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 第122章
    新后即立, 芷嫣这会儿还紧张着呢,不说内务府的奴才赶紧将各种礼制给她备全,且说皇上那儿就将她折腾的不轻。
    不是跟她商量什么时候搬进坤宁宫最好, 就是告诉她什么打算在封后之后带她到避暑山庄游玩一趟缓缓心神先, 整的比她本人封后还要高兴,她就表现的还好, 顶多是在皇太后面前转悠了一圈,惹得老人家不耐烦罢了, 没皇上这么折腾人。
    家桃隐隐作笑, 她该怎么说自家娘娘好, 明明自个儿也很兴奋, 就是只说皇上的不好,自己赖在慈宁宫不走, 将生平当皇后的高兴都传达给皇太后了,皇太后老人家当了几年皇后,没过多久就当了太后, 对娘娘是恨铁不成钢, 若不是有皇上在,她估计太后娘娘还会对娘娘说‘当了太后才是最好的’这类的话。
    不过老人家也有炫耀的资本,早早没了一个视自己为仇敌的丈夫, 又有一个对自己孝敬的庶子皇帝,还有表面上的婆婆、实际上的祖姑母护着自己, 比起先帝留下来的妃子待遇只好不差, 活得十分快活, 才不将当了皇后视作一回事。
    时间倏忽就到了封后当天。
    这次的立后大典十分隆重, 大有超越元后册立时的风光, 从宫门望去就有一望无边际的红色地毯, 且无处不张扬,不处不让人震撼时隔多年的立后大典是如此风光,紫禁城已多年没出现过如此张扬的盛事了。
    铜镜前的女子任由梳妆嬷嬷替她打扮,有乌雅夫人特地带过来的全福嬷嬷,她凑上去将发鬓打开,三千青丝散开垂下,让人联想到由紫禁城里珠光宝气堆砌、奢侈靡费养出来的女儿,是那般极致奢靡的颜色,正所谓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全福嬷嬷心里感叹着,果真不愧是宫里盛宠至今的娘娘,她梳着长发,一下两下道:“一梳金,二梳银,三梳荣华富贵,四梳儿孙满堂……”
    芷嫣不是新嫁娘了,无所谓这种新娘子上轿前的仪式,但是乌雅夫人非得让自己女儿也感受一回嫁人为正妻的经历,她便随着她了,心里升起的暖意就不必多说了,她只知道自己会成为大清皇后,此后无数后宫女儿心心念念的愿望皆被她尽数达成。
    此后无悔。
    淡扫蛾眉、身着后袍,此后是极尽的紧张又松弛的等待,芷嫣不出一言,眼睛望着远方,心脏跳动的无比快,直至她眼前出现同样身着冠服、目露笑意向她伸出手的皇帝,她心里突然就放松下来了,听不见官员们的声音,也看不见殿下的宫妃,她眼里只有皇上。
    然后执手、并立,一步步迈上交泰殿的台阶。
    仿若一对不可一世的夫妻屹立在众人面前,极尽富贵,极尽张扬,绝美的像幅画卷、然后平静的向众人展开。
    有宣制官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德协黄裳、王化必原于宫壸。芳流彤史、母仪用式于家邦。秉令范以承庥。锡鸿名而正位。咨尔皇贵妃乌雅氏,满洲正黄旗、包衣护军参领威武之女,今太子之母。矢勤俭于兰掖。展诚孝于椒闱。慈著螽斯、鞠子洽均平之德。夙著懿称。宜膺茂典。兹仰皇太后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化被蘩苹、益表徽音之嗣。荣昭玺绂、永期繁祉之绥。钦哉。”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朝廷臣子皆跪下行礼道。
    此后的封后帷幕才算正式开始。
    宫妃们有的面色如常,有的难看到了极点,但都能维持住表面的姿态。
    无论如何,乌雅氏已经成了皇后,有些事就不是她们该奢望的,且皇上对当今皇后如此用心,谁能插手进去,谁又能插进去呢,只能说自己没赶上最好的时机,这局就让乌雅氏胜了吧。
