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 第38章
    其实要说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给胤禩留下多大阴影倒是不至于, 祖孙几个平时连单独见面的机会都少了,其余时候胤禩都是和几个兄长过来的。
    但小孩子这种生物往往是能从众人的态度中看出一些人能不能惹的,他的直觉比什么都管用。
    胤禩的额娘是宫里的德妃, 宫里比他出身好的阿哥不多, 他就不怕大部分的兄弟,顶多是不太乐意出现在太子面前, 所以他也曾一度不理解四哥为什么总是凑到太子二哥身边。
    但是换做是宫里的长辈,胤禩哪能不谨慎, 就怕这些额娘皇阿玛都不能对付的人因他的调皮罚他不许出门, 或是罚抄书, 这些都是他抗拒的, 因而他要好好表现,尽量过了这关以后下次就不答应单独一个人出现在慈宁宫了, 起码再弄出几个兄弟,五哥当然不算在内,他都是这儿土生土长的人!
    皇玛嬷太皇玛嬷会怪罪一个打小养大的孩子吗?自然不会。
    就好比他家额娘对他和四哥、两个妹妹都好, 就是因为是亲生的、好不容易养大的, 才舍不得生气,还有五姐也是,额娘对她也是很温柔的, 因为都是自己看大的孩子。
    胤禩感觉自己不能成为在长辈面前带坏五哥的小孩。
    太皇太后身子骨挺硬朗的,拿着一串佛珠看了一眼胤禩, 脸上露出慈和的笑意, “胤禩来了啊, 是要和五哥一起玩的吗?”
    胤禩矜持的点了点头, “是, 胤禩给太皇玛嬷请安, 太皇玛嬷万福金安。”
    太皇太后眼里溢出笑意,“你倒是听话,哀家可是听说你整日就想带着几个兄弟在上书房浑水摸鱼啊。”
    胤禩一本正经,“太皇玛嬷,这都是听说的事,当不得真,您应该是听错了,都是假的,很假,非常假,我怎么可能会浑水摸鱼,我在案板上不知有多听夫子讲的话了,额娘都会夸我乖呢。”反正又没有证据。
    为了强调那些话都是子虚乌有,他还刻意在“假”字上面加了重音,五阿哥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忍不住想说些什么,但为了弟弟的面子还是忍住不说了。
    “嗯——”
    五阿哥重重的一声不知是质疑还是肯定,这就很难断定了。
    太皇太后觉得这个曾孙子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宫里面可少有这样活泼好动的阿哥了,公主里更是少见这样的人,她的目光更加慈和了,就跟看见自己不懂事的晚辈一样,“胤禩可真厉害,太皇玛嬷看来是小瞧你了,过会儿太皇玛嬷让你皇阿玛奖赏你。”
    胤禩小手直冒冷汗,小脸绷得紧紧的,“不用了太皇玛嬷,胤禩不想让这种事打扰皇阿玛,皇阿玛整日劳累,作为儿子的要孝顺皇阿玛,不能再让皇阿玛操心儿子的事了。”
    短短几句话居然让他说的煞有其事,太皇太后笑了一下,“那便依你的吧。”这曾孙子逗起来可比胤祺好玩多了,不过都是她的曾孙子,哪哪都不差。
    “琪琪格,你来了啊。”太皇太后侧头看过去,仿若在门口看见了熟悉的人。
    琪琪格是皇太后的名字。
    胤禩赶紧回过头来,只见另一位老人家过来了,好惨,居然是皇玛嬷,他要面对两位长辈了。
    他焉哒哒的垂下头来,一边的胤祺戳了戳他,胤禩勉强直起腰来,“孙儿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吉祥。”
    “这是小八吧。”皇太后向太皇太后点了点头,眯起眼睛上下打量这个小阿哥。
    “是。”胤禩正儿八经应了一声,随后皇太后就没有吭声了,转手将五阿哥召至身边,态度显然柔和许多,对于皇太后这种深居后宫的大人物而言,最好的孙子自然是一直被她看到大的胤祺,其次……眼前这个小孙子看着也不错。
    简而言之,就是皇太后觉得胤禩还挺顺眼的,只是她一贯不怎么和外人接触,就显得有些生硬了。
