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关小姐又在写情书 > 第34章
    傅时川送走同事们,见关滢在发呆,笑问:“怎么样,取材够了吗?”
    关滢回过神,掩饰道:“还没呢。你也太小瞧我们作家了,取材哪有这么简单。”
    “那你再坐会儿,体验一下当老板的感受。”
    “坐在这里,就是他们的老板了吗?”关滢问,想了想又说,“但你这样朴实归朴实,确实不太有总裁文的派头。”
    傅时川觉得这个话题很新鲜,从来没有作家跟他取过材,而且他也没看过什么总裁文。
    是指偶像剧里那种总裁吗?
    他问:“那怎么样才有总裁文的派头呢?”
    关滢:“至少得有个自己的办公室吧。”
    傅时川哦了一声,“那我努努力,也许明年就有了。”
    “明年?”
    “等明年项目上线。”
    傅时川刚回来时,项目员工还只有不到100人,但一个月过去,已经又增加了好几十人。初步估计,等app正式上线时,项目人数应该会超过一千人。
    到时候,他的级别也会再升。而作为一千人的老板,即使朴实如互联网大厂,他也得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了。
    关滢闻言好奇地问:“你们项目是做什么的啊,我听elaine说,你是prometheus的一号位。prometheus就是你的项目吗?这个名字会不会有点……”
    她刚才就想说了,普罗米修斯,这也太中二了吧!
    “那是个代号,项目上线前,对内都是用代号称呼的。”
    这是要保密的意思吗?关滢试探道:“那具体是做什么的,可以跟我说吗?”
    没想到傅时川倒是回得很轻松,“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不是什么有趣的东西,怕你听了无聊。”
    他问:“你知道zoom吗?”
    关滢摇头。
    “slack?teams?钉钉?”
    最后一个关滢终于知道了,“好像是上班用的软件?”
    “没错,就是办公软件。”
    他告诉关滢,他做的是一个协同办公软件。疫情后,各个公司都开始愈发重视企业办公场景,深海在疫情前其实就有开发自己的企业办公软件的想法,而疫情成了刺激他们下定决心的一个契机,这才重金把傅时川从国外挖回来,因为他在硅谷参与开发的就是一个同类型的软件。
    当然,他回来并不是从零做起,深海整合了很多内部原有的资源,而傅时川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一个完整的app。
    “现在国外疫情居家办公,大半年都去不了一次办公室,就很依赖zoom、slack、teams这些协同办公软件。其实国内也已经有一些协同办公软件了,各有市占率,但深海有自己的优势,还有巨额投资的魄力和势在必得的决心,所以,我也觉得值得一试。”
    关滢听完,一时没有说话。
    她倒没有觉得无聊,和傅时川有关的东西她都不会觉得无聊。但主要是她不上班,从来没用过类似软件,实在没有共鸣。
    傅时川看出来了,露出看好戏的表情。
    半晌,关滢终于开口,却是他没想到的,“你说,你在国外也是做同类型软件的?”
    “是。”
    “那,你在国外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啊?”
