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 第136章
    彼时雍和宫一片热闹, 比起上次两位阿哥迎娶侧福晋时的场面还要热闹几分。
    毕竟弘晖是太子嫡长子,即便最近母家遭了皇家厌恶,且府邸又进了侧妃董鄂氏, 这些事理所应当会对弘晖的地位造成极大的不稳, 但是弘晖表面看着似乎变化不大,每日不曾忘却自己应该干的差事, 礼让兄弟、晨昏定省。
    看着完全是众人眼中最适合接手太子爷地位的阿哥。
    都说危机看能力,乌拉那拉氏这番变化下来, 旁人虽看不出太子爷其他阿哥的厉害, 但是对弘晖阿哥却是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心态很稳, 就像曾经的太子爷一样, 不曾为外事所动,这也是四福晋至今在后院还保持自己稳妥地位的缘故。
    不然董鄂侧妃在皇家若有若无的支持下也不至于在府邸和四福晋打个局势平衡。
    当然弘晖心里对谁都不怨, 额娘这边确实是错了,皇玛法不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身为阿玛和皇玛法最重视的阿哥, 自小受到上书房夫子的教导, 自是明事理的。
    但他身为额娘的儿子又不能坐视不管额娘在府邸的地位变得难堪,因此他偶尔会帮上额娘一把,至于乌拉那拉氏家族就任由它衰败了, 他姓爱新觉罗氏,而非乌拉那拉氏,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且从小到大围绕自己身边的亲人不少, 他就算在乎自己的额娘, 也不可能为了额娘将自己其他亲人抛下, 他还有阿玛、皇玛法和皇玛嬷等亲人, 至少在他略微年长几岁之后就接触到皇宫了, 打那之后就有皇玛嬷的庇护,他一直感念皇玛嬷的庇佑,做人要明事理,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而今天大喜之日,给太子爷面子过来的臣子不少,其中有些臣子自然是为了对比两位阿哥的能力而来的,毕竟弘晖阿哥的地位不如以往一样稳固了,且大清朝也没出现过嫡子继位的画面,他们心里记惦这件事,既盼着自己家里出个从龙之功,又盼着这从龙之功不出任何差错,最好是让他们选定了就将人拿下,省得以后再出什么波折。
    这次婚宴到场的人不止是朝廷上的臣子,还有太子爷也专门为此事停下以往着急办差事的步伐,愣是留在雍和宫给几个兄弟敬酒当作庆祝自己大儿子成家立业的欢喜。
    而四福晋仍旧在招待几位妯娌,但是很多人已经不把目光放在她身上了,都在隐晦的打探她身旁的另一位“当家主母”——董鄂侧妃。
    到底中宫娘娘的举动不是让人白白猜测的,四福晋坐拥一儿一女,儿子还是嫡长子,谁都以为四福晋坐定太子妃之位了,谁能想得到乌拉那拉氏后来还会出此等波折,而四福晋显然也是随着乌拉那拉氏惹得皇家不喜了。
    太子妃之位断然不能落在四福晋身上了,之后的情形如何就不为人知了,到底从龙之功不是那么容易让人得到的,就这明摆着的嫡长子身份,还可能因为自己生母以及母族的牵累失了嫡子的优势,也就勉为其难占个长子之位罢了。
    众人隐晦的对视一眼,心里都不住叹息,这都叫什么事啊,以后倒是可以看看这董鄂氏能不能生出一个皇子阿哥了,不然就任由他们猜测,也猜测不出一个答案啊,就像当今太子一样,在过去,谁也不敢笃定废太子会被皇上废了,而四阿哥会被册立为新太子,生母也被封为皇后,地位稳固之极。
    有这一回经验在,不到最后,大部分臣子不会甘愿下赌注的,即便是出了皇上的佟家不也因为站错队被皇上打击吗,他们有些连佟家的身家都没有,拿什么来拼。
    弘昐得意形满,在臣子们的吹捧下偶尔看向弘晖,他心里高兴,原来那个向来看不惯他和额娘的嫡额娘也会有这一天,只可惜阿玛还是最重视弘晖,不然他一定可以狠狠的嘲笑这个大哥。
    想起阿玛对弘晖不变的态度,他心里一紧,面上也带出一丝不快了。
    将新娘子迎娶进门后,宾客都已尽兴,这场婚宴看着是快落到曲尾了,只是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皇宫里竟然有贵客到来。
    太子爷兴许是头一个知道消息了,赶忙吩咐一旁的几个兄弟都迎上去,宾客们看着这一幕都不明所以,认为太子爷兴许是喝醉了,不然哪会亲自出了大门,模样看着是要迎接哪儿来的贵客似的——
    嘶,贵客?
