都是李公公做的, 可见太后对谢锦安与肃王的喜欢。
    李嬷嬷在太后面前放了两个厚实的蒲团。
    定睛一瞧, 竟是鸳鸯百合的花样。
    顾菀正要提裙跪下, 谢锦安已经潇洒地撩起袍子, 跪在蒲团上,然后转头小心地伸手,帮顾菀提起略长的裙摆,防止绊脚。
    殿中响起几声极轻的善意笑声。
    稍短地微愣之后,顾菀面上微热,低头掩住眉梢唇角不自觉弯起的弧度。
    她轻轻跪下,膝前是盛放的百合花。
    恍如嗅到了百合花香一般,她原先怦怦地胸腔渐渐平静下来。
    望着眼前腰脊挺直、男俊女俏的一对璧人,太后满意地一笑,展开懿旨念道:“哀家闻观镇国公府二小姐,容貌端正,德行具备,持躬端淑,克娴于礼,毓出名门。适肃王将近弱冠,宜当婚娶,当择佳人。今哀家特赐婚于肃王,许镇国公府二小姐顾氏莞为肃王正妃。由钦天监择中良辰吉日,其余礼仪交由礼部操办。”
    读罢,太后笑呵呵道:“锦安,哀家可是特意嘱咐了钦天监,让他们选了比较近的日子——十月十一如何?正好是刚过重阳不久,是很喜庆的日子呢。”
    谢锦安便在心里盘算起来:十月十一,还要三月有余的日子,府邸装修加上他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
    “孙儿多谢皇祖母赐婚。”他弯下身,对着太后认认真真叩了首。
    身边的顾菀亦是柔声谢恩。
    “快起来罢。”太后让二人起身,将懿旨塞到顾菀手上,又将目光落在谢锦安身后、小时子手中捧着的圣旨上。
    太后有些惊喜道:“锦安,你父皇吩咐你做了事情?”
    “罗公公随着亲王前去还没回来呢,只好让孙儿当苦力了。”谢锦安一笑,又看向顾菀:“这两道圣旨都是要去镇国公府宣读的。”
    “既然你父皇让你办事,你就好好地办。”太后对谢锦安叮嘱道:“可别耽误了事情。”
    谢锦安敛目应下:“皇祖母放心,孙儿不会的。”
    靖北王妃适时开口:“肃王与莞娘看样子都要去镇国公府呢。既如此,便让肃王带着莞娘出宫办事,太后娘娘带着咱们去看戏罢?”
    “这样也好,咱们也就不烦心年轻人的事情了。”太后就含笑让两人退下:“李公公,带着肃王与顾二小姐出宫去罢。”
    *
    行礼告退后,顾菀握着懿旨,同谢锦安一道出了寿康宫。
    等坐到马车上,她便忍不住展开懿旨,又读了一遍。
    有一种踏实的安心,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欢喜。
    谢锦安坐在顾菀对面,无声无息弯起眉眼,静静地望着顾菀娇面生欢。
    她唇角勾起的笑似一条新生的藤蔓,蔓生出一串花朵似的愉悦,绕住谢锦安的心房。
    “阿菀,你同我说的事情,我已经告诉叶世子了,他也答允我回去京兆尹那儿察看究竟是什么情况。”等顾菀读完一遍懿旨,谢锦安才温声开口:“父皇还同我说,等过几天,就让我入朝办事了。”
    “真很好啊,恭喜王爷了。”顾菀闻言,一双明眸微微睁大,身子前倾关切问道:“皇上有没有说,让王爷入朝后办些什么事情?”
