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她哭了 > 第610章 好日子在后头
    第610章 好日子在后头
    范老太太抹了把眼角:“就是,哭啥呀哭,今儿可是大好日子来着!”
    秦婆子吆喝着:“快快弄了准备开席吧,小子们都准备放炮了!”
    王墩儿媳妇端着洗好的瓜果进来:“老太太们,今儿个可是给您几位道喜了!”
    安大娘笑道:“大妮儿娘,你这人可真是外道,这喜事不都是咱村的了!”
    “那可不是!”王墩儿媳妇惯会来事,与荆家村人又走得近,压根不拿自己当外人:“艾玛,你们是不晓得,前几天,我家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就要来我家做客,就寻思着想看看皇后娘娘长啥样!”
    “人皇后娘娘如今在宫里忙活着呢,哪有时间来咱村里是不是?”
    “再说了,他们来吧,我不是不舍得招待,关键我也没那闲工夫啊!”
    王有才家的笑道:“我看你就是犯懒,瞧,今儿个这不是有时间的很吗?”
    王墩儿媳妇哈哈笑道:“那能一样吗,这是村里头等大喜事,我就是再忙,那也不能错过这个热闹是不是?”
    兰草娘抱着外孙进了屋里:“草啊,张鹏这几日都不回来吗?”
    忙着给大闺女梳头的兰草回道:“哪能啊,陛下在长安城里登基,张鹏他们这些部将那肯定是这一两个月都回不来的。”
    “等宫里皇后娘娘他们那头忙完了,这人手安排开了,估摸着才有时间回来的。”
    兰草娘小声道:“我咋听人说,张鹏都升总旗了,这是个啥官儿,不小吧?”
    “长安城那可是世界,他不会这时间久了,在外头给学坏了啊!”
    兰草家的大闺女奶声奶气道:“姥,你可不兴这么说我爹,我爹人好着呢!”
    兰草娘捏了捏外孙女的脸蛋:“你个白眼狼,姥对你那么好,这一回头,你可就只记得你爹了!”
    回头又跟闺女道:“娘可都是为你好,张鹏也算是皇后娘娘的外家人了,要是他将来在外头沾惹草的,人家娘娘还能帮着咱们不成?”
    “你听娘的,家里银钱啥的,都给捏自个儿手里才安心,可不能便宜了外面的小妖精!”
    兰草不耐烦回她娘道:“娘,您可别操这些闲心了,有那功夫,让家里兄弟都上进着些吧,别烂泥扶不上墙,想拉拔都不知咋伸手。”
    “人张鹏在军队里头,那是有纪律规矩的,坏了规矩会挨罚的,你以为是他想咋样就咋样的?”
    沈志明如今已是一员大将了,张鹏说,陛下登基之后,沈志明可能要外放出去做官的,最低都是四品往上。
    兰草问自家男人后悔不,当初没有跟着沈志明一起去南方。
    张鹏摸着小儿子的脸没有回话,他本就是个志向不高的,如今有差事有儿女娇妻,还有一干热心肠的老人,他觉得这日子已经是顶好的了。
    兰草娘还想跟女儿说两句话,就听外头有人在喊兰草,只得打住了话头。
    外间,酒席已经摆开了。
    王里正端着酒杯跟荆老爷子道:“今儿个大喜日,老爷子您可得喝两杯才是!”
    何伯也端着酒杯过来:“今儿高低都得喝两杯了,这是咱村里的大喜日子啊!”
    昨儿夜里,他与两个儿子说了好久,连连感慨当年逃荒选这个地,真真是选对了啊!
    皇后娘娘的外家村子,这说出去那都得叫人高看一眼,他那大孙才十来岁出头,都有不少人来打听婚事了。
    荆大富过来道:“您二老可不兴灌我爹酒啊,他这年纪大了,喝多了可受不了。”
    王里正赶紧道:“县大老爷,您今儿怎的回来了?”
    荆大富哈哈笑道:“瞧你老说的,这都是在村里,外道了不是?这回村了就是家里人,可不兴外头那一套。”
    他今儿回村里都只有半天功夫,等到陛下登基定下之后,他十之八九是要外调的,这一调肯定是要升的。
    这事没人提起,倒是他去户部叙职之时,户部马大人提点了几句,而他手上之事,赵安这两年也算是慢慢历练出来了,完全可以接下这一摊子事。
    不但是他,家里好几个小子都有大前途,这老荆家的日子是越发兴旺起来了。
    小翠娘穿梭在人群中满脸喜色,里里外外的人都对她恭维不断,让她越发得意了。
    只因她女儿小翠被封漠池县候了,承袭三代,而黄彪也被封为辽边将军。
    夫妻俩入朝觐见贺新帝登基,顺道便将一岁多的小儿子给放在了村里。
    这女儿女婿一个是女侯爷,一个将军,历朝历代第一个女侯爷兼将军,让小翠娘在村里可是独一份了。
    虽然小翠依然不待见她,可不耽误她高兴。
    “小漠啊,到姥这儿来,姥去给你拿好吃的!”小翠娘逗着小翠与黄彪一岁多的儿子黄子漠。
    黄老太看着孙儿跟小翠娘道:“可不能再给他吃了,前阵子翠儿就说,这孩子吃的太多,长得有些胖了!”
    小翠娘撇嘴道:“她一天尽是事儿,这么小的孩子,正长个的时候,哪里就胖了?”
    黄老太对此跟小翠娘是一个看法,她咋看这大孙都不觉得胖,再说这孩子过两年还得抽条呢。
    田埂子老娘抱着孙女,与王有才家的说话:“眼见这媳妇肚子又大了,他这心倒是大的很,居然说要去北地啥地方,听人说,那地方可远了!”
    “这走远了,也顾不上家里事,以后有个啥事咋弄?”
    王有才家的抱着小孙儿劝道:“人田埂子是个有本事的,又得小沈看重,这才给安排了事,你且等着,以后定然是个老封君的命了!”
    可惜她家几个儿子不争气,唯一出色点的三儿,也堪堪只是在县衙里做个捕头,再多却是没那个能耐了,白瞎了娘娘给了那么多的机会。
    急的王有才如今也不出去做事了,见天在家里盯着几个孙儿好生读书。
    她说老头子把孩子逼得太紧。
    王有才瞪她道:“你知道个啥,武人战场拼命的时候已经结束了,这以后肯定就得是读书人的天下了。”
    “咱家那几个文不文武不武的,便是人家皇后娘娘拉扯,也拉拔不起来,这几个小子要是再不上进,等将来这好时候过了,咱王家在村里都得矮了一辈。”
    去年,河对岸的书院开放了,荆梨也顺道给村里寻了几个夫子过来。
    别以为他不知道,村口那几户人家把孩子管的可严了,就为将来早点下场考个功名,只要皇后娘娘在的一天,这有了功名还愁找不到事做吗。
    别说是他家了,没看人家朱秀才都辞了书院先生,一门心思开始读书了吗?
    此刻的朱秀才正跟王檀儿发火:“她才多大点的人,你这么凶她作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