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 第104章
    中医传承学院?
    程冬冬、姜芝芝几个人都齐刷刷的看向白苏, 他们没听错吧?
    白苏注意到几人的视线,朝几人浅浅的笑了笑,“怎么了?”
    “师父, 真的要开传承学院吗?”程冬冬连忙搬着椅子靠近白苏了一些, 仔细确认真假, “是很多人像学校那种传承学院?不是三五个学徒那种?”
    “倒也不会像学校那么多, 但也不会只收五六个。”白苏顿了顿, “就二十来个精英班那种?”
    人太多, 白苏也教不过来, “最近中医传承风头正旺,也适合收一些有兴趣、有天赋、真正热爱中医的人。”
    “听着就让人向往。”陆问都想转学来这个班了,“师父, 我能去吗?啥时候开班教学?”
    “还需要仔细筹备一下, 过几月吧。”白苏更倾向于药王谷那种方式,选一批有天赋的小朋友, 然后再慢慢教,随后观察人品, 品行端正、有医者仁心的再教一些秘方传承。
    “你基础差一些, 想跟着从头学也可以, 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和小朋友一起?”姜芝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然后关系好的拍拍陆问的肩膀, “你要不还是继续学你的西医吧。”
    “我都要学。”陆问已经决定学好中医, 回头给病人做手术也可以用针灸止血、强心、救命,以达到外科手术上的中西医结合。
    “你愿望很宏伟。”程冬冬说了一句就又问白苏, “师父,可咱们刚才说病人众多, 需要会针灸的人啊。”
    白苏颔首:“趁着学院还没筹备好,会考虑先收一批会针灸的中医,简单指点一下针灸,先为病人针灸要紧。”
    程冬冬听完,忧心询问道:“开了学院肯定什么都教会他们,那咱们医馆怎么办?”
    万一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怎么办?
    “若真能超越我们,对病人也是一件好事。”白苏喝了口水,轻声对几人说道:“你在医馆也待了半年,对我们这么没信心?”
    程冬冬想着师父的金针手法,想着她偶尔拿出来的神奇方子,心底担忧少了一些,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师父,我就是担心。”
    “别担心。”白苏安抚性的说了一句,“现在医馆每日很忙,病人有增无减,所以还是以病人优先,病人们就算有药也等不得。”
    程冬冬他们考虑着现在的情况,也知道确实如此,为了帮助师父,他们之后学得更卖力了。
    白苏和檀越回到书房,两人继续商议着中医传承学院的事情,确认好流程、地址后,便安排宁远去山脚方向购买土地建学院,另外还让律师去帮忙申请开传承学院的一些资质。
    因为白苏的名气和去瘕丸的效果,名官方也是支持白苏继续将优秀传统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所以给予了许多便利。
    在筹备期间,白苏也和谢留行简单说了自己的打算,“谢老,我觉得你说挺有道理,去瘕丸只能缓解情况,无法治愈,还是应该多更多大夫组织起来为他们针灸治疗,所以我决定答应你之前的提议,指点一些大夫。”
    谢留行心底一喜,“真的?”
    “真的。”白苏顿了顿,“但是我有两个要求。”
    谢留行沉吟片刻:“你说。”
    “不是强人所难的事情。”白苏说道:“第一,过来的人一定要品行端正、医者仁心且有天赋,最好行针有气感。”
    谢留行点点头,的确不是强人所难,但有天赋又要行针有气感就有点难。
    白苏顿了顿,“第二,所有来学过的人未来必须来我的中医传承学院上五年课。”
    谢留行怔了怔,语气有些激动,“白医生?你说什么?你要开中医传承学院?”
