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170章 东北的雪真冷啊
    第170章 东北的雪真冷啊
    从腾鳌机场出来时,陈平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是的,时间已经推进到了2月8号,就像是相机对时光进行了快速的连拍一般,在陈平生还没有察觉什么时,就已经临近过年了。
    这段时间他也没有干别的,只是专心的在拍摄决定性瞬间的最后几组照片。
    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总共选出了167张照片,如果制作成影集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所以他随身带着电脑,时不时就做一点,即便在飞机上也没有浪费时间。
    而《鸦》的影展也在前几天正式结束了,最终的售票结果是100132张,其中基础门票占到了百分之九十。
    但无妨,陈平生已经非常满意了。
    十万人次,即便按照最基础的门票价来计算,到手都是两百多万。
    这还只是一次影展,如果全国巡回展览结束,还不知道要有多少钱。
    而且这还没算上国外的影展收入。
    陈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暴富的滋味。
    怀揣着对于未来的畅想,他拉开了面前的车门,把行李放在后座,自己则坐在了前排。
    “老弟,从哪儿回来的啊?”司机是一位50岁的大叔,长相敦厚,双下巴也敦实。身宽体胖,有着东北男人常见的啤酒肚。
    他的头发极短,基本只是薄薄的一层,手上带了双手套,也不知道是怕冻还是因为怕露出什么伤疤。
    面对老乡的问题,陈平生也用家乡口音回答道:“从华南那边。”
    “华南嗷,我去过,以前我拉大货的时候经常往那边跑。那边爱吃兔子,是不是?”大叔闲着无聊和陈平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
    “是,自贡菜好多都是兔肉,还有麻辣兔头。”陈平生笑起来。
    “菜倒是挺好吃的,我就是不喜欢那的人,感觉太精明了。”大叔毫不在意自己是否是地域黑的言论。
    这也是一部分东北人对于南方人特有的偏见,因为他们更喜欢豪爽,有什么就说什么的直肠子性格。而不喜欢那种闷声不响,把所有心事藏起来的人。
    但陈平生没有说什么,人有百样人,这种偏见是消除不掉的。
    就像南方人对东北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偏见。
    他只能说:“还好吧,我接触的都是年轻人,都不是很精明的样子。”
    “嗯,年轻人好,那一个个老梆菜可别接触,面上啥也不说,私底下就把你卖了。”司机师傅说了一句自己的感悟,然后拿起旁边的白色手绢,趁着停车的时候开始擦方向盘。
    这操作给陈平生看得一愣,原以为他穿手套只是因为有点冷,没想到竟然是因为他嫌脏。
    等红灯灭掉,绿灯亮起后,司机师傅放下手绢,继续和陈平生聊天。
    “在华南多久了啊?”
    “快四年了。”陈平生胳膊肘靠在窗户旁,尽量不用手接触车内的装饰。
    “上大学?”
    “对。”
    “什么专业啊?”
    “学摄影的。”
    司机师傅眼前一亮:“就是专门拍明星的啊?”
    “不光是拍明星,什么人都拍。”陈平生解释了一下。
    “我懂,我懂,你们这行业可危险,要是被人抓到了还要赔钱。”司机师傅满脸感叹。
    陈平生满脸疑惑,总感觉自己和司机师傅讨论的不是同一个职业。
    “我们是正规的摄影师。”
    “哦,拍婚庆的那种是吧。”司机师傅一拍脑门,只想到了这个职业。
    陈平生也一拍脑门:“差不多吧。”
    总比狗仔更令人能接受一些。
    “哎呀,那还挺好,赚完了钱还能混顿饭吃。”司机师傅“啧啧”两声。
    陈平生摇摇头:“哪有那么好,摄影师基本上是全程拍摄,未必能赶得上吃宴,能蹭盒烟就行。而且有些比较离谱的新人,在摄影师吃完饭后,还会从工资里扣除掉这部分的钱。”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曾经可是兼职过这一行当,赚的都是辛苦钱。
    “这么抠门,我们这边人可不会这么干!”大叔摆摆手。
    这倒是真的,众所周知,东北人就爱在外人面前装面子。
    所以基本不会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干出这么抠搜的事情。
    但也有少部分奇葩,是难以预料的。
    一路闲聊着,陈平生时不时看向窗外,距离家越近,他的心情也愈发的激动。
    今天的雪不大,天空中不断飘着如黄豆大小的雪,它们落在车玻璃上,手牵着手凝结成了一层朦胧的冰层。
    透过它再看向外面,一切都是模糊的,看不到线条只能看到大块的颜色。
    路上的行人也变成了抽象的色彩,仿佛《鸦》中的视角。
    不多时,到目的地了。
    陈平生对司机师傅拜了个早年,就下了车,拿着行李,走进了自家小区。
    说是小区,其实早就没有物业了,都是老房子,甚至没有电梯。
    陈平生拿着包沿着狭窄的走廊缓缓向上,一层、两层、三层。
    直到见到那熟悉的红色大门,才终于有了回家的感觉。
    “砰砰砰!”
