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第202章
    市里对汪大海的考察来得非常突然, 连他本人都摸不着头脑。
    放在平时,调整干部之前,当事人多多少少能听到些风声, 做到心中有数。
    可是这次却没人提前跟他透过半点口风。
    汪大海内心期待又忐忑, 试图打探些内情, 而负责与他谈话的张处长,却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张处长其实也想送他一份顺水人情, 但他不是不愿说, 而是不好说。
    腾飞公司只是市里代管的企业,人事权还攥在机械工业部手里。
    自打腾飞解除了破产危机,市里就再没主动插手过腾飞的人事任命。
    组织部门也很少考察腾飞的干部。
    然而,上个礼拜,市长在深化国企改革座谈会上拍了桌子, 让大家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放到了腾飞身上。
    在那场座谈会上,有个国企经理说,企业长期亏损,与所有制形式有关, 体制和制度僵化才导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
    闻言, 市长当场便驳斥。
    “所有制并不能决定企业成败!同样在北京,同样是国企, 职工、设备和产品也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企业搞得有声有色,而有的企业却在吃救济粮?企业搞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班子,看主要负责人!一个好的领头羊可以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然后他就举了腾飞公司的例子。
    腾飞前年还差点破产呢, 换了领导班子以后,只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巴拉巴拉将腾飞表扬了一番。
    他说这番话的本意是, 让企业领导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搞好班子建设。
    而张处长却从中得到了灵感。
    近期市里正在调整几家大型国企的领导班子,其中就有无线电联合厂。
    无线电联合厂虽不至于像从前的腾飞那样濒临破产,但成绩一直不理想。
    组织部门推荐了几个厂长人选,领导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让他们再选选。
    张处长是个很懂灵活变通的人,既然领导表扬了腾飞的班子,那他就从腾飞选人呗。
    马援朝和狄思科他动不了,而且放到无线电联合厂算是降级和平调,但腾飞的几个副总是可以动一动的。
    张处长翻看了几个副总的档案后,就相中了汪大海。
    四十多岁,年富力强,搞技术出身的,负责腾飞的主要业务板块。
    而且从这里就能看出狄思科当初调整副总分工内容的好处了。
    其他单位的副手都是专精一块,比如主抓生产或主抓销售。
    而腾飞的副总却像狄思科所说,都是多面手。
    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和售后,副总都要负责。
    放到新单位,可以尽快适应新工作新环境。
    于是,“腾飞人才超市”正式开张,汪大海第一个被调整了,去无线电联合厂当了一把手。
    腾飞为汪大海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面对众人的祝贺和恭维,汪大海满面红光。
    他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七二九厂,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突然要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去新单位重新开始,汪大海心里也是不舍的。
    所以,与马援朝和狄思科碰杯的时候,便十分动情地说:“咱们腾飞越来越好了,大家在一个锅里搅稀稠十几年,我还挺舍不得大家伙儿的,真不想走啊!”
    马援朝觉得这老小子捡了便宜还卖乖,就促狭地说:“老汪啊,我们也舍不得你呀!你先去无线电联合厂干一段时间吧,先去摸摸情况。联合厂的底子还是不错的,腾飞可以商量一个并购联合厂的方案。到时候,你就又能回来跟大伙儿一起工作了!”
    汪大海:“……”
    哈哈,狄思科没憋住,不厚道地笑了出来。
    *
    与狄思科谈话时,张处长曾暗示,要被调整的干部可能不止汪大海一人。
    狄思科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就一直等着接下来的其他调整。
    可是,他等了大半年,一直等到次年五月,腾飞公司正式更名为腾飞集团了,仍是没等到其他大动作。
    组织上没调整他,也没调整其他人。
    但狄思科从业以来,第一次遇到了行业挖角!
    有外国猎头公司,专门跑到北京来挖他了!
    据说,他们正在为一家超大型跨国公司寻找在国内的代理人。
    狄思科了解行情,熟悉市场,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体制内的工作背景,正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我可不是跟你吹啊!人家猎头公司的副总就是这么说的!”狄思科学着老外的洋腔洋调,“我们急需狄先生你这样的优质管理人才!还有些夸奖我的话我就不说了,老外赞美起人来,真是让人受不了。”
    “连你都受不了啊?看来老外夸人还真挺肉麻的。”于童趴在床上享受着女儿的按摩服务,偏头问,“他们给你开多少钱的工资啊?老外出手应该挺大方的吧?”