    “对。”白苏嗯了一声,“这些年中医式微,传承中断,除了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一些大夫固步自封的缘故,我们想要弘扬中医,便要打破偏见,打破一切约定俗成的禁锢,所以我想以传统传承的方式教授中医,主要是招一些有天赋的小朋友。”
    谢留行没想到白苏为了传承中医,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他想着为了偷药方谋害白家的李家、沈家,轻轻叹了口气,这些男人贪恋权势,却还不如白苏一女子有格局。
    谢留行又想着被白苏盘活的中医圈,点了点头,“白医生,我家支持你,回头建好开学了我将家里几个小孩送去,还劳你多多照顾。”
    白苏:“……”
    要不要这么快。
    “反正我先预定好。”谢留行顿了顿,“我会和中医协会的成员们说清楚的。”
    谢留行说完又补充了一句:“除了李家和顾家。”
    “好。”白苏还挺喜欢谢老的作为。
    两人聊过后,谢留行便去询问中医协会里人品较好的一些中医去了,白苏则继续安心坐诊,绝大部分都是癌症病人,少部分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病症。
    “白医生,终于抢到你的号了。”幸运的年轻妈妈一进入诊室,就激动得喊了起来。
    白苏笑了笑:“最近确实人比较多,过段时间就好了。”
    年轻妈妈不信这个话,毕竟白医生的利民药方早已经被全国人民知晓了,不过好在自己幸运的抢到了号,她小心将婴儿床里的孩子抱了出来,露出小孩的样子。
    小孩大概一岁左右,正闭着眼睛呼呼大睡,她那巴掌大的小脸上长满了毛,密密麻麻的,应当患有狼人多毛症。
    “白医生,我家小孩一出生汗毛就挺多的,医生说可能有多毛症,当时没有在意,哪知道越养越多,这两个月直接变成了一个毛孩子。”年轻妈妈很无奈,“如果是男孩子就算了,可她偏偏还是个小女孩,女孩子哪能这么多毛啊。”
    “先天多毛症吗?”陆问看着小孩,“那直接做激光脱毛比较好。”
    “我知道,但浑身上下每次脱毛要不少钱,而且也挺疼的。”年轻妈妈已经去医院问过了,医院脱毛机器正宗,价格自然更贵。
    “她年纪小就天天脱毛,我也怕对她皮肤有损。”所以年轻妈妈才想着直接来找白苏看看这个病。
    多毛症在中医里也算是奇症,大多是肺胃阴虚内热,白苏给毛绒绒的小孩摸了摸脉,脉象沉细,脾肾阳虚,尺脉肾部有明显实症。
    白苏蹙眉,又看向小孩,小孩也就一岁左右,明明该是纯阳之体,怎么会有肾病呢?
    “白医生,有什么问题吗?”年轻妈妈询问道。
    白苏颔首,“肾出了点问题,你最好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确定一下,查出之后再来找我。”
    “肾出了问题?”年轻妈妈有些困惑,小孩子能出什么问题?
    学医的陆问一听就联想到了一个肾上腺肿瘤,得了这个病有些人会出现多毛症,这个小孩如果本身体毛旺盛的话,那么出现多毛的情况会翻倍,但小孩得这个病概率很低,真是奇怪。
    白苏颔首:“怀疑是有肿瘤,你们去医院检查检查吧。”
    年轻妈妈吓得脸色苍白,不会吧:“会死人吗?”
    “别担心,这是后天的疾病,对症下药是可以治的。”白苏让她放宽心。
    年轻妈妈想着白苏的本事,慢慢放下心来,然后立即带着孩子去小镇医院检查确认病情。
    等她走后,陆问开始说道:“其实多毛症还是挺普遍的,女性得了卵巢性疾病也容易出现多毛症。”
    白苏颔首,“一般女性得这个病多是阴虚内热的问题,小孩身体阳气旺盛,阴虚内热情况倒是不多见,”
    程冬冬又问:“师父,治好这个病就褪去了吗?还是要脱毛?”
    “会褪去一些,但还是要结合脱毛。”白苏顿了顿,“我有几个脱毛的方子,是古代专供有钱人用的,效果还行。”
    姜芝芝眼睛一亮,“师父,跪求方子。”
    “你有这方面的困扰?”白苏疑惑看向皮肤白皙的姜芝芝,没瞧见有多毛症啊。
    “手臂、小腿上始终会有点嘛。”姜芝芝双手托腮,眨巴着一双乌润的杏眼,“师父,马上就夏天了,我想穿漂亮的小短裙。”
    白苏半信半疑的看了她一眼,然后提笔给她写了一张海浮石、丹参、威灵仙、紫草、牡蛎壳等七味药材,“按这个抓一付,磨成粉末均匀涂抹在多毛的地方,一日两次。”
    姜芝芝双手欧接过药方:“师父,多久有效?”
    白苏说道:“一周就有效,能管大半年。”
    姜芝芝一听这么久,笑眯眯的拿着药方出去抓药去了。
    等她走后,又有病人进来看诊,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女孩进来的,女孩脸色蜡黄,一直捂着肚子弓着腰,看起来十分痛苦。
    “白医生,终于见到你了。”孩子妈妈感叹了一声后将女儿的病例拿给白苏查看,“白医生,我女儿先天有三个肾,因为一直没有影响生活、学习,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切掉。”
    “但从年初开始,她就一直喊后腰疼,去医院检查发现其中一个肾脏功能异常,出现了肾积水,医生直接安排我们手术。”
    白苏颔首,“你找我是不想切吗?”
    孩子妈妈点点头,“不是说肾好身体就好吗?我想着多一个身体也能更好吧。”
    陆问几个眼角抽搐,“……两个就够用了,多了也没用的。”
    “做手术始终伤阳气。”孩子妈妈迟疑的看向白苏,“白医生,如果肾积水没有了,她是不是就不用开刀?”
