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 第61章
    翌日, 险些在屋里悲愤不肯出来的胤禩总算在他四哥难得的哄话里出来。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不肯出来,着实是酒醉的几个兄弟一点都不干人事,他四哥也是其中一员, 在酒醒之后察觉到自己的过错就赶紧来弥补了。
    胤禩愤愤然道:“四哥你以后别喝酒了, 喝酒误事!”本来还想着当天搬出去的,结果现在都还留在皇宫, 额娘派人送来醒酒汤时还表达了对他们兄弟俩的不信赖,他本来好好的名声在额娘眼里变成了不靠谱专业户!
    还是连累他四哥的不靠谱专业户!他怎么觉得四哥平时塑造的形象太成功了, 以至于额娘认为四哥的酒醉是他灌醉的。
    “咳, 就一时兴起, 碍不着事的。”胤禛一本正经道, “这不更好吗,几个兄弟都醉了, 到时也能避免说了胡话被人听见。”
    “你倒是没有说胡话,就是做糊涂事!”胤禩冷嘲热讽一番,随后将椅子拉开, 坐下去, “不过我还是能听见几个兄弟说的话的。”
    “他们说了什么?”
    “爷想想看啊,四哥,你觉得六哥是敬爱他养母还是憎恨?”胤禩摸了摸下巴, 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爷听见六哥喝醉酒后嘴里一直嘀咕着‘额娘’, 爷怎么不知道他这么尊敬他额娘了?”
    换做是他们中任何一个兄弟, 他都能相信醉酒后喊额娘是想额娘了, 但放在六哥身上就有些奇葩了, 生母与他不亲, 养母对他的控制欲一日胜过一日, 在这种情况下六哥还对他养母感情好,他就得说六哥是皮痒了,皇子阿哥还能有这种脾性,他还真是少见多怪了。
    皇阿玛哪会容忍一个阿哥被女人左右,即便那个人是皇贵妃。
    “憎恨或是敬爱。”胤禛眼里闪过几分思绪,“或许都有吧,佟家对他的控制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皇贵妃确确实实是他打小认知里的额娘。”这事还是八弟揭穿的,以前的六弟确实是纯良一些了。
    “这么说也是,”胤禩眉头皱起,“算了,小爷不追究这一点了,等午后咱们几个就搬出去吧,福晋那儿催的紧了,娘们家家的,但是额娘又喜欢她,小爷还真是被她拿捏住命脉了。”
    偏偏这位富察氏还是马齐闺女,他就挺好奇的,马齐不是在朝廷上还挺讨厌他的吗?怎么还任由皇阿玛将他弄成女婿,虽说抗旨不尊不是马齐会做的事,可当他在朝廷上看见马齐对他笑眯眯的模样,天知道他胆子都差点被吓出来了。
    这什么意思,就是明摆着想害他了!
    “行,那就午后走人吧。”
    去了府邸以后还要整顿一番,胤禛思量着时辰多少,发现还真不够用,“额娘那儿等安顿好了,明儿再给额娘请安。”待会可没有时间去向额娘告退了。
    ……
    永和宫
    “娘娘,四阿哥四福晋他们已经上了马车,八阿哥和八福晋稍稍落后几步。”
    “这动作还是挺快的,就是白白浪费了进屋的良辰吉日。”芷嫣被气笑了,喝酒也要有个度吧,将自己喝成不省人事,那还不如进了府邸以后再喝,届时也算是在屋里喝得醉生梦死那都无所谓,就当是乔迁新居之喜吧。
    这么大了还这么不省事!
    刘嬷嬷笑道,“娘娘,可不止是您这儿生气,宜妃娘娘和皇贵妃那儿好似也将几位爷骂了一顿,还有皇上那儿,直接让喝醉酒的阿哥都罚抄书好几遍,唯独太子爷躲过了一劫。”
    “那还真不错,让他们几人得到教训了,本宫才叫痛快。”熊孩子就应该被教训!