    这念头能让太子爷带上几个兄弟亲自迎接的贵客似乎不多吧,一些客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险些咬掉自己舌头。
    “这、这,这莫非是宫里来的‘贵客’?”
    有人已经倒吸一口凉气了,但是这怎么可能,宫里的贵人居然会因为弘晖阿哥婚娶一事出门,这是不是可以证明弘晖阿哥在那位心里还是重要的?皇上也只是在废太子成婚时出现过一面罢了,弘晖阿哥就算母家不得力,还能让皇上心仪吗?
    一番猜想之下,确实是有不少人将目光放在弘晖身上不住打量。
    只是更多人盼着自己能不能借此机会接触到宫中贵人,毕竟圣颜难得一见,若是能趁着大喜之日讨得圣上欢心就好了,万一圣上就在这一天心情极好呢,万一他们好巧不巧刚好让圣上看中眼了呢。
    这些都是可以赌一把的,臣子们纷纷对视一眼,正准备等太子爷将人迎进来后就凑上去恭维贵人。
    但这只是想想罢了,宫里贵人又不爱凑热闹,至少是不喜在宫外见到如此多人的,沾沾喜气也就算了,面见那么多宾客就没必要了,还会将弘晖推到风口浪尖。
    这边太子爷带着十来个兄弟在府门候着,他们也是刚刚得知皇阿玛和皇额娘要过来的消息,也顾不上这是不是迎接圣驾的礼节了,毕竟皇阿玛突然派人传消息过来,也不是为了那一点周到的,或许只是想看看弘晖婚宴有多热闹罢了。
    胤禛面色平淡,有几分不明显的激动。
    胤禩一左一右的抱着老九和老十,看着就是在窃窃细语,胤禵和胤祥是两兄弟在打打闹闹。
    而胤祉、胤祺两兄弟站立一旁,学着太子爷的模样,压根不与那些打闹的兄弟一般见识。
    十二阿哥胤祹仍是一副小透明的做态,就留在最边边的地方站着,十五十六两个阿哥由于是同母所出的兄弟,加上与前面几个兄弟年龄差距有些大,都是被大的兄长视作儿子辈的人看待的,这会儿就是少年郎的心性,兄弟俩感情好,望着不远处的马车,似乎都没有见到皇阿玛皇额娘的紧张。
    还有十七,他是最小的阿哥,加上还未成婚,被最前面的几个兄弟照顾着,对守规矩一事没什么紧张,眼下是恨不得当头一个迎接皇阿玛皇额娘的,毕竟少年郎就那点心性,想早点见到人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随着马车的停驻,先下来的奴才还是梁九功和家桃两位老熟人,之后就是下来的两位贵人了。
    胤禛眼睛一亮,低声道:“还请皇阿玛皇额娘往这边来吧。”
    皇上皇后出宫一事不宜声张,他只想着将人迎进去以后再问候皇阿玛皇额娘。
    几个兄弟都有意识的阻拦外人打探的目光,很快,马车前的贵人进去了,马车也跑开了,在雍和宫门前打探好奇的目光也消失了,毕竟这地带虽然老百姓少,但也有官员宗亲住在此处,有关雍和宫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半点关注。
    这会儿皇上携着芷嫣进了门,没有去前院看那些宾客,就转弯去了书房。
    谈话之类的东西,还是在书房里较为隐蔽。
    而前院里不住打探的宾客们都可惜的收回视线了,这多遗憾啊,看起来皇上皇后根本没有亲自参与的想法,尽管他们是挺好奇几位阿哥和皇上皇后交谈何事,可这是天家的事,自是轮不到他们打听。
    当然在前院里不乏四福晋期待的目光,只是看着皇额娘入了书房也没有将视线放在她身上,她心里一阵挫败,一时半会连一旁几个侧妃讥讽的眼神都看不见了,唯独心里挂念着已经对她不甚上心的皇额娘,怎么就变了啊。
    董鄂氏却是不像以往一样将视线放在皇后身上,在这时最重要的还是保持镇定,就算她也不知道皇上皇后今儿要过来,她也要做出一副知道的模样,不为别的,只为让在场的人明白谁才是府邸的当家主母!
    四福晋还差得远了,她定要做到最好。
    ……
    书房内,芷嫣注视面前最小的十七,任由皇上对几个大的儿子一番嘱咐,她只管小的。
    十七兴许是被她盯的不好意思了,呐呐道:“皇额娘,您想让儿子做什么?”