    “我先看看。”白苏给小女孩把了把脉,脉浮,舌苔白滑,头面四肢浮肿,积水严重,“之前是感冒了一场?”
    孩子妈妈:“对,正月里掉水里了,之后发烧住了院,出院没多久她就开始喊腰疼。”
    “风寒束表,水寒相搏,肺失宣降,以至于脾肺皆虚,也伤及了肾脏。”白苏看向孩子妈妈,“她多一个肾脏本身对身体就有影响,稍一不注意就容易失了阴阳平衡。”
    孩子妈妈:“那该怎么办?一定要切吗?”
    “我先给她针灸,再开一个温和的小青龙汤来温肺利水。”白苏顿了顿,“有些东西太多也不一定有用,等她肾积水问题好转一些后,那你就尽快做抉择吧”
    孩子妈妈犹豫的看着女儿,三个肾啊,独一份的,她们都没有,真的要割掉吗?
    “……”白苏轻轻摇了摇头,并非所有父母都是称职的。
    外间人太多,白苏继续看诊、针灸,一直忙到天黑,等到傍晚七点左右才收到谢留行的电话。
    谢留行在电话里说道:“白医生,我都已经和大家说好了,也确定好了人数,一共三十人,都是我认为人品端正、正直仁心的中医传承人。”
    他语气微顿,“他们得知你的要求,也愿意支持。”
    三十人已经超过白苏的意料了,她拿了名单仔细看了看,和之前调查过的中医协会的人一一对上,确认都是一心向医的人后点了点头,“劳烦谢会长请名单上的人明日过来吧。”
    “好。”谢留行挂了电话就急忙去通知了,这些人连夜出发,第二天中午便赶到了白氏医馆。
    中医人都注重养生,精气神都很足,尤其是来的都算是比较年轻、有天赋的传承人,所以放眼看去各个面色红润,但又清瘦有气质内涵。
    医馆门口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人,众人都好奇打量起来,“咋这么多人?怎么都往医馆里走?不会是要□□们队吧?”
    “咦,这不是百草堂的小谢大夫吗?你怎么来这里了?”
    “难道是白氏医馆请这些大夫来为我们看诊?”
    在大家猜测声里,众人进入了医馆同白苏拱手,行了中式传统的见面礼,“白医生,久仰大名。”
    “早就听闻过白医生针灸精湛,一直想来拜见,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果然百闻不如一见。”有个会说话的中年大夫看着白苏刚给人扎针的一幕,立即夸了起来。
    其他有几人也附和了几句:“一直知道您的本事,知晓你这里病人众多,刚才在医馆外面也看见了,还是有些惊到了。”
    白苏打量了几人一眼,随后又看向其他话少的大夫,各个目光沉稳、内敛、坚定且热切,尤其是中间谢留行的小儿子谢菘蓝,背脊笔直,青松玉立,很有风骨。
    白苏对他和几个女中医印象都还不错,轻轻点了点头,“劳烦大家先坐一会儿,等午饭后再细谈。”
    “好。”众人瞧见医馆里到处都是病人,直接上手帮忙,把脉、针灸、换药、抓药,人多就是力量大,一会儿功夫堵在门口的病人就清空了。
    然后大家一起去了曲大夫住的院子,院子里桃树已经开满了花,花香四溢,满是暖春的特色。
    阳光灿烂的院落里摆满了桌椅,桌椅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大家落座后先吃饭,吃饱后先安置住处,短暂休息片刻便到了白苏跟前请教。
    这些人都在医术是小有所成的人,也各有家族传承,医术自然都挺不错。
    白苏简单指点,他们便懂了,悟性都挺好,她顿了顿,“想必你们也知道,治疗癌症最重要的还是配合针法针灸。”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也会针灸,但针灸效果不好,想来还是针法的问题。
    所以在谢会长询问时,斟酌再三还是忍不住心动过来了,没有人不想有一手好医术,没有人学医不是为了救人。
    对于想学的代价他们也很清楚,未来在传承学院教学,自然是要教一些自家传承医术。
    不过他们的传承自然比不上白氏医馆漏出来这一丁点的针法珍贵,谢菘蓝等人都很好奇白家到底藏着多少好东西,沈家李家偷走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吧。
    不过既然如此厉害,为什么以前也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医馆呢?众人有些好奇,但也没深问,更多的是尊崇敬仰,“白医生,我们答应你的要求,还请你赐教。”
    白苏嗯了一声,让律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合同出来,“这是五年期的聘请合同,大家看看细则,没有问题的话就签字,签好后随我来针灸房。”