    “不过娘娘,四阿哥八阿哥出宫开府了,这也算是一件顶大的喜事了,当初奴才看着娘娘将两位阿哥带到今儿成家立业,不可谓不欣喜。”
    “是啊,今后本宫想见到他们的次数也少了许多,在外边的府邸住下,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妻儿,”芷嫣有些惆怅,但她还是清明的性子,不一会儿就醒悟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本宫看着他们生儿育女也挺欢喜的,到头来陪伴本宫的人只有皇上罢了。”
    当然若是她将来被儿子接进王府抚养就是另外的事了,想到自己好似也不比君王的寿命长,芷嫣琢磨自己得往死里调养自己身子了,总不能活得比皇上命短吧,这可不行,活得太短就显得自己在这个朝代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能做太后最好,但要做不到,最起码也要将自己的命拉到最长,致力于某种意义上的寿命最强人生赢家。
    “什么陪伴?”
    芷嫣抬头,却看见皇上含笑看着她的模样,不免慎怪,“皇上,您又不发出声音就进来了,妾身万一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可就担心死妾身了。”
    康熙笑道:“爱妃是说‘到头来陪伴本宫的人只有皇上’这种话,你又何必担心被朕听到,朕不仅不会怪罪你,还觉得心喜极了。”
    “皇上还真是不害臊,妾身哪里说过这种话了,摆明是皇上误听了,妾身什么话都没有说过。”芷嫣义正言辞,致力于让自己方才说的肉麻话烟消云散,只要她不承认她就是没有说过。
    “是是是,你没有说过。”康熙笑着摇了摇头,爱妃这是害羞了,他得帮忙掩着些,不然下次他就未必能听到这么悦耳的话了。
    真是让他心旷神怡。
    一旁的奴才都极有眼色退下了,梁九功悄悄走到门外候着。
    “皇上过来是有什么事吗?”方才的恼羞过去了,芷嫣又好奇起皇上为何过来了。
    “朕没事就不能过来了?”康熙反问道。
    “皇上当然是什么时候想来就能来了,只是……”她感觉这不太符合皇上的作风,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的,皇上不应该是个忙于政事的大忙人吗?真是奇了怪了。
    “朕过来当然是有件事告诉你,爱妃是不是忘了自己还有个弟弟在朕身边当侍卫?”康熙瞧着爱妃那一头秀发,青丝散开,颇有几分柔弱怜人的意味在内,他喉咙里发出暗沉的声响,将指尖缠绕上去。
    芷嫣本来还在思绪中,皇上突然的举止让她脸色都羞红了,她就不该洗完头以后任头发风干了也不盘起来的,“妾身只知道皇上总是将话藏半截的。”
    她是真的有些恼羞了,不光是人过来了没有动静,平时还喜欢逗弄人玩,她的头发能是他的玩具吗?
    康熙含笑道:“好了,朕就告诉你吧,这几年朕让博启当了一等侍卫,他有这个能力,只是朕寻思着他好歹是朕的小舅子,光是让他当个一等侍卫也不太行。”
    “所以皇上?”芷嫣隐隐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了,是觉得乌雅氏有些抬不上门面了?所以想让她弟弟补上这个身份?