    狄思科被儿子敲得直哼哼,得意地说:“一年一百万!”
    “这么多?”于童和两个崽同时惊讶了,“他们公司搞什么业务的?让你去干嘛呀,怎么给这么高的年薪?”
    “生产电子设备的,让我当大中华区总裁。”狄思科语带调侃,“老外已经渐渐了解内地的经商环境了,否则也不会跑来国企挖人。”
    “你没答应吧?”于童问。
    一年一百万真不算少了。
    二狗子现在的工资、奖金、补贴等零零总总加到一起,才三千多块钱。
    人家给开出的年薪是国企经理年薪的二十多倍。
    面对这么高的工资,正常人心里都会有点动摇。
    “我说暂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婉拒了。”狄思科补充道,“人家还说年薪可以商量呢,我猜他们能出到每个月十万!”
    于童:“……”
    她怎么忘了,二狗子不是一般人啊,他可是官儿迷!
    而且他还要考虑家中长辈的感受。
    他妈妈和姥姥也是官儿迷。
    在年薪百万的外企高管,以及年薪四万的七二九厂厂长之间做选择。
    这俩老太太肯定半点磕绊都不会打,直接选七二九厂!
    “我媳妇这么有钱,我才不去给老外卖命呢!”狄思科哼哼道,“资本主义只看利益,他们付出了一百万,就要拿回一个亿。我接触过的几个外企高管,都是空中飞人。咱家狄嘀嘀和狄嘀嗒今年就要入学了,我哪能把家里这一摊子事都扔给你!”
    再说,他已经熟悉腾飞的环境了,人际关系和工作都开始顺手,并不想去陌生单位重新开辟战场。
    坐在他腰上的狄嘀嗒趁机说:“爸爸,你要赚一百万了,能给我跟姐姐涨点工资吗?”
    “知道什么叫‘婉拒’吗?就是委婉地拒绝,你爹我已经拒绝人家了,所以赚不到一百万。”
    姐弟俩齐声失望叹气。
    狄思科嫌弃地问:“你俩不想赚这两块钱啊?不想赚就算了,我跟妈妈去美容院按摩也行。”
    今年刚过完年那会儿工作忙,狄思科落下点肩颈酸痛的毛病,跟媳妇交流以后,发现她也有这个困扰,但他媳妇可以去美容院按摩,按完以后浑身轻松。
    所以,他就蹭媳妇的美容卡,跟她一起去美容院按摩了。
    按一次四十块钱。
    姐弟俩听说以后,跟父母商量,以后在家里按摩吧,他俩充当按摩师,每次只收二十块。
    于童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狄思科却以小朋友手劲小、体力差、话多、不懂人体穴位、服务时间短等不利因素为由,将价格讲到了两块钱。
    俩小孩最初觉得两块钱太少了,被四十块对比得太过惨烈。
    可是在美容院按摩一次要半个多钟头,而他俩只按十分钟。
    似乎也还行。
    姐弟俩每月的零花钱只有十块钱,给爸妈按摩五次,就能让零花钱翻倍了!
    狄嘀嗒特别爱赚这份钱。
    女明星狄嘀嘀原本是看不上这两块钱的,但她年初那会儿又掉了一颗门牙,缺失两颗门牙后说话漏风,口齿不太清楚,导致她丢掉了小主持人的工作。
    突然的下岗,让她没有了收入来源。
    弟弟总用奶奶那套“不能坐吃山空”的理论撺掇她。
    女明星意志不坚定,被撺掇几次后,就加入了家庭按摩师的行列。
    靠着每天给父母按摩,赚一点微薄的薪水。
    面对态度强硬的客户,弟弟已经学会了讨价还价,“爸爸,你的肉比妈妈硬,后背也比妈妈宽,我给你按摩可累了!你要是不给我涨价,那我就辞职不干了。以后跟姐姐轮流给妈妈按!”