    芷嫣笑了笑,看着他仿佛想到自己儿子小时候的模样了,心情还挺放松的,“你也到年纪选嫡福晋了,有哪家心仪的女儿家吗?”
    十七还真不怕商量这种事,他一下跳起来,“皇额娘,这真让小爷来选?”
    “当然!”芷嫣稀奇极了,这可是她遇到的头一个对自己媳妇有要求的皇阿哥的,不得不说,她喜欢!
    “小爷喜欢蒙古女儿,皇额娘将来给我找嫡福晋时,就找像十嫂那样的。”
    “你十嫂那样的?”彪悍?
    芷嫣上上下下打量着十七,你十哥都被你十嫂管得严严实实,连出门都要报备,你居然会主动说想要一个像十嫂的蒙古贵女。
    不过各人喜好不一样,要尊重,有的人是喜欢被人管着的,只是这点出现在皇子阿哥身上着实是让她有些惊讶,哪怕是看着最性敛的胤禛都是个不喜欢被人管的,别提十七这种活泼性子的人。
    十七点了点头,“十嫂会耍鞭子,会骑射,嫡福晋像她,以后可以和小爷去马场上转一圈,要不陪小爷耍鞭子也行。”
    原来是喜欢有相同喜好的,这就难怪了,芷嫣同意道:“就按你说的来吧。”
    十七欢声雀跃,正想好好感谢皇额娘,不曾想一转头自己身边早就围上了一众兄弟,都戏谑的看着他,到底脸皮还没修炼到家,十七一下子就脸红了。
    胤俄不怀好意戳了他肩膀,“哦,喜欢十嫂那样的是吧,爷倒是看不出来你有这个兴致。”
    “不是十嫂,是像十嫂那样的!”十七一下子生气了,怎么十哥说的他好像对自己嫂子有异样感情似的,他只是想找一个有共同喜好的!
    胤禩笑了,这小子还是太嫩了,瞧瞧这模样,就是还在上书房读书的小娃娃,“是是是,你喜欢像你十嫂那样的嫡福晋。”就是一小孩子脾性,非得和嫡福晋凑一堆相同的毛病,夫妻俩哪能有同样兴趣的。
    两人要是处得来,那不太行,高兴了忘记要事怎么办,总要有一个能劝得住人的;处不来,那就如同冰与火的交杂,一触即发。
    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还得好好跟这个最小的弟弟说道一番,毕竟嫡福晋以后是要和自己处一生的,凭借喜好选嫡福晋是不大行的。
    想到这,他揽住十七,正想来一长篇大论,胤禛忍住笑让他消停一会儿,侧身看向一旁的皇额娘皇阿玛。
    他们俩都坐下来了,眼神欣慰的看着他们一众兄弟。
    胤禩后知后觉自己将十七当成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在皇额娘皇阿玛眼中他们何曾不是小毛孩,他难得有了羞赫感,缓缓将放在十七肩膀上的手收回来,若无其事整理衣襟,默默走到一边将老九推上去。
    “八哥?”
    “没什么,就是想让你去给十七做个示范。”
    “?”胤禟更不明所以了。
    “没什么。”胤禩沉默片刻,“你好好站着就是了。”
    刚好挡在他前面。
    “哦。”胤禟还是不明白,但是八哥的话还是值得一听的,就是这让他好好站着有什么用意吗?
    他暗自琢磨一会儿,突然看到不远方不苟言笑的皇阿玛,又看着站得不成人样正逗弄人的老十,他恍然大悟,身板挺直了,“多谢八哥!”
    “……不客气。”
    芷嫣捂嘴笑看十几个阿哥有说有笑的,这可真热闹啊。
    康熙眼神温和,“你喜欢热闹,等明儿开春,就让太子大格格在宫里出嫁吧。”
    “大格格夫婿还没定下,来找臣妾的夫人何其多,这还得好好斟酌。”
    “这不急,朕与太子商量好了。”
    居然已经商量好了?那她还眼巴巴的给佛拉娜看夫婿算什么事?
    芷嫣顿时有些生气了,康熙又好声好气道:“朕这不是看你平时无聊,给你点事做吗?”
    好一个看她无聊,皇上什么时候看她不无聊了,自己忙得脚不沾地就觉得她太闲了?
    她握住茶杯,声都不想出了,抬头一见,却是好些个阿哥头都探过来了,一看就是伸长耳朵听着帝后两人的谈话。
    ……八卦真是人人都爱好的东西。
    她脸上一红,不是羞涩的,纯属是气红的,缓了好一会儿,她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一眼阿哥们,缓缓笑了,“妾身觉得皇上怕是有政事同几个阿哥商量,后宫不得干政,妾身就先行告退了。”
    她行过礼就走人了,完全没看到皇上意图阻拦的样子。
    胤禵眨了眨眼,死猪不怕开水烫问道:“皇阿玛,您这算不算将皇额娘气走了?”
