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妖痣 >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阿菀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
    靖北王妃是正一品的王妃, 又有一品诰命加身,是有向皇上上折子的权利的。
    而靖北王虽是异姓王,当年是被允准将名字加入玉碟, 归作皇室宗亲算的。
    既然如此,靖北王妃要认义女,可就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事情,要上报给皇上, 并且要让皇上点头同意才行。
    太后闻言微微诧异:她是知道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对顾菀都十分喜欢,甚至青睐有加。却没有想过,竟是喜欢到要收作义女的程度。
    但太后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是个好事情。她正是看顾菀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怜惜的时候,生怕谢锦安婚后依旧不着调, 欺负了顾菀去。
    这样好性子、生得美、孝顺长辈的姑娘, 已经是不多见了。往后顾菀与锦安成了婚,正好常常进宫陪伴着她,为她解颐,是极好的。
    “哀家觉着靖北王妃的提议, 倒是不错。”太后面上一派慈善祥和的笑。
    顾菀添了一层靖北王妃义女的称呼,出嫁时也就更风光了,增添的也是皇家的颜面。
    皇上却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回了太后的话:“母后说得颇有道理。”
    他抬起深邃漆黑的眼睛, 望向太后。
    太后在下一刻便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转头对顾菀与谢锦安道:“今天早上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你们在这儿也累了, 先下去歇一歇, 等哀家写好赐婚的懿旨, 就让李公公给你们宣旨, 好不好?”
    这是要和皇上仔细商量的意思了。
    顾菀乖巧地柔声应下,行礼告退。
    谢锦安虽恨不得此刻就拥有赐婚圣旨,但也想同顾菀好好说句话,便随着顾菀一块儿下去了。
    等着两人离开,太后又挥退了在殿中伺候的一部分宫人,只留□□己心腹,驻守在殿门旁边。
    至此,太后才轻声向皇上询问:“皇帝,可是觉得靖北王妃的提议不妥?”
    “母后,靖北王数十万兵权,为朕拱卫边境,威名远扬。”皇上口中缓缓道来,深不见底的眼瞳中却是闪过一道怀疑的光:“他虽然到目前为止都颇为忠心,可是儿臣却不能不防。因为母后和儿臣知道,人心是最容易被权势蛊惑的。”
    “儿臣借着武王回京,用康阳为借口,召靖北王妃和靖北王世子入京,就是为着更防住靖北王——最近一段时间边陲小国作乱,儿臣不得不仰仗靖北王来平息。”
    “但若无意外,儿臣顶多留靖北王妃和靖北王世子在京城中待上一年,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儿臣连康阳郡主也不能留住。”
    没有了靖北王的亲眷在京城充当人质,皇上便觉得心中不安: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信任靖北王的,可同时也保留着那一分的疑虑和担忧。
    “靖北王妃此刻请求收未来的肃王妃为义女,儿臣就有些担心,是不是靖北王的意思,想插手夺嫡之事,扶持一个能力不突出的傀儡皇帝,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
    皇上的声音沉沉,似一滩浓黑的墨汁,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中。
    太后倒是从没想过这一点,听了皇上的话微微有些心惊:她的儿子,已然比起刚刚登基时,更为谨慎多疑了。
    “皇帝会不会是多心了?”太后微微皱起眉毛,算着日子道:“靖北王妃上折子的时候,哀家还未曾相看顾二小姐,也就还没决定锦安的婚事。当时顾二小姐只是个国公府的庶女罢了,靖北王妃应当不会如此莽撞,冒着风险收顾二小姐为义女罢?”
    若是顾二小姐最后没被太后看中,将来顶着靖北王府的名头,要是做了些不上道的事情,岂不是坏了靖北王府的名声。
    太后平日里与靖北王妃接触得多一些,看得出靖北王妃是那等端庄正气的性子,不是莽撞贪心的样子。想起自己方才还在为要给孙子赐婚高兴,如今又要面对儿子的疑心,太后就想着细细劝一劝皇上:好容易有个大家都高兴的喜事,若是被弄砸了,可又要好一阵子不得安生了。
    她看得出来,锦安是很喜欢顾二小姐的。那孩子性子中天生和罗氏一般的倔强,要是不能如意,指不定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于是,太后又添了几句劝解的话:“哀家知道皇帝的担心有所道理,想长留靖北王的亲眷在京城中好生照顾——既然如此,皇帝给康阳指一位人品优秀的宗室弟子,再给建一座郡主府便好了。靖北王世子亦是好说,宫中未成婚的公主还要几位呢,总有世子喜欢的吧?”