    “仔细一看,你长得倒是有几分你额娘的影子。”皇太后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嘴角向上扬起,似是笑了,但又好似将气氛推到更冷淡的境况了。
    胤禩不自在点了点头,“皇玛嬷,额娘也是这么说的,她说我眼睛像她,鼻子嘴巴像皇阿玛。”
    皇太后“嗯”了一声,就不再吭声了。
    五阿哥看了一眼八弟,又看了一眼皇太后,最后板着小脸道:“皇玛嬷,待会我可以和八弟一起到院子里玩吗?”这是他待八弟过来的目的,但看起来八弟好像不太开心,也不知是出了什么问题。
    “别玩得太厉害了。”皇太后还挺通情达理的,只是浅浅告诫几句。
    五阿哥小脸立马有了笑意,“八弟,我们走吧。”
    胤禩显然松了一口气,眼睛亮晶晶道:“知道了!胤禩向太皇玛嬷、皇玛嬷告退。”重头戏总算能上演了,他终于不用陪皇玛嬷和太皇玛嬷了,虽然她们还挺好说话的,但就是有些坐立不安。
    见两个小家伙都走了,太皇太后脸上堆满了笑意,“你瞧瞧胤禩多有意思,当初若是让你抚养两个阿哥就好了,慈宁宫又不是养不起,一静一动,总好比让你养几年五阿哥反而变得更安静好。”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当初让琪琪格抚养五阿哥有各种层面上的考虑,但最起码也是念着让琪琪格膝下有儿,不必太寂寞,可小阿哥虽然不像公主那样会远嫁抚蒙,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都不能时时陪在琪琪格身边,总觉得还是遗憾。
    或许还是因为五阿哥的性子太沉闷了,要是当初抚养的是八阿哥就好了。
    琪琪格微微叹了口气,“姑姑,皇上是不会允许的。”她是嫡母不是亲母,皇上能不介意她蒙古旗人的身份让她抚养一个小阿哥已经够宽宏大量了,眼下也不会有第二个阿哥让她抚养。
    太皇太后的笑意收敛许多,只怪当初德妃太护短了,连孩子被抱养走的机会都不会有,以前她还能有些许芥蒂,但在知道皇贵妃曾经对胤禩下过手的消息后,她竟是对德妃起不了一丝恶感了。
    一个想护住自己孩子的额娘有什么错,德妃都能同位居副后的佟氏对起来,那就不代表德妃当初真的只是对孩子非常上心了,没有参杂别的意味,如此因果,她怪罪不了。
    “兴许将来德妃生下一个女儿,你可抚养在身边,”太皇太后心里一动,胤禩是个好动的,她听说胤禛虽然不像自己同母的兄弟一样活泼,但孩子意气还是有的,由此可见德妃着实是会养孩子。
    这沉沉的慈宁宫就需要几个阿哥公主活跃一下气氛了。
    “你养不得阿哥,届时你养着小公主,等孩子大了一点后,就让皇帝给个恩典,让小公主下嫁京城,京城里的好男儿不少,她也不像阿哥一样哪哪都要顾得,都说女儿家是小棉袄了。”
    太皇太后越说越兴起,当然她这是建立在德妃的两个女儿都抚蒙去了的基础上,皇帝才会网开一面,给自己嫡母一个面子,不然哪有德妃生下来的公主都留京的说法,德妃又不是天神下凡事事如意。
    皇太后被这话说的有些心动了,“或许可以吧,只是当初皇上说过让德妃抚养她所有的孩子,我是抱养不得她的孩子了。”
    “这就未必了,”太皇太后语气有些深沉,“让女儿留京的机会哀家不信她不会把握,就凭她是真心为自己孩子考虑这点,足以让她将自己的孩子交出来了。”到时慈宁宫又不是不欢迎她过来,孩子生母想要看孩子很正常。
    只是得看看德妃还会不会有怀上孩子的时候了,不过应该是迟早的事,玄烨还是挺宠爱她的,或者说,对于高位妃子,皇帝都会看重几分。
    太皇太后不作他想,直接将这事在心里定下了,皇太后回想着方才八阿哥好动的模样,也是隐隐有几分在意德妃的女儿是什么样子了。
    至于为何不抚养七公主或八公主,就是很简单的道理了,当初德妃生下两个公主的时候都是默认养在自己身下的,突然又来了太皇太后的旨意,就不太适合了,再者将双生儿分开寓意也不太好。
    这点道理两位老人家还是懂的。
    ……
    胤禩这边出了门以后就跟没人管了似的,压根就是放开了自我,恨不得在地面上翻几个筋斗,“五哥,你说的秋千在哪儿?”