    这可真是稀奇啊,皇阿玛的好戏啊,他还从没有看见过。
    康熙瞪了他一眼,“十四,当心朕将你派去给十七打下手。”
    说完就跟着出去了,胤禵摸了摸鼻子,声都不吭了,给最小的弟弟干活,是挺丢脸的,但他还是更喜欢看皇阿玛好戏啊,他可以将事情记得一辈子,偶尔想起时还觉得挺好的。
    父母建在就是一件大好事了,皇阿玛皇额娘看着挺精神的,他就放心了。
    胤祥拍了拍他肩膀。
    ……
    芷嫣走出房门,没有理会他人眼光,转折出了宫门,家桃跟在她身后。
    她现在直接出来还挺安全的,她穿着宫外常见的衣服,没有一点宫里人的特征,当然不会招人注目,她只在门口等着,不多一会儿皇上也跟着出来了。
    她高兴的挽起皇上手臂,“皇上,咱们可以出去走走了。”
    康熙这下子哪还不知道她的用意,不就是觉得一大群阿哥在跟前有些多余了吗,才故作生气出来,亏他还真以为皇后生气了。
    他正儿八经的点了点头,同时也非常认可皇后的想法,那十来个小子确实是吵闹了,去雍和宫一趟只是为了添一添喜气,而不是听他们吵闹的。
    他顺其自然道:“你想去哪儿?”
    “先去妾身的店铺看一下吧,妾身都派人看了那么久,还没亲自看上两眼。”虽说现在不是她亲自经营的,但是这店铺由她而起,她总要看上两眼才行。
    “那走吧。”康熙不啰嗦,让奴才在前面带路,自己携着皇后慢慢走着。
    他们出来自然是用着看孙儿大婚的理由的,但是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出来走走,老是在宫里也不是办法,人都没了生气。
    芷嫣走出这段路以后眼前便‘豁然开朗’,到处是热闹的商贩叫喝了,人头攒动往返其间,街头处处有茶坊、酒肆,各个驻脚的地方都不缺贩茶吃酒的老百姓,真是有意思极了。
    芷嫣跟着凑热闹到一家商贩前面,看着对方三两下用糖浆就勾勒出一幅糖人画像,有龙有凤,也有模样俏皮的小狗和那达官贵人最喜欢的鸟儿等等,那些画成的吉祥花果、飞禽走兽都插在草把上,看着黄澄澄的一片,别提多勾人食欲了。
    在京师里走买的商贩最不缺的就是眼力,他瞧着眼前这对关系亲密的男女,一眼就知道是夫妻,甭管年龄看着如何,那都不是他该管的事,京师不缺一些高官迎娶娇女儿,他也管不到别人面前。
    而两人衣料子看着虽简单,但是瞧那布料就不是寻常人家拿得起的,且那气度、容貌,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商贩搓了搓手,憨厚的笑起来,“夫人若是喜欢,大人买了便是?”
    康熙听了这话,勉为其难考虑一下,毕竟这些宫外的东西吃了不知会不会有问题,但看着皇后看他殷切的眼神,他还是忍不住道:“就买这次,等回去了,我再让厨房的下人给你做。”
    宫里的东西都是用着最好的,就怕在宫外吃这一次就坏了肚子。
    “好。”不等皇上将话说完,芷嫣就对着画糖人道:“给我来十指数吧,随便给我几个好看的模样。”
    “得嘞。”画糖人喜滋滋道。
    只见画糖人将一小勺油倒在石板上,等糖稀熬好后就将一勺子糖舀起,在石板上勾勒出一幅展翅欲飞的凤凰,他自是心里有数的,遇上达官贵人,自是哪哪都周到,糖样子自然得用心一些。
    石板上的糖很快冷却,他用小铲刀将其铲起,一个图案就完成了,梁九功将糖画接过去,接而等画糖人将第二个糖画画好。
    芷嫣看得兴致勃勃,这功夫讲究的就是一个一气呵成啊,她也不忘让皇上也跟着看热闹,“老爷,您看看这多有意思啊,您就别板着脸了,多笑笑。”
    康熙心里无奈,说是一次,皇后已经让商贩将弄了那么多糖画,到时可别全都吃下去,等买到手了还得管管。
    他目光望向只隔三四步就有的另一个门面,心道按照芷嫣的兴致,怕是等到天黑都未必走到自家门面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