    狄思科没想到在自己家还会被员工以辞职要挟,想着童工资源有限,而且这是自己亲儿子,他只好妥协道:“那行吧,以后按摩时间缩短到7分钟,多让你休息三分钟。”
    于童:“……”
    这是亲爹能说出来的话吗?
    儿子的意思很明显啊,人家想涨涨工资。
    结果二狗子这个吝啬鬼,宁可少享受三分钟,也不肯多花一分钱。
    气得狄嘀嗒趁着捶背的机会,挟私报复使劲捶了两下。
    狄思科笑道:“这可不赖我啊,你虽然用‘不涨价就辞职’要挟了我,但是并没提出明确要求。怎么涨价,涨多少钱,一概没提,相当于把主动权还给了我。你自己都含含糊糊的,没有明确的心理价位,那就不能怪别人钻空子了。”
    狄嘀嗒停下动作,生了会儿闷气,觉得爸爸说的有点道理,又重新开始了工作。
    狄思科反手在儿子屁股上拍了拍,“这礼拜先这样了,还按照两块钱一次来算。下周再给你一次谈工资的机会,能不能加薪,就看你的本事了,你好好想想要怎么说服我吧。”
    见弟弟吃瘪了,狄嘀嘀吐槽说:“爸爸,你都要赚一百万了,怎么还这么抠?”
    “爸爸已经婉拒了,赚不了一百万,所以,钱还是要省着花的。”
    *
    被外企高薪挖角的事情,狄思科只跟家人透露过。
    可是,他第二天到单位以后,却接到了组织部张处长的电话。
    “狄总,你本人有调整工作的意愿吗?”
    “没有啊,我在腾飞干得好好的,没想过换工作。”
    狄思科腹诽,谁的嘴这么碎啊!
    他这边才跟猎头公司接触了一次,组织部的同志居然这么快就听到消息了!
    “张处,市里不会又要调整我们腾飞的班子吧?”狄思科试探地问。
    张处长“唔”了一声,转而说:“市里要跟几个兄弟省市搞干部交流,有个重型机械厂的厂长特意跟市里点了你的名,想把你交流过去,他们那边有个二级企业厂长的空缺,我想先打电话问问你的意思。”
    “我来腾飞满打满算才三年,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实施呢,现在确实不太想离开腾飞。而且我家两个孩子还太小了,我不太适合去外地工作。”
    张处长听他的语气不像是搪塞,应该是真的不想去当那个厂长,这会儿也就放了心。
    市里组织了干部交流,却不打算把狄思科这样的干将交流出去。
    重机厂下属的二级企业厂长,是副厅级干部。
    他们接到点将电话的时候,还以为狄思科是提前跟那边商量好的。
    毕竟调过去就能升副厅,很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正处到副厅这道坎儿,这个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不过,既然狄思科本人没有这个意思,他就不多说了,随意聊了几句就放下了电话。
    狄思科握着话筒蹙眉沉思良久。
    跟市里点将的厂长,必然是他在党校的老大姐满春华了。
    去年从东北离开前,狄思科不舍得热闹的早市和夜市,曾玩笑说不想回北京了。
    满大姐当即就说可以在重机厂帮他谋个位置,让他留在东北工作。
    不过那会儿重机厂没有空缺,狄思科去了重机厂只能在总厂当个部门领导。
    满大姐保证,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岗位就把他调过去。
    狄思科当时只以为对方是在开玩笑,他没有工科学历和工作背景,去重机厂能干啥呀?
    没想到时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这位满大姐还惦记把他调到手下工作呢!
    狄思科翻出电话簿,拨通了满春华的私人号码。
    在电话里听到他的声音,满春华就了然地问:“组织部的同志找你谈话了吧?”
