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96章 诗意的黄河(上)有彩
    第196章 诗意的黄河(上)有彩
    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出来后,陈平生没有耽搁,直接开着租来的车,前往黄河的源头。
    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它本身其实并不“黄”。之所以被称之为黄河,是因为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泥沙经历暴雨冲刷,进入了河内,不断沉淀而成。
    而陈平生的路线,就是一直沿着滨河北线向前开,跟随着黄河的流动向着源头进发。
    也正因此,远离了城市的种种景象后,展现在他面前的,就只有涌动的河流和那些一望无际的土黄色。
    陪伴着陈平生的,从始至终只有从黄河沿岸吹来的风和播放器里的音乐。
    这段时间他已经把近百首歌单里的歌重复听了四五遍了,以至于每首歌都能跟着唱两句。
    所以他时常开着车窗,一只手搭在上面,哼唱着歌曲。
    再加上他脸上的墨镜和清晰的肌肉线条,很多从他车辆路过的姑娘都会忍不住看几眼。
    这让陈平生感受了一把型男的酸爽。
    而这段时间他最爱的就是伍佰老师的歌曲了,因为那沧桑的嗓音和这枯黄色的风景搭配起来不是一般的契合。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平静脸孔映着缤纷色彩,让人好不卧槽!”
    不过就在他开车来到一片浅滩时,忽然爆出了一句粗口。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令他无比震撼的画面。
    空旷的天际,在旁边堆满沙子的土地上,一颗孤零零的,高达三米的,呈土黄色的佛头竟然就那么被木头架子架在了中央。
    佛头很明显是释迦摩尼的样式,巨大的耳垂,敦厚的嘴唇,样貌清晰真实,显示出了造像者精湛的技艺。
    而闭垂的双目仿佛代表着对世人的怜悯,不忍观看。
    同时,祂的头顶则是被木栅栏围起来,没有发型,似乎还没有开始塑造的样子。
    陈平生停下车,摘掉墨镜,眺望着远处的佛头。
    他好像听到了某种佛号和诵经声从远处传来,但四下扫视,却没有发现什么踪迹。
    “咔哒。”
    十分钟后,陈平生把脚架一一打开,立在土地上,狠狠的向下压。
    这里都是碎石和沙土,并不平整,脚架的水平也需要调整。
    不过飞铭lg810就像一把榔头,把脚架牢牢的固定在了沙土之下。
    调整了一下参赛后,陈平生继续开始等待。
    眼前的这片土地仿佛是在准备举办着什么宗教活动,能够看到在佛头的更远处,大片的仿若旗子一样的东西挂成了一条线,还有一些人站在远处忙活着什么。
    没有让陈平生等待太久,二十分钟后,一位老人走了过来。
    他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慢慢走到了佛头附近,抬着头看着这尊巨大的代表宗教信仰的造物,似乎在与其对话。
    陈平生果断抓住时机,“咔嚓”一声完成了拍摄。
    拍完后,他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地上,看着那颗巨大的佛头。
    天地寂静,万籁于无声。
    陈平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只是看着那颗巨大的佛头,心里莫名的有些空洞和惆怅罢了。
    他忽然想到了家乡最出名的那个巨大的佛像玉雕。
    不知是谁,竟然用十几米高的玉雕,同时雕出了佛祖与观音。那身翠绿的琉璃之色,他每次看到都会为之震撼。
    既惊叹于匠人们的手艺,也感叹于他们的精神。
    一如眼前这颗佛头,很明显,祂正处在造像的过程中。
    那头顶的栅栏,就是为了接下来的步骤做出的框架。
    只是陈平生不知道,这佛头究竟要多久才能造好,更不知道,祂的身子是否也会在未来出现。
    坐了一会,直到天色愈发暗沉,陈平生这才起身离开。
    接下来他要去找一下明天的拍摄地点了。
    “哗……”
    傍晚时分,陈平生把一瓶矿泉水倒入锅中,伴随着炉子升腾的火焰,锅中的水渐渐呈现出了沸腾的状态。
    见状,他把手中的香肠掰成几截丢入水中,又把方便面饼也加入其中。
    撕开调料包,撒进去后,陈平生看向远处的黄河。
    他现在正在一处背风坡的草坪上,旁边停着他的车。
    因为懒得去附近的县里找休息地方,陈平生干脆直接开始了露营的生活。
    这样也好,能节省不少时间。
    在夕阳的照耀下,此时的黄河显得格外安静,完全不复白日里那声浪滔滔的架势。
    或许是河水到了夜里也需要休息吗?
