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她哭了 > 第474章 出师不利

第474章 出师不利

 热门推荐:
    第474章 出师不利
    一旁伺候的亲卫即刻上前道:“将军,不是谣言,真有人来偷袭!”
    不肖他说,窦文昭已经看见了起火的方向,咬牙切齿道:“果然是妇人手段,居然使出如此鬼祟法子!”
    “这些人如此悄无声息,自然没有骑马的,还不赶紧给我追?”
    手下赶忙回道:“张副将已经带人追了过去!”
    窦文昭脸色阴沉道:“敢偷袭营地,烧我粮草,明日我必要将这些鼠辈,给挂到阵前,叫那阴毒妇人看看,敢偷袭我的代价!”
    营地上一片嘈杂,伴随着烧焦的糊味传来。
    此处地势偏高,秋日北风来的正猛,这火一起来,竟是一时间难以扑灭。
    荆梨若是知道,只会付之一笑,专门提炼出来的火油,今夜风势又好,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扑灭的。
    待到黎明时分,火势才堪堪扑灭。
    窦文昭让人一查点,居然少了近半粮食,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
    然而这事还没完,等到天大亮之后,手下人来报。
    昨夜带队追击长安军的张副将等人,竟是无一生还,全部死在了中途。
    窦文昭只觉得喉咙腥甜,气血翻涌。
    他征战多年,从未受过如此屈辱,还没摸到对方的城墙边上,就失了近半的粮草,一个得力的部将和百余兵卒。
    “张副将身经百战,如何就无一人生还?”窦文昭缓过劲来问道。
    手下回道:“昨夜里,那伙人偷袭之后掉头就跑,张副将随即带人前去追击。”
    “不想,他们竟是在中途有埋伏,夜色浓黑,张副将一时不察,竟是落入对方的埋伏之中。”
    “人仰马翻,被对方屠杀殆尽!”
    窦文昭气得吹胡子:“这妇人这妇人,要是落到我手上,我定是要让她生死不得!”
    突袭敢死队圆满完成任务,还顺带给带了几十匹战马回来,这让守城官兵都气势大涨。
    大郎兴奋道:“阿姐,今晚是不是要再次袭击,不如我”
    “你还不够格!”荆梨毫不客气的给大郎浇了一头凉水。
    这些小子虽是训练有素,事实上作战经验却是少的可怜,有过几次剿匪经历,但那与真正的战场,却是截然不同的。
    白长河拍拍大郎的肩膀道:“小子,且先磨炼着吧,这会还轮不到你上战场!”
    “何况,昨儿夜里敌军损失太大,这几日定会加强防备,没有那么容易得手的!”
    荆烨问道:“舅舅,这以后偷袭的法子,便不可用了吗?”
    白长河笑着回道:“不是不可用,而是要给对方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放松到以为我们不敢为之,或是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方可再次行动!”
    “城里情况如何?”荆梨望着对面营地的黑烟问道。
    耿祺上前回道:“先生坐阵,自然不会有事,一切都井然有序!”
    “昨儿有几个大户跟陈大人请愿,若是粮食不足,他们愿意捐献粮食,就是马邑、安溪几个县城富商,也纷纷表示愿意捐献粮食!”
    荆梨笑道:“他们如今倒是蛮有觉悟,战事未起,便晓得开始筹备粮草了!”
    白长河不屑:“这帮孙子,哪里会有什么觉悟,不过是担心,城破之后,以陈留王地皮都要刮几层的个性,自个儿家资不保而已!”
    荆梨坦然道:“于公于私,这份大义却是值得嘉许的。”
    “给先生带话,近日务必稳住各地秋收,陈留王怕是要等到秋收过后,才会大军过来。”
    “如今这么几万人,不过是来试探虚实,顺便吓吓我这个无知妇人罢了!”
    毕竟,去年白莲军围困之时,先帝带着魏王等人逃往蜀中。
    这就给了陈留王一个信号,先帝之时,有兵马粮草还有诸多臣子,都要带人出逃,换成荆梨这个农家女掌权,难道会比先帝更得人心么?
    陈留大军围困关口的消息传出,各方势力都是蠢蠢欲动。
    从前的阮贵妃,如今的阮太后跟皇帝儿子道:“陈留王围困长安,咱们母子是不是可以动一动,不用一直困在蜀地了!”
    蜀地冬季湿冷,夏季闷热,让阮太后很不习惯,何况一直待在蜀地,难免要被杜仲等人拿捏,她是一点都不想待在这里。
    新上任的隆信帝不这么想,和他诸位好战的皇兄不同,他不喜欢打仗,一点都不想,更讨厌四处颠沛流离的游荡。
    他觉得蜀地极好,虽然有杜仲和萧致宗二人把持朝政。
    可若是有难题,自然也该是他二人去解决,不用麻烦到他这个皇帝身上的事,他就觉得挺好。
    就是杜皇后与萧怜芯老是争吵,让他很是头大,但凡这两个女人安分一点,他也不至于这么糟心。
    杜仲从床上坐起来,边穿衣服对秀山公主道:“阮太后有意让陛下返回京都,你抽时间与那老太太说说。”
    秀山慵懒道:“你不想往京都去?”
    杜仲一边系腰带一边道:“最起码目前是不能去的!”
    外面乱成一锅粥,那个蠢货太后居然还想出蜀中,也不想想看,河间王与陈留王等人,本就不承认魏王这个皇帝,出去不是等于送死嘛!
    等外面几方势力杀的差不多了,那时候他杜家的皇后若能产下皇子,才是进取京都的最佳时刻。
    秀山公主掩口打了个呵欠,垂眼挡住眼里的讽刺。
    她都这把年纪了,岂会不知道杜仲是什么心思。
    可怜她那好侄儿,还一心以为这个岳父处处替他着想,满心的感激,却不知道啊,这一但有了太子的出生,他这岳父就极有可能做那个扶持幼帝,把控朝政的权臣。
    可惜那对蠢货母子,如今她就算是说破了嘴,也绝不会相信,杜仲会是这般胆大包天,意图把控朝政的。
    只是杜仲这心思,怕是不那么容易得逞,远的不说,就是一个长安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否则,围困许久的陈留大军,怎会迟迟没有进展呢。
    敌军没有进展,荆梨自然是不急的。
    秋收过后,粮草丰裕,便是他围到明年春耕,她也无须害怕。
    然而在村里的王金龙却匆匆来了关口,带来一个让她不得不重视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