    “乌雅氏是包衣家族,朕只给你抬了旗,也不好做的太过,固然博启是个能耐人,行为端正,勤谨为之,但朕还是让他拖了好些年才当上一等侍卫,为武职正三品,这下就没人在朕面前说他资格不够了。”
    想起那些说博启出身不够的人,康熙淡淡道,“朕打算让他再历练历练,兴许能闯下一番功绩。”
    话锋一转,他又笑道,“到时你可别说朕折腾博启了,朕可不兴干这种事。”
    芷嫣慎怪道:“皇上还真是想多了,皇上要是想磨练博启,妾身只有高兴的劲,能被皇上看重是他的荣幸,妾身向来不管这些事的,皇上想做那就做吧。”
    开玩笑,乌雅一族本来就不怎么的,能出一个被皇上看中的弟弟已经算好的了,她虽然是不倚仗自己家族的势力,但当初自己的目标还没完全忘光,家族的强盛也是很重要的,不然两个儿子只能靠自己囤积势力,那该多狼狈啊。
    想到皇贵妃现在在后宫里不怎么受皇上待见了,但是在朝廷之中有不少佟家臣子,这些势力本质上就让皇贵妃在后宫生活的如鱼得水了,真敢得罪皇贵妃的人不多。
    她勉强算作一个,可那是建立在她事先受了委屈,皇贵妃无礼的前提上,以及乌雅氏也不过是包衣家族,能人子弟不多,佟家想打压也找不到机会,至于那些家族婚配之事,佟家也插手不上来。
    除了她大哥是在她进宫之前娶了同为包衣家族的女子安佳氏,她妹妹是钮祜禄家族主动求娶的,当然现在夫妻之间相敬如宾,非常和谐。
    她的弟弟博启在早些年被皇上亲自下旨娶了从三品光禄寺卿之女辉和氏,为满洲正白旗人,还是满洲上三旗的出身,可谓是皇上的看重了,现在夫妻之间有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刚刚出生的儿子,也算是各方面都美满了。
    “那朕就按自己想法来了。”康熙心满意足的将头发顺了又顺,也不知道爱妃是怎么保养头发的,丝丝柔软而美丽,他动作过于大,惹得佳人不满的眼神,他心里好笑,将手放下来,又将手覆上整个人,将其怀抱在身上。
    芷嫣已经放弃让皇上明白自己到底有多无聊了,让他抱就抱吧,她又不吃亏,正好午时将近,和皇上一起睡个午觉也好。
    ……
    午觉醒来后,芷嫣果不其然发现皇上已经离开了,她心里一点都不奇怪,皇上是大忙人,能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她已经算好了,当然,要是皇上不非要将她抱的死死的,她想她会更喜欢皇上过来,一个暖暖的抱枕,胜却人间无数。
    她干坐在床上有一会儿,总算想起她还有两个儿子出宫了。
    “胤禛胤禩他们怎么了?”
    “四阿哥和八阿哥已经到王府安置下了,据说时辰刚刚凑巧,在老天爷下大雨之前就到了王府,四阿哥现在已经指挥着奴才将阿哥所的东西都搬卸下来了。”刘嬷嬷一边给她梳着发丝,一边念叨着。
    “难怪本宫在睡梦中总听见大雨淋漓的声音,一觉无梦。”还怪好听的,就是听久有些嘈杂了。
    “娘娘不若下次试试将小公主抱来一起睡,这样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朗天,都睡得好。”刘嬷嬷仔细观察过自家小主的作息,发现娘娘还是在有人陪伴的时候睡得最好。
    “那孩子还是等她再大些吧。”芷嫣清醒许多,没了一开始的起床气,开玩笑道:“本宫还怕压在她身上呢。”
    刘嬷嬷笑意达到眼底,“也是,娘娘都不准我们看着娘娘睡的,合上了帷帐奴才们想注意都注意不到了。”
    这话就不太中听了,芷嫣无奈的想着。
    芷嫣等她梳完发,再行梳妆,最后就是用膳。
    等她这边用完膳,小公主也醒过来了,嗓子哭的声音巨大,芷嫣温声哄了几句,见孩子焉哒哒的停住了哭声,这才心满意足携带上孩子,目标直指慈宁宫。
    皇太后喜欢公主,既是喜欢大的两个公主,小的公主也喜欢。
    大的公主今年已经近十岁了,距离出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芷嫣便借口让皇太后将来不用太孤单而带来更小的小公主,有小公主在前,自己则时不时将大女儿二女儿看上几眼,胤禵和胤祥那儿不用她太在意,唯独女儿将来是要离京的,她不放心。
    皇太后心满意足将小公主抱在怀里,看着一左一右揽着两个女儿的德妃又有些在意了,控诉道:“你当初说着要将瑚图里和吉里养在哀家身下的,结果哀家还没养几年,你就时不时过来看她们两个。”
    “您这话就说的好像妾身不是瑚图里和吉里的生母似的,太后娘娘,”芷嫣含笑道,“妾身就算将两个女儿都送到慈宁宫,但也不会不来看两个女儿,妾身的孩子妾身都看重。”
    “哼。”老太太总算没有说话了,反而盯着怀里的十一公主嘀咕了一些话,不知是高兴还是埋怨,依表情来看应该是后者吧。
    芷嫣不太在意皇太后的小动作,老人家就是老小孩,顺着比逆着好,皇太后近些年养着几个孝顺的孙儿,这方面的脾性是长了,她要是连这点都包容不下,当初不会将女儿带到慈宁宫。
    芷嫣揽着两个女儿说了好一会儿私密话,皇太后则是在偷偷看着她。
    半响,芷嫣抬头,无奈道:“皇太后,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妾身被您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皇太后哼了一声,倏忽道:“你难道就没想过将瑚图里和吉利留下来吗?”