    “嗐,我刚接到电话都懵了,这可太突然了。”
    “没什么突然的,我这边正好有个位置空出来,你要是愿意来,我就把你调过来交流两三年,交流时间结束,你再回北京去。”
    东北这边的经济发展确实不如北京,但满春华拿出一个副厅级厂长的位置,并且将他的组织关系继续留在北京,已经诚意十足了。
    重机厂也是几十年的老厂,厂区占据大半个县城,下属二级三级企业也多,许多方面都需要改革。
    满春华想找个急先锋,在一两家二级企业内搞改革试点,挑来挑去就想到了狄思科。
    狄思科属于有能力的外来人员,在厂里没有老关系,不怕得罪人,即使得罪了人,两三年后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因此,她就想趁着干部交流的机会,将对方调过来。
    “我先给你们组织部打电话了,算是正式向你提出邀请。”
    狄思科满是歉意地说:“支书,要是能推后五六年,我肯定收拾包袱投奔您去。但现在不太合适,我家双胞胎还太小了,我媳妇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一个人忙不过来……”
    “嗯,家庭确实是个问题。”满春华不是拖拉性子,既然狄思科放不下家小,她也就不强求了,“那就先这样吧。组织部那边你不用担心,各地争抢人才的事屡见不鲜,有人争抢,才说明你是香饽饽呢!他们要是给你穿小鞋,你就来我们这边,我给你安排。”
    狄思科在电话中连声道谢,放下话筒就抹了一把额上的汗。
    一百万的年薪,他推得不心疼,但副厅级厂长的位置,他心里真挺遗憾的。
    机会难得呀!
    狄思科被接二连三的挖角闹得心里有点乱,在办公室里胡思乱想了好半晌,才稍稍平复了心情。
    然而,过了不到一个礼拜,狄思科的办公桌上,就收到了两份辞职申请。
    两份申请都来自高级工程师。
    一个叫苏昊,负责vcd研发的,当初就是他组织研发了腾飞申请专利的噪声整形技术。
    另一个叫王磊,负责汉显传呼机的。
    两位工程师都不到四十岁,正是当打之年,而且技术水平过硬。
    怎么突然就要辞去公职呢?
    狄思科先跟两位工程师谈了谈,极力挽留两人,可惜两人虽有犹豫挣扎,却还是执意辞职。
    他又请孙总工出马跟两人谈心,但最终仍是无功而返。
    在狄思科第三次挽留的时候,苏昊终于开诚布公地说:“狄总,跟您说实话吧,深圳有个合资公司来找过我。”
    狄思科早猜到是有人来挖人了,若是没有下家,这些技术人员不可能冒然辞职。
    他有点好奇地问:“那边开价多少?”
    “三十万一年。”
    狄思科在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相当于月薪25000了。
    腾飞给高级技术人员的工资,在国企里不算低,根据职位职称的不同,在3000-5000之间浮动,比他和马援朝的工资都高。
    当然,相比于腾飞每年的盈利,这些工资并不多。
    国企的薪酬制度就是这样,所有公司都差不多,狄思科已经尽自己所能,帮这些高级技术人员争取高工资和高福利了。
    然而,三五千的工资,跟合资公司的2万5月薪,确实不能比。
    他家里有个能赚钱的媳妇,所以,面对百万年薪,他说拒绝就拒绝了。
    但是,公司不能给每人都发一个有钱媳妇,人家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薪资待遇是很正常的。
    只能说腾飞目前的体制和制度,跟不上它的发展速度。
    腾飞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作为老百姓认可的名牌,腾飞的知名度很高。
    有了知名度,必然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无论是来挖管理层的,还是挖技术人员的,都是发展的必然。
    如果腾飞是一家私营公司,面对想要跳槽的骨干人员,狄思科可以用更高的工资甚至是公司股份,将人留下来。
    可是腾飞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职工的薪资结构比较复杂,不是他随口说一句给谁谁谁涨工资就成的。
    “苏工,跳槽的事,先不着急,你再好好考虑一下,也给公司一点时间。”狄思科实话实说,“腾飞的薪资水平确实比私企低,公司会尽快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你就算决定离职,也需要一个月的交接时间,不如等等看公司这边的决定。”
    苏昊迟疑片刻,最终不太确定地点了点头。
    等人离开后,狄思科头疼地揉揉额角,起身去隔壁找马援朝了。
    “苏工和王工都是骨干技术力量,现在要是真将人放走了,对腾飞来说,损失就太惨重了。”
    马援朝叹气说:“企业有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市场经济了,哪能要求人才在一个单位坚守着!”
