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道宠儿拿了病娇徒弟收养手册 > 第153章 缺漏
    第153章 缺漏
    破财的房屋中,传来有些惊喜又急切的声音。
    小姑娘快速地跑进屋内,把宋鹤卿丢在身后。
    “染染,是守清回来了吗?”
    “不是,您别急,是一个陌生人来找你。”染染连忙扶起已经挪到床边的李大娘坐回去。
    李大娘失望地收回视线,枯槁的面容越发没有生气。
    “是不是官府的人?”
    染染想到方才门外那位哥哥说的话,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我也不确定,那个哥哥说他来问一些关于守清哥哥的事。”
    李大娘面色突变,没好气地大声说:“让他走,我不可能放弃寻找守清的,让我默认他死了,我做不到。”
    宋鹤卿走到门外往里面看了一眼,一位枯瘦的中年女子,正生气地盯着门外。
    宋鹤卿和她四目相对,里面的中年女子微怔。
    这人似乎并不是前几天来家里闹事的官府的人,有些眼生。
    “你来做找我有什么事?”李大娘虽然认错人了,但还是没好气地说。
    也许是官府见粗暴的行动不行,便找个看起来温和的少年过来游说。
    不过看着眼前这位白衣飘然,清俊有生气的少年,她不免想起自己与他差不多年岁,失踪的孩子,越发难过。
    可怜她的守清,失踪了十余日,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宋鹤卿微低头,跨过低矮的门槛走到李大娘身旁,“听说李守清是您的儿子,他已经失踪了,我现在需要向您了解一些情况,今早解决案子,帮您找回孩子。”
    李大娘闻言,有些惊讶地瞧着自己身旁的染染,“染染,我没听错吧,他说要帮我找守清。”
    染染笑着说:“大娘,您没听错,我也听到了。”
    染染转头,亲昵地拉着宋鹤卿的衣角,面露急切,“哥哥,你能帮我找到守清哥哥吗?”
    宋鹤卿点头,“我尽量,不过需要你们的配合。”
    “真的吗?你可不要骗我,官府那帮杀千刀的,想要骗我不让我。”
    宋鹤卿站在低矮的房屋中,空旷窄小的房屋,显得越发逼仄。
    染染跳下床,跑到院中,搬来一个到她膝盖的小木凳。
    “哥哥,坐,你和大娘好好说话,我去拿点东西给你们。”
    “等……”宋鹤卿还没有说完,染染已经跑出去。
    留下宋鹤卿呆呆地看着有些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小小的凳子,陷入沉思。
    大娘十分热情地招呼他,“快坐,怎么才能找到守清,你说我一定配合。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
    宋鹤卿局促地走到小凳子前,低声说:“我姓宋,名鹤卿,大娘叫我小宋就行。”
    “小宋的名字真好听,和守清的名字一样好听。”大娘笑着说,枯槁暗黄的面色总算有了些血色,夸宋鹤卿还不忘带上自己儿子。
    宋鹤卿看了一眼小凳子,有意忽略,“守清,气贯九天,惟正是高,风传万里,守清为芳。好名字。”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夫郎曾经读过书,街坊邻居很多人都找他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守清也是他取的……”说到后面,李大娘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可惜,他走得早,算了,不说他了。”
    李大娘说完话,低头看着坐在一旁小凳子上的宋鹤卿,低落的情绪突然一哄而散。
    宋鹤卿虽然清瘦,但毕竟高个子,腿也长,平日做的都是高凳,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此时坐在这种矮小的凳子大长腿蜷缩着没地方放,看起来像是坐在地上一样,衣摆已经把凳子完全遮掩。
    有些可怜,表情十分局促。
    “小宋,你……你这孩子,不舒服就把堂前那个高脚椅子搬过来,你这……”
    李大娘对于宋鹤卿的戒备又低了几分,总归就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连拒绝也不好意说。
    但心中又更加担心,看他一身衣物,干净整洁,不似寻常人家可以穿得起,这一身气质更不似普通人。
    又是这般年岁的少年,真的能够有能力帮她找到守清吗?
    如果再把自己折进去,岂不是得不偿失,他家中的父母该有多担心。
    宋鹤卿前脚绊后脚,身形不稳地站起来,呐呐道:“多谢。”
    从堂前搬来正常的木椅,坐下之后便舒服多了。
    “是县令让你来负责这件事吗?你才多大,竟然让你来。”李大娘有些气愤。
    宋鹤卿从怀中掏出案卷,“不是,我是宴奉命而来的,路过溪水县听说这里有人失踪,便接下来了。”
    “哎,官府已经不愿意管了,还交给你,你也别管了吧,已经失踪很多人了,太危险了。”
    对于李大娘的好意,宋鹤卿有些惊讶。
    “您不必担心,既然我答应帮你,一定会帮您找到的。”
    “你看看这案卷中,是否有遗漏的地方。”宋鹤卿把案卷送到李大娘面前。
    李大娘看着案卷上密密麻麻的字,一阵头眩眼,担忧地说:“我不识字,看不懂这些怎么办?。”
    宋鹤卿微愣,他倒是没有想到这点,不过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那我读给你听,你听听,有什么不对或者缺漏的地方?”
    “这样好,那小宋你读给我听。”
    “好,那您仔细点。”
    宋鹤卿打开案卷,从头开始读。
    “七月二十三日,溪水县,同里巷,李守清,失踪,原因不详……”
    宋鹤卿读道一半时,李大娘突然说:等一下,小宋你再把上一句读一下。”
    “七月二十二日,一整日未曾离家……”
    “不对,小宋,这里不对。”李大娘笃定地说。
    “七月二十二日,傍晚的时候,守清和我打过招呼便出门,是官府征召适龄的男女进行登记。”
    宋鹤卿收起案卷放在一旁,拿起自己备用的纸笔,“为什么要登记?”
    “适龄的男女要服劳役,按照人口缴纳人口税,七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都是登记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守清是二十二日傍晚去的。”
    “他们明明问我了,我说了守清二十二日出门了,他们怎么没有记下来?”李大娘不解地问。
    宋鹤卿把第一点遗漏记下,“不要着急,您再听听,后面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好,不着急,你继续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