    皇子入朝办事,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皇上的圣意。
    譬如当年太子入朝,参与的头几件政事都是朝中的大事,可惜做的都不大好,甚至拖了点后腿。皇上也就冷了冷太子,让他做些不大重要的事情,到前段时间才指派太子前去景州坐镇剿匪之事,也算是重新开始考验太子。
    又比如武王,在文事上不大通晓,皇上就指派去了军营历练。不过这可不是武王以为的重视之意,只是皇上不忍让大儿子在朝政上受打击,就丢去他比较擅长的地方了。自然,从现在来看,武王是误会了皇上的意思。
    顾菀在心里打算着皇上可能让谢锦安做的事情:如今两党纷乱,皇上若真对肃王有几分疼惜,应该让肃王先做些闲职,不让肃王惹太子与武王的注意才是。
    她原想着,在夺嫡之争中,和肃王保全自身为上。可如今却要再仔细想一想——四皇子年纪尚幼暂不考虑,太子和武王却不像那等在登基之后,会善待兄弟的人。
    要是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想着,顾菀便觉得浑身忽然泛起一股涌动的热.切,连指尖都隐隐有些战栗。
    她蜷起手,将这样的想法狠狠压在了心底。
    ……若非时机所迫,不能再想。
    且,肃王这样恣意潇洒的性子,并不一定喜欢被皇位锢住。
    顾菀不想逼着谢锦安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她颤了颤眼睫,缓缓平息自己的呼吸。
    “父皇没有说,让我先在朝中听听如何议事,然后在御书房给他打打下手,学一学如何处理朝政。”谢锦安回忆着皇上的话,最后勾唇一笑,对顾菀玩笑道:“倒是有些像罗寿的活了。”
    顾菀微微放下心来:“王爷刚刚入朝,也不着急的。”
    说完这话,她不经意地一侧首,看到街边一家正在装修挂牌的商铺,那商铺极大,几乎占了大半条街,挂好的匾额上写了“木氏当铺”四个大字,镶了金边,很是富贵的模样。
    “阿菀,怎么了?”谢锦安顺着顾菀的目光望去,忽地目光微微一闪。
    “没怎么,就是想起这儿先前似乎是阮氏衣庄?”顾菀有些不大确定,这还是她听顾萱嘴中老是念叨,才有了个浅浅的印象。
    谢锦安眼底划过一抹轻嗤,面上分毫不显:“阿菀忘了,永福公主养的那个面首,不是就是皇商阮家的公子么。”
    他将今日皇上对永福公主的那道处罚圣旨给顾菀说了一遍,随后道:“父皇对永福尚且如此,对阮家更不会留情,毕竟卖官鬻爵之事,阮家在其中获利颇多。”
    “那这位木氏,就是代替阮家的新皇商么?”顾菀了悟道。
    谢锦安的桃花眸中盛满了清浅的笑意:“阿菀一点即通,比我还聪明——准确来说,木家代替了包括阮家在内的好几位皇商,通过鲁国公的举荐。”
    速度倒是挺快的,比那信上写的快了有月余。谢锦安在心中添了这一句。
    顾菀点点头,没在多往下问。
    心里面却对京城盘根交错的利益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要做好肃王妃,她将来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
    说话间,皇宫的马车已经到了镇国公府。
    顾菀微微掀开帘子的一角,一眼就看出镇国公的起色比早上要好了不少,应该是睡了个回笼觉的缘故。而蓝氏、顾莲、顾萱则是如出一辙的苍白面色,眼皮浮肿,是狠狠哭过一场的模样。镇国公骄傲的嫡子顾望,脸上是鲜有的烦躁。
    唔,蓝氏面上的巴掌印子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可见昨晚镇国公知道事情真相后,气得有多狠。
    让顾菀想起她与老夫人刚刚回府那一日。
    这一行人是如何的春风得意、洋洋不已。
    将她顾菀视作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只肯施舍几分带着恶意的眼风,在心里带着嗤笑思量她最大的价值。
    如今却是有些胆战心惊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
    顾菀勾唇一笑,眼中并没有半点的喜悦自傲。
    对于镇国公府来说,这才是个开始呢。
    *
    谢锦安先一步下了马车,扬起精致的下颌,伸出手要扶着顾菀下车。
    他颀长匀秀的身姿挺拔,如高山上的青竹,带着一股出于众人之上的潇洒贵气,只站在那里,便能吸引无数过路女子的目光。
    “阿菀快下来。”谢锦安勾了勾指尖,分明的指节带动隐隐的青筋,是说不出来的好看。
    上回在游园宴上,他就想扶阿菀下车的。可惜他为博得阿菀怜惜,装作脚伤,未能实现。
    如今按住了老亲王等人,又如愿领了赐婚懿旨,谢锦安恨不得此刻告诉所有人。
    顾菀是他谢锦安未来的肃王妃。
    是他的阿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