    中宫皇后啊,天下女子的奢望,谁又能说坤宁宫之主不是最好的,乌雅氏封后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让她们心有不甘罢了,原来宫女出身的人也能封后,这就是皇上的偏宠吗。
    梁九功少见的没有出现在皇帝身边,尽管心里遗憾极了不能给皇上皇后行礼贺喜,但他眼下也有挺重要的事要去办。
    他倒在一个宫所角落,旁人观察不到的隐蔽之处,身边还有两个小太监,太监们正牢牢抓住一个发丝凌乱、不成人样的女子,女子目眦尽裂,看着不远处的一幕恨不得将那人给换下来,凭什么乌雅氏会成为皇后,那个她半生都触碰不到的位置。
    入宫的三位贵女,就仅剩她不能当上中宫之主,这天道不公,凭什么就她遭遇这种事了,那个曾经任她扇打的宫女凭什么越到她头上来,原来不是她是贵妃,她是贵人吗,为何现在位置颠倒,乌雅氏成了皇后,而她由高高在上的皇贵妃一堕成了宫中最不起眼的庶妃。
    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啊。
    佟佳氏面色灰败,一个包衣宫女怎么能成为中宫之主,就算她生养了太子,她都没有这个资格,明明只是再卑贱不过的奴仆罢了,她自持为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儿,出身高贵,竟被这种人压倒头上,乌雅氏凭什么,皇上又凭什么。
    还有佟家,居然从不为她主持公道,真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吗,她那个阿玛眼里只有他那个好儿子!连累她的好儿子!
    她恨极了对她不闻不问的佟家,恨极了她那个早逝没能让她成为皇后的姑母,恨极了将她荣华富贵都剥夺的皇上,也恨极了越到她头上越俎代庖的乌雅氏!
    梁九功窥着封后大典,心里的唏嘘越盛,转念看向不住挣扎、眼里尽是恨意的佟佳氏,面上悠悠叹了一声,他怎么就觉得皇上那种让佟佳氏看清谁才是大清真正的皇后的主意一点都不靠谱啊,人家该恨的还是恨的。
    按他的想法来,不如就让佟佳氏居于深宫中,一点妄想都起不了,再然后是从宫人口中偶尔听闻旧人之事,这不比当场看到更折磨人心吗?想象可比眼前所见更可恨数十倍。
    阉人?哼,真当他一点都不记恨吗?
    是,他是阉人,但是阉人也能处置以往高高在上的宫妃。
    梁九功拍了拍手,漫不经心道:“将她押回冷宫吧,让她看的也看到了,不必再忍让她了。”
    佟佳氏瞳孔一缩,一想到自己要回去那个不见天日的寝宫了,什么都清醒了,但是任凭她怎么挣扎,都抵不过两个太监的手脚,她看着自己与乌雅氏的距离越来越远,然后从此一方明亮的寝宫,一方暗无天日的宫室;一方万人敬仰,一方受尽唾骂;一方被史书记载,一方狼狈形如奴才。
    最终抵御不住这种落差,头一歪,晕过去了,而两个小太监也尽职尽责将人带回景阳宫了。
    ……
    永和宫主如今成为皇后了,那宫所也要转移位置了。
    翌日,芷嫣还在沉沉入睡,因昨日累了一天不想起床的心思越发厉害,不过皇上也没想打扰她睡觉,命几个宫女太监给他更衣,再然后是到了正殿,吩咐几个奴才搬移东西,坤宁宫早就备好了,就等着女主人的入住了。
    家桃精神抖擞的听着梁九功的吩咐,马功成直接将永和宫的宫女太监都聚合在一起,然后各自行事,统一指挥统一命令,然后康熙一人就在御案上批改奏折,活脱脱一忙人。
    有时是看着奏折又抬头看看床上的人,好笑的摇了摇头,若不是芷嫣非得在永和宫住完这阵子,也无需等到册立皇后后才转移住所,不过无所谓了,都随她高兴吧。
    巳时刚至,芷嫣就从睡梦中醒来了,刚晕晕沉沉换了衣,就看见皇帝出现在她面前,一脸矜持道:“皇后,永和宫的东西都搬去坤宁宫了,就差你一个人了。”
    ?
