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她哭了 > 第523章 夫唱妇随

第523章 夫唱妇随

 热门推荐:
    第523章 夫唱妇随
    那妇人瞪大眼珠:“啥?王妃娘娘?”
    澹台玉拓赶忙道:“娘娘勿怪,内子孟氏不曾见过娘娘,无意冒犯还请见谅!”
    “原来是你家夫人,倒是不想你家夫人如此能干,居然与你在这堤坝之上夫唱妇随。”荆梨忍不住打趣道。
    孟氏见自己误会,差点使唤堂堂王妃去干活,一时也是有些讪讪:“让九婶笑话了,我旁的也不会,就帮着他在堤坝上做做饭,打打杂啥的!”
    澹台玉拓低斥一声:“都说几百遍了,皇家不同于乡下,应称呼王妃娘娘才是!”
    荆梨摆手道:“都是一家人,叫什么王妃,叫九婶极好!”
    “只是我比你年少几岁,你若是不觉得尴尬,唤我九婶也是无妨的!”
    孟氏随即笑道:“我就知道九婶不是那般讲究的人,难怪能将陈留王那老王八蛋给打的落流水。”
    澹台玉拓忍不住摇头,他家媳妇是个自来熟,但凡与人说上两句话,那嘴就停不下来。
    “娘娘怎的没与王爷一道过来?”澹台玉拓打断媳妇问道。
    荆梨若无其事道:“我边走边看看秋收情况,故而比王爷慢了几日。”
    孟氏点头道:“今年的收成不算很好,不过今年冬日前,渠道便可以全面修通,地也跟着养熟了一些,明年收成肯定会好的。”
    荆梨诧异:“你居然也懂庄稼地里的事?”
    孟氏笑得眉眼弯弯道:“我本就是庄户出身,前年九婶与九叔打南边回来,当时召集的村民,都是我村里的。”
    荆梨点头,难怪安阳王一招呼,就集结了那么多的村民过来示威,她还以为是安阳王在当地很得民心,不曾想居然是这么回事。
    荆梨对澹台玉拓道:“你家媳妇极好!”
    澹台玉拓脸色微红:“娘娘不嫌她聒噪便好!”
    “十七家的,回长安之后,有空到我家说说话啊!”荆梨对孟氏道。
    澹台玉拓按着他这支排行已经是第十七了,荆梨作为长辈,直接称呼一声孟氏,又觉得有些不妥,只好唤一声排行了。
    孟氏忙道:“九婶不嫌弃,少不得要时常过来叨扰了!”
    荆梨跟澹台玉拓聊了一阵关于堤坝修建之事,根据自己的后世经验给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建议,一番讨论之后,这才往府衙里去。
    孟氏望着主仆俩的身影,一脸感慨道:“这九婶真不是个一般人啊,懂买卖打仗,懂得庄稼农活,居然还会水利,这还有啥她不会的!”
    澹台玉拓也是很感慨,方才一番交谈,直接解决掉了他目前的几个难题,看样子,这以后少不得要向王妃娘娘多多请教了。
    路上的荆梨主仆也在讨论这夫妻俩,“澹台玉拓一个宗室子弟,居然娶了一个村姑,这事怎么看都让人觉得玄幻呢?”
    荆梨嘀咕着这事,论出身她也是卑微的很,可澹台玉拓是正儿八经的皇室中人,不是澹台凛那种不管不顾的疯子,便是再落拓,以澹台氏皇室的尊卑观念,也不可能会娶孟氏的。
    采月跟她解释道:“安阳王这一支,虽然也是皇室,不过早就出了五服,已经是旁支了。”
    “当初沦落到家里一度连饭都吃不起,就是澹台玉拓小时候也不是没下地干活,还是后来的仁帝无意中听人说起,觉得好歹也是皇室宗亲,未免有些太埋汰了,将那附近给了安阳王,又给了一些赏赐,这才慢慢好转起来。”
    “孟家老先生是前朝官员,后来告老归乡,家族就此没落下来,与安阳王一家成了邻居,也没少帮衬安阳王一家,这才订下了儿女亲事。”
    原来是这么回事,想来这安阳王一家人品尚算不错,落魄之时不失其志,发达之时也未曾忘本。
    或许正是因为幼时经历,才能养成澹台玉拓如今这般务实的性子来。
    荆梨刚到府衙,茺城府尹岳大人就已经带着府衙所有人等候了。
    “王妃娘娘,府里已经备好一切,不知娘娘是要先用膳,还是先行查看公务?”
    岳奉孝三十多岁,原是长安万年县的县丞,因为人处世不够圆滑,屡屡遭人排挤。
    后来发生蝗灾之事,此人不顾上头县令,蹲守田间地头逼着老百姓收割,被当地人差点打死,还是耿祺给救回来的。
    北地开荒之后,荆梨便将他给放了过来,担任茺城府尹。
    对于荆梨的知遇之恩,岳奉孝是感激的,到了北地之后,也是兢兢业业将治下管理的极好。
    “先用膳吧,刚好从堤坝回来也有些饿了!”荆梨不客气道。
    岳家没有单独安置院落,一家人就住在府衙后院,
    荆梨一路过去,见后院不像城里官员那般种植奇异草,亦或是假山水榭,这岳家的院子里,就和荆大富的后衙一般,全都是菜。
    荆梨路过一处水塘,发现里面还有刚收割过的稻茬,一时有些新奇:“岳大人,莫不是还在府中种田?”
    岳奉孝有些不好意思道:“家里本就靠我一人薪酬养活,老娘和内子又是个闲不住的,瞧着这么大片水塘空置有些可惜,索性就种了稻子。”
    “刚巧,娘娘打去年就开始推行新型种植方法,自己亲身体验一番,如此再与人传授之时,也有足够的说服力。”
    “收成如何?”荆梨好奇问道。
    岳奉孝随即一脸喜色道:“我严格按照娘娘的种植要求执行,这两亩田居然收了千斤有余,比外面农户种植的,足足多了两百来斤。”
    为了具有可比较性,他特地挑选的是一户随他一起过来的乡人,那家主人是个几十年的老庄稼汉了。
    这一比之下,方知娘娘为何要大力推广了,委实是增产不少。
    荆梨往后院去,发现还有桑树种植,好奇道:“这里适合蚕桑吗?”
    岳奉孝回道:“这几株桑树是我从安溪挖来的,也不知到底适不适合,可这树到底是活了,而且长势看着也不错,等到年后开春,让内子养上一些蚕子,看看是否适合养植蚕桑。”
    岳夫人与岳母亲手端了饭菜出来,偌大的府衙,居然没有一个奴仆,这让荆梨感慨这人虽是不通人情,可这为官着实有些清廉。
    “娘娘见谅,这府中饭菜有些素净,怠慢了!”岳夫人有些尴尬俯身道。
    都说让那倔驴出去买些肉菜,偏就不听,直言拿府中物事招待即刻。
    荆梨安抚道:“夫人客气了,我也是农家出身,这些菜我看着极好。”
    饭后,岳奉孝要带荆梨过去谈公务。
    荆梨这才随口问道:“王爷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