    他敲了几下门。
    可是预想中的开门迎接画面却并没有出现,他纳闷的又敲了几声,发现屋里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母亲打了个电话。
    “喂妈?你们没在家吗?”他自己的钥匙早就留在家里了,没有带走,所以他现在也进不去门。
    “儿子!伱到了?”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对啊,你们人呢?”陈平生问道。
    “我和你爸在商场里采购呢!一会就回去,你等会。”
    “好。”
    陈平生挂断电话,看着家门,感觉自己好像回来的不是时候。
    在走廊里呆着也难受,他干脆来到了楼下,在雪地里来回走着。
    然后他发现这里和之前比起来变了好多,首先楼房的颜色重新粉刷了一遍,从土粉色改为了明黄色。
    从视觉上来说显眼整洁了许多,也和其他的楼房完全一样。
    并且楼门位置还装了开门的对讲机,甚至还有摄像头。
    但陈平生点了几下,发现这玩意并不好使。
    而在楼房的对面空地上,原本这里存在的小凉亭,不知为何被拆除了。
    平时这里会坐些老头老太太,在夏天时,大家可以聊聊天,晾晾衣服,或者打打麻将。
    可现在是没有空余地方了,凉亭去除掉后就变成了荒地。甚至连那些邻居们种的东西和围起来的栅栏都被拆掉了。
    陈平生撇撇嘴,估计又是什么建设文明城市吧。
    从他的高中到大学,这座城市就一直在创建文明城市,可是创到了现在,也一直没有成功。
    现在看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然而他觉得这种创城实在没什么太大意义,太多的门面工程,无非就是把所有比较生活气息的地方改为整洁的样子。把老楼粉刷了自然是好的,但令人不适的是还把所有的门店招牌都换成了统一的样式。
    不仅难看,还缺乏辨识度。
    他觉得一个城市的整洁其实不需要靠那一排排白底黑字的招牌来展现。
    在雪中走了一会,陈平生感觉自己愈发的冷了。
    东北的寒冷是一种从手指间开始蔓延的僵硬感。
    走在街上,时间长了,很容易就感觉自己仿佛冻僵了。
    所以在这里大家都会穿着厚厚的雪地靴,或者带着绒毛的鞋子,还有耳罩和帽子。
    出于好看,陈平生没有穿羽绒服,而是穿着羊绒大衣。很显然,羊绒大衣不可能有帽子,这让他的耳朵立刻就开始变得通红了。
    他只能时不时搓搓手,然后再用手暖暖耳朵。
    而在十分钟后,他感觉自己的脚也有些僵硬了起来。
    于是他只能边活动着脚部,边等待着父母的回来。
    就在陈平生想着要不要先进楼道里避避寒风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远处的台阶多了两个人影。
    从外形来看正是他的父母。
    他快步迎了上去,一见面他的父母一愣,随后母亲陈静快速走过来。
    “平生!”她叫了一声,然后拉起了陈平生的胳膊,上下仔细看看。
    一年不见,陈平生觉得时光好像从母亲身上带走了一些风采。
    她穿着粉色羽绒服,头发扎成马尾,染了个深紫色,最突出的便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看起来充满了故事。
    “感觉你变帅了啊!”身为母亲对于久未归家的儿子,自然是百般顺眼,她又转过头问道:“老李,怎样,儿子是不是变帅了。”
    “确实。”父亲李学走了过来,穿着一身宽厚的大衣,系着红色围巾,脚踩着皮鞋,手里还拎着两袋子东西。
    “我来吧,爸。”陈平生想要从父亲手里接过一袋子。
    父亲摇摇头:“没事,不重,我拿吧,你好不容易回来。”
    “让你爸拿吧,挺轻的。”母亲伸手挽住他,向前走去,边走边八卦道:“怎么样,这一年有没有看到什么好姑娘?”
    “好姑娘?”陈平生脑海中迅速闪过了几个倩影。
    一看儿子不说话,当妈的立刻反应过来:“哎呀呀,是不是有事,还不赶快告诉老娘。”
    “没有,真没有。”陈平生摇头,觉得都是朋友,不能乱说。
    “啧,小样,我还不懂你。”陈静没有继续问,而是先拉着儿子上了楼。
    走廊里传出母子的对话。
    “妈,对了,楼下的凉亭怎么拆了?”
    “哦,又是创城,觉得不好看就拆了。”
    “成功了吗?”
    “没,又失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