    什么意思,她就闭眼一晚上而已,皇上怎么就将永和宫搬空了?
    可能是她表情太讶异了,康熙解释道:“当然只是正殿的东西过去了,东西配殿的宫妃不会跟你过去。”皇后居所,其他人不得沾染。
    行吧,原来是这个意思。
    芷嫣勉强接受这个解释,洗漱后就拿着账本到皇上身边观看,皇上自然是干政事,她就不同了,在看完账本后还可看话本,看完话本后还能向皇上告退,去御花园里逛一逛,十分惬意且有节奏。
    康熙有时看了还觉得诧异,心道原来上次芷嫣说的不会消遣是这个意思,相比之下,他的日子确实是忙多了,或许到了避暑山庄可以抓几个人过来,学着芷嫣做态,儿子不用白不用……
    对于芷嫣来说,成为皇后的生活其实也没多大转变,除了搬去坤宁宫这点,宫务还是她管,顶多是多出一个儿媳妇帮她忙,但是儿媳妇这都快临产了,哪能随意动作,芷嫣将一些训练好的嬷嬷都派去雍和宫,准备四福晋这胎的分娩了。
    本该还有年侧福晋的,只是年侧福晋早就托自己兄长给她寻来可靠的嬷嬷了,芷嫣便不管不顾她了,而且有嫡福晋在前,她也不能关心侧福晋吧,她现在已经不是德妃的身份了,身为皇后,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下,当不得十分小心但也要注意规矩,免得她对嫡侧福晋都是一视同仁,在旁人眼中指不定成了什么对嫡福晋不满的表现。
    宫里面往往不缺这种有心眼之人,她小心行事不为过。
    只是当她等着嫡侧福晋的身孕分娩时,皇上却稳稳的握着她手道:“皇后,朕念着十儿和十一快到出嫁的年纪了,不若咱们将几个女儿养在膝下,将来都不嫌无聊了。”
    “养女儿?”芷嫣侧过身看着他,她怎么觉得皇上别有用心呢。
    “你觉得富察氏和乌拉那拉氏的几个女儿如何?”
    “养着也不错。”无论皇上打什么主意,她都接着,无意中想起自己弟弟家还有一个侄女儿,“博启的女儿也带上吧,那孩子庶女出身,由本宫养一阵子,将来议婚事也能补足身份。”
    “那就加上她吧。”康熙心里倒是无所谓,妻族的侄女也是自家人,将来议婚到皇室都是可行的。
    “总觉得皇上还有别的意思,但既然皇上不说,那臣妾就等着皇上说的一天。”芷嫣不想更多,既然成了皇后,底下的人打得主意不知多少,且她又是那种想的复杂的人,能不多想就不多想。
    康熙笑了笑,不在意她这点小心思。
    芷嫣嘀咕一会儿,又揽着皇上去寝宫补觉了。
    至于那些在朝廷上为她说话的臣子,也是从中得到了应得的利益,她不必挂念欠着人家人情,就是她弟弟这儿可能得用心一点,毕竟多年来乌雅氏确实是战战兢兢为她做了许多事,她让皇上将博启的小女儿带上也有这个意思在,能和其它满洲贵女并列,某种意义上能让人忽视她还未抬旗的身份。
    也算是她对娘家人的用心了。
    芷嫣便循着皇上的意思,让家桃给她传达懿旨——命察哈尔总管、一等男及云骑尉李荣保之女富察氏,骑都尉、一云骑尉、二等侍卫富存之女乌拉那拉氏,以及前不久刚升散秩大臣的博启之女乌雅氏进宫陪伴,不曾想自己随意下达的懿旨惊起不少风波,让不少人无论如何都想探个究竟。
    ……
    彼时几个臣子刚聚到一起,都是为了祝贺皇贵妃成为皇后一事。
    富察马齐摸着胡子得意洋洋,“哎呀,当初我就说皇后娘娘是凤命在身,一定会当上中宫之主的。”
    钮祜禄阿灵阿略带不屑道:“马后炮谁都会,富察老儿你可别将这话当面说给皇上听啊,我可看不惯你在皇上面前非得蹭鼻子上脸的模样,听说廉亲王的嫡福晋就是你在皇上面前说定的,不然哪会有你富察家如今的潇洒自在。”
    没说定八阿哥为女婿,这富察马齐指不定想支持别的阿哥,到时就满盘皆输了,又哪会有今天被人供着的好吃好喝的自在日子。
    富察马齐摇了摇头,“你也自大极了,咱俩可别说什么半斤八两的话了。”钮祜禄阿灵阿的眼光就一定好?