    问出这句话时,关滢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颤抖。
    却仍能感觉到胸腔之下,她的心脏,在一点点紧绷。
    傅时川在美国的6年,是他28年人生里,她真正的空缺。
    他们相遇之前的时光,她都在后来通过各种途径打听清楚了。她知道他是在哪儿上的小学,知道他初中班主任是谁,知道他是连中考都没参加,直接被七中校长提前锁定、特招进来的冲击高考状元的。甚至连他幼儿园时的趣事,她都知道不少。
    而无论是高中和大学,虽然他始终不知道她的存在,但他的一举一动,她一直在远处默默关注着。
    这样既远又近的距离,直到他离开中国,去到另一片遥远的大陆,才终于被打破。
    他们不再隔着高中教学楼的一层楼梯,也不再隔着北京公交车一小时的车程。
    他和她相隔的,是整个太平洋。她终于触碰不到。
    但其实一开始,她还是没有放弃的。她辗转找到了他的facebook账号,没事儿就翻墙去看他有没有分享什么新东西。他的更新不多,偶尔会发一些照片,可能是校园风景照,可能是食堂或者篮球场的一角,频率大概两周一次。
    她就靠这么一星半点的东西,努力构想他的新生活。虽然他连一张自拍都没发过,她甚至不知道他现在长什么样子,但维持着这点微弱的联系,就好像他们还没有彻底失去关联。
    她甚至在心里想,没关系,等他毕业了回来,她就又可以见到他了。
    这样的自欺欺人破灭在某一天,她在高中班级群里看到同学们议论,说昨天见到了当初一班的同学,聊到傅时川,原来他去美国留学了,好像打算毕业后留在那边,不回来了。
    就像被什么击中,关滢一瞬间觉得自己心都空了。
    她像一个游魂一般,又登上了facebook,正好看到他发了一张新的照片。
    这一次不同,不是风景照,而是几个人的合照。
    漫天星空下,是水波荡漾的游泳池,池边的小桌上放着许多酒和点心。而五男两女就在游泳池边,一起朝镜头露出笑容。
    他们中有亚洲人,也有白人,傅时川就站在一个金发白人女孩身后。女孩穿着一条很性感的黑色派对裙,相比起来傅时川就打扮得普通多了,棕色t恤和牛仔裤,不过因为有一张帅脸,和美女站在一起依旧非常养眼般配。
    这时距离他去美国已经过去了九个月。时隔九个月,关滢第一次又看到他的脸。
    她的手指抚过照片,心想,原来他剪了头发。但是到了美国后就剪的,还是最近才剪的?不知道。
    就像她不知道照片上这些人是谁,和他什么关系,他们现在又是在哪里,做什么。
    她什么都不知道。
    视线往下,她看到有个账号评论:“you guys hae baby.”
    party。原来这是个party。
    他的party。他的朋友。他的新生活。
    北京和旧金山有将近16个小时的时差,她这里已经是中午,他那边却还是夜晚。
    关滢坐在阳光刺眼的北京街头,看着照片上旧金山星空下的游泳池,忽然觉得这16个小时就好像她和他这些年的距离,怎么也越不过去。
    永远也越不过去。
    那就是她最后一次去看他的facebook。
    那天以后,她再也没有登过自己那个账号,也再也没试图窥探他在美国的生活。
    但当时那种绝望的感觉,即使过去再多年,也依然刻骨铭心。
    脑海里思绪翻腾,脸上却并没有显露太多。
    她看着对面的傅时川,而他顿了顿,说:“我在国外的经历吗?你想知道这个?”
    他表情似有迟疑。关滢有点奇怪,是有什么顾虑吗?
    她刚想说,如果不方便说就算了,他却已经开口,“我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的硕士,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她忍住心头万千潮涌,点了点头。
    “不过我不是在卡梅的主校区读的书,而是硅谷校区,也就是cmu—sv,学软件工程。因为就在硅谷,所以实习工作都很方便,我第二年下半学期就开始实习了。在微软实习了半年,又在谷歌实习了一年,然后毕业时,同时收到了微软、谷歌还有几家别的大厂发给我的offer。”
    原来他还去微软谷歌实习过。关滢问:“那你去了哪里呢?”
    “我都没去。”傅时川摇摇头,“我最后选了加入一家start up。”
    start up,初创公司。也就是说,他放弃大厂的offer,选了一家新公司吗?
    傅时川看到关滢的脸色,耸耸肩说:“是有点冒险,我承认我当时有赌的意思,因为我确实很看好那家公司。”
    而事实证明他赌对了。那家公司在他加入三年后拿到c轮融资,被资本看好,成了所谓的明星独角兽公司。而他作为公司初创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被深海挖回来,主导这个协同办公软件的开发。
    临走前,他把自己身为早期员工得到的期权卖回给前公司,拿到了大概五千万人民币的现金,然后全部换成了美股。
    傅时川:“然后,就是你看到的了,我回国了,来了深海。”
    他讲述得简单,关滢却听得愣住。
    她知道傅时川在国外很成功,但没想到他这么成功!
    光是期权就换了五千万现金,那这样看来,虽然骆宁有车有房,但其实没有他有钱啊!
    她都没有他有钱!
    她呆呆道:“你这样的,就是传说中的硅谷神话吗?”