    惟有用姻亲绑住,增添相同的利益,才是化解隐患的最好方法。
    皇上闻言不禁颔首赞同:他原本就打算指一位公主给叶嘉屿,而康阳郡主母家强盛,他又未曾确定真正的继承人,是不打算在皇子中给康阳择定夫婿的。
    一瞬后,皇上便微微垂下了唇角,继续对太后忧道:“母后的法子是极好的。但是儿臣思来想去,最担心的还是锦安这孩子。”
    “他长到现在,儿臣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仔细教养过。他性子又最是桀骜不驯,素来不爱听儿臣的话,儿臣怕他婚后耳根子软,听信了枕边风,做些争权夺势的糊涂事情。”
    “哀家抚养锦安长大,他的性子,没有人比哀家更清楚了——虽是意气冲动、爱憎分明,可心中关于大义大德,是明明白白、门清儿的。”太后轻轻挥了挥手,不以为意地皇上说道:
    “若是皇上还不放心,那就教一教锦安罢。毕竟,你也确实不曾多关注于他。”
    这话挑起皇上心头的一点愧疚,更是点中了一点皇上的心思:他如今看太子和武王都不大行,倒不如瞧瞧这三儿子天资如何。
    “儿臣多谢母后指点。”皇上面上的神情松快一分,起身行礼:“御书房还有事情等着儿臣前去处理,就不叨扰母后了。”
    *
    太后和皇上说话时,谢锦安带了顾菀到寿康宫后头的小花园里。
    正值七月盛夏,小花园里头是绿荫浓浓,遮天蔽日地洒下清凉的树影。里头自然也有时令的花朵姹紫嫣红,最显眼的便是红彤彤的石榴花,招摇在枝头上。
    “太后娘娘的小花园真大。”顾菀随在谢锦安后头,不觉惊叹。
    寿康宫本就是占地颇大的了,这小花园又有大半个寿康宫大。
    谢锦安闻言回首轻笑,隽秀的侧容如春风拂过:“皇祖母的小花园是父皇特意批下的,让殿中省合并了御花园的一部分,供皇祖母赏玩。”
    言毕,谢锦安就停了脚步,侧身露出眼前精致的小亭子,弯身作请:“我请阿菀进去歇歇。”
    顾菀见状,就不由得低面弯唇,是花朵含苞一样的笑意。
    她稍稍提着裙摆,拾阶而上,在圆圆的石凳上坐下。
    “我今日要多谢王爷。”顾菀的眸儿水盈盈一片:“多谢王爷愿意信我。”
    也多谢那巧合的几句话,在关键时说出她要说的,让事情顺着她的设想顺利发展。
    谢锦安长眉微挑,温声道:“是我要谢谢阿菀才是。”
    他在昨日傍晚,还在忧愁,该如何将老亲王的事情闹大些,让太后和皇上都关注到。是那一声“有刺客”,将这难题迎刃而解——阿菀帮了他大忙。
    就是,他还是有一点点未曾明白的小地方。无关大雅,却让他求解不得。
    ……是那一柄至今无人认领的匕首,和当时惊羽未曾找到、后来却又出现在顾萱桌上的练字纸张。
    但抬眼望见顾菀双手托着的芙蓉面儿,谢锦安心底的这些小纠结,就忽然间烟消云散了。
    他将放在袖中的四张图纸一一摊开、放到石桌上。
    “阿菀,这是父皇给我的,叫我选一个用作成婚时的府邸。”谢锦安语气轻快,尾调上扬,像初晨的曦光一样鲜活动人:“阿菀,你选一个。你喜欢哪个,咱们以后就住在哪里。”
    他的目光落在顾菀身上,有掩藏不住的欢喜,但并没有催促,安安静静地等着顾菀选择。
    顾菀刚刚才放下去的唇角又不由得弯了起来,眼睛也变作一对弯月,点着若隐若现的红痣,映在雪肌上,比外头红火的大片石榴花还要吸睛。
    她的心轻轻跳快,似被放在了暖暖的汤婆子上,从里到外都暖热妥帖起来。
    ……被人细心关注,被人尊重选择,原是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心动的。
    “王爷呢,有没有什么格外喜欢的?”顾菀将这四张图纸仔细比对了一番,浅笑着问谢锦安:“比如喜欢大一点的书房或者庭院?走廊是喜欢简单一点的,还是曲折环绕一点的?要不要在府中设一方小园子,种一些花草果蔬,也是不错的……”
    她将这四座宅邸不同的布局与布置总结了出来,软声问着谢锦安。
    谢锦安听着顾菀的温声软语,面上露出几分有些傻气的笑,目光中也带出如小溪一样的清澈温柔。
    阿菀,在认真规划他们将来生活的地方。
    在谢锦安原先的预想中,他的未来会是一片浓黑的雾气,他如同一只孤独的鹰鹫,沉在黑雾的最底下,等着攫取代表胜利的最后明珠。
    他会是独身一人的、千算万计的,负着伤前行也不会有人知道。
    ——可现在,谢锦安有了一方柔软的小天地,让他休息,让他悄悄地治愈伤口。
    “阿菀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谢锦安抚上腰间的香囊,摩挲着药盒,尾音中是羽毛一样的轻软。
    低低的,随着清风拂到顾菀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