    众人看着合同,十分规范,还会有工资,如实在太忙可以和家里长辈替换过来,另外也要求对学生倾心以待。众人看过后,不由感慨,“学院未来的学生很幸运。”
    “确实幸运,以往的学徒哪有这么多资源,而且有白医生照拂,以后也必有远大前程。”
    “很佩服白医生,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私心,传承也是为了家族利益和荣耀,而白医生愿意教我们、愿意开学院,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所有人都有医可看。”谢菘蓝满眼钦佩之色,“我父亲一直夸白医生心胸豁达,格局宽广,非我们所能及。”
    “确实。”一个气色红润的中年女性大夫拿起笔直接签字,“我们家擅长妇科,家中医术医方不算多,但也愿意为中医传承尽一份力。”
    “我们以往被各种西医规则制度要求,好多民间医生都被迫消失,希望以后多一些好苗子,按照老中传承的方式好好将丢失的医术弘扬下去。”
    众人纷纷签字,然后去了针灸房间,跟着白苏现场学习了起来。
    白苏用的针法是药王谷和白氏针法结合版,虽然有些复杂,但活血化瘀、去阴实效果很好。
    她针灸时,告诉大家关于癌症的一些辩证,然后根据辩证行针。
    大家上前为病人把脉,辩证出结果后再按照白苏指点的尝试运用微薄气感行气针灸。
    下针后,他们就感受到气感在缓慢连接起来了,众人心底瞬间就明白了他们和白苏针灸的差距。
    众人继续按照这个方式行针运气,他们大多数只掌握了一点内力,气感控制一般,针灸完一个病人后就浑身冒出了虚汗,“好累。”
    “难怪我们针灸效果差了许多,一是针法确实独特,二是内力不足。”谢菘蓝看向直接一个接一个扎针的白苏和檀越,果然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为了尽快熟练运用,谢菘蓝等人继续练习起来,早晚也多练习吞吐纳气,一周后基本就将针法摸透了,针灸后的效果不如白苏,但也让病人有了癌症恢复的倾向。
    多了三十个人帮忙,医馆里等待针灸的人逐渐减少,每天针灸室里没那么拥挤了,门口的病人也散去了许多。
    等到三月底,谢菘蓝他们基本已经能准确辩证和进行相应针灸,“白医生,我们基本已经学会,这几日可能要回家里医馆帮忙。”
    白苏检验过后,觉得也确实还行了,至于内力不足的问题她也没办法,她轻轻颔首,“还请你们勿以此为利,以治病救人为先。”
    谢菘蓝等人郑重点头,这是自然。
    等他们回到各种医馆后,便正式为癌症病人们开始针灸治疗,因为药方利好百姓,所以各大医馆也配合没有以此谋利,针灸也按照白氏医馆的价格来的,也算是对白苏的道谢。
    病人有些奇怪,为什么针灸癌症反倒比其他针灸更便宜。
    医馆:“因为白医生教我们如何针灸治疗癌症,为了致敬,也为了大家,所以设定为惠民价格。”
    病人们听说白苏教大家的,眼眶一下湿润了,“白医生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着想,有她这样的好中医真好!”
    “以后我们不用跑去小镇也可以治好癌症了?真是太好了!白医生很好!医馆也很好!我再也不骂医馆、中医唯利是图了。”
    “中医其实算起来一点都不贵的,真不知道网上哪来那么多洗脑包,一副药单看有点贵,但加起来就治好病,比开刀住院花的钱少多了。”……
    因着让利于病人,白苏、各医馆又迎来了一波好名声,直接让更多人认可了中医,连国外一些人都隐约听说了。
    “你们上网了吗?知道z国忽然有个女中医声名鹊起了吗?据说还会治癌症。”
    “治癌症?我好像知道她,我们一直想要购买药品,但一直抢不到,我们打算抽空带我父亲去z国。”
    “我们也打算去看孩子的瘫痪症,一起结伴吧。”
    一旁有人试探询问:“真的有那么厉害?能比我们的中医圣手杰克教授、村上教授更厉害?”
    “我记得他们国内年轻人都不信任中医的。”
    刚才说话的老外:“我z国的朋友说他们家家户户都信任她,都说她医术精湛。”
    那人:“劳烦仔细说说,真的有用,我们也会考虑过去的……”
    在其他人讨论时,小镇里已经进入了四月。
    四月里,烈日炎炎,已经有了几分夏日的气候。
    白苏望着惊蛰后就没有下过雨的天,有些担忧,“今年别又像去年一般高温,气候不好药材会涨价的。”
    医馆和药厂都需要很多药材,如果干旱、药材断货,伤的还是老百姓,白苏刚和檀越说了自己的担忧,就接到老黎的电话。
    老黎唉声叹气的声音从那边传来,“白苏,最近受天气影响,酸枣仁、断续这些药材又涨价了,这可怎么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