    笑话。没有一个皇后亲妹的夫人,没有十一公主养在皇后身下,这老匹夫指不定将目光放在六阿哥身上了,那才叫鱼目混珠,没有一点眼光。
    两人各自哼了一声,看都不看彼此。
    而乌雅博启就显得矜持多了,只是自家亲姐封后的事实迎面而来时还是让他雀跃许久,当下为了躲避风头就待在府邸好些时日,最终还是按捺不住拉上几个关系还不错的同僚过来。
    富察马齐和钮祜禄阿灵阿就在其中,只是他喝着酒就嫌耳边两个人吵闹,气氛还不够热闹,眼睛就往外寻找了。
    这酒馆是官员最常来的酒馆,因而他眼睛一眯就透过窗看到在店门外的眼熟人,他招呼一声小二。
    小二赶忙前来,“这位爷是想让小的做何事?”
    博启手指随意往外指,“看见那位爷吗,请他上来说说话吧。”说完将银子摆放在桌上,小二动作快极了,点头哈腰,“爷,您尽管放心,小的这就去。”
    不一会儿那人就被带到桌子前了,乌雅博启笑道:“乌拉那拉府的三公子出门了,怎么不到咱们几个面前聚一聚。”
    富察马齐挑眉道:“既然是太子三舅子,留下来说说话也好。”
    乌拉那拉富存笑道,“几位大人盛情邀请,我这是不从不行啊。”说罢,坐下来,让几个随从退下。
    几人还当真有说有笑喝了几碗酒。
    只是当宫中圣旨下达时,几家的下人都欢欣鼓舞跑进了酒馆,向自家爷庆贺,“爷,宫中娘娘传召咱们府邸的格格进宫,说是陪皇后娘娘说说话,消遣时日。”
    富察马齐瞪大了眼睛,呢喃道:“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秋娴都还没跟皇后娘娘提及半句话呢,怎么皇后娘娘就主动成全他富察家的意思了。
    只是最让人没想到的是,娘娘居然让三家女儿都进宫了,难不成是想从中选弘晖阿哥的嫡福晋?
    乌雅博启的脸色不是很好看,皇后娘娘的意思很明了了,只是偏偏带上富察马齐的侄女了,有富察马齐在,他女儿的胜算着实不多,只能回去嘱咐她好好表现了,切莫浪费此次机会。
    而最欢喜的莫过于乌拉那拉富存,他本来是想让姐姐想方设法在皇后娘娘面前求情,谁料想没等到他正式行动,可谓是祖坟冒青烟了啊,皇后娘娘居然主动带上他女儿了,看来姐姐很得皇后心喜,不然这等子好事早就只想着乌雅博启的女儿了。
    那可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
    在场唯一一个心情不算太好的就是钮祜禄阿灵阿了,他最小的女儿已经嫁给十六阿哥了,钮祜禄氏有没有出年龄合适的贵女,不然这机会也能落到他头上。
    谁不知作为太子嫡长子的弘晖是最可能成为下下任储君之人,只要这位阿哥不出任何差错的话。
    几人对视一眼,皆是有了警惕之意,乌雅博启最先告退,再然后是富察马齐,最后离开的便是这乌拉那拉富存了。
    钮祜禄阿灵阿喝着酒,颇有些寂寞惆怅感,估计他们是想方设法在皇后娘娘面前谋得一点先机了,谁不想自家出个皇后啊,千金不换的好事!
    作者有话说:
    引用如下:
    1.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出自明朝孙蕡
    2.一梳金,二梳银,三梳荣华富贵,四梳儿孙满堂——引用百度新婚梳头吉祥话
    3.封后圣旨引用百度
    我觉得可能这星期暂时完结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