    “留下来?是指两个孩子的婚事?”芷嫣若有所思,“妾身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有时想太多没有意思,妾身要是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是想尽办法都将她留下来,如果是两个女儿,任妾身手段通天都不可能尽数留下来。”
    倘若她想留一个可能还行,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女儿能常伴她身边,而另一个女儿就得遭受人生地不熟的糙日子,她怎么忍心,她无从选择,还不如让皇上将两个女儿都嫁到同样的领地,好相互扶持,免得将来听到意外发生。
    皇太后一副你少见多怪的模样,“谁说抚蒙就得将女儿都嫁到蒙古那边,若是公主额驸是打小就相看好留在京师的,将来皇上看在这点,兴许就让额驸留京了,这样与公主留京有何区别。”
    不得不说皇太后的一番话真是将芷嫣给提点透了,但是这种事她怎么可能顺心而为,万一哪哪多了漏子,她还是得将女儿送到蒙古。
    所以皇太后这话的意思是她有办法?芷嫣眼睛一亮,“还请太后娘娘多加指教。”
    “先说好,是哀家舍不得两个孙女儿,并非是哀家刻意帮你的。”
    “是是是,太后娘娘请说。”芷嫣满脸笑意,皇太后咳了咳,“这还不简单,满蒙联姻作为国策,哀家若是说思念娘家人,皇上孝顺,也不是不会让两个年龄与瑚图里和吉里相仿的蒙古贵族进京,届时将两个人放在胤禵和胤祥身边作为伴读,这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皇太后说着汉语还觉得有些别扭,只是在她看到德妃心神几乎要被她说的话给摄住了,便高兴起来了,不仅高兴还有点得意,叫德妃当初不肯将胤禩放在她身下养,到头来还不是得靠她保住瑚图里和和吉里!
    芷嫣越是琢磨就觉得皇太后说的有道理,若是那两个未来女婿真的能留在京城长大,还是留在她两个儿子身边,既是让她熟知了人品如何,还能让女儿们与女婿们培养起青梅竹马般的感情,真是妙极,届时就算皇上非要让女儿随着女婿去了蒙古,她也放心!
    不过这都得借助皇太后的帮助,没有这层前提,她说什么都不管用。
    想到这,芷嫣眼睛都发亮了,“妾身多谢太后娘娘能为瑚图里和吉利做这么多事,妾身感激不尽,瑚图里和吉里还不快向皇玛嬷道谢。”
    两个孩子本来还懵得很,只是在听到额娘和皇玛嬷能将她们留在京城时整个人都不敢置信了,眼里流出泪水,又快速擦干净,跪在地上,“瑚图里/和吉里多谢皇玛嬷庇护孙女。”
    皇太后这下子不满了,“德妃你还不快让孩子们起来,哀家的孙女哀家舍不得,是哀家心甘情愿,你何必谢来谢去,还拉着哀家的孙女!”
    芷嫣拉着两个孩子站起来,摇了摇头,“太后娘娘有这个心,妾身就感激不尽了,瑚图里和吉里她们也确实该向您道谢,多亏有您,她们才有留京的机会。”
    无论成不成,这心意她都领了。
    皇太后最终还是哼哼两声,只是没说什么话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