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逃荒农女:捡到残暴王爷她哭了 > 第422章 招贤纳才
    第422章 招贤纳才
    大郎说完,立即得到了好些流民的拥护,眼下天不冷,城门口又有吃的,多待几日又怎的了。
    当下就有几个年轻人出来,扭着先前那汉子送到大郎跟前:“大人,方才这人一直撺掇,说是王爷不愿让我等入关,此人行迹可疑,怕是故意来挑唆是非的!”
    大郎点头对身边人吩咐:“将这人及同伙送到刑事主管大人那里去,让他好好审一审,看看到底是何人派来的!”
    那汉子还在负隅顽抗:“放开我,你们都被他们给骗了,长陵王嗜杀成性,他怎会那般好心唔!”
    身边卫兵随即拿布子堵了嘴,如同拖着死狗一般给拖进城去。
    大郎继续道:“稍后,城里会发放凉茶开水,所有人必须排好队,依次领取,不得随意插队欺负人!”
    “城门处会有卫兵巡逻,若有那欺负弱小,亦或是强行插队的,一律送往西郊修筑城墙!”
    “若有恪守规矩,且帮助弱小的,一经查实,将会得到最先优待分配!”
    人群再次沸腾,他们走过了太多的地方,经历了太多的冷眼与奚落,第一次有人开始为他们考虑,让本来无望的前路顿时又充满了希望。
    人群里,一个瘦巴巴的小女孩跑了回去,拍醒孱弱的妇人:“娘,明日要开始施粥了,咱们有救了!”
    妇人抱着怀里小孩,眼神麻木道:“这些贵人都是说好听的骗人,根本就不会给我们吃喝,有这功夫,你还不如出去找些野果子野菜回来!”
    小女孩一脸为难,这关口本就荒芜,眼下又是人山人海的,哪里还能找到野果子野菜。
    妇人有些生气道:“你还不去?”
    旁边有老人道:“沈家的,这地方长年累月都是人,哪里还会有啥野果子野菜,你让孩子这时候出去,不是存心要她的命吗?”
    小女孩眼泪汪汪看着母亲,那妇人不耐道:“你这懒货,不想去便不去就是了!回头饿死你弟弟,你就开心了!”
    很快,就有一行卫兵,抬着几个大木桶出来,对着人群道:“不准哄抢,所有人都排好队取凉茶!”
    妇人瞪着小女孩:“你还愣着干啥?还不赶快去!”
    小女孩转身悄悄擦掉眼泪,与同村妇人一同往凉茶方向跑去。
    凉茶很好喝,凉滋滋的,甜丝丝的,小女孩看着母亲给弟弟喝了大半碗,待弟弟不想喝了,这才自个儿一气喝了下去。
    妇人喝完又将碗递给小女孩:“再去,我这肚里没食,还得指着这东西垫垫肚子!”
    小女孩将碗翻了过来,希望还能给她留一滴尝个味道,碗底干净却是一滴不剩,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再次去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
    “明日要施粥的是哪些人家?”荆梨站在城楼上随意问道。
    守城官立即回道:“明日是东来轩陈东家、聚宝斋许老板、还有泰王府几家。”
    荆梨有些诧异:“哦,还有泰王府的么?”
    “他们各自施粥几天?”
    “陈东家登记的是五天,聚宝斋登记的也是五天,泰王府登记的十天!”
    荆梨点头:“很好,每日施粥时间,以及施粥的好心人家,都在城外布告上写清楚,受了人家的恩惠,就得心存感激,别吃了人家的粥,还转头骂人家煮的不够好吃!”
    守城官躬身应是,随即安排人手下去布置。
    荆梨随后又对身边跟着的耿祺道:“关口再增加一些人手,流民太多,若是被有心人士煽动,发生暴动,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随时注意城门口动向!”
    耿祺应道:“方才娘娘吩咐守城官之时,我已经交代下去,让其中几个弟兄,每日扮做流民,随时注意人群动向!”
    荆梨闻言,回头看了他一眼,不错,这还没吩咐,就知道提前准备了,不愧是亲卫出身。
    从关口处回来,已经是日落时分了,街上零星有小贩买卖生意,与往日的热闹大相径庭。
    荆梨蹙眉,眼下正是要发展经济的时候,要真等一年多,让这些靠着小本买卖的人如何生活。
    虽然前些年因为战乱各种原因,长安治下好些地方荒芜,可若是流民一直源源不断的涌入,且看如今这局势,战乱一时不休,那么涌入的人群不断,这些流民的安置是个很大的问题。
    土地是有限的,一味的寻求土地解决,肯定是不行的,还得把工业提前给拉起来。
    印刷厂、纺织业、还有古道贸易之路上的驿站都可以开建了,等到这些产业链完善之后,就可以开始划分出一块地方来,迎接那些前来避祸的富商和贵族。
    荆梨摸着下巴暗戳戳的想,必须把有钱人给吸引过来,让经济活起来才行,不然光靠长安本地百姓,这资金流动是有限的。
    等到荆梨将有关纺织业、还有制等几种古法找出来之后,她就发现这似乎和她所设想的不太一样,朝代背景不一样,机械构造也大为不同。
    她不是手工达人,也不会改良机械,这就需要人才了啊。
    果然,不管哪朝哪代,人才永远都是最稀缺的。
    第二天,顺昌大街就贴出了告示,“招贤纳才!”
    今日正逢城中大市,来往行商百姓特别多,见告示贴了出来,好些人就围过来研究。
    “这是写的啥呀?”有人不解问道。
    前面看告示的人就传话出来:“王妃要建工坊,有器械需改良,特意贴告示,招纳贤才!”
    “尤其是会机关、奇门技巧之类的,优先录用!”
    “一经录用,每月工钱十两,且有精米五十斤、面粉三十斤,布帛锦缎按级别发放、过年过节礼品发放.”
    前面人不停的念着,后面人越听越心动。
    有人就不断往前挤,一边挤一边问:“敢问这都需要些啥要求?”
    前面继续念道:“不限年龄、不限出身、不限.”
    那念告示的人眼睛盯着上面,好半晌才缓缓吐出两个字:“男女?”
    站在前面维护秩序的卫兵不屑道:“咋啦?不行?”
    “王妃娘娘可说了,条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给不出的,无论男女,就看有没有本事来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