    他要玩个痛快,不然今儿就白来一趟了,多没意思。
    胤祺迟疑道:“在后殿院子里,但是那儿有宣嫔娘娘,你真的要去吗?”按理说宣嫔娘娘也是他们的庶母,他们也都七岁了,是应该避着些了。
    胤禩想了想,“没关系,咱们又不进屋,不会打扰到宣嫔娘娘的。”不然皇玛嬷也不会同意让他们在院子里玩了,这儿的地可比阿哥所的大了。
    “听你的。”八弟说的也有道理,耽搁这么久时间,五阿哥不做多想,直接就拉起八弟的手前往后殿了。
    “小爷还要踢毽子下棋。”胤禩念及自己额娘兄长曾经陪自己玩过的娱乐,毫不客气向自己这位五哥提了。
    胤祺觉得这些活动挺有意思的,便都依了他,他没玩过,还是八弟主意多。
    而后殿处,又叫做大佛堂,顾名思义是皇太后、太妃礼佛之所,受几个长辈的影响,宣嫔也常常在这儿宣泄自己的愁苦和不安,但是在听到院子处一阵吵闹的声音后,她眨了眨眼睛,有些好奇的往外边一看,结果还真看出一点门道来了。
    原来是两个小阿哥在这儿玩闹,那可真有意思啊。
    宣嫔不由有些羡慕,虽说佛堂乃是清净之地,但孩子的玩闹不足以让佛祖记惦吧,他们又不是恶人。
    身边的宫女正想出去提醒一下两位阿哥,宣嫔摆了摆手,“无妨,让他们闹着吧,慈宁宫也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她可不想继续冷清下去。
    宣嫔自打入宫以来就住在慈宁宫陪伴两个长辈,皇上一次都没有召见她,她也不得出去,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确实是有些寂寞了,眼下能盯着一对小阿哥玩闹,确实是有意思多了。
    ……
    芷嫣可不知道自己小儿子还能这么厉害直接对标上两位重量级人物了,她出了延禧宫后就回了永和宫。
    永和宫等她的人也不多,大都去干活了,芷嫣念着三人商讨出来的结果,倒也觉得刚刚好。
    皇贵妃掌六宫事务,她们除了管好自己宫所外就是对其他宫所的情况有所了解,这事儿不是非常难,但足以耗费人的大部分心力。
    芷嫣两个女儿都快长到一年了,不是幼时需要家长关注的状态,而她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对宫务还是能负责到底的。
    想罢,芷嫣戳了戳瑚图里软软的脸蛋,又觉得不太过瘾,也戳了戳和吉里胖乎乎的小手,真不错啊,今后额娘就得减少同你们相处的时间了,但小娃娃还不到会跑会跳的年纪,暂时也没什么的吧……
    芷嫣突然迟疑了,她想到自己的小儿子,突然就觉得这条规则似乎不太管用了,胤禩打小的时候就需要额娘兄长陪,一刻不见到其中一人就在小床上大哭,吵的无法无天。
    她感觉自己有点心虚,总不能厚此薄彼,她还是双方都兼顾吧,不就是累了一点吗。
    当初胤禩都那么吵闹,她能应付过来,没理由对付不了比小儿子更乖的女儿们啊。
    而宫里三妃开始从皇贵妃手中“抢”来宫权时,一开始人们还在观望着,后来觉得皇贵妃实在是靠不住了,才渐渐向着宫里的三妃,唯独那个剩下来的宜妃因为怀孕的缘故没法得到宫权,一时间不知道哪个该值得羡慕,不知该羡慕宜妃又能有一个亲生的孩子,还是羡慕三妃的好运。
    毕竟宜妃生下来的都是阿哥,肚子里这一胎说不定也是个阿哥,可宜妃因此失了宫权,又有些惋惜,没有宫权的宜妃其实与宫里的钮祜禄贵妃没什么区别,就只是高位罢了。
    芷嫣可不管宫里人怎么想,这是她当妃子近十年来为唯一一次接触到宫权,自然是将心思都放在上面,她相信作为皇上母家的佟氏不会就此沉寂的,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女儿的宫权旁落他人手中,她能从中得利当然是想办法弄更多好处了,像是在承乾宫安插进自己的人手。
    毕竟宫权到头来还不是回归佟氏手中吗,她怎么可能一心为佟氏着想。
    至于之后的事怎么发展就不关她的事了。
    芷嫣微微皱眉,她记得袁氏的身孕也快到分娩的时候了,还有太子也到要被皇上赐婚的年纪了,到时宫里入驻太子妃,宫里形势又要发生一番变化,不知佟氏会如何应对,还有大阿哥的嫡福晋整日喝着助孕药,也快怀上孩子了吧。
    总感觉宫里的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只盼着她宫里的章佳氏能平安生下孩子吧,永和宫就这一件比较显眼的事了,剩下的都是别人家的热闹。
    紧接着宫里还真有件事如芷嫣揣测的那样,皇上在不久后就下旨给太子赐婚了,赐婚对象还是数一数二的家族强盛、背景深厚的贵女——为正白旗汉军都统,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尔佳氏,今后这位贵女将成为皇太子胤礽的嫡福晋。
    瓜尔佳氏初嫁进来时不会以太子妃的名义,而是阿哥福晋的身份,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了,只要瓜尔佳氏这位太子嫡福晋进门后表现的足够贤良淑德,被皇上承认是未来的国母,太子妃的册封也是迟早的事。
    一切看起来挺圆满的,只是在大阿哥眼中就是皇上十足十的偏袒了,相比之下,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身份就远不如未来的太子嫡福晋瓜尔佳氏,甚至于皇上为了让太子的婚事尽善尽美,曾多次同礼部商讨太子婚事的礼节,在用心程度上也是大阿哥娶妻时无法相比的。
    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因为清朝还没有给太子成婚的经验,这是没有前例可循的事,方方面面都需要详细的商量,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隆重一词就能显现出来的,皇上上心就难免了。
    但这一切就极大的让大阿哥不满了,这是随着太子长大,皇权开始倾斜的表现,而大阿哥从来都是觊觎太子之位的存在,这就不可避免斗争的开始了。
    作者有话说:
    抱歉来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