    狄总自己还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呢。
    “但人才和人才是不同的,像苏工和王工这样水平的工程师,放走容易,再想请回两个资历相同,水平相近的工程师就太难了。没有一两万的月薪,根本就请不来人。与其费劲寻找其他人,不如想办法调整一下薪资,将这两人留住。”
    马援朝望向忧心忡忡地小狄总,一时不知该不该跟对方透露自己刚得到的消息。
    狄思科见他心不在焉的,半天都说不到正题上,便问:“董事长,您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哎,”马援朝放下自己的保温杯,感慨道,“职工薪酬的事,你多费心吧,我可能管不到了。”
    狄思科被接二连三的挖角培养出经验,敏锐地问:“您不会要被调整了吧?”
    “是啊,本来以为能在腾飞退休呢,没想到组织居然还会调整我!”
    狄思科:“……”
    他可能需要去雍和宫拜拜了。
    “腾飞人才超市”一开张就没完没了呢!
    汪大海离开的时候,他还没什么感觉,可是马援朝要走了,他真是舍不得!
    腾飞能发展起来,马援朝对他的鼎力支持是关键。
    如果腾飞也陷在管理层争权夺利的内斗里,可能现在早就破产了。
    “上面要把您调去哪里啊?去部里吗?”
    狄思科觉得,如果是平调就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留在腾飞。
    要是能高升,那就要恭喜老马了。
    马援朝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便也没瞒着他,“可能是去电子工业办。”
    “看来得恭喜您了!”狄思科笑。
    凡是跟高科技沾边儿的企业,都归电子工业办管。
    虽然名字不显眼,但权限还挺大的。
    腾飞申请的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都由这个部门把关。
    算是腾飞的上级主管部门之一。
    “哈哈,还行,还是跟企业打交道,干上几年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
    上级对腾飞的调整非常迅速。
    马援朝调任电子工业办主任,狄思科升任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有功的奖,有过的罚。
    通过这次调整,也算是肯定了腾飞这三年的发展。
    不过,狄思科觉得,他能如此顺利地接任董事长,可能与满大姐的挖角也有些关系。
    被人争夺的,总是香饽饽。
    新任总经理的人选暂时还没定下来,狄思科希望能从集团内部提拔一位上来,但最终人选还得看部里的决定。
    他顺利升职,却要送别老搭档马援朝,另外还有两个高级工程师要跳槽的事压在心上。
    狄思科这两天的情绪一直不怎么高。
    “狄董事长,升官儿了还不高兴啊?”于童在他脸上捏了一把。
    “没不高兴,就是舍不得老马。”狄思科嘀咕道,“以前都是大家给我送行,这回我留在原地,给其他人送行了,这滋味可真不好受。”
    “嘁,矫情了吧!”于童将他拉起来说,“走,陪我看场电影放松放松去。”
    “最近有什么新电影啊?”
    “《甜蜜蜜》,港岛那边的,听说挺好看。”
    “这一听就是爱情片啊,”狄思科看向两只跟屁虫,“看爱情片,带他俩干什么呀!”
    “你要是能把人甩开,我没意见。”
    狄思科:“算了,一起去吧。”
    一家四口驱车前往电影院。
    车子刚停稳,狄思科就推门,“我先去买电影票,确定要看《甜蜜蜜》是吧?”
    于童取下车钥匙,伸手拉住他说:“不用买票,我在里面有熟人,咱逃票进去。”
    “这不好吧?”狄思科挺有偶像包袱地说,“我现在好歹也是个董事长呢,被人发现逃票,多不好意思啊!”
    “没事,你跟着我,保管能混进去。”于童特贤惠地说,“电影票十块钱一张呢,咱们两个大人,再加两个孩子,总共得花三十块钱。我在里面有熟人,咱还是逃票吧,三十也是钱啊,能省一点是一点。”
    狄思科:“……”
    他还从没干过逃票的事呢。
    郭美凤怕他们逃票被人抓住,砸了铁饭碗。
    即使家里最穷那会儿,他也没逃过票啊,顶多就是不去看呗。
    可他拗不过媳妇,只好一左一右牵着孩子,心情忐忑地跟着媳妇走进了电影院。
    眼瞅着就要走到检票口了,他觉得这事不成,拉住于童说:“那什么,还是别逃票了,咱不差30块钱,我这就出去买票吧。”
    狄嘀嘀咧着她的豁牙子,嫌弃地说:“爸爸,你傻啦!这是咱家电影院,不用买票啊!”