    陈平生笑了笑,抛开脑子里这不着边际的念头,然后用筷子搅拌了一下面条。
    吃了饭,他刚想把帐篷搭起,忽然感受到有水滴滴在了自己的头发上。
    陈平生抬眼看了眼天空,虽然有些灰蒙蒙的,但比起城市的天空确实更清晰,也能看到星星的痕迹。
    “哗。”
    大雨说下就下。
    车子里的陈平生把座椅往后推,把鞋子脱下,整个人半躺在椅子上。
    他的视线刚好能够透过玻璃,看到雨水正冲刷着河道,把大片的沙子带入黄河。
    伴随着雨声,陈平生打开了电台。
    “接下来,让我们听一首来自90年代的港台歌曲……”
    没想到电台也正在放歌。
    雨声、歌声与陈平生闭目敲击着手机后背的声音交融混杂到一起,在车子内谱成了一首催眠的交响乐。
    虽然他并不喜欢下雨,但他喜欢雨声。
    虽然车里睡起来并不舒服,但他却觉得格外安稳,或许是因为小空间的私密性带给了他更好的安全感。
    陈平生把毛毯盖在身上,把灯光关掉,就这么听着电台里的歌声陷入沉睡。
    ——
    “滴滴!”
    第二天,陈平生在路上看到了更多的车辆,甚至还有出车祸的路段,让他不得不绕行。
    不过在一条小路上,他看到了原定的拍摄地点那里,发生了一些改变。
    那是一片靠近黄河的河滩,本来有一个巨型的空心柱子矗立在那里,下半是水泥结构,上半则是砖结构。
    这个柱子本来是直直的竖在那里,可是陈平生今天过来一看,发现它竟然倾斜了。
    因为原本干涸的地面已经被河水攻陷,导致这根柱子直接陷了进去。
    而就在陈平生把相机拿出来的时候,还有两个大哥,游着泳来到了被陷落的柱子旁边。他们应该是想捞点鱼,因为陈平生看到了他们手边的渔网。
    陈平生抓住他们浮在水面上的画面,拍摄了一张。
    又等了一会,看他们二人平安无事的离开这里,他才跟着离开。
    陈平生开着车,沿途经过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
    或许是因为昨晚下了雨,今天的河流显得非常湍急,潮涨潮落起起伏伏,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靠得太近。
    所以原本看好的那些地方都无法完成拍摄,他只能继续向前。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陈平生接下来看到的场景,如果缺少了那惊涛骇浪的浪,反而就缺失了某种意境。
    沿着黄河这段时间,陈平生也算是看过了各种奇怪的场景,但眼下这个画面,还是让他感叹这世界真是奇妙。
    他站在高处的岸边,旁边是大画幅相机,在他们正前方的远处,能看到有一所房子和一个凉亭正在黄河之上,经受着河水的洗礼和拍打。
    陈平生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出现在那里的。
    也许是因为那里本来是一处高地,也许是因为那里原本有成群的房屋。
    只是现在也就剩下一栋房子了。
    陈平生觉得那里大概率是不会住人的,因为每时每刻都要担心被海浪卷走。
    因此趁着下一个浪来到之前,他改动了一下相机的参数,还好今天的天气虽然不明媚,却也不缺乏光线。
    否则他手里的这台大块头就要罢工了。
    “哗啦!”
    海浪不断击打着陈平生脚下的岩石,大片的水让他忍不住向后退却。
    站在岸边,海浪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快门声也无法穿透海浪的重重包围,只能停歇在几米范围内,落寞的散去。
    这还是陈平生第一次见这台性能怪兽如此无力的样子。
    拎着相机返回了车子里,刚把它放上副驾驶,想把里面的照片传输到自己电脑里。
    结果发现自己按了几下开机竟然都没有反应。
    “没电了?”陈平生纳闷的看了看,又按了几次。
    见打不开相机,他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吧。
    他拿出说明书,继续尝试打开相机,还换了一下电池。
    但还是打不开相机。
    陈平生试了几次后,暂时放下了,直接导航到最近的县城,打算先充一下电试试。
    三小时后,他已经坐在了旅店的床上,正看着飞铭lg810,打着电话表情无奈。
    “李工程师,你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嘛?”
    他正在询问飞铭的国内工程师。
    不过李工程师也觉得有些棘手,这种无法开机的情况,他也没办法确定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的,于是只能说道:“我晚上和总部沟通一下,陈老师,你帮我拍一下视频和照片。”
    “好,没问题。”
    挂断电话,陈平生看着这台彻底哑火的怪兽,摸了摸它光滑的外表,然后按照李工程师的吩咐,用手机拍了视频发送过去。
    感谢浮云卷霭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