    “‘硅谷神话’?”傅时川笑了,“你不知道一句话吗?‘在硅谷,每天都有亿万富翁诞生。’你在路边随便看到一个衣着朴素、其貌不扬的人,都可能是手握几家上市公司的boss。我在其中不算什么的。”
    不过虽然算不得神话,但他确实在很短的时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傅时川很清楚,这是实力,但也有运气。
    虽然他对于自己的成功表现得并不是很热切的样子,但关滢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间流淌而过。
    她想着他刚才跟她讲述的东西,还有那张照片。
    时光像一个魔术师,曾经照片上遥不可及、以为永远不会重逢的人,此刻就坐在她面前。
    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听到他亲口给她讲她错过的他的那部分人生。
    “那你呢?”傅时川忽然说,“一直是你在问我,其实我也有点好奇,作家小姐是怎么走上写作这条路的呢?”
    关滢正沉湎在回忆中,闻言手轻轻一颤。
    她看着傅时川,他神色如常,好像只是随意问起。而从他们刚才的话题,他顺着问到这个其实也很自然。
    她咬了咬唇,慢慢说:“我从小,就挺喜欢写东西的。”
    “所以,长大了就很自然地开始写作了?没有什么契机吗?”
    她想起今天王总的问题,还有之前网友和同学们的问题。
    那些问题和傅时川此刻的问题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她躲避了很久,隐瞒了很久。但这一刻,在他的眼睛里,在他的注视下,她忽然就不想躲避了
    “有的。”
    “什么?”
    关滢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我那时候,很喜欢一个人,有很多很多的情绪,无法排遣。所以,我决定把它写下来。写成一个故事。这就是我第一本书。”
    傅时川听完,有那么一会儿没说话。
    他只是想着,网上的那些传闻,果然是真的。
    那本书,确实是她写给曾经的暗恋对象的。
    片刻后,他说:“这样吗?我听说过。”
    他听说过?听谁说过?是了,应该是骆宁。
    但他也只能听说这一点了,毕竟就连骆宁也不知道更多。
    两人又安静了会儿,傅时川问:“那你喜欢的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没有看过那本书,也只看了一点点剧,不过也知道讲的是高中同学的故事。
    那也就是说,那个人也是七中的?和他们同一届?听说男主角和女主角并不是同班的,那他是哪个班的?他认识吗?
    心里有很多个念头在转,到了嘴边却变成另一句话,“按你书上写的,你们后来在一起了,怎么又分开了呢?”
    问这话时没考虑太多,问完见关滢许久不语,才忽然有点后悔。
    这个问题毕竟私人了一些,他也不知怎么的就问出来了,也许她觉得自己越界了。
    “如果你不想回答,我可以收回。”
    关滢却摇了摇头,“书上有些东西是我编的,因为不想被人看出来。”
    她朝他微微一笑。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城市霓虹闪烁,而他们坐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边,她的眼睛像乌黑的玉,里面映照着光,那样专注地看着他。
    傅时川却觉得,她像是在看他,又像是越过了他,看向遥远的虚空,看向某个只存在于过去时光的缥缈的身影。
    “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他是我青春里一个没有实现的梦。也是我人生里,一个永恒的梦。”
    傅时川这晚回到家,已经又快12点了。
    进门后连傅博文都没有来迎接他,应该是睡了。他动了动酸痛的肩背,在沙发坐了会儿,起身准备回房,却忽然脚步一顿。
    茶几上放了一本书,他认识这个封面,走近一看,果然,封面上印着九个大字,《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这是骆宁之前买来的,说既然想拿下这个项目,就得做足功课,不仅要看剧,原著也不能落下。不知道他是不是今天又看了,然后随手放在了这儿。
    傅时川看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把书拿起来,回了房间。
    洗漱完后,他躺在床上,又从床头柜拿过书,坐在那里端详起来。
    这应该是新出的典藏版,装帧非常精美,封面设计成一封打开的情书的样子,书脊下方则印着三个字:关关著。
    傅时川盯着那三个字看了两秒,翻开封面。
    然而刚翻过扉页,视线落到第一章的第一段,他的手又忽然停下,三秒后,猛地把书一合。
    傅时川半靠在床头,一只手按在书的封面上,半晌,有点无奈、又有点自嘲地说:“我这是在干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